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镇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镇卫生
分类号: R193.3
页数: 2
页码: 536-537
摘要: 本节介绍了湖南省邵阳县爱国卫生运动为县内城镇经常开展的群众运动,记录了1978年至2002年来的历次爱国卫生运动。
关键词: 邵阳县 卫生 城镇卫生

内容

爱国卫生运动为县内城镇经常开展的群众运动,每年元旦、“五一”、国庆、春节等节日期间,各机关、厂矿、学校都要进行大扫除,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1984年始,对县城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制度。1986年,在全市卫生检查评比中,邵阳县从1984年的全市倒数第一跃居全市第一。以后,定每年的4月为爱国卫生月。当年评出县税务局等7个全县卫生红旗单位、县卫生局等24个全县卫生先进单位、35名卫生先进个人。1994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和县卫生局联合举办卫生法律法规学习与考试,参加考试者2806人,收回试卷2454张,平均得分91.5分。1996年,县环卫所添置多功能洒水车1台和12个垃圾车斗,在大岭背建成垃圾消纳场。是年,清理县城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杂物和违章乱建的房屋共610处,清理垃圾死角12处,同时对县城15公里下水道进行清淤。7月,县内特大洪灾后,县城出动机关干部1800人次,车辆1000台次,上街清运淤泥、垃圾1200吨。同时派出防疫人员坐镇自来水厂监测自来水消毒。10月,县法院成立卫生行政审判合议庭。20世纪80年代至2002年,县内先后有县卫生局、县税务局、县教育局等40家单位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单位。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机构

邵阳县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