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46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中国之史书,世界文化之瑰宝也。其连续之久远、聚材之广泛、记录之详尽、卷帙之浩瀚、他国无有出其右者,而以方志尤甚。自周逮清迄于民国,时间不足三千年,方志之富,已逾八千五百种、十万余卷矣!
  历史者,古人之迹,今人之镜,后人之师也。一国之史谓正史,一地之史称方志。前者供常人学史之用;而治学者研史,为政者资治,所据者方志耳。盖因方志较之正史,内容更为丰富,取材更为广泛,大凡一地之沿革疆域、山川形胜、舆地人口、金石古迹、物产资源、百业经济、政令法规、考试制度、籍册档案、艺文典故、谱牒传志、宗教风俗、兴废灾异……莫不尽收。故历代为政者,咸以修志为首任。而今之方志,不仅提供一地之情,且“为本地区建设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更“兼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乡土教材”,其意义之深远,更复何如!
  新邵成制,始于1952年,由原邵阳县、新化县各析一部而成。建县虽近,然历史悠久,涉及境域之史籍,无须远溯秦汉唐宋,仅举明《一统志》、清《嘉庆一统志》、《湖南通志》、明清八次纂修《宝庆府志》、七修《邵阳县志》、七修《新化县志》等旧志,即成洋洋大观。然近百余年无有赓续,史料湮没散佚者更不知凡几,殊为憾事也!
  俗云:“逢盛世,速修志”。中共新邵县委、县人民政府顺应时势,调集人力物力,历七年之功,广征博采,取精用宏,七订纲目,五易其稿,终成首编《新邵县志》。其工程之浩繁,工作之艰辛,诚非常人所能;而参编诸同志治学之严谨,风格之正直,尤为世人所钦。古人云:为志书者,“记载应实,实则信;去取应直,直则公;闻见应博,博则赅;文词应工,工则传”。吾观《新邵县志》,“实、直、博、工”备矣!是志以马克思主义之唯物史观审视历史,该县革命之丰功,建设之伟绩,莫不详备,且秉笔直书“大跃进”、“文革”之教训,求实存真,足为信史!
  吾祖居新邵龙山太芝庙。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梦情亦无夕不系于斯。清末戊戌变法前后,吾祖父与伯叔均于斯参加南学会,救亡图存。旋遭清廷追查,乃东渡日本,谋求富国强民之道。吾则于长沙参加革命,1927年元月有幸随同毛泽东同志考察农运。马日事变后,参加部署秋收起义,受派返邵阳重建党团组织。次年春,于龙山组织年关暴动,转战于龙山周围。年关暴动失败后,乃东渡扶桑。抗日军兴,复着戎装,迄日寇投降,始解甲还乡。解放前夕,奉派策反。建国伊始,吾受命接管文教,亦曾跋涉新邵山区,巡视督学。新邵县境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曾与吾在艰难岁月中共呼吸,桑梓情深,没齿难忘。
  吾年八十有七矣。故乡沧桑变化,灾难忧患,繁荣昌盛,事事关情。今欣逢首编《新邵县志》问世,乃家乡人民之福祉。吾鼎足加额为之庆幸。一卷在手,如归故里,倍加珍重。编者嘱吾作序,吾赋性愚昧,未能建一功,立一业,增家乡之宠,何敢以肤辞蠡见垂之篇端,惟念家乡父老哺育情深,适逢吾诞,欣然命笔,恭为之序。
  陈新宪
  1993年12月7日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新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