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48
颗粒名称: 第十七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23
页码: 499-521
摘要: 20世纪60年代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县内一切文化工作均贴上政治标签,所有文化门类均成为图解政治的工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禁区得以解冻。但专业戏剧、电影、图书等国有文化事业在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逐渐陷入低谷,风光不再。农村广播事业逐渐为电视所取代。民间社会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传统文化得以复苏,电视、录像、网络等新兴文化门类迅速崛起,文学、美术、书法、音乐、雕刻等文艺创作异彩纷呈,歌舞厅、网吧等新型文化娱乐场所遍布城乡,文化市场迅速形成并日趋完善。
关键词: 邵阳县 文化 湖南省

内容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群众文化机构和团体
  邵阳县文化馆 邵阳县文化馆为县内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成立于1951年,原址在县委大会场前门楼。负责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和业余文艺创作,编印群众演唱资料,搜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文化馆业务活动基本停止。1976年始,县文化馆各项业务活动相继恢复。此后,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在县文化馆的组织辅导下,经历了十余年的繁荣时期。1980年,县文化馆在县城凤凰街南端征地3.2亩新建馆舍,5层、1200平方米。1984年,县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4人,设文学、戏剧、音乐、表演、美术摄影5个辅导组。20世纪90年代始,县文化馆因经费短缺而处于半瘫痪状态。2002年,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2人。
  乡镇文化站 1978年,全县有民办公助的公社文化站37个,每站配三分之一脱产的文化辅导员1人,每人每月由县文化馆发误工补贴12元。1979年,从全县城镇待业青年中招聘全脱产公社文化站辅导员12名。1980年,在白仓试办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981年,邵阳地区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现场会在县内召开。1985年,从原文化站辅导员中录用16人为专职文化干部。1986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收归县文化局管理。1989—1992年,各乡镇先后聘用18名文化辅导员到文化站工作。1993年,在全县建立10个文化中心站。1994年,全县文化站工作人员增至50名。1995年撤区并乡后,原来的区乡文化站归并为22个乡镇文化站,人员下放到乡镇管理,工资由乡镇财政发放。由于各文化站对乡镇规定的财政创收任务普遍无法完成,文化站工作人员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工作均处于半瘫痪状态。1998年3月,12名有连续10年以上工龄的原三分之一脱产的文化辅导员被录用为全民合同工。2002年,乡镇文化站更名宣传文化站,人员仍收归县文化局管理。是年全县有宣传文化站23个,其中五峰铺镇文化站为湖南省“百强文化站”之一。当年全县文化站有工作人员52人,同年长阳铺镇文化站和郦家坪镇文化站纳入中央《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规划,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共对长阳铺镇文化站拨款18.5万元,修建宣传文化大楼,4层、408平方米。同时,省财政厅对郦家坪镇文化站拨款20万元、县财政拨款6万元,修建郦家坪镇文化活动大楼,3层,348.6平方米。
  业余群众文化团体 1978年,县内推广新化县孟公大队群众文化工作经验,大办政治夜校、农村文艺宣传队和农村图书室,但多流于形式。改革开放后,县内始出现经营性的群众文艺团体。1980年,全县有舞狮队67个,渔鼓队3个,杂技队2个,布袋戏担12副。1982年,全县有业余祁剧团17个,业余花鼓剧团13个,业余木偶剧团6个。1986年,县内有业余祁剧和花鼓戏剧团共11个,舞狮队50个,龙灯队2个,木偶剧团4个,杂技队20个,布袋戏担20副。2002年,县内有业余群众文化团体71家,其中民间铜管乐队54家,民间花鼓戏剧团4家,渔鼓场3家,腰鼓队10个,歌舞娱乐厅18家。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艺表演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县内群众文艺表演活动仍以政治宣传为主,县文化部门和各公社常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艺汇演活动。1981年,县文化馆、县总工会、县团委、县广播局、塘渡口镇文化站联合组建业余广播合唱团,成员35人,两年后解散。1982年,在邵阳地区业余戏剧汇报演出中,邵阳县代表队演出的花鼓戏《华三甫卖药》获二等奖。1978—1985年,县内曾先后组织各种全县性群众文艺汇演活动4次,参加演出者近1000人次。期间,还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市各类汇演、调演活动4次,赴省汇演2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在重大会议和重要庆典活动期间,由县委宣传部或县文化局举办各种文艺晚会,或和其他单位联合举办各种文艺表演赛事。1986年春节,县文化馆举办“笑的艺术”和“狮灯舞”大赛。同年,塘渡口镇文化站组建全县第一支铜管乐队,后县内民间乐队相继涌现。1989年,县内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周年戏剧调演。同年12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狮舞大赛,19个乡镇代表队共200余人参赛。
  20世纪80年代末期,县城塘渡口曾一度出现街头卡拉OK。以后,营业性歌厅很快在县城和主要集镇兴起,家庭卡拉OK亦同时流行。1990年,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团委、县总工会、县体委、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五四文艺表演赛”。1990年,县文化局举办全县“社教年”民间文艺调演,参演节目34个,评出优秀节目9个。同年端午节,五峰铺镇文化站在县城举办扎台戏表演,观众近万人,省新闻图片社、市电视台予以专题报道。同年岩口铺镇举办民间文化集会,300余人进行游行表演。1995年5月,县文化局、县电视台等7个部门联合举办“形象杯歌手大赛”。1996年3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首届“公关、礼仪、歌舞、器乐大赛”。同年5月,县文化局举办全县“铜管乐队大赛”,7个代表队参赛,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代表队获一等奖,黄塘乡代表队获特别奖。
  1996年9月,县内业余歌手黎涌在全市农民歌手选拔赛上获一等奖。1997年,县文化局先后举办全县首届“演讲与主持人大奖赛”和“庆七一、迎香港回归大型歌咏比赛”,全县30多个单位组队参加,县委书记石民生、县长曾建秋、县人大主任唐清洲、县政协主席吕敬忠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歌咏赛。同时,九公桥镇和黄塘乡分别举行“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
  1998年,县农业银行业余歌手王中心获湖南省“炎帝杯”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
  1999年10月1日,长阳铺镇举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艺大游行,42个单位参加,分18个方队,720人参加游行演出。1999年12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中,县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表演的舞蹈“童乐”获优秀节目奖。20世纪90年代末期,半职业性民间乐队演出十分火爆。民间乐队兼融歌舞、曲艺和戏剧表演,在城乡红白喜事时受雇演出,每个乐队一般有演职员10人左右,平时各自为业,有演出活动临时集中,每演出一场,向雇主收费400~800元不等。时县内有民间乐队54家,每年演出约3000场次。同时,县内部分集镇有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腰鼓队,常受雇在单位团体的庆典和农村红白喜事中表演。
