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植物
分类号: Q948.15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野生植物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植被、植物资源等。
关键词: 植物 新邵县 植被

内容

一、植被
  新邵地处雪峰山前山丘植被片。原始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丘陵植被与山地植被交错出现,垂直分布明显,季相分明,生活型以高位芽占绝对优势。据古生物和地层沉积物等方面的考证,县境早在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干热少雨,是以落叶林为主的半干旱疏林区。第三纪末,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加强,喜湿的常绿阔叶林得以发展。后气候逐渐转暖,逐步形成以阴性、寿命长的常绿栎属为主的稳定群落,钩栗成为其主要建群种。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钩栗林被破坏,林地变干,中性常绿阔叶林得以发育,成为优势种,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高丘,多为青冈栎林,600米以上的山地以甜槠林为主。继而中性常绿阔叶林遭反复破坏,林地空旷,飞籽成林的马尾松、枫香等侵入林地,逐渐形成阳性的针阔混交林,或马尾松纯林。在人口稠密区,过量砍伐,使松林退化为疏林、〓木、白栎灌丛。过渡樵采,衰退为疏灌草丛。再超载放牧,铲草刨地,变成为红壤裸地。境内50年代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陆续营造出一批杉木、国外松等纯林。至今,境内除农业植被外,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8个群落类型,9个群系型,24个群丛。原始植被已无存,分布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被打乱,相互参杂,群落界限不很明显。
  (一)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以苦槠、石槠、青冈栎林为主,混生樟、楠、台湾冬青等。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现仅零星见于村边禁山,白云岩寺庙禁山区尚存一小块。
  落叶、常绿阔叶林 以亮叶水青冈、缺萼枫香,甜槠林为主,混生湘椴、小叶青冈、乌桕等。多见于石灰岩山丘。
  落叶阔叶林 在封禁较好的低丘,常以枫香林为主,混生白栎、黄果朴、厚壳树等。以黄檀、白栎为主,混生〓木,小叶栎的丛状次生林,林相残破,低矮稀疏,常杂生马尾松,分布于植被破坏的山丘迹地。
  (二)针叶林
  马尾松林 为全县主要林种,遍布各乡,有46.41万亩,占有林地面积42.1%,占森林总资源量51.6%。多系半自然林,少量飞播林。现大部分为幼林和疏丛林,中龄、成熟林少见。
  杉木林 主要用材林,大多数为人工林,有31.86万亩,占有林地28.9%,占森林资源总量的43%。
  黄山松林 发现于巨口铺乡白云岩吊水岩,有连片面积400多亩,在大形山林场犀牛寨工区亦有分布,为自然林。
  (三)竹林
  以毛竹林为主,多为半自然林和人工林,面积23.01万亩。主要分布于太芝庙、车峙、扶锡、礼坪、潭溪、爽溪、龙口溪、下源、龙溪铺、巨口铺、小南等乡及龙山林场。
  (四)灌丛
  〓木、白栎、乌饭树、化香、胡枝子、映山红灌丛分布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顶地带。
  小果蔷薇、细园齿火棘、竹叶花椒、云实灌丛混生金樱子鼠李、雀梅藤等,分布于石灰岩荒地。
  (五)草丛
  野古草草丛 混生五节芒,下层夹生许多龙胆科、桔梗科、金丝桃科、百合科等低矮草本植物,混生有水鸭木、山樱桃等。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山脊。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地有5处,分布于金鸡山、金龙山、板山里和朱子山。
  黄背草、扭鞘香茅草丛 混生臭根子,鸭嘴草,扭草茅,以及有刺矮灌木金樱子、枸骨等,分布于丘陵红壤荒地。
  芒萁草丛 系植被破坏后形成的短暂群落,连片面积不大,常伴生稀疏马尾松及油茶,分布于全县低丘红壤荒地。
  二、植物资源
  新邵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尚无普查统计资料。据一些零星的专项调查,已查明包括栽培植物在内,有维管束植物217科,1957种。仅龙山山脉就生长着1000多种高等植物。
  (一)被子植物
  乔木 已发现86科,336种。主要为青冈栎、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槲栎、白砾、湖南石槠、苦槠、甜槠、板栗、维栗、钩栗、刺栲、南岭栲、樟、楠、桉、椿、杨、柳、桑、柘、构、榕、榆、槐、檫、槭、厚朴、木莲、枫香、喜树、泡桐、女贞、乌桕、三年桐、千年桐、油桐、重阳木、桤木、栾树、无患子、杜英、木荷、冬青、刺揪、湘椴、木芙蓉、悬铃木、红皮树、杜仲、漆树、酸枣树、黄连木、拐枣、枣、枇杷、桃、李、梨、杏、樱、杨梅、桔、橙、柚、柿、核桃、棕榈、毛竹、刚竹、青皮竹、桂竹等。
  灌木 已发现50科,147种。主要有〓木、牡荆、枸骨、臭牡丹、黄栀子、毛栗、化香、乌药、山苍子、馒头果,野桐、算盘子、胡颓子、花椒、胡枝子、紫穗槐、云实、乌饭树、马甲子、木槿、金樱子、小果蔷薇、闹羊花(老虫花)、杜鹃、茶、珊瑚树、忍冬、马桑、油茶、枸杞、牡丹、丁香、牛奶子、五加等。
  藤本 已发现19科、41种。主要为山木通,女姜、威灵仙、防已、千金藤、五味子、冷饭团、猕猴桃、鸡血藤、葛藤、大血藤、葡萄、山葡萄、枫藤、爬山虎、两面针、常青藤、钩藤、雷公藤、凌霄、薜苈、土茯芩、乌泡、金银花等。
  草本 已发现88科,344种。主要为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常见的有:野古草、芒、白茅、白羊草、茅叶荩草、结楼草、细柄草、淡竹叶、画眉草、狗芽根、马唐、看麦娘、牛筋草、乱草、狗尾草、莎草、香附子、牛毛毡、游草、鱼腥草、糯米团、蓼、杠板归、何首乌、土荆芥、牛藤、马齿苋、繁缕、毛茛、碎米荠、荠菜、蛇莓、翻白草、望江南、苦参、酢浆草、泽漆、金丝桃、紫花地丁、满天星、过路黄、夏枯草、婆婆纳、车前、蒿、马兰、天名精、大蓟、野菊、蒲公英、百合、麦冬、玉竹、石蒜等。
  (二)裸子植物
  已发现有7科,42种。均为乔木。主要有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雪松、湿地松、金钱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台湾杉、柏木、侧柏、圆柏、龙柏、云柏、福建柏、罗汉松、三尖杉、银杏等。
  (三)蕨类植物
  常见的有卷柏、石柏、芒萁、紫萁、蕨、凤尾草、铁线草、贯众、还魂草、水龙骨、骨碎补、节节草、萍等。
  (四)菌类植物
  主要有蘑菇、草菇、冻菌、火炭菌、石灰菌、面菌、木耳、茯苓等,在空气、土壤、水中还分布着许多细菌。如寄生在豆科作物根系上的根溜菌,土壤中的放线菌等。
  此外,在石上、地上、树上广布着地衣和苔藓等先铎植物。在水中,湿润地带还生活着许多藻类植物,如水稻田中的兰藻(水青苔)、绿藻(丝草)、水绵,湿润地上的地耳(雷公屎)等。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