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62
颗粒名称: 第二篇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42
页数: 24
页码: 本篇记述了新邵县自然地理的概况,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地、野生动植物等。
摘要: 1
关键词: 新邵县 自然地理 环境

内容

新邵位于湘中南,地处资水中上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南邻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东北靠涟源市。东西长68.6千米,南北宽43.6千米。总面积179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85%。其中平原281.8612平方千米,占15.73%;岗地224.4785平方千米,占12.53%;丘陵地414.6347平方千米,占23.14%;山地871.0256平方千米,占48.6%。最高岳屏峰,海拔1513.6米,最低处在岱水桥乡筱筀村海拔169.3米。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质
  一、地层
  震旦系 境内有江口组,南沱组,陡山沱组,留茶坡组。主要出露于龙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带。主要岩性为砂质板岩,含砾板岩,凝灰质板岩,变质冰碛砾岩,泥质板岩,巨厚层状硅质岩等。江口组厚216~743米,南沱组厚135~520米,陡山沱组厚10~50米,留茶坡组厚40~110米。其中陡山沱组与下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寒武系 境内有下组、中组、上组。主要出露于震旦系的周围,以及白云铺——易家岭两侧山腰和坪上的小河里一带。主要岩性为灰质页岩,炭质板岩,泥灰岩夹薄层状灰岩,钙质板状页岩,原层状灰岩,细粒石英砂岩等。下组厚190~230米,中组厚146米,上组厚130米。
  与震旦系呈整合接触。
  奥陶系 境内仅出露下统。零星分布于下源、中源、枫树坑、厚里冲等地。主要岩性为板状页岩,粉砂质页夹灰岩透镜体,厚1039米。与寒武系呈整合接触。
  志留系 出露于中部山地边缘的部分地带。主要岩性为细粒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底部夹少量炭质板状页岩。与奥陶系呈不整合接触。
  泥盆系 境内有跳马涧组,棋梓桥组,佘田桥组,锡矿山组,页岩相区,砂岩相区等。分布于龙山山麓,新田铺、龙溪铺、龙口溪、筱溪、坪上、张家冲、严塘、高桥、易家岭、曹家坝、陈家坊、扶锡等地。主要岩性为石英细砂岩,灰岩,白云岩,泥灰岩与石灰岩互层等。跳马涧组厚85~536米,页岩相区全层厚216~766米,砂岩相区全层厚110~1375米,锡矿山组厚155~620米。与志留系呈角度不整合。
  石炭系 境内有岩关阶和大塘阶,前者主要为棕黄色细砂岩,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等,厚189~567米。后者主要为中至厚层状灰岩,厚层状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和菱铁矿结核、夹无烟煤,巨厚层状白云岩等。厚394~1278米。与泥盆系呈整合接触。广布于县境南部丘岗地区。
  二迭系 境内有栖霞组,茅口组,龙潭组,当冲组等。主要岩性为灰黑色厚层状灰岩,夹燧石团块,杂色薄至中厚层状含铁锰硅质岩及硅质页岩,薄层状泥灰岩、粉砂岩等,龙潭组含烟煤。厚367~673米。与石炭系呈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雀塘铺、陈家桥等地。
  三迭系 境内只出露下统大冶组。岩性为薄层状灰岩夹钙质页岩等。厚587~696米。与二迭系呈整合接触。分布于大花塘一带。
  白垩系 境内仅见上统。岩性为紫红色含砾砂岩夹砂砾岩,紫红色砂砾岩夹含砾砂石,砾岩等。厚256~376米。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分布于县南部岗地及酿溪至寺门前一带。
  第三系、第四系 县内第三系仅见片段,第四系稍有发育。残积物、坡积物分布零散,冲积物见于资水河谷两侧和石马江干支流交汇处及严塘大坝等部分山间、盆地。堆积物为砾石层。粘土等。
  二、岩浆岩
  县境内西北部,岩浆岩比较发育。东北部的龙山仅有岩墙、岩脉零星分布。其中侵入岩主要出露于天龙山、望云山一带。依其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和侵入体间穿插关系及同位素年龄资料,分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
  加里东期花岗岩 见于县境迎光一带,面积较小。主要岩石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片麻岩碎裂二长花岗岩。过渡带占岩体面积90%以上,边缘带宽0~1000米。主体被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体所截。
  印支期花岗岩 境内有天龙山岩体和高坪岩体。天龙山岩体见于下源一带,岩石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过渡带位于岩体中间,面积约38平方千米,边缘带宽0~1000米。高坪岩体见于迎光一带,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局部为黑云母花岗岩。过渡带面积17平方千米,边缘带宽1~5千米。
  燕山期花岗岩 出露于迎光、下源一带,为望云山里云母花岗岩体的一部分,岩体边缘带宽1~7千米。
  此外,在龙山东部的陶家湾及龙山北部的梳装一带,分布有北西——南东向的花岗斑岩
  和石英斑岩。前者称为枫城里岩脉群,全长4.2千米,宽10~100米。后者称为梳装岩脉群,宽为5~50米,长500~300米。均侵入于泥盆系中。
  三、构造
  (一)褶皱
  龙山穹窿 位于陈家坊以北,孙家桥以东的龙山地带,为略呈北东走向椭圆,长10余千米,宽约10千米,核部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向外依次为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前泥盆系内次级褶皱发育,岩层倾角一般为20~40度。沿穹窿核部,金锑矿化普遍。
  大形山——龙口溪背斜 位于田心以南、龙溪铺以东、渡头桥以北的龙口溪、大河滩一带,长约40千米,宽20千米,核部由震旦系下统组成,两翼分别露出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及奥陶系。泥盆系不整合于其上。
  坪上——豹马岭半背斜 位于严塘以北,张家冲以南的豹马岭一带,长30千米,宽15千米,核部由寒武系、奥陶系组成,东翼和南北转折端均为泥盆系不整合于其上。核部岩层受断裂挤压并与龙口溪背斜紧密相连,背斜形态不够完整。
  田心坪——库里向斜 位于龙山穹窿西部的潭溪、孙家桥一带,长约30千米,宽为2~8千米,核部为中石炭统,两翼为下石炭统及上泥盆统。
  长冲铺——陡岭向斜 位于严塘以南,陈家坊以西地区,南端较狭窄,北端呈扇形展开。核部为上二迭统龙潭组,两翼由下二迭统、石炭系组成。
  十字路——铁坑向斜 位于十字路及五湖庙西部一带,核部为下石炭统,两翼由上泥盆统组成。
  (二)断裂
  龙山穹窿东缘冲断带 分布在扶锡至太芝庙、麦子排一带。宽约6千米范围内,有7~8条冲断层组成冲断带,长1~30千米不等,倾角60—75度。断裂带内泥盆系、石炭系地层重复,缺失现象普遍,断层附近有蚀变和矿化出现。
  铜柱滩——高桥冲断带 位于大形山——龙口溪背斜与财溪至豹马岭之间,由4条冲断层组成,宽3~5千米,断层伴有蚀变和矿化出现。
  龙溪铺——中源铺冲断带 发育于五湖庙、龙溪铺、中源铺一带,由2条以上断层组成,走向北北东,倾角60~70度,挤压带宽200~500米不等。断层附近有蚀变和矿化。
  四、矿藏