  2001年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县财政拨款7万元,各单位筹款40万元,由县委宣传部主持,举办“颂歌献给党”、“党旗颂”等大型文艺晚会,县直各单位共10个代表队、500余人参赛。同期,还举办了“三热爱”铜管乐队环城游行活动。2002年元旦,县文化局举办“金世纪元旦文艺晚会”。同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城东拓奠基典礼、县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期间,均由县委宣传部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每次都耗资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元。
  1986—2002年,全县共举办文艺晚会和文艺表演大赛86次,先后参加演出者1万余人次。
  第三节 业余文艺创作
  县内无专业文艺创作队伍,文艺创作均系文艺爱好者的业余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不断扩大。1986年,全县共有文学社团12个,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过作品的业余文艺作者139人,其中文学作者42人,戏剧作者23人,音乐作者39人,美术作者23人,摄影作者12人。1951—1986年,县内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展览、出版作品1517件,其中,文学作品397件,音乐作品338件,戏剧作品58件,美术作品618件,摄影作品106件。2002年,县内有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过作品的作者429人,其中文学作者236人,戏剧作者21人,音乐作者58人,美术作者46人,摄影作者27人,书法作者41人。同年,县内有各类省文艺家协会会员18人,其中省作协会员4人,省美协会员3人,省书协会员1人,省戏协会员4人,省音协会员3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人,省楹联协会会员1人。1978—2002年,县文化馆、县文化局、县文联先后创办过《工农兵文艺》、《邵阳文艺》、《江花》、《乐苑》、《夫夷文化》、《新歌试唱》、《邵阳歌声》等内部文艺刊物。1986—2002年,县内作者共发表展出各类作品近6万件,出版各类文艺作品140部。
  一、文学创作
  (一)小说
  1978—2002年,县内作者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和微型小说3000篇,中篇小说1部,出版短篇小说集3部,长篇小说1部。主要作者和主要作品有:
  夏启平自1986年始,发表微型小说100余篇。2001年,其微型小说和散文合集《读海》由黑龙江出版社出版。
  伍奇志自1989年始,陆续发表短篇小说200余篇。2000年,其短篇小说集《没那么简单》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罗辉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在全国40余家刊物发表微型小说,其中先后有15篇作品获奖。
  1989年,彭嵬骅在湖南《记者文学》发表中篇小说《河伯岭鬼影》。
  1998年,县二中女学生赵洁的长篇小说《雨季打湿学子梦》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2001年,林汉筠微型小说集《侵蚀的天空》由深圳出版社出版。
  县内发表过短篇小说的作者还有刘少峨、王步新、张幸福、刘宇魁、莫测、莫雄古、匡浩、吕丹霞、胡国雄等。
  (二)散文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邓杰先后在全国8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400余篇,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红丘陵男人》、《我的祖辈》、《北海融冰》、《一次沮丧的日出》、《新米节》等。王永中在全国报刊发表散文200余篇,较有影响的作品有《这一支歌唱给你》、《小溪市码头》、《燃烧在山乡的红烛》、《开发区下马内幕》等。彭真平发表散文200余篇,较有影响的作品有《早春的苔藓》、《读海燕雕像》、《汀洲》等。林汉筠发表散文300余篇,并出版散文集《卓越辉煌》。夏启平先后有17篇散文在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
  20世纪90年代,罗美中、陆志坚、周佑清等在全国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其中陆志坚先后发表杂文800余篇。
  1999年,罗美中的杂文集《人生初诠》由南方出版社出版。
  2000年,黄连德出版散文集《白水清溪》。
  县内发表散文作品的作者还有简方杰、粟小珍、刘少峨等。
  21世纪初,唐畏保撰写的部分铭文在县内有一定影响。
  (三)诗词楹联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刘宝田先后发表新诗200余首并多次获奖(不含其1985年调离本县后发表的作品)。1986年,李青松创办哲理诗刊社,编办《哲理诗刊》杂志,冰心、艾青曾为《哲理诗刊》题词。李青松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1992年后相继出版《灵魂的家园》、《灵魂的飞鸟》、《天真之歌》、《重温亲人》、《我之歌》、《悟道与逍遥》、《李青松短诗选》等8部诗集。黎均学自1980年始,发表新诗200余首,较有影响的作品有《春天》、《三月》等。伍培阳自1986年始,发表诗歌600余首,先后出版诗集《湖》和《男子汉的相思》。肖斌伟自1989年始,在《儿童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100余首,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生命之歌》等。王永中自1984年始,相继在全国报刊发表散文诗600余首,先后10次获奖,并出版《蓝色的相思》和《寻找》两部散文诗集,其《山林里的情韵》收入《中国散文诗大系》。1985年,王永中、邓杰、伍培阳等发起成立资江潮散文诗社,会员达600余人。邓杰自同年始,发表散文诗800余首,先后出版《邓杰散文诗选》和《走进风雨》两部散文诗集。
  县内发表新诗的作者还有邓流沙、邓舟帆、彭真平、刘宇魁、肖兴国、简方杰、罗锦旗等80余人。
  20世纪90年代始,县内还形成一个旧体诗词和楹联创作群,主要作者有邓星林、张运祥、吴泽民、刘昨非、张济安、阮彬、陈国梁等。1992年,张运祥的《趣联漫话》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四)戏剧影视文学
  县内戏剧文学创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作者有邓若侠、肖飞天、艾儒阶等。主要作品有肖飞天的《真假货郎担》、《风雨夜会》,邓若侠的《窗口秘密》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县内戏剧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主要作者有王启明、张智、刘少峨、唐畏保等。王启明自1978年后,共发表剧本22部,15次获奖,主要作品有《青松不老》、《县长帮工》、《美人历》、《请工榜》、《糯米坨和火辣子》、《带泪的礼物》、《花开花落》、《折箫记》、《春风店记事》等。张智的主要作品有《棋高一着》、《裙带恨》等。刘少峨1989年创作的微型小戏《春晨》获湖南省戏剧创作二等奖。唐畏保1982年和王启明、邓若侠共同创作的剧本《华三甫卖药》获邵阳地区戏剧创作二等奖。1985年,唐畏保创作的《乐朝天作媒》获湖南省现代小戏创作一等奖、文化部全国农村题材小戏创作二等奖。1986年,唐畏保创作的古装戏《桃花女续本》获全市戏剧创作二等奖。2000年,张幸福发表电视剧本《活水》。2002年,王步新出版电影文学剧本集《红鸳鸯》。
  二、艺术创作
  美术 1978—2002年,县内美术作者共发表和展出作品8000余幅,主要作者有赵夫、李化球、吴人豪、杨新志、唐中汉、胡远洁、李云春、胡善庆、张克勤、李拥军等。赵夫先后在《人民日报》及全国性美术刊物发表美术作品300余件,其中《牧羊女》、《魏源》、《踏青去》、《艳阳秋》、《秋实》、《山那边人家》等50余件作品在全国部分城市和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展出并获奖,其1983年创作的工笔画《春日融融》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1985年,赵夫、李化球、刘生培、杨新志等人组织成立“朝天辣漫画组”,至2002年,在全国100余家报刊发表漫画作品6000余件,其中李化球发表漫画作品2310件,40余件作品获奖,重点作品有《无题》、《在是非面前》、《新闻》、《读报》等;杨新志发表漫画作品1600余件,《看进去了》、《一不做,二不休》、《特制眼镜》等4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创作奖。2001年,吴人豪出版挂历画册《宝庆精魂》。
  书法 县内主要书法作者有赵夫、唐中汉、谢瑞雄、吴人豪、王北华、王卓明、王国良、刘生培、李贵明等。唐中汉擅行草,尤精小楷,其作品十余次赴省参展获奖。1999年,唐中汉、谢瑞雄、王卓明、刘生培分别获文化部和湖南省“建国五十周年书法作品奖”。2000年,王北华获文化部“金鹅奖书画展一等奖”。周向峰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王国良自20世纪80年代始,先后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获金奖1次、银奖1次、铜奖13次。
