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48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1

内容

一、《新邵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实事求是地记述新邵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体裁采用述、志、记、传、图、表、录七种,小篇结构,设篇、章、节、目四个基本层次,个别章节设子目。首设《概述》、《大事记》,中设《建置》等34篇专志,末缀附录,图表穿插其中。
  三、本志为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个别重大事件适当下延,《大事记》记到1993年。记述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
  四、本志按“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设篇章,不受行政管理系统限制。
  五、本志行文用语体文。皆据事直书。引文直引原文。
  六、行文中地名、官职及机构名称均用当时称谓。机构名称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后用简称。
  七、行文中历史纪年,先书朝代年号,再注明公元纪年。1949年10月新邵境域解放之前,简称“解放前”,之后,简称“解放后”;1952年2月新邵县建立之前,简称“建县前”,之后,简称“建县后”。
  八、《人物传》只记有影响的已故人物,以对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为主,亦收入个别劣迹昭彰人物;以本籍为主,亦载有少数长期活动在新邵的贡献较大的客籍人物。立传人物排列以卒年为序。在世名人,就已有材料载入表录。
  九、本志数据,采用新邵县统计局数据,统计局缺的,采用有关单位数据。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含驻新邵的中央、省、市属企业数值。工农业总产值及工业、农业产值等按1980年不变价计,余均按当年价。1955年2月前的旧人民币值一律折算新人民币值。
  十、本志资料,采自档案、正史、旧志、族谱、报刊、专著、实物以及有关人士的回忆。经核实后载入,一般不注明出处。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