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47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2

内容

首编《新邵县志》是新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她开新邵史志之先河,不仅为昨天在这块热土上流血流汗的先驱者树立了一块历史丰碑,而且为今天的建设者提供了科学借鉴,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邵地处湘中南,资水纵贯南北,龙山、板子山横亘其中。山水漪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于斯生栖繁衍。自此,勤劳勇敢的新邵人殚精竭力,前仆后继,建设家园。崇文习武,代有能人,军政大员,文化巨子,不绝于书。文斤观址、大名禅院、白云樵隐、白水洞天等胜迹,倾倒历代墨客。陡岭烟叶、龙牙百合、黄心生姜、桂丁贡茶,招来四方商贾。锑、金、锌、铅、钨等矿藏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特别是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开展组织活动以来,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1952年建县后,全县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创造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这一切,理所当然要载之于志,传之于世。中共新邵县委、县人民政府曾于1958年定策编修《新邵县志》,然因条件不备而未果。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文蔚起,遂于1986年成立新邵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着手编纂第一部县志。拨付专项资金,调集有识之士,动员各方力量,将其作为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传世工程来抓,深得全县人民支持。期间虽历领导更替,史料缺乏等重重困难,但矢志不移,终于完成首部《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立论公允。编纂过程中查阅了与新邵历史有关的档案、文献30000余册,征得回忆录521份,询访过3000多位知情人士,收集了2600万字的原始资料。尔后制订篇目,分口撰写,汇集总纂。复经专人分编,主编统摄,领导审核,方成初稿。再印发各方,征求意见,审阅修订,成送评稿。广邀专家学者、志界同仁和有关人士进行评议指导,补缺纠谬,成送审稿。然后送市、省删订审定成册。凡此七载,上上下下,反反复复,事事考证,字字推敲,可为信史。
  《新邵县志》纵揽古今,横陈百科,备载方物,博采风情,集县情之大全,是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是“明得失、知兴替”的资治之鉴。是了解新邵、研究新邵最权威、最全面的资料书。融“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能于一体,经世致用。
  《新邵县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众手成志,众口评志,众志成城。全县有73个单位直接参与其事,有260多人参加初稿采编,680多人参与志稿评议、审定。尤其是编辑部的同志,夜以继日,搜集资料,伏案笔耕,默默奉献,艰辛备尝。当我们从这部志书中获得益处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在此,谨向所有从事和关心、支持编修工作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长江后浪推前浪。振兴新邵,是我们辈辈相继的宏愿,代代相传的伟业。先驱者的创业精神,后继者要继承和发扬,先驱者开拓的基业,更需后继者发展和创新。今天的新邵人民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真诚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认真研读《新邵县志》,鉴古知今,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益,受到激励。精诚团结,奋发图强,谱写更美丽更辉煌的篇章。
  中共新邵县委书记 陈庆善
  新邵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世刚
  1993年11月22日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庆善
责任者
李世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