  摄影 县内主要摄影作者有蒋志舟、石石民、卿德明、李爱民、蒋啸涛、唐认国、朱婷婷等。蒋志舟1980—1992年在县内工作期间,共发表摄影作品170件,国内获奖80余次,国际获奖12次,重点作品有《磁场》、《古稀图》、《一代书生》、《山乡情韵》、《童稚梦幻》等。其1985年创作的《大地》获上海首届国际影展三等奖,并在46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89年,蒋志舟被评为湖南摄影十杰之一。石石民的获奖摄影作品有《逗瀑》、《冰地飞天》等。蒋啸涛的《后补国手》、《耕耘者》、《望岁》分别在国内和国际影展中获奖。
  音乐舞蹈 县内主要音乐作者有尹晓星、朱之凡、林绿琪、邓尧民、蒋蒲清、黄雄飞、邓伯瑾等,舞蹈作者有李盛湘、朱舞等。尹晓星创作的歌曲《节约歌》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朱之凡收集县内民间音乐,编有《邵阳县民间音乐集成》(油印)。林绿琪的音乐作品《门门功课都学好》、《太阳下山了》等先后获湖南省音乐创作奖,其中《太阳下山了》被选入《中外儿童歌曲选》,并被录制盒带全国发行。蒋蒲清先后发表歌曲作品30余首,重点作品有《青春是什么》等。1986年,李盛湘编导、林绿琪谱曲的《钹舞》获湖南省民间舞蹈调演二等奖和全国民间舞蹈调演“丰收奖”,并被选送参加波兰国际艺术节演出。1989年,黄雄飞创作的《春晨》在“湖南省洞庭之秋艺术节”中获音乐二等奖。邓尧民先后为50余部戏剧谱曲,其中《魂断鸡鸣寺》获湖南省戏曲音乐创作奖,《梦神记》获湖南省戏曲音乐设计奖。1998年,县文联汇集县内作者较有影响的歌曲作品,编印歌曲集《七月的歌谣》。2000年,邓伯瑾创作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入编全国高校音乐教材。2001年,邓伯瑾创作的歌曲《新娘出嫁》入编《音乐舞蹈艺术教学》一书。王泽南先后发表歌词100余首,其中《迁新房》(邓尧民、尹晓星作曲)、《为子孙留点什么》入选《湖南省文艺百家文库》。2002年,朱舞编导的《蛐蛐谣》获湖南省《三湘蒲公英》歌舞大赛银奖。
  第四节 业余艺术培训
  1978—1985年,县内每年由县文化馆无偿举办各种短期文艺培训,每期5~10天,内容有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培训对象为公社(乡)文化站辅导员和业余作者。参加培训人员除由县文化馆提供食宿外,每人每天还发给8角钱的误工补贴。以后,县文化馆经费日趋紧张,无力组织免费艺术培训。但县城和其他集镇始出现个人举办的艺术培训,先后开办有二胡演奏、绘画速写、电子琴演奏、舞蹈、书法、泥塑雕刻等培训班,实行收费教学,招收中小学生和幼儿参加学习。举办者多为在职或退休的音乐美术教师,部分大中专艺术学校学生亦利用寒暑假期间,在县内举办短期培训班。各培训班每期每生交费数百元不等,高的过千元。1998年,下花桥镇青年李良明创办文艺创作培训班,开设文学、美术、音乐三个专业课,聘专业老师任教,每期学员达60余人。2002年5月,五峰铺镇文化站站长吕健玉创办“潜裕艺术馆”,进行美术书画培训。当年全县有各类业余文艺培训班20个。
  第五节 民间文化
  一、民间演唱
  木偶戏 县内木偶戏主要流行于长阳铺、下花桥、塘渡口、塘田市等地。邵阳解放初,县内有木偶戏箱32副,从艺者15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偶戏演出活动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得以恢复。1986年,全县有木偶剧团4个。后随着戏剧的普遍不景气和木偶戏艺人年龄老化,县内木偶戏演出活动逐渐衰亡。
  布袋戏 布袋戏又称指头木偶,为县内独特的民间演唱艺术。表演者只需1人,以布围于方桌上,艺人坐于布围内以手操作小木偶表演,双脚踩打锣鼓,口中且念且唱。剧目以《西游记》故事为主,唱腔雷同祁剧。昔流行于九公桥、黄荆、谷洲等地,九公桥镇白竹村为布袋戏之村,建国初有布袋戏艺人20余人。1956年,由县文化馆朱之凡整理、白竹村艺人刘恒贵表演的布袋戏《杨孝打虎》参加全省民间文艺汇演后,刘被湖南省皮影木偶剧团留用,并随团到欧州和东南亚等地表演。“文化大革命”时期,布袋戏演出活动被禁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逐渐恢复,1986年,县内尚有布袋戏艺人23人。以后又逐年减少,20世纪90年代,县内布袋戏演出活动基本停止。1990年,由张智整理、邵阳市电视台拍摄的东田乡白竹村布袋戏专题艺术片,获全国十大城市电视艺术片金牛奖,中央电视一台播映。1995年,张智介绍县内布袋戏的文章《湖南乡村布袋戏》在香港《中国旅游》(英文版)发表。21世纪初,县内布袋戏由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渔鼓 渔鼓昔在全县各地流行,尤以五峰铺、白仓、下花桥为盛。20世纪50—70年代,职业性的渔鼓艺人均弃业务农,但在群众文艺宣传活动中仍偶有渔鼓演唱。20世纪80年代后,职业性的渔鼓艺人又恢复活动,多受雇在农村红白喜事中演唱。1986年,全县有职业性渔鼓艺人45人。2002年,县内有固定的渔鼓场3家。
  扎台戏 扎台戏又称扎故事,在长、宽、高各1米左右的彩箱上固定1根3~4米高的铁杆,铁杆上做数个小铁架,然后将儿童扮成戏曲人物,绑在小铁架上,由4个或8个壮汉抬着游街,伴以彩船、高跷、彩旗、号角、狮舞、打花棍、耍笑和尚等各种表演。扎台戏流行于五峰铺镇,相传农历六月十九日为火神生日,当地居民为消灾禳难,于每年六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扎故事祭祀火神,活跃市场。20世纪60年代后被禁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恢复,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时举行。1991年11月和1997年10月,五峰铺扎台戏先后应邀为邵阳市蜜桔节开幕式和邵阳市二千五百年城庆开幕式表演,均获一等奖。
  舞龙 舞狮 县内常有由业余武术班或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龙狮舞队,空闲训练,逢年过节走村串户献艺。1985年,县内有民间舞狮队和舞龙队62个,1996年减至15个。20世纪90年代后,县内民间乐队,多兼有舞龙舞狮表演以应红白喜事所需。
  高跷 高跷流行于白仓镇,常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举行。1991年11月,白仓高跷队应邀为邵阳市蜜桔节表演,获二等奖。1994年9月,应广东省旅游局邀请,白仓高跷队在广州市东方乐园为中国旅游节表演20多天,香港报纸曾予以报道。同年11月始,又在广东省番禺市飞龙娱乐城持续表演近一年。1997年在邵阳市城庆游行表演中获特等奖。
  送财神和打莲花落 送财神和打莲花落昔均为半乞讨性的文化行为,多于春节前后挨门说唱献艺以求取施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类乞讨性文化行为被禁止,但莲花落却一直是群众文艺活动中的一种演唱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送财神之风又在县内兴起,但已失其文化内涵,变为一种纯乞讨行为。
  魔术杂耍 魔术杂耍流行于黄塘乡蛇湾和九公桥镇东田冲一带,2002年,县内有杂耍艺人20余人。
  除以上门类外,昔县内传统民间演唱门类尚有流行于五峰铺一带的丝弦,流行于九公桥、长阳铺、下花桥、郦家坪一带的地花鼓,流行于九公桥镇东田冲一带的三棒鼓、板凳龙、七把刀、踩软索、打花棍、数课子、捂土地、庆娘娘、打铙钹等,今多失传。
  二、民间文学
  县内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主要有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歇后语、民间礼俗文学等。1986年,县文化馆收集民间文学作品1.06万件,其中民歌4586首,民间故事500篇,并精选其中1291件,汇编成《邵阳县民间文学集成》,内含民歌490首、民间故事81篇、谚语720条。
  县内流传的民歌多为抒发男女恋情、控诉包办婚姻、歌唱劳动欢乐、慨叹世道不平、劝恶扬善、蔑视封建皇权等内容,语言生动,一般为七言四句,也有数十句一组的长歌。流传较广的民歌有《十月古人》、《十月怀胎》、《十月飘》等。
  县内流传的民间故事主要有机智人物故事、地名神话传说、对联故事、笑话趣闻、其他人物传说等内容。机智人物故事主要有传诵于九公桥一带的《伍三矮子》、传诵于金称市一带的《吕律》、传诵于郦家坪一带的《艾三右》、传诵于五峰铺一带的《砚满先生》、传诵于河伯乡一带的《四发》、传诵于塘渡口一带的《唐惑食》等。地名神话传说各地都有,主要有传诵于谷洲一带的《将军石》,传诵于白仓一带的《饭碗山》、《鸟语湾》,传诵于五峰铺和下花桥一带的《洗肚坝》、《板桥》、《驻马桥》,传诵于塘渡口一带的《罗公庙》等。对联故事或叙述穷弱者以对联智斗富豪,或说机智正直者以对联讥讽顽劣刁钻者,或嵌地名人名,或谐字音字形,对仗工整贴切,脍炙人口。
  县内流传的笑话趣闻或谐方言,或讥流弊,或砭世俗,往往三五语点石成金,余味无穷。
  民间礼俗文学主要有断梁和撒花歌。断梁亦称赞梁,即在农村修建新房架设栋梁的仪式上,匠人和观者即兴而诵的一种歌谣,内容多为祝贺新房主人的恭维之辞。撒花歌是在丧事之夜,人们伴灵时互相唱和以活跃灵堂气氛的一种歌谣,内容多为追思亡者生平,有说唱两种形式,此俗至今不衰。
  20世纪80年代后,县内曾流行许多针砭时弊的新民谣、新民谚和新笑话故事,有些虽过于粗俗,但短小精悍,形象生动,一针见血,传播较广。
  三、民间工艺
  县内民间工艺主要有石雕、木雕、泥塑、纸扎、剪纸等。