  民国时期,地质学家王晓青,靳树桐、刘元镇等到龙山锑矿,分水坳铁矿调查,著有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后,省工业厅探矿队、省地质局雪峰山队、区测队、四六八队、四一三队、四一八队、邵阳物探队、冶金二三四队、二四六队、二三五队以及〇〇五三五、〇〇五二一部队等地质单位先后在境内进行过地质普查与勘探。1980年6月,联合国国际地质委员会泥盆纪分会的德、美、英、日、法、意、比、澳等国专家,对严塘大坝山上及陈家坊黄山的泥盆系棋梓桥组礁相地层进行考察。至1989年,全县共发现33个矿种。其中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矿有金、银、铜、锑、铅、锌、镍、铬、钴、铋、钨、钼、汞等;黑色金属有铁、锰、钒;固体燃料矿物有烟煤、半烟煤、无烟煤、石煤、煤矸石等;非金属矿有石灰岩、滑石、高岭土、高纯质白云石、石膏、重晶石、花岗岩、大理石等;化学工业矿有硫、磷、钾、砷、维尼龙石灰石等。已探明矿区(点)113处,其中大、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21处,矿化点53处,矿点34处。大、中型矿床有龙山金锑矿,高家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白云铺铅锌矿,曹家坝钨矿,分水坳钨矿,程蒋坳维尼
  龙石灰石矿,严塘石灰岩矿。
  (一)有色贵重金属矿产
  龙山金锑矿 有21条矿脉,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物含自然金、辉锑矿,少量银、铜及白钨,杂有毒砂,闪锌矿。锑矿物粒度极细。已探明的一号脉走向长1396米,二号脉走向长882米,两条脉矿石储量235.9万吨,锑金属量5.93万吨,黄金4.66吨,属中型矿床。
  龙溪铺锑矿 有锑金属量4610吨,矿石中含黄金0.8~3克/吨。
  厚里冲锑矿 有3条平行矿脉,储量不清。1917年前已开采,后停办。
  坪上铜金矿 1967年发现,呈脉状产出,手选矿石含金16克/吨,含铜5~8%。
  车峙金矿 为龙山金锑矿五号矿脉的西南端,西南段长/1800米,为铅、锌、铜、金矿体。矿层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自然金呈粗颗粒状,最大自然金块达1公斤以上。手选铅矿中含金16~19克/吨,平均含银67克/吨。
  高家坳金矿 属微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区有27个工业矿体,矿层厚5~20米,平均含金品位3.24克/吨,最高30.25克/吨,为大型金矿床。
  砂金矿 主产地在资水、石马江、龙口溪、龙溪铺的风井和田心,礼坪的淘金桥、坪上的麻溪河等处。
  白云铺铅锌矿 矿体赋存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薄层泥灰岩和厚层灰岩中,呈层状产出。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铅锌硫矿床,有12个可采矿体,其中一、二、六号为主矿体,矿体长180~240米,宽340~450米,矿层厚1.06~25.40米。A、B、C、D四级矿石储量共1681.2万吨,其中铅金属储量13.27万吨,锌金属储量40.13万吨,属大型矿床。伴生矿物有镉、白银、铜、黄铁矿。
  车峙正冲铅锌矿 矿体赋存在震旦系江口组中下部含砾砂岩中。主矿脉2条,矿层厚0.3~0.86米。
  高桥黄家铅锌矿 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厚层条带状灰岩中,矿化带长100米,矿层厚0.5~1.0米,矿体中含银414.17克/吨。
  铜矿 除坪上陡山冲铜金矿外,还有迎光莲塘桥,坪上大园山、易家岭、豹马岭、小河里、礼坪猫公洞、小南大东麦子界,高桥白水洞泥塘冲,武桥南湾,太芝庙荞麦湾,花桥雷阳山,大富坪等16处矿点。
  分水坳白钨矿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粉砂岩中,呈脉状产出,平均三氧化钨品位为0.412%,最高1.35%,矿石储量780.36万吨,三氧化钨储量32900吨,矿体中伴生有少量自然金,属中型矿床。
  曹家坝白钨矿 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钙质页岩中。矿脉为北东走向。表内三氧化钨储量72600吨,表外储量1700吨。属大型白钨矿床。
  龙源白钨矿 产于天龙山印支期花岗岩体中。三氧化钨含量一般为0.1%~0.2%。
  汞矿 产于新田铺喻家桥,主要矿石为辰砂,矿化长200米,矿层厚1~4米。
  多金属矿体 主要分布于迎光的梅子湾,车峙的大团年、小团年矿区,属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化类型。
  (二)黑色金属矿产
  有铁矿19处,锰矿8处,钒矿4处。
  分水坳铁矿 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粉砂页岩层中。呈扁豆状产出,褐铁矿富矿储量14000吨,菱铁矿富矿46.4万吨,菱铁矿贫矿50000吨,褐铁矿贫矿44.3万吨,属小型优质铁矿。
  陈家坊石洞冲铁矿 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中。见矿2层,厚0.8~2米,储量75万吨。
  财宏塘铁矿 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灰岩溶洞及暗河堆积物中。矿体呈团块状,鸡窝状裂隙充填,有害元素少,属低磷、低硫富铁矿、储量不清。
  棉花岭锰矿 矿体赋存于下二迭统茅口组含锰硅质岩中。矿层走向长5960米,厚2~4米,矿石储量65.2万吨。
  长冲铺锰矿 矿体由含锰铁硅质岩,经风化富集而成。上部为富锰,主要矿物为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储量不清。
  界江坳锰矿 属热液多金属铁锰帽,矿体规模较小,不规则出现,矿石为硬锰矿或铁质硬锰矿。
  曹家坝锰矿 矿体为似层状,透镜状,总厚9~12米,矿石为硬锰矿、软锰矿、锰土、孔雀石等。
  兰江岭锰矿 矿层产于石门口下部长兴灰岩与页岩中,属铁锰矿床,矿层厚50~140米,储量1773.9万吨。
  钒矿 产于太芝庙、小南米溪冲、小团年、高桥泥塘冲等处。
  (三)非金属矿产
  维尼龙石灰岩 产于巨口铺程蒋坳。赋存于中泥盆统佘田桥组中,矿体呈单斜层产出,可采厚度384米,储量1.0444亿吨,矿石均为一级品,属大型矿床,可露天开采。
  重晶石矿 产于礼坪厚里冲,寒武系灰岩中属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矿脉走向长120米,品位较高,储量8438.2吨,伴生方铅矿。
  滑石矿 产于五星清塘江白云岩的残坡积物和黄土中,呈不规则的囊状、团块状,大者500~1000公斤,小者1~2公斤,属热液变质矿床。储量不清。
  磷矿 产于礼坪小涟河、小南岱山罗家、龙溪铺梅家山、太芝庙、坪上清水塘等地。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主要矿石有硅质磷块岩,次生磷酸盐,磷结核等。属沉积型磷矿。
  黄铁矿 产于大形山、溪子山等地的硅质板岩中,呈结核状产出,层厚0.1~0.3米,矿区范围大,矿层薄,工业价值小。
  石膏矿 产于小塘清江庙,壕塘铁炉冲等地。前者赋存于泥盆系含铁矿石与灰岩之间,层厚0.6~1.7米;后者产于二迭系灰岩中,质量较好。
  钾长石 产于迎光附近酸性火成岩中。
  白云石矿 产于龙溪铺田心、土桥、汤仁桥、寺门前、雀塘、石马江等地,赋存于中上石炭统壶天灰岩中。层厚10~20米。
  壕塘晏家湾粘土矿 产于二迭系煤层顶部,层厚1~2.8米,储量较大。
  (四)燃料矿产
  铁炉冲煤矿 属牛马司煤田边缘的一小块段,即铁箕山井田,矿区含煤2层,储量971.7万吨。
  短陂桥煤田 走向南北,跨邵阳市、新邵、邵东,新邵境内为四、五、六井田,第四井田含
  煤5层,可采煤为二煤层,厚0.3~4米,平均1.2米,到1989年末,保有量仅87万吨,其中C级61.4万吨,D级25.6万吨。第五井田含煤四层,可采煤为四煤层,煤厚0.65~4米,平均1.24米,储量105.5万吨,东翼属炼焦烟煤。第六井田,属工业用半烟煤,储量92.5万吨,表外75万吨。
  十字路煤矿 属石炭纪侧水煤系,矿区含煤2层,可采煤为第一煤层,第二煤层局部可采,走向长3500米,储量1428.8万吨。
  马家垄煤田 位于新田铺,属石炭纪测水煤系,煤层走向超过16千米,西至新田铺牌楼边,东至赤水。煤田含煤5层,其中第二、五层为可采煤层,已知储量194.6万吨,
  石煤矿 分布于太芝庙、清水塘、白水洞、龙溪铺等地。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煤层厚度0.2~0.8米。目前无开采价值。
  煤矸石 产于短陂桥煤田第四、五、六井田,层厚2.5~12.0米,储量大。
  此外,大形山、龙溪铺、太芝庙寒武纪地层有铀矿。
  第二节 地貌
