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象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气象特征
分类号: P42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气象特征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温度、地温、降水、蒸发、风、霜、雪与严寒等。
关键词: 气象特征 气候 新邵县

内容

一、温度
  (一)气温
  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 1960年~1989年,酿溪镇历年年平均气温17.0℃,最高年(1963年)18.1℃,最低年(1984年)16.2℃。1月最冷,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39.8℃(1971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7℃(1977年1月30日)。稳定通过5℃的初终期是2月25日~12月16日,活动积温5870℃。稳定通过10℃的初终期为3月26日~11月22日,活动积温5351℃。稳定通过12℃的初终期为4月5日~11月14日,活动积温5114℃。稳定通过15℃的初终期为4月20日~10月25日,活动积温4588℃。稳定通过20℃的初终期是5月19日~9月28日,活动积温3496℃。稳定通过22℃的初终期为5月31日~9月19日,活动积温3038℃。
  四季的划分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起止日为春季的开始和秋季的结束,稳定通过22℃的起止日为夏季的起止日,新邵四季的划分如下表。
  气温的地理差异 山区气温低于丘岗平地,海拔愈高气温愈低。南部以酿溪镇、土桥乡为中心,包括新田铺、小塘、寺门前、严塘、高桥、长冲铺、陈家桥、言栗等乡全部和巨口铺乡部分村是高温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此外,坪上、岱水桥、洪溪等乡的北部边沿,由于海拔
  较低,也形成一范围较小的高温区。由龙山林场的大部和车峙、太芝庙乡的部分地区组成东部低温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西部低温区包括下源、迎光、龙溪铺、田心等乡镇部分地区及大形山林场,年平均气温15.5℃左右。酿溪镇与车峙乡乌丝岭的气温年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55℃/100米。
  (二)地温
  酿溪站历年地表平均温度20.0℃,极端最高地温69.3℃(1971年7月26日),极端最低地温-17.4℃(1977年1月30日),地中5、10、15厘米深度的年平均温度都是19.0℃。
  二、日照
  酿溪镇站历年平均全年总日照时数1476小时,为全年可照时数的33%。最多的1963年达1909.0小时,最少的1960年为1149.8小时。
  三、降水
  降水量 据酿溪站资料,1960~1989年年平均降水量1298.9毫米,最多的1970年达1773.3毫米,最少的1974年939.9毫米。
  降水日数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59.2天,3至6月多,分别为17.3、18.4、17.3、14.8天,而9月只8.4天。
  雨季 开始时间多年平均为4月11日,最早的是1962年3月7日,最晚的是1984年5月31日。雨季终日历年平均为7月5日,最早的是1972年5月23日,最晚的是1980年8月27日。雨季持续天数历年平均为86天,最长的是1980年157天,最短的是1960年9天。雨季中历年平均雨量为64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9%,最多的1970年1187毫米,最少的1960年70毫米。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北部和中部雨量偏多,南部雨量偏少。潭溪、爽溪、洪溪、坪上、岱水桥等乡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沿龙山、岱山山脉的偏北坡可达1700毫米,酿溪镇、土桥、陈家桥、长冲铺、新田铺、小塘、言栗、寺门前、雀塘、壕塘等乡,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五星、巨口铺、龙溪铺、高桥、花桥、潭府、车峙、太芝庙、扶锡等乡,年降水量在1300~1400毫米。
  四、蒸发
  酿溪站历年平均总蒸发量1287.7毫米,最多达1625.0毫米(1960年),最少1011.2毫米(1982年)。7月最多,平均达205.0毫米,2月最少,平均只有40.2毫米。历年平均总降水量和历年平均总蒸发量之差为11.2毫米,降水量略大于蒸发。1、2、3、4、5、6、11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他5个月,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五、风
  风受地形影响很大,酿溪镇历年平均风速1.5米/秒,除7月以偏南风为主外,其它各月以东北风最多,频率13%。
  六、霜、雪与严寒
  (一)霜
  据酿溪站资料,历年平均霜日19.4天,1985~1986年度最多,达35天,1972~1973年度最少,仅6天。初霜期平均在11月27日,最早是1978年10月30日,最晚是1968年12月22日。终霜期平均在2月25日,最早1月16日,最晚4月2日。历年平均无霜期276天,1965年最长为313天,1974年最短231天。山区无霜期偏短,230k270天。中型水库附近及江河沿岸,无霜期偏长。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寒潮过后境内常出现水霜。
  (二)雪
  历年平均初雪日期是12月16日,终雪日期是2月27日。雪日平均每年10.9天,1964年和1980年冬只2天,1984年,长达23天。高寒山区10月下旬到次年4月下旬均可能降雪。
  (三)严寒
  酿溪站历年资料,每隔3年左右出现1次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持续5天以上),通常伴有冰冻,大雪灾害。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