  县内石雕以石狮著名,清咸丰年间东田冲大财主伍烈八为其儿媳所修的石刻贞节牌坊和民国初年护国军将领莫远武在白仓为庆母寿所修的石刻牌坊、黄塘唐氏道公祠所刻石狮、清道光年间金称市石匠李友交所刻石马,皆为一方之精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石刻艺术一度绝迹,原有的石刻多毁于“文化大革命”。20世纪80年代后,县内民间石雕再度勃兴,作品主要为石狮和坟碑石刻。机关、厂矿及部分殷实家庭,石狮蹲于门首者随处可见,雕龙镌凤的坟碑亦遍布山野坟头,且日趋高档,并由传统手工雕刻转变为电动机械操作。2002年,黄塘道公祠石狮被盗卖文物者偷走。
  县内木雕昔多见于家具、房屋建筑及寺庙神像雕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民间木雕艺术亦一度趋于消亡,留存于房屋建筑、民间家具的木雕作品多遭毁坏。20世纪80年代,县内木雕艺术又渐恢复,作品多见于寺庙神像,但工艺精湛者少。1985年,五峰铺新桥村刘厚巨,将其土地改革时分得的一张千工镂花床献于湖南省博物馆收藏。20世纪90年代,始有人在县内收购残存木雕作品,作为文物贩卖和收藏。
  县内泥塑作品昔多见于房屋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濒临失传。21世纪初复兴,主要作者有唐中汉、吴人豪、刘友强等,重要作品有唐中汉为县内普济寺绘塑的“四大天王像”、普济寺牌坊泥塑,刘友强为2000年县内花卉展创作的“天女散花”等。21世纪初,吴人豪创办人豪雕刻学校。
  昔县内有专门的纸扎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弃业从农,20世纪80年代后复兴,工艺以制作丧事活动中的棺罩、灵屋、花圈、纸衣冠为主。
  县内剪纸工艺品有窗花、花边和墙报刊头等。
  除以上门类外,县内民间工艺尚有壁画、染布印花、编织等,今多失传。
  第二章 戏剧 影视 图书
  第一节 戏剧
  一、祁剧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近废弃的祁剧又开始盛行。20世纪80年代,县内祁剧表演团体除邵阳县祁剧团外,另外还有白仓业余祁剧团、五峰铺业余祁剧团、长阳铺祁剧团等半职业性祁剧团16家。
  邵阳县祁剧团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名的邵阳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恢复邵阳县祁剧团名称,“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清退的艺人陆续落实政策回团,剧团重演古装戏,并很快由清一色的传统剧目占据舞台,曾有过短暂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戏剧事业的普遍不景气,县祁剧团主要艺术骨干陆续离团,演出活动渐趋衰落。1987年,历时13年的新剧院竣工投入使用,未及一年,县祁剧团演出活动即告结束。人员陆续分流到各机关厂矿就业。1989年6月,县祁剧团被撤销,分流后余留人员组成邵阳县演出管理站。剧院被演出管理站作为投影放映场地和接待外地表演团体使用。1978—1989年,县祁剧团历年上演的传统剧目主要有连台本《薛刚反唐》、《杨家将》、《岳飞传》、《粉妆楼》及《斩三妖》、《珍珠塔》、《女盗》、《钱素娟》、《大破天门阵》、《访贤记》等100余个。移植上演的古装戏有《生死牌》、《三打白骨精》、《樊梨花》、《玉麒麟》、《逼上梁山》、《桃花女》等。改编上演的古装戏有《审霜审连》、《双先行》、《法场换子》等。创作上演的现代戏有《青松不老》、《棋高一着》等。创作上演的古装戏有《裙带恨》、《桃花女续本》等。较著名的演员有屈越斌等。
  白仓祁剧团 1978年,何荆州、杜长武等人恢复成立半职业性的白仓祁剧团。1979年,自发集资修建白仓剧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白仓祁剧团恢复后,先后培养祁剧表演新秀129人,其中有6人被评为省市优秀演员,有6人先后调进市县专业剧团,38人被外地剧团聘用。先后上演的剧目有130多个,其中传统戏主要有《珍珠塔》、《二度梅》、《赵氏孤儿》等,新编历史戏主要有《张飞坐衙》、《裙带恨》、《双奇缘》、《访贤记》等,现代戏主要有《喜摘丰收棉》、《新婚之夜》等。1989年11月,白仓祁剧团在全省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祁剧大型剧目《双奇缘》,获优秀民间剧团称号。同年,在全县建国40周年戏剧调演中,演出新编现代戏《新婚之夜》,获一等奖。
  二、花鼓戏
  1978年,县内有业余花鼓戏剧团2家,1981年增至13家,影响较大的有九公桥业余花鼓戏剧团。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农村半职业性花鼓戏剧团演出活动基本停止,但花鼓戏表演仍在农村民间乐队演出活动中穿插进行。20世纪90年代后,县内又先后出现九公桥花鼓剧团、黄亭市花鼓剧团、白仓花鼓剧团、金称市花鼓剧团、杉木桥新星剧团、霞塘云耀安剧团等半职业性民间花鼓戏表演团体,演出多受雇于农村红白喜事中进行,且在演出时穿插音乐、舞蹈表演。2002年,新星剧团和耀安剧团被评为湖南省百佳农村职业剧团。
  第二节 影像放映
  一、电影放映
  机构 网点 1978年,县内有县电影管理站和8个区电影管理分站,辖35个公社(镇)电影队和1个厂矿电影队,县城有简易电影院1座(1958年利用县城展览馆改建,又称老电影院,旧址在今县人民政府院内)。是年,塘渡口新电影院建成,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1200座。1979年,县电影管理站更名县电影公司,各区电影管理分站更名区电影管理站,同时建立金称市、白仓、谷洲3个公社电影管理组。是年,全县有国有电影放映单位10家,社办电影队31个,集镇电影售票点9个。当年县电影公司举办电影放映技术培训班7期,参训者206人次。1980年,县电影五队获全省电影观摩放映特等奖。1981年,县内厂矿电影队增至11家。1983年,全县有各类放映单位94家,县电影公司被评为全省电影放映先进单位。1989年,全省电影工作现场会在县内召开,国家广播电视部授予县电影公司“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单位”奖牌,五峰铺镇电影院被评为“全国先进集镇电影院”。20世纪90年代后,电视迅速普及城乡,电影放映业日趋萧条,县内电影放映单位逐渐陷入困境。1995—1997年,县电影公司耗资220万元,举债修建集舞厅、餐饮、住宿、商店于一体的银都宾馆,因负债过多更加剧县电影公司的困难。1998年,县电影公司虽仍被评为全省十佳电影公司之一,但实际已呈半瘫痪状态。2002年,县内有电影放映单位38家,职工多下岗另谋他业。
  放映 1978年,县内电影放映仍沿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模式,除电影院放映外,更主要的是在农村实行定点定线放映,由农村社队集体缴费,观众免费观看,各电影队按时到农村各放映点巡回放映。放映时间多为夜晚,露天场地,观众常搀老携幼,电筒火把照耀于途,从数里甚至十余里外汇集放映地点观看电影。时农村电影放映常和党的中心工作宣传相结合,放映前多有当地领导人发表工作讲话、幻灯宣传及放映人员自编自唱宣传新人新事的短小文艺节目。除放映主片外,常需加映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或其他短片。期间,县电影公司创作的幻灯片多次在全省幻灯汇映中获奖,主要作者有唐中汉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演的影片相继恢复放映,县内电影观众激增,电影院曾一度出现放通宵电影的现象。1980年,塘渡口电影院成立观众影评小组。是年,县电影公司副经理向桂元出席全国电影宣传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邵阳县电影宣传先进经验材料。此后县内允许私人从事电影放映,个体电影队逐年增多,农村定点、定线、定收费标准的放映格局被打破,县民婚丧寿庆放映电影以壮排场的风气渐盛。1983年,全县放映电影3.25万场次,观众达214.25万人次。当年塘渡口电影院首映立体影片。1986年,全县放映电影4.53万场次,电影放映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1989年,全县电影放映收入150万元。20世纪90年代始,因电视的普及,电影观众急剧下降。1993年始,各电影院兼辟桌球厅、舞厅、电子游戏厅以维持生计,并推出种种新招吸引观众,但均无补电影观众下降的态势,农村红白喜庆请电影队放映电影的习惯亦很快被请乐队演唱所取代。2000年,县财政拨款15万元,在全县660个村开展“村村月月有电影”教育活动。2002年,全县放映电影1500场次,为1986年的3%;观众30万人次,为1986年的10%。
  二、录像 网吧
  1978年,县内仅807工厂有投影机1台,供厂内职工放映观看。1984年5月,资兴县1个体录像放映户率先来县内放映录像。同年7月,县广播电视局从广州购回一套72英寸投影设备,在塘渡口老电影院放映。1986年,县内有音像放映厅12家(其中投影厅11家)。1987年,县祁剧团购置300英寸特大投影机在新剧院放映录像。同年,县文化局成立音像发行站。20世纪80年代末期始,县内录像放映以个体放映户为主,场地简陋,内容多为清一色的言情武打片。1992年,县演出管理站首放镭射投影。1993年,县内录像厅增至17家(其中投影厅14家),期间,电子游戏厅出现。2001年,县城出现第一家网吧并迅速普及。2002年,县内有录像放映厅84家(其中投影厅4家)、网吧33家。当年全县117家网吧和录像厅中,由文化主管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的92家,除演出管理站1家录像厅仍属国有外,其余均为私营。
  第三节 图书
  一、收藏借阅
  20世纪80年代前,县内图书收藏借阅单位有县图书馆和部分学校、机关厂矿图书室。20世纪80年代后,个体私营图书室、书摊兴起。2002年,县内有县图书馆1家,基层图书馆4家,学校图书室约60家,其他基层图书室9家,学校图书角近450处,个体书摊56家,共藏书约264万册,其中学校图书室和图书角藏书247.85万册,县图书馆藏书9.97万册(含杂志2万册),基层图书馆室藏书3.06万册,私人藏书约3万册。