  县境属邵阳盆地的东北缘地。由西向东横亘着一系列弧形山地,地势最高的岳屏峰海拔1513.6米。南向敞开,逐级递降,地表组成物质以石灰岩为主,岩溶地貌发育,兼有红岩,红土岗地。正北部呈椅状向北开口递降,紧连湘中丘陵区,地表多砂页岩及石灰岩。县境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和水面的比率大致为:4.7:2.2:1.5:1.2:0.4。全境分属资水、湘江两个水系,以龙山东北部山脊——界江坳——高梓——梅寨一线为分水岭,此线西南部占全县90.4%的面积,属资水水系,线北占全县9.6%的面积属湘江水系。
  一、形成简史
  早在元古代震旦纪及其以前(距今6.1亿年前),县境一片汪洋,接受滨海碎屑物的沉积。其后在雪峰运动的影响下,龙口溪、龙山形成背斜轮廓抬出水面,其余大部分仍在水中。至古生代志留纪前(距今4.4亿年前),堆积一套属于寒武——奥陶系的碎屑、泥质物。经加里东运动,前泥盆系地层产生褶皱,县境处于北高南低的陆海环境,构成现代地貌的基本格架。嗣后,南部广大区域(含正北一部分)地壳下降,又接受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类及碎屑物的沉积,构成境内泥盆、石炭系两个主要地层,经长期风化侵蚀,今多溶洞、暗河,雷打洞、白水洞、潇洒洞等及牛山铺邹家凼的百亩漏斗洼地、新田铺竹山东侧暗河等均发育在此地层上。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三迭纪末期,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县境伴随一系列断层发生,形成北东向摆布的山系。同时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天龙山花岗岩体等,使附近泥盆、石炭系地层隆起形成山地。至中生代末白垩纪及下第三纪时期(距今0.67亿年前),地壳运动加剧,燕山运动使原弧形构造重新组合完善,前期抬升的西、中、东偏北部的地层,再次褶皱变质,构成岭壑纵横交迭的山丘地貌骨架。同时南部(邵阳湖盆北缘)堆积巨厚的陆相碎屑物,在炎热干燥,半干燥的古气候条件下,形成一套红色岩系,时兼有抬升,构成现代岗丘地貌骨架,从此县境结束海浸环境。并发生酿溪至里吉山一系列雁行断层,使石炭系地层与红岩错切分布。至此,现代地貌的骨架基本形成。以后,新构造运动与第四纪气候的变化,又进行塑造加工,
  形成现代水系,岩溶地貌及松散堆积物等,始成今日状态。
  二、地貌类型
  平原 共有281.861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5.73%。分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类。江河、溪谷平原占全县总面积15.09%,分布在资水干、支流和湘江支流较平缓地带。如资水沿岸的王家坪、塘口、小庙头和筱溪等处,呈平台状,形成阶地。溶蚀平原占全县面积0.64%,大都处在石灰岩山丘包围之中,零散分布各地。
  岗地 主要集中县境南部和县北端,处于平原(盆地)向丘陵过渡地带,坡度6~15度,比高10~60米,面积224.478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2.53%。分低岗和高岗两类。低岗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占总面积5.65%。高岗呈平顶馒头状散布各地,占总面积6.88%。
  丘陵 多分布于县南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正北部与低山交错,坡度15~25度,比高60~200米,面积414.6347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23.14%。分低、高丘陵两类。
  山地 分布在县境东、中、西的偏北部一带。山高坡陡,峰峦起伏,面积871.025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48.6%。按地貌形态特征,分为低山、中低山和中山。低山,坡度25~30度,海拔300~500米,比高200~400米,占全县面积11.8%,分布在中山、中低山边缘。中低山,坡度一般大于30度,海拔500~800米,比高400~600米,占全县面积9.43%,分布在太芝庙、扶锡、车峙、潭府、下源、岱水桥、小南等地。中山,坡度大于30度,海拔高于800米,比高在600米以上,山峰海拔多数高于800米,其脉络明显,山势陡峭,山顶基岩裸露,地表风化强烈,在川岩山和天龙山顶及鞍部有5~30米高的蘑菇状风蚀“岩林”、“岩笋”。中山占全县面积25.74%,分布于陈家坊北、武桥西、太芝庙东北、车峙西、礼坪东南、坪上南、高桥北、新田铺东北、龙溪铺东北、潭溪南、巨口铺东和迎光大坻一带。
  三、地貌分区
  南部岗地丘陵区 位于县境南,以资水上游水系为中心。分布范围包括雀塘、寺门前、土桥、陈家桥、长冲铺、小塘、言栗、五星等乡和酿溪镇全部,潭府、壕塘、花桥、陈家坊、严塘、高桥、新田铺、巨口铺、迎光等乡的大部分,总面积674.4821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7.64%。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西三面向资水及石马江下游倾斜,溪河枝状分布,地表分割零乱,灰岩、红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起伏不平,构成丘、岗、冲、坪的复杂地貌组合。一般海拔200~300米的岗、丘顶部多为浑圆,馒头状或箱状平顶。西部呈孤立状的低山体较多。
  北部低山岗地丘陵区 位于县境北端,其东部属湘江水系,西部为资水中游水系。分布范围包括岱水桥、坪上、洪溪、爽溪、潭溪乡的大部和礼坪乡西部。地势南高北低,为新涟盆地南缘,南峙岱山山脉,呈回椅状向北敞开。寒潮易进难出,早春回暖慢,“三寒”灾害较重。总面积151.822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8.47%。
  中部山地区 位于县境中部偏北,界于南部岗丘区和北部低山岗地丘陵区之间。分布范围包括迎光、下源、龙溪铺、小南、龙口溪、车峙、太芝庙、扶锡(除住车村西部)、武桥、寸石(除梅市村东部)、礼坪等乡、镇和大形山、岱山、龙山林场以及巨口铺、新田铺、高桥、岱水桥、坪上、严塘、花桥、爽溪、潭溪、潭府、壕塘等乡的一部分。山体为雪峰山脉东支,在蜿蜒140千米长的岭脊线上,突起海拔1000~1513.6米的峰峦136个,垂直差异大,多“V”形狭谷,水流湍急。总面积965.695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53.89%。主要山峰有:
  五脑岭 位于龙山林场潭家岭工区东部与涟源县交界之地,海拔989.4米。
  岳屏峰 位于龙山林场坪山工区北端与涟源县交界之地,海拔1513.6米。
  塔帽岭 位于龙山林场道士坪工区南端,海拔1181.5米。
  道士坪 位于龙山林场道士坪工区北部,海拔1325.0米。
  谢家山 位于龙山林场坪山工区北端与涟源接界之地,海拔1191.0米。
  朗概山 位于岱山林场插花工区,海拔899.2米。
  钟家岭 位于岱山林场梅市工区南部,海拔1074.0米。
  九峰山 位于岱山林场烟家岭工区南部,海拔1099.0米。
  猪栏门 位于岱山林场竹山工区,海拔1088米。
  廖家山 位于岱山林场烟家岭工区南部,海拔1150.5米。
  易家岭 位于岱山林场烟家岭工区,海拔1273.3米。
  金龙山 位于岱山林场烟家岭工区,海拔1273.5米。
  丫头山 位于岱山林场大坳工区东部,海拔1079.0米。
  川岩山 位于岱山林场大坳工区东部,海拔1210.5米。
  雷公岭 位于岱山林场高山工区南端与高桥乡交界处,海拔1255米。
  祖师岭 位于大形山林场南风坳工区北部与冷水江市接界之地,海拔1072.8米。
  铜鼓岭 位于龙口溪乡和巨口铺乡交界之板子山上,海拔1226.11米。
  袁家岭 位于巨口铺乡北部与龙溪铺南部交界之地,海拔985.0米。
  天龙山 位于下源乡天龙山林场北端与新化交界之地,海拔1139.9米。
  木头界 位于下源乡茶盘垠林场与县大形山林场犀牛寨工区交界处,海拔1196.5米。
  第二章 气候
  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季多旱。常年有春寒、秋寒、洪涝、干旱、冰雹、冰冻和四季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较大。
  第一节 气象特征
  一、温度
  (一)气温
