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5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行政区划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0
页码: 3-1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绍县建置的行政区划,其中包括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划等。
关键词: 新邵县 建置 行政区划

内容

第一节 晚清时期
  清末,邵阳县置42都,新化县置16团。其中属今新邵县境内的部分村落是:邵阳县新宁上一都之万岁庙、苦槠山、官指塘、三塘冲、大平、西长滩村、长冲铺、石马江、乌龟坝、小江里、茅坪、温泉山、沙子田、新田铺、车田、喻家、小庙头、水壶冲,新宁二都之小山冲、留田、杨柳井、田池边、湴田、小塘、观音桥、十字路,新宁五都之白云村、巨口村、马螺桥、黄土田、申明亭、牌楼边、小水庙、磨塘、渡头桥、发冲、塔石坪、五湖庙、白羊塘、大佳冲、清江庙,富阳一都之半边街、雀塘,西平一都之棉花塘、渔溪村、沙湾、观影堂、麻溪、酿溪、大田、严塘、土桥、斗岭、草堂、田心、蜡石桥,西平二都之花桥、西冲、银绿冲、大富坪、武桥、关王庙、蔡家祠、洋塘、白鹿村、白水洞、高桥、新塘街、兔子坪,三溪一都之江村、上马铺田、段家冲、王家桥、潭府、冰塘、会仙桥、车鹿坪、潘家冲、自己冲,三溪二都之童家冲、扶席冲、下扶席冲、下扶冲、太平冲、早禾塘、唐家湾、莫家冲、狮子坳、竹山冲、老龙潭、太芝庙、大江边、斋塘冲,三溪五都之马埠田、朱家冲、砖塘铺、团元冲、李山冲、东茅冲、库里,三溪六都之岩门前、财神庙、长铺子、蝉螳坳、谭家湾、周家湾、李家湾、淘金桥。新化县大同团(大阳乡九都)小坪村之贵竹山、干冲、小溪、仓场里、红毛岭、盛家、高坑、艾家垣子、枫木山、青塘、石禾塘、窑里,岱水村之车水,大源山、柑子园、王笔冲、黄洞、岱水、回龙桥,时竹村之山口关、水竹、洪溪、时荣桥,虎寨村之峡山桥、路溪、灰溪,西平村之雷公洞、清水塘、大元山、羊角桥、坪上、三江口、枫木山、田里、四川、大陂头、东林、白林、马家荡、斗山冲、小河里;遵路团(大阳乡下八都)中原村之田心、大桥边、阳禾坪、洪家山、禁山里,小滩村之大水塘、申家塘、栗滩,潮源村之石山、黄土田、风井、冲里、烟竹、店下,龙溪村之圳上、田荡、麻冲、湾里、烟竹、杨柳冲;亲睦团(永宁乡四都)龙源村之后塘、山口豅、学堂湾、石榜塘、下原铺、石口铺、萧豉豅、平冲、李家坊、青山田、神冲、小塘、库场、竹家田、陂坝、谭家湾、罗家、乐山、新藏、大湾,大坪村之坳下、碓咀冲、仓下、羊羖岭;永固团(永宁乡一都、上二都、三都、四都各部分)高凤村之迎官桥、水东、大竹、平塘、上沙溪、翟家、岭上,栗平村之车家塘、塘边、车田、顺水桥、孤桥、李杨、平上、虎溪、塘下、烟冲、银家冲、木山冲、栗平市、草鞋铺、铁坑、罐子窑、麦冲、肖坳。
  第二节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县境行政区划变更频繁。民国27年(1938),新化县将75乡镇并为37乡镇,邵阳县将132乡镇并为48乡镇,今新邵地域分属:
  新化县大公乡,乡公所设岱水桥,并西坪、筱岱两乡建。大道乡,所址设峡山桥,并时竹(时半、竹半)、阳虎(阳峒、虎寨)两乡建。南平乡,所址先后设上南溪、大河滩、栗滩,并小南及和平乡部分保建。屏南乡,所址先后设十字路、吴家、田心,以和平乡1~6保和龙南乡合建。镇东乡,所址设迎官桥,辖常福、高凤等地。镇南乡,所址设朴塘桥,辖栗坪等地。