  邵阳县图书馆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关闭的县图书馆恢复。1986年,在沿河街新建图书馆大楼,4层,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是年,馆内有工作人员8人,设采编、阅览、外借、辅导4组,藏书6万册,年接待读者5.4万人次。20世纪80年代末始,由于经费短缺,县图书馆日趋萧条。1988年,香港人士王培根(祖籍为县内谷洲)委托夫人李逢春向县图书馆捐款3000元。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春晖(白仓人)向县图书馆赠书2000册,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塘渡口镇人)向县图书馆赠书1200册。是年,县图书馆两次为县看守所服刑人员赠送图书。1994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向县图书馆赠书675册。1995年,县委副书记王啸天向县图书馆捐赠价值5000元的图书资料。1996年始,县财政局每年为县图书馆拨付专项购书款2万元,2000年始每年专项购书款增至4万元。1999年,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2002年,县图书馆拥有藏书7.97万册,报纸45种,杂志2万册,年接待读者2.5万人次,收藏的地方文献有《宝庆府志》、《邵阳县志》、《武冈州志》等。
  振江图书馆 1983年,历史学家吕振羽的夫人江明,遵照吕振羽生前嘱托,向金称市公社捐赠人民币6000元和部分图书,倡办图书馆。金称市公社又集资若干,办起一个简易图书馆,为纪念吕振羽、江明关心家乡之善举,遂命名为振江图书馆。1985年,县财政局拨款6000元,资助振江图书馆修建了120平方米的馆舍。1993年,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为振江图书馆题写了馆名。
  学校图书室 1978年,县内中小学校有少量图书资料,主要集中在县办中学。1987年始,在学生中收取图书费,由教委统一购置图书,分发各校。至1991年,全县学校共藏书7.9万册。1998—2000年,学校购置的图书总价值1200多万元。至2000年,全县所有小学均设有图书角,中学均设有图书室。是年,全县学校图书室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校均27.2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共藏书247.85万册,为1991年的31.4倍,生均18.2册。其中小学藏书128.87万册,生均15册;初中学校藏书99.15万册,生均25册;高中学校藏书19.84万册,生均30册。
  私人藏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部分士绅和读书人家有藏书。土改时,县内私人藏书多被销毁散失。20世纪50—70年代,县内私人藏书者甚少。20世纪80年代始,县内私人藏书热兴起。1999年8月,在邵阳市评选藏书家和百户优秀藏书户活动中,简卓然被评为全市藏书家,谢志真、易文胜、唐湘鹏、唐爱民被评为邵阳市优秀藏书户。
  二、销售发行
  邵阳县新华书店为县内图书销售发行的主要渠道。1978年,县新华书店图书销售总额43.35万元。1983年,书店发行员刘春英、李代斌分别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图书发行先进代表”称号。1984年,县新华书店发行《邓小平文选》7000册、《宪法》修订本1.5万册。1985年,县新华书店归口湖南省新华书店管理。1986年,县新华书店有职工41人,店房3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万元,图书销售种类7000余种,当年销售图书590万册,销售总额205万元,获利19万元,并在五峰铺、下花桥、九公桥、塘田市等集镇建立门市部。1987年,县新华书店发行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1.95万册。1990年,《人民日报》刊文推介邵阳县新华书店的征订发行经验。1991年,县新华书店发行政治图书居全国首位,《湖南日报》刊文予以报道。1992年,发行毛主席标准像20.2万张。1995年,县新华书店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00万元。1996年7月16—18日,县新华书店库房及门市部被洪水浸淹20小时,店内除挂在墙上的一张毛主席像外,其余库存书籍全部被洪水泡淹报废。1997年,县新华书店出资370万元,购买县城白虎街原县羽绒厂部分厂址厂房,新建图书城和家属楼,1998年竣工。新图书城和家属楼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1997年,县新华书店发行《香港回归》一书达1万册。1999年下学期,县新华书店向遭受洪灾的塘田市镇栗山小学赠送了该校学生所需的全部课本。2001年,县新华书店有职工49人,固定资产总值633.79万元,销售图书1.2万种、1100万册,销售额2323.62万元,全年上交国家税金138.45万元,年利润61万元。
  1978—2002年,先后担任县新华书店负责人的有夏有志、郭年庚、陈勇、邓星林。
  除县新华书店外,20世纪80年代始,县内各集镇还出现了一些个体书店。2001年,全县有个体书店36家。
  第三章 新闻 史志 文物
  第一节 报刊通讯
  《邵阳报》 1993年5月,停刊32年的《邵阳报》复刊,仍为中共邵阳县委机关报,同年成立邵阳报报社。1993—2002年,吴臣荣、朱纯、张雪珊先后任总编辑。复刊后的《邵阳报》为周报,四开四版,年发稿约2000篇,县内公开发行。1998年,发行1.8万份,为历年发行量之最。2000年始,县财政每年拨款6万元为办报经费。此后,《邵阳报》免费向各单位及农村基层组织赠送。1993—2002年,《邵阳报》共刊出509期。
  通讯 1978年,中共邵阳县委宣传部设有新闻通讯组,负责采编县内新闻并向外报道。20世纪80年代前,县内年均在地市以上新闻报刊发稿300~400篇。20世纪80年代,县内年均在地市以上新闻报刊发稿600~700篇。1988年,县内报道谷洲乡青年科技合作社的新闻稿首次在《湖南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20世纪90年代,县内年均在地市以上新闻报刊发稿1000~1200篇。1991年,县内首次召开全国各地的邵阳县籍记者招待会。1993—1994年,县委宣传部连续两年邀请邵阳日报编辑部,在县内举办业余通讯员培训班。1995年,张雪珊撰写的新闻稿《邵阳县十一万农民兴水拒旱》发表于《湖南日报》头版头条。1996年,全县建立新闻通讯网络。同年县内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均成立新闻报道小组,县内首次制定《新闻报道奖励办法》,对县内在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发稿多的通讯员和优秀稿件实行奖励。1997年,张雪珊撰写的新闻稿《邵阳县民主选举国企当家人》选入《湖南日报50周年新闻作品选》。1996—2002年,县内年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稿2000篇。其中2000—2001年,县内有6篇稿件刊于《湖南日报》头版头条。2002年,县内有21篇稿件刊于《邵阳日报》头版头条,有2篇稿件刊于《湖南日报》。同年县内推出《衣食住行看变迁》、《重点工程在邵阳》、《身边的变化》等特别报道。
  第二节 广播电视
  广播 1978年,全县有广播专线6544公里,入户喇叭9.89万只,农村广播入户率47%。1979年,县广播站“本县新闻”始播录音讲话和录音报道,同时辟办“科学知识”和录制“邵阳文艺”节目。1981年全县所有公社架通广播专线,入户喇叭11.63万只,入户率达63%。是年9月,湖南省架设农村广播专线现场会在县内召开。同年县广播站增辟“夫夷论坛”和“听众信箱”两个栏目,每日播音400分钟,早、中、晚各播一次,其中自编节目180分钟。1982年,“本县新闻”分解为“邵阳新闻”和“今日新闻”两个栏目,增办“听众点播”栏目。1985年始,县内农村广播事业开始滑坡,除五峰铺区的水田乡、下花桥区的双江乡和梽木山区广播专线完好无损外,其余乡村广播专线均损坏严重。1986年,全县有433个村通广播,通播率为68.4%。同年,全县开通广播喇叭7.59万只,广播入户率36.8%。是年,全县42个乡镇场建立广播站,全县有线广播专用线路降为4283杆程公里。1990年,全县广播通播率为47.3%,入户喇叭5.14万只,入户率21.3%。1993年底,全县广播停播,广播站名存实亡。