  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 1960年~1989年,酿溪镇历年年平均气温17.0℃,最高年(1963年)18.1℃,最低年(1984年)16.2℃。1月最冷,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39.8℃(1971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7℃(1977年1月30日)。稳定通过5℃的初终期是2月25日~12月16日,活动积温5870℃。稳定通过10℃的初终期为3月26日~11月22日,活动积温5351℃。稳定通过12℃的初终期为4月5日~11月14日,活动积温5114℃。稳定通过15℃的初终期为4月20日~10月25日,活动积温4588℃。稳定通过20℃的初终期是5月19日~9月28日,活动积温3496℃。稳定通过22℃的初终期为5月31日~9月19日,活动积温3038℃。
  四季的划分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起止日为春季的开始和秋季的结束,稳定通过22℃的起止日为夏季的起止日,新邵四季的划分如下表。
  气温的地理差异 山区气温低于丘岗平地,海拔愈高气温愈低。南部以酿溪镇、土桥乡为中心,包括新田铺、小塘、寺门前、严塘、高桥、长冲铺、陈家桥、言栗等乡全部和巨口铺乡部分村是高温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此外,坪上、岱水桥、洪溪等乡的北部边沿,由于海拔
  较低,也形成一范围较小的高温区。由龙山林场的大部和车峙、太芝庙乡的部分地区组成东部低温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西部低温区包括下源、迎光、龙溪铺、田心等乡镇部分地区及大形山林场,年平均气温15.5℃左右。酿溪镇与车峙乡乌丝岭的气温年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55℃/100米。
  (二)地温
  酿溪站历年地表平均温度20.0℃,极端最高地温69.3℃(1971年7月26日),极端最低地温-17.4℃(1977年1月30日),地中5、10、15厘米深度的年平均温度都是19.0℃。
  二、日照
  酿溪镇站历年平均全年总日照时数1476小时,为全年可照时数的33%。最多的1963年达1909.0小时,最少的1960年为1149.8小时。
  三、降水
  降水量 据酿溪站资料,1960~1989年年平均降水量1298.9毫米,最多的1970年达1773.3毫米,最少的1974年939.9毫米。
  降水日数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59.2天,3至6月多,分别为17.3、18.4、17.3、14.8天,而9月只8.4天。
  雨季 开始时间多年平均为4月11日,最早的是1962年3月7日,最晚的是1984年5月31日。雨季终日历年平均为7月5日,最早的是1972年5月23日,最晚的是1980年8月27日。雨季持续天数历年平均为86天,最长的是1980年157天,最短的是1960年9天。雨季中历年平均雨量为64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9%,最多的1970年1187毫米,最少的1960年70毫米。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北部和中部雨量偏多,南部雨量偏少。潭溪、爽溪、洪溪、坪上、岱水桥等乡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沿龙山、岱山山脉的偏北坡可达1700毫米,酿溪镇、土桥、陈家桥、长冲铺、新田铺、小塘、言栗、寺门前、雀塘、壕塘等乡,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五星、巨口铺、龙溪铺、高桥、花桥、潭府、车峙、太芝庙、扶锡等乡,年降水量在1300~1400毫米。
  四、蒸发
  酿溪站历年平均总蒸发量1287.7毫米,最多达1625.0毫米(1960年),最少1011.2毫米(1982年)。7月最多,平均达205.0毫米,2月最少,平均只有40.2毫米。历年平均总降水量和历年平均总蒸发量之差为11.2毫米,降水量略大于蒸发。1、2、3、4、5、6、11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他5个月,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五、风
  风受地形影响很大,酿溪镇历年平均风速1.5米/秒,除7月以偏南风为主外,其它各月以东北风最多,频率13%。
  六、霜、雪与严寒
  (一)霜
  据酿溪站资料,历年平均霜日19.4天,1985~1986年度最多,达35天,1972~1973年度最少,仅6天。初霜期平均在11月27日,最早是1978年10月30日,最晚是1968年12月22日。终霜期平均在2月25日,最早1月16日,最晚4月2日。历年平均无霜期276天,1965年最长为313天,1974年最短231天。山区无霜期偏短,230k270天。中型水库附近及江河沿岸,无霜期偏长。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寒潮过后境内常出现水霜。
  (二)雪
  历年平均初雪日期是12月16日,终雪日期是2月27日。雪日平均每年10.9天,1964年和1980年冬只2天,1984年,长达23天。高寒山区10月下旬到次年4月下旬均可能降雪。
  (三)严寒
  酿溪站历年资料,每隔3年左右出现1次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持续5天以上),通常伴有冰冻,大雪灾害。
  第二节 气候灾害
  一、3~4月寒潮
  新邵历年3~4月平均有5.2次寒潮,约11天左右出现1次,1967年、1980年多达7次,1981年只有2次。寒潮低温持续时间一般是3~5天,最长达10天以上。出现机遇最多
  的时段是3月20~24日,其次是3月27日~31日,4月6日~10日。
  二、5月低温
  5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0℃连续5天以上,并伴有阴雨天气,称为“5月低温”。1959年~1989年31年中有14年(1959、1960、1962、1966、1968、1973、1975、1977、1978、1979、1980、1984、1988、1989)出现,出现机率为45%。
  三、秋季寒露风
  9~10月北方冷空气南下进入新邵,带来降温和阴雨天气,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20℃,即为秋季“寒露风”。初始时间历年平均为9月28日,1967年和1982年最早,9月11日开始,80%以上年份的“寒露风”出现在9月20日以后。
  四、干旱
  新邵春、夏、秋、冬四季都发生过干旱,春旱和冬旱出现机率较少,夏旱、秋旱出现机率多。从1959~1989年31年中,连续干旱时间30天以上的年份26年,占84%,其中属一般性干旱年14年,占45%;大旱年6年,占19%,特大干旱年6年,占19%。
  五、洪涝
  通常发生在5、6月,其次是3、4、7、8、9、10月,据酿溪站资料,1960~1989年,连续10天内降水总量达200毫米的年份有1961、1962、1964、1969、1970、1971、1973、1975、1982、1988年。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平均每年3.3次,多发生在5、6月。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于1973年,1975年的5月各出现一次。洪溪、潭溪、爽溪、小南等地发生暴雨的机率较多,降水强度也较大,1970年9月22日小南乡大河滩24小时降水量达228.2毫米。
  六、冰雹
  冰雹往往伴随雷雨大风,沿山谷、河谷下降,通常出现在2~3月。主要发源地和移动路径有4条:一条是从龙溪铺—新桥—冷水江市石槽;二条于陈家坊发源经太芝庙k黄泥洞以东,或经东风林场—龙山;三条从新田铺的射虎塘—白云铺—高家坳—洪庙;四条从严塘—武桥—爽溪—涟源市。
  七、雷雨大风
  通常发生在4、7、8月,路径有四条:一条从冷水江的禾青经田心、巨口铺到新田铺;二条从涟源财溪经洪溪、武桥、花桥到严塘;三条从筱溪至大河滩、龙口溪到小庙头;四条从涟源、孙家桥经潭溪、陈家坊到邵东范家山。
  八、冬季冰冻
  冰冻通常在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发生在强寒潮和雨雪基础上。1960~1989年30年中,酿溪镇有20年出现冰冻,造成较大损失的有9年。车峙、太芝庙、武桥、龙口溪、坪上、小南、田心、迎光等乡及龙山、岱山、大形山林场年年有发生。附:气候灾害年表
  清道光十八年(1838),龙山山洪暴发,江岸田庐多淹没。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大雨雹。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水灾。
