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节令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节令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
页码: 594-5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县过年、元旦、国庆节、等其他重要节日的节令习俗。
关键词: 邵阳县 风俗 节令习俗

内容

过年 20世纪80年代前,县人过年重吃。20世纪80年代后,县人过年重吃的观念逐渐淡化。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又称祭灶司。过小年后,为县内约定俗成的休息时间,机关厂矿多在此日后放假。大年三十讲究一家团圆,出外务工经商者,即使千里迢迢,也会赶回和家人团聚。塘渡口一带,吃团年饭的时间为大年三十凌晨天未亮时。五峰铺一带,吃团年饭的时间为中午。大年晚上十二点后进入新年,家家竞放鞭炮、焰火。大年初一长者一般不出门,家家摆设糖果招待来客。早餐过后,人们便串门给长者拜年或相互拜年。接待拜年者不能用白开水,散发香烟须成双,对幼小者还须打发红包。给岳父母拜年一般为正月初二。春节期间,县内流行耍狮子、送财神。城乡均在春节期间进行拥军优属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吃糯米汤圆。过了元宵节,春节活动便全部结束。
  元旦 县内又称过阳历年,机关、团体、厂矿、学校均放假,门口吊灯笼、绣球,升旗,或举办文艺晚会及各种庆祝活动。
  国庆节 机关、团体、厂矿、学校扎牌楼、挂彩球、升国旗,或举行文艺晚会,或开展演讲比赛和各种文体活动。20世纪末开始,国庆节放长假7天,县民经济条件较好者,多出外旅游或探亲。
  其他节日 除过年外,县内还有春社食社粑(昔县内春社有放春牛、卖历书之俗),清明祭祖扫墓挂亲,三月三以斑鸡草煮鸡蛋食用,端阳节赛龙舟、食粽子,尝新,六月六翻晒衣物,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化冥包接送老客(死去的先人),中秋食月饼,重阳敬老等传统节日风俗。端午节和中秋节,年青人须给父母、岳父母或其他长辈送礼(称送节),送节多在节前一日进行。除元旦、国庆外,县内还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亦放长假)、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生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新节日时,举办各种庆祝活动。20世纪90年代后,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风俗开始在城镇青年中流行。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