  电视 1972年,县广播站购置全县第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为县内拥有电视机之始。1978年,全县有电视机10台。1982年,县广播站在县城花果山安装10瓦电视差转台1座,同年10月用11频道开播,覆盖面仅县城周围。1986年,县广播电视局在塘渡口炎山岭建成300瓦电视差转台,使用2频道接收,8频道播出,覆盖面为县城周围7个乡镇,能收看电视的观众约30万人。1989年9月,县广播电视局购回第一台松下M7000型摄像机,配员2人,始在县城采拍新闻,在8频道插播。1991年7月,筹建邵阳县有线电视台,同年10月1日开播有线电视。1993年,又复增松下M3000型和M9000型摄像机各1台,配员4人从事新闻采拍,辟办“邵阳县新闻”,周二和周五播出,附播简要的文字公告和广告。1993年底,县广播电视局购回5700型编辑机一套和286型字幕机1台。1994年,始播自编图像电视广告。自此,县内电视基本取代广播功能。1995年,辟电视专栏节目“夫夷天地”,“邵阳县新闻”改为一周三组,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晚上播出。1996年9月,县广播电视台新购日本FVCX2型数码大摄像机1台,同时将“夫夷天地”分设为“夫夷经济”、“夫夷热点”、“夫夷人”3个栏目。年底,县广播电视局将炎山岭300瓦差转台扩建为1000瓦差转台,县内可接收本县电视的观众达50万人。1998年,县电视台新购松下M9500摄像机两台、586彩色字幕机1台、3800型编辑机一套。1999年9月,县广播电视局投资560万元对有线电视城域网进行了HFC网络改造,同时建立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是年县内有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模拟电视节目38套。2000年,县电视台台标正式使用。同年3月,新购ACS-2500非线性编辑机1套,用于新闻制作。同时将有线电视城域网改造为750MHz高速宽带网。当年县内拥有有线电视网络专用杆路14.9千米、光缆干线14千米、网络用户9000户。2001年10月,县广播电视局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邵阳县电广宽带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共同经营付费电视、数据传输、图文电视、视频点播、远程教育、因特网接入等业务,邵阳县广播电视局与湖南电广宽带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公司股权的51%和49%。同年,县电广宽带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和县卫生防疫站联合开办“卫生与健康”栏目。2002年,县电视台内部机构增为新闻专题、广告文艺、制作、技术播出4个工作部和办公室,新闻节目增为一周六组,专辟“走进乡村”栏目。同年10月,购进DNC非线性编辑机3套,硬盘播出机1套,在全市县级电视台中率先实施非线性制作节目和硬盘播出。是年,全县约有电视机17万台,其中有线电视用户1.8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
  第三节 史志
  一、旧方志
  自明嘉靖至清光绪年间,县内先后编修过以下7部县志:
  明嘉靖年间(1522—1566)编修的《邵阳县志》,郑宋渠撰,翟守谦辑,书佚。
  清康熙元年(1662)编修的《邵阳县志》,12卷,颜尧揆撰,书佚。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编修的《邵阳县志》,16卷,张起鹍修、刘应祁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存有刻本,湖南图书馆存第四、第五两卷和胶卷14卷(2~11、13~16)。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邵阳县志》,42卷,首1卷。肖聚昆修、邝永锴纂。湖南图书馆存37卷(1~2、6~27、31~42)。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修的《邵阳县志》,49卷,首1卷。柳迈祖、唐凤德修,黄崇光、蒋舒惠辑。北京图书馆、湖南图书馆、邵东县图书馆各存1部,邵阳市图书馆存残本。
  清光绪二年(1876)编修的《邵阳县志》,10卷。李炳耀、李大绪修,黄文琛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存刻本。另湖南图书馆还存有民国18年(1929)、民国20年(1931)两次重印的铅印本。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邵阳市图书馆及邵阳市第二档案馆存铅印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编修的《邵阳县乡土志》,4卷,陈吴萃、上官廉修,姚炳奎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湖南社会科学院、湖南图书馆、邵阳市图书馆、邵阳市第二档案馆、邵阳师范图书馆、邵阳县档案馆存刻本。
  另今县内塘渡口镇、白仓镇、塘田市镇、金称市镇、黄亭市镇、黄塘乡、河伯乡、蔡桥乡、长乐乡、霞塘云乡、河伯岭林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原武冈县,上述乡镇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地方史料载于原武冈县史志典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原武冈县先后编修过以下10部地方志:
  宋绍熙元年(1190)编修的《都梁志》,8卷、续1卷,霍虎、周之瑞撰,书佚。
  宋嘉泰元年(1201)编修的《都梁志》,2卷。郑昉撰,书佚。
  明万历六年(1578)编修的《武冈州志》,10卷。朱渝主修,易时、刘钦编纂,书佚。
  明崇祯年间(1628—1644)编修的《武冈志稿》,蒋廷兰撰,书佚。
  明崇祯年间(1628—1644)编修的《武冈图经》,1卷,潘应斗撰,书佚。
  清康熙二年(1663)编修的《武冈州志》,12卷,首1卷,吴从谦修,潘应斗、潘应星纂。武冈市存1部,湖南图书馆存6卷(5~10)。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编修的《武冈州志》,10卷,首1卷,席芬总纂,周思仁、庵任纂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及武冈市存刻本,湖南图书馆存8卷(1~8)。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编修的《武冈州志》,30卷,首1卷,许绍宗修,邓显鹤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武冈市图书馆俱存刻本。
  清光绪元年(1875)编修的《武冈州志》,54卷,首1卷,黄维赞、潘清修,邓绎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邵阳市第二档案馆及武冈市俱存刻本。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编修的《武冈县乡土志》,张德昌撰,湖南图书馆、邵阳市第二档案馆及武冈市存活字本。
  二、新方志
  1986年11月,县人民政府成立《邵阳县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邵阳县志》,刘汉成、李晓红、周柏林、唐益桥、唐清洲先后任编委会主任,石石民任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尹敬中任编委会专职副主任。编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编修县志的日常事务,刘和平任办公室主任。本届《邵阳县志》由尹敬中主编,刘和平、唐畏保为副主编,历时6年,全县参加修志的有62个单位、200余人,共征集各类资料3000万字,先后召开各种稿评会34次,参评者600余人。最后经县委、县政府和邵阳市地方志编委会及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三级审定。1993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国内发行。1994年,在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本届《邵阳县志》时代断限上至1840年,下至1986年,中篇结构,全志设概述、大事记、各专志26编107章及附录,共80万字,16开精装本,印2000册。1994年,县志办公室撤销,其职能并入中共邵阳县委党史研究室。
  县内自20世纪80年代始,还陆续编纂了7部专业志,分别是:
  《邵阳县文物志》 邵阳县文化局修,杨平怀编辑,32开本,约3.5万字,1983年4月内部印刷,印数不详。
  《邵阳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邵阳县工商局修,简人杰主笔,8.4万字,32开精装本,1989年内部印刷200册。
  《邵阳县煤炭工业志》 邵阳县煤炭局修,唐仕元主编,32开精装本,1989年内部印刷300册。
  《邵阳县税务志》 邵阳县税务局修,袁春仪主编,11.3万字,32开精装本,1990年内部印刷70册。
  《邵阳县金融志》 邵阳县工商银行、邵阳县农业银行、邵阳县建设银行、邵阳县保险公司合修,易普山、黎超尧主笔,10.37万字,32开精装本,1991年内部印刷800册。
  《邵阳县卫生志》 邵阳县卫生局修,邓建楚主编,13万字,32开精装本,1992年内部印刷300册。
  《邵阳县交通志》 邵阳县交通局修,何兵清主编,23万字,32开精装本,2002年内部印刷600册。
  2002年底,始酝酿续修本届《邵阳县志》。同时,《邵阳县公安志》、《邵阳县城乡建设志》、《邵阳县教育志》、《邵阳县文化志》等专业志正在修编之中。
  三、其他资料汇编
  《邵阳县农业区划数据集》 邵阳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主编,约80万字,16开精装本,1984年10月内部印刷300册。
  《邵阳县地名录》 邵阳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主编,申瑞初、黎恢武、张志勇、蒋镇祥、陈青叶等编辑,55万字,16开精装本,1984年12月内部印刷300册。
  《邵阳县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 邵阳县第二次工业普查领导小组主修,陈伶、匡玉琦主编,20万字,16开精装本,1987年4月内部印刷,印数不详。