  清咸丰四年(1854)四月,陈家坊一带烈风、雨雹。
  咸丰七年(1857)三月,陈家坊一带雨雹,暴风折大木,毁民舍。
  咸丰八年(1858)四月,龙山洪水暴发,水涨数丈,山田多没。
  清同治九年(1870)三月,陈家坊、龙山一带雨雹。四月,又大风拔木毁屋。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大旱。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至七月不雨,田土龟裂,颗粒无收。
  民国元年(1912)6月26日晨,陈家坊、龙溪铺、坪上等地山洪暴发,毁田庐甚多,峡山桥后成公铺屋连同屋内11人全被漂没。
  民国3年(1914)夏,大水。太芝庙的社中毁房8栋,损田不少。
  民国6年(1917)冬,严塘冰冻,池塘冰上可行人。
  民国10年(1921)6月17日~8月下旬,夏旱70余天,禾苗枯槁,菜蔬干死,民食草根、树皮,卖妻鬻子,多有饥毙。
  民国11年(1922),严塘冰冻,油菜皆死。
  民国12年(1923)冬,龙山大雪封门,麂多冻死。
  民国13年(1924)7月25~27日持续暴雨,资水陡涨,筱溪市下街被冲去,大同镇和遵路乡1623户遭灾,漂没房屋562栋,死4人。
  民国14年(1925)农历11月初,潭府冰冻40多天,屋檐冰棱,长3~4尺,粗如茶杯。
  民国15年(1926),春旱,严塘于“端午”边才插下中稻。
  民国16年(1927),龙山河山洪暴发,沿岸毁田甚多。
  民国18年(1929),冬,田心石桥一带冰冻50余天。
  民国19年(19230)农历11月29日至次年2月,车峙一带冰冻,雪深3尺。
  民国20年(1931)农历12月,陈家坊雪深1尺余,池塘冰上可行人,毁林无数。
  民国22年(1933),龙溪铺、巨口铺等地结冰7寸厚,野兽纷纷逃往民舍。
  民国23年(1934)4月中旬,陈家坊大风、冰雹,历1小时,雹径1寸左右,油菜、麦尽毁。
  同年新田铺、严塘、陈家坊等夏旱,中稻失收。
  民国24年(1935)清明大风。陈家坊、车峙、太芝庙一带折树1000余棵。
  民国26年(1937)6月16日大暴雨。严塘、寺门前、大坪一带,河流两岸稻田被淹。7月6日,山洪暴发,陈家坊一带水深数丈,死10余人,倒房10余栋,淹田上万亩。
  民国29年(1940)4月,陈家坊大风,鸭塘村不少民房被刮倒,2人围大树被折断数株。
  民国31年(1942),春旱月余,土桥、寺门前、雀塘、陈家坊等地秧苗干死,中稻无收,许多人食草根、树皮,“观音土”。
  民国32年(1943),春旱月余,严塘各地稻田改种薯、豆。
  7月,龙山河洪水,两岸田、房被毁不少。
  民国33年(1944)冬,大雪,严塘分水坳积雪3尺。
  民国34年(1945)4月14日,严塘—花桥—武桥一梅寨—张家冲,大风冰雹,雹大如拇指,油菜、麦子全毁。
  民国35年(1946)1~2月,大雪。太芝庙、潭府等地冰冻两月余。
  民国38年(1949)6月20日,大水。资水、石马江两岸毁田不少。
  1952年10月16日~12月24日,连旱70天,全县成灾12100亩。
  1953年8月中、下旬之交,大水,淹田33200亩,死7人。
  1954年,“清明”前两天,石桥乡田心、新桥、大石、洪山及中吴乡的中源铺等地冰雹,大者125克,马铃薯、小麦被打碎。
  5月11日,大水,石马江桥淹没,资水涨至县政府大门口。
  6月15~18日暴雨,全县毁房508间,垮塘坝400余处,死14人。
  7月23日晚至24日上午暴雨,淹死63人,毁房1621间,全县失收45600亩。
  8月23日~12月6日,旱106天,成灾56400亩,部分麦子播种3次。
  1956年3月,太芝庙—潭府一线,大风,冰雹,历时3~4小时,不少屋瓦被揭。
  1957年6月23日~8月1日,夏旱,农作物受灾11.26万亩,7300亩失收。
  1959年7月5日~8月6日,夏旱,成灾12.67万亩。
  1960年8月14日~10月6日,秋旱,成灾28.26万亩。
  1961年6月10~13日,大雨,降水110.9毫米,12日,酿溪桥被淹,全县成灾18900亩。
  1962年5月26~27日,连降暴雨,24小时降水150.4毫米。
  6月27~28日,暴雨。资水水涨至中共新邵县委机关门前公路边,全县成灾16200亩。
  年底至次年1月,大冰雪,冰冻20余天。
  1963年,严重春旱,上年12月到是年6月少雨,10000亩水田改种薯、豆。
  1964年春节,大雪,龙溪铺雪深尺余,棕树冻死,下源村民水缸冻裂。
  6月26日~7月24日,8月18~10月16日,夏秋连旱,成灾14.95万亩。
  1965年4月,潭府至陈家坊一带冰雹,大的长8厘米,宽3.3厘米,历20多分钟,油菜、麦子受损。
  1966年7月8~12日,大雨。山洪暴发,资水陡涨,全县淹没中、早稻田38000余亩,倒房82间,死1人。
  7月13日~10月11日,夏秋特大旱,雨量仅22.8毫米。
  1967年5月上旬,龙山河洪水,淹没陈家坊公路桥,淹两岸稻田。
  1968年8月下旬,巨口铺公社洪庙、高家坳等地降冰雹,大者如蚕豆,部分中稻打成光杆。
  1969年8月10~12日,暴雨。龙溪铺、巨口铺山洪暴发,龙溪铺街积水0.5米。
  冬,冰冻。龙溪铺折断树70000多株,陈家坊区断竹38万多根。
  1970年4月29日~5月1日,大暴雨,山洪暴发。全县279个大队受灾,死7人。
  6月25~27日,巨口铺暴雨,小河改道,新门前第5生产队冲走4栋房屋。
  7月9~14日,大雨,降水282.5毫米。山洪暴发,冲走6人。
  1971年5月27日至6月5日,大暴雨,降水297.4毫米。各地山洪暴发,成灾23000亩。
  8月31日至12月20日,秋冬大旱112天。
  1972年4月17~18日,县西南部256个大队降冰雹,大者如鸡蛋,历时10余分钟,损早稻谷种360吨,损春收作物32500亩。
  6月30日至9月12日,旱75天。资水断航,龙山河、石马江间或断流,其余130余条支流,小溪干涸。成灾17.5万亩,失收40000亩。
  1973年4月10日晚,大风。吹倒县农机厂厂房。巨口铺倒房5栋、死2人,伤5人。
  1974年7月11日深夜至12日早晨,严塘、孙家桥、陈家坊等区暴雨。武桥至花桥垄田被淹。
  7月28日至12月1日,特大旱灾。成灾15万亩。
  1975年5月13日,暴雨。全县山洪暴发,淹作物70000余亩。
  1977年1月下旬至2月初,低温,积雪、冰冻。酿溪镇历时10天,山区半月,最低气温—10.7℃。全县柑桔树冻伤80%,冻死9.5%。1977年柑桔产量比1976年减产80%。
  1978年4月10日,酿溪镇及五星、潭溪、爽溪等12个公社降冰雹,雷击死1人。
  1979年9月11日至12月31日,秋、冬旱112天,小麦久不出苗。
  1981年5月2日,8~10级偏北大风席卷全县多数乡村。倒房31栋120间,死13人,伤25人,断竹96万根,春收作物受损/51900亩。
  1982年4月上旬,低温阴雨。早稻烂秧40%。
  6月15~17日,普降暴雨。酿溪镇资水水位达211.7米,小河街大水平楼。
  9月10~16日,低温。22.4万亩晚稻受害,空壳率高,54000亩严重减产。
  1983年4月27日,29日,大风袭击言栗、五星、巨口铺、长冲铺、高桥、车峙等11个公社,死2人,伤46人,倒住房及杂屋2017间,吹断树木约97万株,春收作物84000亩受损。
  5月15日,雷雨、大风。46500户受灾严重,死14人,伤36人,16万余亩作物受灾,垮水库1座,山塘405口。
  8月26日下午,雷雨、大风、冰雹袭击田心、新田铺、严塘、坪上、陈家坊等地。雹如鸡蛋,最大粒重2250克,打死7人,鸡、鸭、蛙、蛇、鸟,多有打死。
  12月28~29日,大雪后又冰冻。柑桔普遍落叶10~20%。
  1984年5月3~5日,13~18日,低温。60000亩早稻僵苗不发。
  8月26日,龙溪铺、新田铺、严塘、坪上、陈家坊等地遭雷雨、大风、冰雹袭击。倒房26栋,死7人,折断树竹70000余根。
  1985年5月4~18日,高温干旱。日最高温度维持在33.8℃—34.2℃,造成80%柑桔落果。
  1986年4月10日,雷雨、大风、冰雹。全县死1人,伤65人,死猪40头,小麦、油菜和早稻秧田受灾16500亩,毁水利设施1651处。
  7月21日至10月18日,旱90天。水稻枯苗31000亩。
  1987年3月18日,陈家桥、长冲铺、小塘等8个乡下冰雹。大如鸡蛋,小如算盘珠,小麦打成光杆,不少柑桔树叶片被打落大半,受灾面积12万亩。
  4月25日,大风、冰雹、暴雨。29个乡镇受灾,倒房2593间,打死3人,伤343人,打死生猪212头,农作物受灾63540亩。
  10月13日,县境大部分地区刮8级以上大风。吹倒房屋3229间,损坏1420间,死11人,伤409人,打死牛5头,猪204头,倒伏晚稻80000余亩,折断树、竹约120万根。
  1988年5月21日,县境普降暴雨。倒房118间,损坏516间,农作物受害面积15.05万亩。
