第一章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7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4.2
页数: 4
页码: 51-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人口变动的情况,概括了自然变动、社会变动等。
关键词: 新邵县 人口 人口变动

内容

第一节 自然变动
  一、出生
  1953年前,无资料可考。1954~1957年,因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繁衍兴旺,4年出生64876人,年平均出生率38.27‰。出现全县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期。1958~1961年,人们在“大跃进”中劳逸失调,加上粮食减产,口粮低,营养不足,4年出生27340人,年平均出生率16.32‰。1962后,全县经济形势好转,人民公社实行按人平分基本口粮的制度,多出工不如多生崽的思想比较普遍,加上“文革”初,计划生育失控,出现全县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962~1969年共出生169183人,年平均出生率43.57‰。1970年始,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深入,人口出生率陆续下降,至1980年,全县出生率下降为15.7‰。1981年、1982年、1983年,部分乡、村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时,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不够好,按人承包责任田,多生一个小孩就可多得一份责任田,人口出生率出现短期回升。1984年,党和政府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落实超生子女不得承包责任田地的规定,1984~1989年,共出生59315人,年平均出生率下降为14.66‰。
  二、死亡
  1954~1959年,死亡39175人,年平均死亡率为15.51‰,1960年、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两年死亡19432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3.4‰。1962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1962~1975年,死亡率在8.9‰~17.6‰内波动,1976年后,死亡率均在10‰以下,1989年死亡率仅6.12‰。
  三、自然增长
  民国时期,人口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型。新中国建立后,1954~1958年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5‰~28.4‰。1959~1961年,因工作失误,出现“低出生、高死亡”的反常现象。1960年、1961年人口净增率分别为-1.8‰、-12.3‰。1962~1975年,再次转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至21.1‰~41.2‰。1976~1989年,人口生育基本按计划控制,人寿增长,死亡率低。年人口自然增长为10‰左右,最低1989年为7.8‰,开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转化。
  第二节 社会变动
  一、迁徙
  因战争和灾荒影响,县境历史上曾有几次较大的人口迁徙,民间素有“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之传说。据清代、民国时期的《宝庆府志》、《邵阳县志》、《邵阳县乡土志》和民间族谱考证,刘、李、陈、何、谢、黄、孙、萧、杨、钟等姓均系元、明从江西迁来新邵境域(详见姓氏源流)。新中国建立后,因工作调动、服兵役、结婚、就业安置而迁徙,数量很少。据1964~1966年和1972~1989年21个年度统计,迁入179491人,占同期总人口的1.4‰;迁出168639人,占1.32‰,迁入多于迁出的有12年。
  二、划出、划入
  为便于行政管辖和兴修水利,新邵边壤乡、村的归属多次变动。1953年4月、7月划出塘弯、阳峒等8个乡9692人属涟源县,划出禾坪等4个乡3052人属邵东县。1958年9月划出栗山乡、寺门前乡、陈家桥乡、留田乡的2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共15117人属邵阳市郊区。1962年12月邵阳市郊区的前进等21个大队,13197人划属新邵县。1969年10月,扶锡公社的万富、合新2个大队,1026人划属邵东县。1970年9月,孙家桥公社的坑田等19个大队,潭溪公社的涟河等3个大队,共计13084人划属涟源县。1973年,隆回县孟公生产队140
  人划属新邵县。1977年10月,雀塘、寺门前、陈家桥等公社所属10个大队8467人划属邵阳市郊。1953~1977年共划出50438人,划入13337人,净划出37101人。
  三、流动人口
  1982年人口普查,住新邵县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的839人;人住新邵,户口待定的425人;户口在新邵,外出一年以上的2419人。流动人口主要是手工业者和部分副业人员,经商者极少。新邵人口外流地点主要是湘西和贵州、云南、广东、江西、湖北等省。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