  《邵阳县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 邵阳县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主修,陈伶主编,25万字,16开精装本,1992年内部印刷,印数不详。
  《伟大的五十年》 1949—1999年县内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资料汇编,县统计局主修,何小兰主编,25万字,32开精装本,内部印刷300册。
  《世纪之交的邵阳县人口》 邵阳县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主修,张雄强主编,何小兰具体负责编辑事务,80万字,16开精装本,2002年内部印刷200册。
  附 族谱
  县人素有编修族谱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修族谱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始,县内编修族谱之风复兴。初,政府有关部门曾干预查禁,但禁而不止,至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20世纪末,县内除少数姓氏外,各姓氏均修有族谱。
  第四节 文物
  一、文物调查与文物保护
  1979年前,县内无专门文物管理机构和专业文物工作人员,县内文物破坏损失严重。“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石雕、木雕、泥塑、碑刻在“破四旧”(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极“左”口号,即破除旧思想、旧风俗、旧文化、旧传统。)中被毁。1979年,在县文化馆设文物室,配文物专干1人。1983年,全县首次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1985年,县文化馆抽调各乡镇文化站辅导员48人,在全县开展文物普查,发现、记录文物单位99处,收集民间零散文物180件。99处文物单位中,古生物化石2处、古遗址6处、古石刻5处、古建筑22处、古墓群53处、古窑址5处、革命遗址4处、革命纪念建筑2处。1988—1989年,县内金称市镇、白仓镇、塘田市镇、河伯乡部分地方,盗墓风严重,期间,仅金称市镇就先后有500余座古墓被盗。1990年,成立邵阳县文物管理所,定编3人(1999年增至8人)。1991年12月,县人民政府发文,划定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同年,杨平怀、蒋蒲清编绘的邵阳县文物保护点分布图载入《中国文物地图册·湖南分册》。1993年,县文物管理所被评为湖南省馆藏文物安全先进单位。1995年5月成立邵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县文化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主要负责人组成。1996年11月,县文物管理所举办《全县文物保护宣传周》活动,在全县13个乡镇进行巡回展览宣传,观众达2万人次。2000年,在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护牌。2002年,县文物管理所有馆藏文物220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有战国青铜矛、东汉双鱼铜罐、宋代魂瓶、元代圈纹铜镜、清代白玉璧等。
  另外,县内尚有家庭文物收藏者数十人,主要藏品有古钱币、古玩、字画等。2002年,县内有省文物收藏家协会会员和市文物收藏家协会会员共11人。
  二、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
  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 位于塘田市镇对河村,原为晚清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别墅。1938年,吕振羽在此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干部,影响甚巨,被国民党当局惊呼为“西南抗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邵阳县第四中学校舍。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写了“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匾额。1990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吕振羽故居 位于金称市镇溪田村,为三层楼房,每层三弄,每弄进深两间,砖木结构,青砖墙,小青瓦,上层两侧为吊立木围栏,建筑面积114平方米。199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 位于塘田市镇水西村唐家大院。遗址面积3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2米,采集的石器有通体磨光的石斧、石硼、石凿、石矛等,陶片有饰有篮纹和绳纹的夹砂纪陶、夹砂黑陶、泥质红陶等,器物有罐、壶等。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江口春秋时代居住遗址 位于霞塘云乡双江口村罗公庙前。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2米,采集的陶片有饰有绳纹、网纹、弦纹、麻布纹的夹砂白陶、泥质夹陶、印纹硬陶等,可辨器物有壶、罐、钵等。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塘渡口宋代窑址 位于塘渡口镇沿河街。文化堆积层厚者4~5米,薄者2~3米,土色为灰色。暴露痕迹为残存破陶瓷器,如碗、壶、罐、瓶等。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胡曾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阳铺镇秋田村,墓冢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夷为平地,碑记亦不知去向。1992年,村民筹资8.8万元对墓冢重新修葺。
  夫夷侯国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小溪市乡梅洲村。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长沙定王子刘义封夫夷侯,筑城于此,故城已不存在,仅存一城墙圹于田垅中央。
  罗公庙遗址(县内第十一中学教师龙白云考证:此地原有一庙,但不在今罗公庙处,而在对岸夫夷水流入之要冲。庙神也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后庙被洪水冲走。龙白云文中回忆:民国时,罗公庙为四合大院,四周无杂居。有前后3栋正房大门门楣上书写的是“屈公祠”而非罗公庙。进门处第一栋为蜂房式戏楼,第二栋为敞开的大厅,第三栋为正殿,正殿上供的屈原像大于真人,神殿上悬有“三闾风高”的匾额。)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霞塘云乡双江口村,宋元祐六年(1091)建,后经历代续修。1952年,庙宇被毁,今存一耳房。
  高霞观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峰铺镇高霞山。始建于唐代,为唐代县内道人李震修道处,后几度重修。今原观宇不存,仅留残碑数块。20世纪90年代,部分信教群众自发集资重建观宇。
  前坝窑址 位于小溪市乡梅洲村,为元明时代故址。
  固着蛤化石保护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阳铺镇泉井村,为1亿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海底生物化石。
  石燕化石保护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峰铺镇六甲坪村,为3~4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海生腕足动物化石。
  奣岩诗刻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仓镇竹元村,宋元祐四年(1089)张绶带兵镇压苗民起义时过此,爱其幽深,命名奣岩,于岩壁刻诗4行,楷书。张诗之后,又有宋何扬祖于咸淳戊辰(1268)九月所刻诗,诗4行,行书;跋8行,楷书。
  芙蓉峰石刻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田市镇塘田村有芙蓉峰,壁立数丈,怪石嶙峋,形如芙蓉,宋嘉定戊辰年(1208)夏四月,武冈判官某隶书“芙蓉峰”3字刻石上,每字1尺见方。
  培振文风碑刻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塘田市镇三角塘村,清道光二十年(1845)立,正面刻“培振文风”4字,楷书,背面刻有乡规民约3行。
  塘田桥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塘田市镇老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建。1986年,有村民自发集资1.5万元维修。
  江东桥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乐乡江东村,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民国3年(1914)补修。1989年,由村民自发集资2.8万元维修。