  8月下旬到9月初,低温寡照,并发生百年难遇的秋季暴雨洪涝。全县死7人,伤8人,农作物受灾14万亩,有34个乡镇677个村不同程度受灾,损失3000万元左右。
  9月15日~12月31日,连旱108天。小麦、绿肥、油菜出苗不齐,柑桔树落叶严重。
  1989年6月27日~7月3日,连日大暴雨。全县3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死5人,倒房378间,垮山塘145口,渠道591米,有40000亩早稻受损。
  第三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水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3.7222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地表径流量12.3017亿立方米,从隆回、邵阳汇入县境的客水1.3877亿立方米,资水过境水机电提水量328.45万立方米,人平2060立方米,耕地亩平2983立方米。地表水绝大部分流入河流和山塘、水库中,少部分渗入地下。
  境内共有河流69条。其中资水水系63条(资水干流1条,1级支流17条,2级28条,3级14条,4级3条),流域面积1618.2平方千米(不包括外县飞地,下同),占总面积90.4%。湘江水系6条(1级支流1条,2级1条,3级3条,4级1条),流域面积171.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9.6%。
  资水 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黄马界和广西资源县金紫山区等地,经邵阳市至新邵县渔溪入境,由南至北纵贯全县,从筱溪良罾滩出境。在县境流长53.5千米,落差23米,坡降0.43‰,流经县境的多年平均的径流总量1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83.6立方米/秒。
  西洋江(龙山河) 资水2级支流。发源于龙山东侧,流经莫家冲、太芝庙、潭府、陈家坊,由龙头坝流入邵东县郭家桥,县境流程36千米,流域面积162.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9.07%。
  渔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县境枫树坳,流经南岳庙、石集路、杉木桥、马栏边、姐妹桥、柳家桥、沈家门前,至渔溪桥注入资水。有1级支流3条。全程35千米,流域面积162.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07%。
  酿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分水坳南坡,流经百寿亭、大坝口、十字路、芭蕉塘、回龙阁,至酿溪注入资水。有1级支流2条。全程18千米,流域面积71.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
  石马江 资水的1级支流。发源于隆回县首望亭,由隆回县的高坪流入县境迎光乡山口里,经顺水桥、栗坪、金塘湾、渡头桥、沙子田、石马江、皂角塘,至大禹庙入资水。在新邵流程65千米,占总流长的85.53%,集雨面积688.3平方千米,占总集雨面积的81.94%,在新邵流域面积占新邵总面积38.45%,河流落差105米,坡降1.6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5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0.7立方米/秒。在县境的支流有21条。其1级支流毗连下,全程36千米,流域面积180平方千米,发源于隆回白马山,由该县毗连下流入新邵峡龙口,经蒋家排
  等地至孟塘入石马江。
  棠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易家岭,经高桥、江口注入资水。河长18千米,流域面积54.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3%。天然总落差384米,多年平均流量0.5立方米/秒。
  龙口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下源乡天龙山,经下源水库、龙溪铺、梅家山、杨家桥,从龙口溪注入资水。全程33千米,流域面积80.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4.5%。天然总落差495米,多年平均流量0.985立方米/秒。
  筱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易家岭,流经寿世亭,回龙庵、高坑、仓场里,由筱溪注入资水。全程15千米,流域面积42.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4%。天然总落差345米,多年平均流量0.52立方米/秒。
  麻溪 资水1级支流。发源于分水坳北坡,流经竹子山、清水塘、坪上、时荣桥、三溪桥至冷水江市的麻溪注入资水。在县境内流程24千米,占河流总长的77.42%,流域面积113.2平方千米,占河流流域总面积的88.43%,域区占全县总面积6.32%。
  第二节 地下水
  新邵地下水资源16829.6~53804万立方米。按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可分为五类。
  极丰富的岩溶含水岩组 分布在大形山外围岱山外围及龙山外围地带。主要岩性为泥盆系棋梓桥组灰岩及佘田桥组灰岩,基岩多裸露,岩溶发育,灰岩出露面积456.2平方千米。泉水点最小流量每秒0.033升,最大流量每秒63升,钻孔漏水量每秒米0.39~2.103升。地下水资源每年9450.8~27960.4万立方米,以管道式运动为主,埋深0~40米。
  丰富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西南部五星、小南及南部酿溪镇、陈家坊一带。主要为泥盆系、石灰系灰岩,局部为第四系,白垩系砂砾层覆盖,属半裸露——埋压型岩溶水,灰岩出露面积241.4平方千米。泉水最小流量0.01升/秒,最大流量76.5升/秒,钻孔涌水量每日1.16~38.88吨。地下水天然资源每年3293.9~8176.5万立方米,多以岩溶大泉排泄,水位埋深0~50米。
  中等裂隙孔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孙家桥、岱水桥一带。灰岩、泥灰岩、砂页岩相间,半裸露——裸露型,地下水受岩性制约多沿层分布,呈带状分散式排泄,灰岩出露面积517平方千米。泉井最小流量为每秒0.22升,最大流量每秒1.405升。地下水资源年产2584.3~10787.9万立方米,水位埋深不一。
  贫乏的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龙口溪和龙山大部地区。主要为浅变质岩和泥盆系跳马涧组砂岩,出露面积462.2平方千米。泉水最小流量为每秒0.03~0.3升,最大流量每秒1.508升。地下水资源年产1172.1~6024.7万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沿着沟造裂隙呈分散式运动,泉水流量一般较小,水位埋藏一般小于10米。
  极贫乏的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于向斜核部地区及太芝庙、下源等地。在弱酸盐类岩层、非碳酸盐类岩层内零星出露,面积113.3平方千米。泉井流量每秒0.01~0.513升,地下水资源年平均为238.5~854.5万立方米,多以分散式小流量出露。
  附:大泉水
  蔡家洞 出口位于爽溪乡蔡家村。水源主要是寸石镇和武桥乡部分地域的地表水渗漏。一般流量0.5立方米/秒,大旱时0.25立方米/秒。泉水原流入爽溪河,1970年引入工农水库,后又分流光明渠道。
  温塘 出口位于岱水桥乡仓场村。一般流量0.5立方米/秒,旱时不见减少。灌溉仓场、石马、峒麓、筱溪等村的1500余亩田。
  程蒋坳岩水 位于巨口铺乡程蒋坳村。一般流量0.1立方米/秒,旱时不见少。灌程蒋坳、新门前、沙子头等村1500余亩田。
  十字路地泉 位于严塘乡十字路村。离地面22米深,以2台7.5千瓦和1台13千瓦电动机同时抽水,不见干涸。
  盐井塘温泉 位于田心乡田心村10组江里。涌水量0.01立方米/秒,常年恒温20℃。泉池面积2.1亩,水深2.5米。
  第四章 土地
  第一节 土地构成