  邵阳县三民乡,所址先后设湖城庙、大坝口、京果湾,并集义、棠溪、聚义3乡建。安义乡,所址设南岳庙,并维义、康阜两乡建。刚劲乡,所址先后设新田铺、言二铺,并缉西、同仁、明德、至善4乡建。和安乡,所址设洪福桥,并宝和、宝安两乡建。长泰乡,所址先后设江村、周家坳、三溪下风码头、壕塘、太芝庙,并宝劲、易易两乡建。仁义乡,所址先后设寒梅坳、两头山、柳山,并民宁、怀义两乡建。集云乡,所址设半边街,原震中乡析建。靖生乡,所址先后设陈家桥、匡家岭、柑子塘,并四靖、集生乡建。敦仁乡,所址先后设小塘、黄土岭、白莲江、金塘湾、神滩渡,并敦胜、仁让两乡及立胜乡小部分建。敦安乡,所址设桐车坝,并敦俗、安善两乡以及宝善乡、维一乡小部分建。
  民国36年(1947),新化县改37乡镇为18乡镇,辖216保。大公、大道、大成3乡并建大智乡。镇东、镇西、镇南、镇北4乡并建永固乡。南平、临资乡及屏南7~10保并建遵路乡。古梅、维山乡及屏南1~6保并建亲睦乡。邵阳县置39乡镇,辖605保。今新邵县境区划如下表: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划
  1949年10月,人民政权建立,县乡之间设区。邵阳县分7区,辖1市39乡镇。新化县分6区,辖18乡镇。今新邵县境分属于:邵阳县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龙王桥)所领三民乡、安义乡、仁义乡、集云乡;第二区(驻长阳铺)所领刚劲乡、靖生乡、敦仁乡、立胜乡;第七区(驻洪福桥)所领和安乡、长泰乡、敦安乡、宝善乡、维一乡。新化县第三区(驻三溪桥)所领大智乡、遵路乡;第四区(驻大桥边)所领永固乡、亲睦乡。
  1950年调整区、乡建置,废保甲,建村、闾(组)。6月,邵阳县调整为17个区,337乡2镇;新化县为13个区,232个乡镇。今新邵县境分属于:邵阳县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龙王桥)所领寺门前、麻溪、渔溪、龙王、栗山、雀塘、早谷、集仙乡;第二区(驻严塘)所领严一、严二、严三、高一、高二、高三、汤仁、赤水、酿溪、田心、青山、柳塘、云山、蔡家、花桥、大富、武桥乡;第三区(驻新田铺)所领新田铺、石马江、姚口渡、小水庙、小庙头、龙口溪、马落桥、巨口铺、白云铺、渡头桥、金塘湾、五湖庙、清江庙、黄土岭、小塘、陈家桥、大坪、下马石、水尾、大水塘、观音庵乡;第十四区(驻廉桥)所领扶锡、黄风、塘湾、和平乡;第十五区(驻陈家坊)所领陈家坊、桥石滩、马埠田、椆树、刘什坝、洪庙、江村、壕塘、冰塘、桥头、潭府、洪福桥、大江边、太芝庙、枫梓庙、小白水、大台年乡;第十六区(驻孙家桥)所领孙涟、田心、罗坪、长铺、东岳、库里、爽溪乡。新化县第八区(驻三溪桥)所领岱东、岱西、茅坪、石马、筱筀、百宁、坪上、坪新、西冲、时荣、三溪、长路、洪溪、磨石、虎寨、山口、竹马、阳峒乡;第九区(驻龙溪铺)所领顺水、迎官、水东、栗坪、坪上、浒溪、龙溪铺、潮源铺、十字路、下源、中源、谭家乡;第四区(驻林屋)所领田心、大南、小南乡。
  1951年11月,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接管邵阳县一区、二区、三区、十四区、十五区、十六区所领上述74个乡和新化县八区、九区、四区所领上述33个乡的全部或部分村闾,组建为12个区(治所称区公所)。当时,邵阳县第十六区所领东坪、茅塘、洪田、大冲、石碑、三团等乡,初划新邵办事处,不久,划属涟源县。
  1952年新邵县人民政府成立,仍为12个区,辖318乡、1镇。1953年7月,调整为186乡、2镇。1955年5月,各区以区公所驻地命名。
  1956年6月,撤区并乡,置37乡1镇。即:酿溪镇、酿溪、棠溪、严塘、大富、田心、专塘铺、寺门前、栗山、车峙、雀塘、陈家坊、太芝庙、壕塘、扶锡、枫高、潭溪、孙家桥、爽溪、坪上、时荣、洪溪、茅坪、小南、大新、龙口溪、龙溪铺、迎官、顺水、下源、巨口铺、五湖庙、言栗、留田、小塘、新田铺、向江渡、陈家桥乡。