  源头桥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伯乡江口村,建于清代,1985年,由村民自发集资3.1万元维修。2002年,又由村民自发集资3.2万元再度维修。
  乡贤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小溪市乡文昌村,清代建。
  易氏宗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伯乡易仕村,清代建。
  金称市石马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金称市镇陡石村,两具,大小同真马,清道光年间刻制。原石马前各刻有一牵马石人,今石人已毁,石马犹存。
  金称市敬字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金称市镇金称市村,清道光七年(1827)建。
  贞姑像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塘田市镇赤山村,明代石雕(贞姑事见《附录·艺文选录·完贞洞记》)。
  下花桥镇五龙岭烈士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花桥镇储英村。1967年,由中共邵阳县委、邵阳县人民委员会修建。2002年,由县人民政府再度修葺。
  此外,县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长阳铺镇新立村明代清真寺、郦家坪镇树塘清代敬字塔、郦家坪镇紫塘村清代敬字塔、谷洲镇柏树村邓家清代敬字塔、蔡桥乡乐山村清代敬字塔、金江乡金江村金南山清代香塔、塘田市镇中山村清代敬字塔。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代古墓群有白仓镇竹元村汉代古墓群、金称市镇金称市村汉代古墓群、金称市镇金河村唐家汉代古墓群、金称市镇金门村五房头汉代古墓群、塘田市镇河边村汉代古墓群、塘田市镇双井村汉代古墓群、塘田市镇曾家村汉代古墓群、塘田市镇合联村早禾冲汉代古墓群、长乐乡长乐村田家汉代古墓群、长乐乡金家坪汉代古墓群、长乐乡伏溪村王家汉代古墓群、长乐乡伏溪村严家汉代古墓群、下花桥镇大观村长里庵汉代古墓群、下花桥镇五里村长冲汉代古墓群、下花桥镇五里村麻子坪汉代古墓群、谷洲镇鸟山村毛栗山汉代古墓群、谷洲镇大塘村姚家山汉代古墓群、谷洲镇湾里村板栗山汉代古墓群、谷洲镇清水井村天蓬岭汉代古墓群、罗城乡金华村金山汉代古墓群、罗城乡淡茄子铺村石峰岭汉代古墓群、罗城乡柑子塘村谭家汉代古墓群、塘渡口镇罗吉村告状口汉代古墓群、塘渡口镇石虎村石灰邓家汉代古墓群、塘渡口镇向阳村邓家汉代古墓群、塘渡口镇新华村坳上坪汉代古墓群、黄塘乡鱼鳞村下灌冲汉代古墓群、黄塘乡蛇湾村桥头汉代古墓群、黄亭市镇三联村星子山汉代古墓群、五峰铺镇双河村山塘冲汉代古墓群、河伯乡杨青村麻古坪汉代古墓群、白仓镇坦湾村汉代古墓群。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晋代古墓群有塘田市镇水西村晋代古墓群、金称市镇金元村晋代古墓群。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古墓群有河伯乡双合村长兴塘明代古墓群。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纪念遗址有金称市镇溪田村的吕振羽、吕持平兄弟为庆母寿于1936年建造的留念亭遗址、塘田市镇油塘村1939年建党培训班旧址、下花桥镇大观村烈士墓、下花桥镇大观村向暄烈士墓。
  第四章 文化管理
  第一节 机构
  县内文化主管机构按不同门类,分别有邵阳县文化局、邵阳县广播电视局、邵阳县党史研究室(加挂县志办牌子,见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以上单位又分属不同的管理系统,县文化局属县人民政府组成局,县广播电视局属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但实际均隶属县委宣传部管理。县党史研究室(县志办)负责的地方志编纂工作为政府职责,但单位的人事管理隶属县委办公室。
  邵阳县文化局 1978年,县内文化教育统属县文教局管理。1980年12月,县文教局分设为县文化局和县教育局。1995年11月,县文化局加挂县新闻出版局和县版权局牌子。2002年,县文化局设文化艺术、文化市场和人事秘书3股,辖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文物管理所、县电影公司、县演出管理站、县文化稽查队、县文化局劳动服务公司7个二级机构和22个乡镇文化站。1980—2002年,何晋则、杨怡娥(副)、罗美中(副)、黄连德、肖国秘、黎笃柏、伍中乐、杨焕湘、陈晓云先后任县文化局局长。
  邵阳县广播电视局 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设有广播事业管理局,县广播事业管理局辖县广播站。1984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更名县广播电视局。同年,县广播站更名县广播电台。1996年9月,县广播电台更名县广播电视台,设新闻、专题、广告文艺3部。1978—2002年,蒋高魁、李玉娥、伍忠祥、蒋江魁、伍中乐、黎晓华先后任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或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第二节 管理
  县内文化宣传根据不同门类,隶属于不同的管理渠道。群众文化、图书、电影放映、戏剧演出、文物、文化市场稽查等隶属县文化局,由县文化局下辖的各二级机构分类管理,印刷出版由县文化局直接管理。广播电视属县广播电视局管理。党史研究和县志编纂均由县党史研究室(县志办)负责,但分属两种渠道,党史研究属县委职责,县志编纂属县政府职责。新闻通讯、报刊直接隶属县委宣传部。
  改革开放后,县内戏剧演出、电影音像放映、群众文化、印刷出版、文物等各门类文化市场逐步形成。1985年,成立邵阳县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兼任主任。同时成立邵阳县音像管理站,对全县音像放映实行统一购带、统一保管、统一发行。1987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认真开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在县内开展“扫黄打非”行动。1989年,县内始实行“音像发行放映证”和“录像节目准映证”制度。同年,五峰铺镇制订《五峰铺镇文化市场管理规定》。1990年,县内贯彻实施《湖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县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从县文化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等职能部门抽调40余人,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整顿。期间,共收缴非法书刊和非法贺年片4600余张、迷信书刊369册,取缔非法投影厅9家、违法印刷厂3家。1991年4—7月,县文化局先后取缔非法录像放映厅9家、非法印刷厂1家。同年县文化局成立文化市场管理股。1992年,成立邵阳县演出管理站。
  1992—1993年,县文化局相继下发《加强集体、个体、私营书店(摊)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加强乡镇文化市场管理的规定》。1994年,县委成立“扫非打黄”领导小组,清理打击非法文化经营。同年县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股加挂文化稽查队牌子。同年10月,全县首次举办打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班,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规定文化市场16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划定各职能部门的职权和收费范围。是年,全县查处文化违纪案件54起,关闭3家播放黄色录像的录像厅。
  1995年始,县内对电影放映单位实施登记发证和年检制度。2000年11月,县人民政府下发《文化行政执法责任状》。2001年5—6月,为杜绝邵东个别不法书商印刷发行的《中国“六四”真相》和《法轮功》等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刊在我县流行,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联合执法大队,县委书记、县长向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下达《清理整顿文化市场责任状》,在县内进行为期1月的大清查。清查结果,县内无此类非法书刊流行。2002年2月,由县委宣传部部长谢树新牵头,从县文化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等职能部门抽调执法人员80余人,出动车辆20台次,对全县新闻出版印刷市场进行大清查,共稽查印刷厂10家,书店书摊35家,VCD光盘出租店80家,车站码头10个,取缔非法文化经营户4家,责令1家印刷厂停业整顿,收缴色情迷信书刊、其他非法出版物及VCD光盘共1300余本。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