  县境土地构成在1980年以前,没有统一的、精确的数据。1981年8月至1983年5月,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81人进行详查,查明全县总面积1790.0574平方千米(外县市飞地除外),折合268.5086万亩。其构成是:耕地60.178726万亩(统计局统计数为46.3759万亩),占22.41%;园地63353.18亩,占2.36%;林地118.634945万亩,占44.18%;草地79584.14亩,占2.96%;疏林草地24036.06亩,占0.90%;居住用地84350.48亩,占3.14%;工矿用地2243.17亩,占0.08%;交通用地12245.48亩,占0.46%;水域10.196629万亩,占3.80%;特殊用地21954.31亩,占0.82%;难利用地15.479248万亩,占5.76%;退耕还林地88504.07亩,占3.30%;田地埂26.391966万亩,占9.83%。耕地中有水田42.095682万亩(统计局统计数为33.0520万亩),占15.68%,旱土18.083044万亩(统计局统计数为13.3239万亩),占6.73%。
  1989年,国土局统计全县总面积为268.5086万亩。其中:耕地58.2845万亩,(县统计局统计数45.89万亩),占总面积的21.7%;园地55171亩,占2.05%;林地120.4824万亩,占44.87%;草地78929亩,占2.94%;居民及工矿用地11.8356万亩,占4.41%;交通用地18666亩,占0.7%;水域10.5146万亩,占3.92%;未利用地52.1149万亩,占19.41%。
  第二节 土壤
  根据新邵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土壤有9个土类,18个亚类,65个土属,134个土种,7种成土母质。
  一、成土母质
  砂砾岩风化物 多分布在龙口溪—易家岭—龙山穹窿的山麓及西北部的犀牛寨至坪上南部,其他地区多以夹层零星出露。发育成黄砂泥田、黄砂土、砂岩红壤、黄壤、黄棕壤及草甸砂土等土壤。
  砂页岩风化物 分布于龙溪铺、大形山、白云铺、易家岭两侧山腰及龙山西南、西北部,
  县境东南、西南部及正北部的岗丘区。发育成黄泥田、黄泥土,砂页岩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土壤。
  石灰岩风化物 除小南、太芝庙、龙口溪、下源等地外,其余各乡均有分布。多发育成灰泥田、灰黄泥田、鸭屎泥田、灰岩红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等土壤。
  红岩风化物 分布在寺门前、土桥、陈家桥、长冲铺等乡。发育成碱性紫砂泥田、紫砂土等土壤。
  花岗岩风化物 分布在下源乡及龙溪铺、迎光乡的部分村。发育成麻砂泥田、麻砂土、花岗岩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土壤。
  变质岩风化物 主要分布在大形山、板子山、龙山等地,其他地区零星分布。板岩多发育成黄泥田、黄泥土、板岩红壤、黄壤、黄棕壤等;变质砂岩风化后发育成黄砂泥田、黄砂土、砂岩红壤、黄壤、黄棕壤等。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和低洼池、地沟谷地。发育成河沙泥田、沙泥土,第四纪红土、红壤,河潮土等。多为耕地或低岗丘,是农业用地的主要类型。
  二、土壤类型
  红壤 是新邵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全县低山、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49.17%,以小南、龙溪铺、车峙、太芝庙、高桥、坪上、新田铺等乡居多。有红壤、黄红壤、红壤性土三个亚类。以红壤为主,黄红壤次之,红壤性土少量分布。红壤土体深厚,粘重,酸性,PH值一般为4.0~6.0。
  山地黄壤 零星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3.3%。以县林场及太芝庙、礼坪、龙口溪等乡为多,其次是高桥、巨口铺、下源。仅黄壤1个亚类。土壤酸性较强,PH值在4.5~5.5之间。
  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县林场和礼坪、下源海拔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占全县总面积2.5%。土质粘重,紧实,间夹岩片,呈酸性。仅黄棕壤1个亚类。
  山地草甸土 分布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顶部,如岳坪峰、道士坪、塔帽岭、谢家山、金龙山等,占全县总面积0.2%。植被以禾本科草类为主,有少量灌木。土壤腐殖质含量高。仅1个亚类。
  紫色土 主要分布于寺门前、长冲铺、雀塘、土桥、陈家桥等乡,占总面积2.0%。有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类。土层浅,夹碎石块,易流失。
  红色石灰土 占总面积7.0%。1个亚类。主要分布在巨口铺、五星、高桥、迎光、花桥、龙溪铺等乡、镇。
  黑色石灰土 占总面积8.0%。1个亚类。主要分布在爽溪、武桥、潭溪、花桥等乡。
  河潮土 零星分布于河流沿岸,占总面积0.03%,以严塘、花桥、言栗、岱水桥等乡居多。仅河潮土1个亚类。
  水稻土 广泛分布全县海拔500米以下地带,占总面积17.80%。全县有6个亚类。淹育性水稻土占水稻土的4.43%,潴育性占76.82%,潜育性占16.76%,渗育性占0.08%,沼泽性占0.70%,矿毒性占1.21%。矿毒性水稻土分布在12个乡和农林场,以潭府乡最多。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第一节 植物
  一、植被
  新邵地处雪峰山前山丘植被片。原始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丘陵植被与山地植被交错出现,垂直分布明显,季相分明,生活型以高位芽占绝对优势。据古生物和地层沉积物等方面的考证,县境早在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干热少雨,是以落叶林为主的半干旱疏林区。第三纪末,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加强,喜湿的常绿阔叶林得以发展。后气候逐渐转暖,逐步形成以阴性、寿命长的常绿栎属为主的稳定群落,钩栗成为其主要建群种。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钩栗林被破坏,林地变干,中性常绿阔叶林得以发育,成为优势种,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高丘,多为青冈栎林,600米以上的山地以甜槠林为主。继而中性常绿阔叶林遭反复破坏,林地空旷,飞籽成林的马尾松、枫香等侵入林地,逐渐形成阳性的针阔混交林,或马尾松纯林。在人口稠密区,过量砍伐,使松林退化为疏林、〓木、白栎灌丛。过渡樵采,衰退为疏灌草丛。再超载放牧,铲草刨地,变成为红壤裸地。境内50年代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陆续营造出一批杉木、国外松等纯林。至今,境内除农业植被外,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8个群落类型,9个群系型,24个群丛。原始植被已无存,分布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被打乱,相互参杂,群落界限不很明显。
  (一)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以苦槠、石槠、青冈栎林为主,混生樟、楠、台湾冬青等。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现仅零星见于村边禁山,白云岩寺庙禁山区尚存一小块。
  落叶、常绿阔叶林 以亮叶水青冈、缺萼枫香,甜槠林为主,混生湘椴、小叶青冈、乌桕等。多见于石灰岩山丘。
  落叶阔叶林 在封禁较好的低丘,常以枫香林为主,混生白栎、黄果朴、厚壳树等。以黄檀、白栎为主,混生〓木,小叶栎的丛状次生林,林相残破,低矮稀疏,常杂生马尾松,分布于植被破坏的山丘迹地。
  (二)针叶林
  马尾松林 为全县主要林种,遍布各乡,有46.41万亩,占有林地面积42.1%,占森林总资源量51.6%。多系半自然林,少量飞播林。现大部分为幼林和疏丛林,中龄、成熟林少见。
  杉木林 主要用材林,大多数为人工林,有31.86万亩,占有林地28.9%,占森林资源总量的43%。
  黄山松林 发现于巨口铺乡白云岩吊水岩,有连片面积400多亩,在大形山林场犀牛寨工区亦有分布,为自然林。
  (三)竹林