  1957年1月,设严塘、雀塘、太芝庙、孙家桥、坪上、大新、潮源、巨口铺9个办事处分领各乡。酿溪镇和寺门前乡由县直接领导。同年6月,并为陈家坊、巨口铺、坪上3个办事处。酿溪镇及县城附近乡,由县直接领导。
  1958年3月,撤办事处。9月12日,县内第一个人民公社——东方红人民公社成立。10月,将各乡镇组成12个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分辖139个生产大队(简称大队)。12月,东方红人民公社更名为严塘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恢复酿溪镇。
  1960年2月,严塘公社的沙湾和酿溪两个大队划属酿溪镇。5月,再析严塘公社部分地域与酿溪镇合并组成酿溪公社。
  1961年3月,将全县13个公社调整为35个。7月,恢复区级建制。严塘区领严塘、高桥、大富、寺门前、田心、酿溪6个公社;陈家坊区领陈家坊、雀塘、专塘铺、洪庙、潭府、车峙、太芝庙、扶锡8个公社;坪上区领孙家桥、潭溪、爽溪、坪上、时荣、小南、洪溪、茅坪8个公社;龙溪铺区领龙溪铺、下源、迎光、五湖庙、顺水、大新、巨口铺7个公社;新田铺区领新田铺、言栗、小塘、陈家桥、留田、龙口溪6个公社。10月,调整为8个区、60个公社、1个镇,严塘区领严塘、岩门、高桥、曾家、花桥、草塘、土桥、寺门前、田心9个公社;陈家坊区领陈家坊、刘什坝、专塘铺、枫树坪、洪福桥、洪庙、雀塘7个公社;太芝庙区领太芝庙、扶锡、潭府、车峙、枫高、壕塘6个公社;孙家桥区领孙家桥、长铺、爽溪、田心坪、库里、武桥、潭溪7个公社,坪上区领坪上、时荣、洪溪、磨石、岱水、筱溪、小南7个公社;龙溪铺区领龙溪铺、石桥、下源、十字路、顺水、栗坪、迎光、水东、大新9个公社;巨口铺区领巨口铺、五湖庙、言栗、白云铺、金塘湾、石槽6个公社;新田铺区领新田铺、言二铺、小塘、小水庙、清江庙、留田、向江渡、陈家桥、龙口溪9个公社。酿溪镇直属县领导。
  1962年2月至7月间,撤销草塘、刘什坝、枫树坪、洪福桥、枫高、长铺、库里、磨石、十字路、栗坪、水东、白云铺、石槽、清江庙14个公社。岱水、筱溪公社合为茅坪公社。12月,增设半边街公社。
  1965年4月,撤太芝庙、巨口铺区。10月将46个公社调整为31个。严塘区领严塘、土桥、高桥、花桥、寺门前公社;陈家坊区领雀塘、陈家坊、潭府、壕塘、扶锡、车峙太芝庙公社;
  孙家桥区领孙家桥、潭溪、爽溪、武桥公社;坪上区领坪上、洪溪、茅坪、小南公社;龙溪铺区领龙溪铺、下源、迎光、巨口铺、五湖庙(1966年改名五星)公社;新田铺区领新田铺、言栗、小塘、向江渡、陈家桥、龙口溪公社。
  1974年3月,析潭溪公社的礼坪、坪山、小涟河、淘金、玄塘、务本6个大队成立礼坪公社。
  1980年9月,酿溪镇由社级镇升为区级镇。
  1983年5月,以高桥公社为试点,实行政社分开,重建乡人民政府。8月,增设寸石(辖寸石、梅市、金阳大队)、龙溪铺(辖龙溪铺、楠木、麻冲大队)两个乡级镇。
  1984年,人民公社均改为乡,乡、镇建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村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组,组建村民小组。7月,将龙溪铺乡的大竹、木山、泥丝、塘边、羊城、十字路、洞山、留步司、牛山铺、梅江、李家、鸦雀树、石源、朝阳14个村划属龙溪铺镇。余下的田心、下田、大桥、新桥、石古、新禾、烟斗、吴家、风井、主龙、中源、洪山12个村组建田心乡。1989年底,全县设6区,辖31乡、3镇,有678村。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