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厂矿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厂矿卫生
分类号: R193.3
页数: 2
页码: 537-5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县1978年至2002年厂矿卫生治理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邵阳县 卫生 厂矿卫生

内容

1975—1982年,进行厂矿尘毒样品监测327个,其中尘毒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有204个,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平均浓度为21.97%。期间,全县41个厂矿中,有职业性毒害存在的达37个。1975—1980年,先后抽检612名经常接触铅、苯、汞及有机磷农药的作业者,发现中毒者13人。1963—1982年,先后查出煤矽肺病患者636人,期间因煤矽肺病死亡者9人。1983年统计,全县41个厂矿的5721名工人中,有3463人分别接触毒害物质作业,其中接触粉尘类毒害物质作业者1548人,接触毒物类物质作业者771人,接触物理有害因素作业者1144人。1985年,对662名乡办煤矿工人进行检查,查出矽肺病患者45人。
  1988年,县内实施《湖南省劳动卫生管理条例》。1989年对县属厂矿进行卫生监测,采集粉尘样品71个,其中有化学毒物的15个。同年对18家厂矿的633名工人进行职业病普查,为507名尘肺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给35家乡镇企业建立尘毒危害技术档案,完成37台X光机防护改造。1990年,对28家厂矿进行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监测,发现上述厂家苯浓度超过国家标准4倍。同时对703名有职业危害的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对1954名接触粉尘的工人进行健康调查,发现视力低下者20人。1993年,为360名接触粉尘的工人进行尘肺照片检查,查出新发尘肺病人5人。1994年,对80个厂家进行粉尘监测,其中粉尘治理达标合格的40个;对12个厂家进行毒物监测,其中毒物治理达标合格的8个。1996年,对22家厂矿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工人160人进行职业病检查,查出可疑尘肺病患者51人。2002年,县内工业粉尘和毒物治理达标率100%。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