  以毛竹林为主,多为半自然林和人工林,面积23.01万亩。主要分布于太芝庙、车峙、扶锡、礼坪、潭溪、爽溪、龙口溪、下源、龙溪铺、巨口铺、小南等乡及龙山林场。
  (四)灌丛
  〓木、白栎、乌饭树、化香、胡枝子、映山红灌丛分布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顶地带。
  小果蔷薇、细园齿火棘、竹叶花椒、云实灌丛混生金樱子鼠李、雀梅藤等,分布于石灰岩荒地。
  (五)草丛
  野古草草丛 混生五节芒,下层夹生许多龙胆科、桔梗科、金丝桃科、百合科等低矮草本植物,混生有水鸭木、山樱桃等。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山脊。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地有5处,分布于金鸡山、金龙山、板山里和朱子山。
  黄背草、扭鞘香茅草丛 混生臭根子,鸭嘴草,扭草茅,以及有刺矮灌木金樱子、枸骨等,分布于丘陵红壤荒地。
  芒萁草丛 系植被破坏后形成的短暂群落,连片面积不大,常伴生稀疏马尾松及油茶,分布于全县低丘红壤荒地。
  二、植物资源
  新邵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尚无普查统计资料。据一些零星的专项调查,已查明包括栽培植物在内,有维管束植物217科,1957种。仅龙山山脉就生长着1000多种高等植物。
  (一)被子植物
  乔木 已发现86科,336种。主要为青冈栎、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槲栎、白砾、湖南石槠、苦槠、甜槠、板栗、维栗、钩栗、刺栲、南岭栲、樟、楠、桉、椿、杨、柳、桑、柘、构、榕、榆、槐、檫、槭、厚朴、木莲、枫香、喜树、泡桐、女贞、乌桕、三年桐、千年桐、油桐、重阳木、桤木、栾树、无患子、杜英、木荷、冬青、刺揪、湘椴、木芙蓉、悬铃木、红皮树、杜仲、漆树、酸枣树、黄连木、拐枣、枣、枇杷、桃、李、梨、杏、樱、杨梅、桔、橙、柚、柿、核桃、棕榈、毛竹、刚竹、青皮竹、桂竹等。
  灌木 已发现50科,147种。主要有〓木、牡荆、枸骨、臭牡丹、黄栀子、毛栗、化香、乌药、山苍子、馒头果,野桐、算盘子、胡颓子、花椒、胡枝子、紫穗槐、云实、乌饭树、马甲子、木槿、金樱子、小果蔷薇、闹羊花(老虫花)、杜鹃、茶、珊瑚树、忍冬、马桑、油茶、枸杞、牡丹、丁香、牛奶子、五加等。
  藤本 已发现19科、41种。主要为山木通,女姜、威灵仙、防已、千金藤、五味子、冷饭团、猕猴桃、鸡血藤、葛藤、大血藤、葡萄、山葡萄、枫藤、爬山虎、两面针、常青藤、钩藤、雷公藤、凌霄、薜苈、土茯芩、乌泡、金银花等。
  草本 已发现88科,344种。主要为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常见的有:野古草、芒、白茅、白羊草、茅叶荩草、结楼草、细柄草、淡竹叶、画眉草、狗芽根、马唐、看麦娘、牛筋草、乱草、狗尾草、莎草、香附子、牛毛毡、游草、鱼腥草、糯米团、蓼、杠板归、何首乌、土荆芥、牛藤、马齿苋、繁缕、毛茛、碎米荠、荠菜、蛇莓、翻白草、望江南、苦参、酢浆草、泽漆、金丝桃、紫花地丁、满天星、过路黄、夏枯草、婆婆纳、车前、蒿、马兰、天名精、大蓟、野菊、蒲公英、百合、麦冬、玉竹、石蒜等。
  (二)裸子植物
  已发现有7科,42种。均为乔木。主要有马尾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雪松、湿地松、金钱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台湾杉、柏木、侧柏、圆柏、龙柏、云柏、福建柏、罗汉松、三尖杉、银杏等。
  (三)蕨类植物
  常见的有卷柏、石柏、芒萁、紫萁、蕨、凤尾草、铁线草、贯众、还魂草、水龙骨、骨碎补、节节草、萍等。
  (四)菌类植物
  主要有蘑菇、草菇、冻菌、火炭菌、石灰菌、面菌、木耳、茯苓等,在空气、土壤、水中还分布着许多细菌。如寄生在豆科作物根系上的根溜菌,土壤中的放线菌等。
  此外,在石上、地上、树上广布着地衣和苔藓等先铎植物。在水中,湿润地带还生活着许多藻类植物,如水稻田中的兰藻(水青苔)、绿藻(丝草)、水绵,湿润地上的地耳(雷公屎)等。
  第二节 动物
  新邵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郊丘陵平原亚区,生态分类属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邵阳县乡土志》载有毛、羽、虫、鳞、介五族动物124种。由于森林破坏,人为捕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已被打乱,林栖鸟兽日益减少。清、民国时还广布县境的虎、豹、狼等大型兽类动物已相继迁徙绝迹,资水中的鳗鲡也无再现,而鼠类大有增加,近年,由于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和郁闭度提高、植食性动物回升。
  一、脊索动物
  哺乳类 有7目18科。主要有华南兔(野兔)、红腹松鼠(红松鼠)、豹鼠、(隐纹花松鼠)、刺猬、穿山甲、野猪、豪猪、貉、黄鼬(黄鼠狼),鼬獾(〓狸)、狗獾(獾子)、猪獾、水獭(水猴子)、
  豹猫、獐、麂、石羊(野羊)、香狸、蝙蝠、(檐鼠)、臭〓(骚鼠)、麝鼠(水老鼠)、东方田鼠、中华竹鼠(竹蔸老鼠)、小家鼠(小耗子)褐家鼠(沟鼠)等。
  鸟类 有12目,29科。主要有鸬鹚(鱼鹰)、小〓〓、(水葫芦)、池鹭(夜洼子)、白鹭(鹭丝)、豆雁、绿头鸭、鸢(老鹰)、苍鹰、红脚隼(青鹰)、环颈雉(野鸡)、锦鸡(金鸡)、竹鸡(山鹧鸪)、鹌鹑、董鸡(水鸡)、苦恶鸟(禾鸡)、凤头麦鸡、珠颈斑鸠、大杜鹃(布谷鸟)、四声杜鹃(快快割麦)、斑头鸺鹠(猫头鹰)、草鸮(猴面鹰)、夜鹰(蚊母鸟)、翠鸟(渔公鸟)、啄木鸟、戴胜(鸡冠鸟)、云雀(告天子)、家燕(燕子)、伯劳、黄鹂、八哥(鸲鹆)、乌鸦(老鸹)、寒鸦、喜鹊、乌鸫(百舌)、鹊鸲(茅厕婆婆)、画眉、红咀相思鸟、柳莺、山雀、树麻雀(屋麻雀)、山麻雀、金翅雀(绿雀)、禾花雀(黄胸鹀)、黑尾蜡嘴雀、水鹨(冰鸡儿)等。
  爬行类 有3目10科。中国水蛇、银环蛇(48节蛇),眼镜蛇(扁头风),尖吻蝮、五步蛇、靳蛇、蝮蛇(草上飞)、竹叶青、烙铁头、菜花烙铁头(菜花蛇)、黑眉锦蛇(黄颌蛇)、虎斑游蛇(鸡冠蛇)、翠青蛇、滑鼠蛇(水律蛇)、草游蛇(草鱼蛇)、乌梢蛇(乌风蛇)、钝尾两头蛇、小头蛇、赤链蛇(火赤链)、黄链蛇、育蛇、多疣壁虎、兰花石龙子(泥鳅蛇)、北草蜥(狗婆蛇)、乌龟、中华鳖(团鱼)等。
  两栖类 已发现2目7科。大鲵(蛙蛙鱼)、宽头大角蟾(石坝麻蟾)、蟾蜍(癞蛤蟆)、黑蛙、黑斑蛙(田鸟青蛙)、虎纹蛙(石坝麻蝈)、泽蛙(土麻蝈)、大树蛙、姬蛙等。
  鱼类 现有7日13科89种。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鳊鱼(船钉鱼)、鲤鱼、鲫鱼、银飘鱼、中华倒刺鲃(岩鲫)、刺鲃(洋筒根)、花䱻、蛇、黄尾鲴、胭脂鱼(石鲫鱼)、鲶黄颡鱼(黄刺鲴)、鲶(鲶拐子)、青鳉(禾花鱼)、园尾斗鱼(苦比师)、泥鳅、沙鳅、黄鳝等。
  二、节肢动物
  昆虫 境内种类繁多,现发现13目,74科,206种。蜜蜂、胡蜂、赤眼蜂、尼蜂、姬蜂、蚂蚁、白蚁、飞蝗、稻蝗、竹蝗、棉蝗、中华按蚊、致乏库蚊、三带喙库蚊、舍蝇、红头丽蝇、麻蝇、虻蠓、蚱蝉、叶蝉、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玉米螟、大地老虎、小地老虎、大螟、金刚钻、粘虫、棉铃虫、毒蛾、松毛虫、茶毛虫、家蚕、蓖麻蚕、竹粉蠹、书蠹、茶蛀梗虫、刺蛾、蛾、蝶、弄蝶、凤蝶、粉蝶、眼蝶、斑蝶、绿蝽、黑蝽、盲蝽、臭虫、麦长管蚜、小米蚜、菜蚜、桃蚜、棉蚜、烟蚜、茶蚜、桔蚜、吹绵蚧、长绵蚧、红蜡蚧、糠片蚧、矢尖蚧、稻飞虱、稗飞虱、黑头菱飞虱、稻蓟马,花蓟马、豆蓟马、棉蓟马、桔蓟马、天牛、金龟子、象鼻虫,蟋蟀、蝼蛄、飘虫、守瓜、螳螂、蜻蜓、蟑螂、地鳖、人虱、阴虱、牛虱、人蚤、狗蚤、猫蚤、鼠蚤等。
  蛛形类 现已发现16科32种。主要有〓蟷(俗名土缚丝)、壁钱(俗名壁茧)、姬蛛(俗称屋缚丝),圆蛛、徽蛛、肖蛸、草蛛、狼蛛、跳蛛等。(其农田优势种有: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八斑球腹蛛、雏腹肖蛸、园尾肖蛸)。螨广泛分布,主要有叶螨(又称红蜘蛛,有棉红蜘蛛、桔红蜘蛛等),粉螨、疥螨、毛囊螨等。
  此外,还有虾、蟹等甲壳类,以及蜈蚣、百足虫等多足类动物。
  三、环节动物
  常见有蚯蚓、水蛭(俗称蚂蝗)、山蛭(俗称山蚂蝗)等。
  四、软体动物
  有4目10科。主要有圆田螺、钢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治螺、折叠萝卜螺、凸旋螺、隔扁螺、淡水壳菜、园顶蚌、三型茅、背瘤丽蚌、背角无齿蚌、河蚬、湖球蚬、蜗牛、大蜗牛、蛞蝓等。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