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存款
分类号: F832.22
页数: 3
页码: 450-45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邵阳县内存款分个人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1978年,邵阳县内存款余额1121万元,其中对公存款502万元,个人储蓄存款619万元。2002年,邵阳县存款余额17.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5.79亿元,对公存款1.6亿元。
关键词: 存款 个人储蓄 公存款

内容

县内存款分个人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1978年,县内存款余额1121万元,其中对公存款502万元,个人储蓄存款619万元。2002年,全县存款余额17.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5.79亿元,对公存款1.6亿元。
  个人储蓄存款 1978年,县内个人储蓄存款619万元,占全县存款总额的55.26%。1980年,县农业银行开办个人储蓄业务,增加“积零存整定期储蓄”,恢复存本付息和整存整取两个种类。1984年县农业银行开办建房储蓄。1985年1月,县工商银行成立并接管原属县人民银行的储蓄业务。1986年,县建设银行储蓄专柜开办个人储蓄业务。同年7月,县邮电局恢复邮政个人储蓄业务,开办活期、定期、定额有奖三个储蓄种类。同年全县个人储蓄存款余额4595万元,占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54.1%。1988年,因物价上涨,国家提高存款利率,并对3年以上的个人定期储蓄实行保值补贴。县工商银行、县建设银行、县农业银行先后开办定期储蓄保值业务。1989年,县建设银行开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20世纪90年代初始,县内形成外出打工热,社会闲散资金骤增,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揽储新招吸引储户。1991—1992年,县农业银行先后开办万事达有奖储蓄和“月月发”有奖储蓄。1992年底始,县建设银行发行定期礼谊储蓄存单和大额特种储蓄存单。1993年,县建设银行开办“划得来有奖有息储蓄”。同年,县工商银行推出“喜庆吉祥”储蓄。1994年,县内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办个人储蓄业务。同年县建行开办“利滚利”储蓄业务。1995年,国家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县建设银行转体为商业银行后,竞相扩大经营规模,纷纷扩建营业网点,招聘合同工和临时储蓄代办员,抢占个人储蓄存款市场,县内储蓄经营网点遍布城乡。1995年,县内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01亿元,占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88.91%。1996年12月,邵阳县供销社股金服务部成立,随即各乡镇供销社相继成立股金服务部,大肆吸纳社员股金及社会闲散资金。与此同时,农村合作基金会也采取种种措施吸纳城乡居民储蓄。1998年底,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股金余额2亿元,县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股金余额3920万元,形成县农村基金会、供销社股金服务部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个人储蓄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期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县内,县内各商业银行陆续裁撤网点,精简人员。1998年,县农业银行开办“通知储蓄”业务。20世纪末期开始,县内各金融机构相继开办全省及全国通存通兑储蓄、外币储蓄和兑换业务。2000年4月1日起,个人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储户须凭本人有效证件办理开户手续。2001年,县内各金融机构先后开办教育储蓄业务(免交利息税)。2002年,县建设银行、县工商银行开办“定期一本通”业务,“一本通”存折可办理整存整取、定活两便、大额存单等各种储蓄业务。同年,县农村合作基金会、供销社股金服务部先后关闭。2002年底,县内经营个人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有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县建设银行、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县邮政储蓄所5家,当年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5.79亿元,占当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数的90.75%。
  对公存款 县内对公存款分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基本建设存款、农村对公存款等类型。1978年,县内对公存款余额502万元,占当年全县存款余额总数的44.76%。其中企业存款196万元、地方金库存款85万元、机关团体存款26万元、农村社队对公存款7万元、基建存款99万元、其他对公存款89万元。1980年,县内实行各银行分专业揽收对公存款。1981年,全县对公存款余额745万元,其中企业存款310万元、地方金库存款227万元、财政预算外存款20万元、机关团体存款87万元、农村社队对公存款8万元、基建存款80万元、其他对公存款13万元。1985年始,银行分专业揽收对公存款的格局被打破,实行自由竞争揽收对公存款。1991年,全县对公存款余额2877万元,其中县工商银行1284万元、县农业银行393万元、县建设银行712万元、信用社488万元。以存款类型分,企业存款2160万元,其他对公存款717万元。1992年,县建设银行吸纳房改存款1104万元。1997年,邵阳县农业发展银行成立,首次在县城各信贷单位招揽存款73万元。2001年,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单位在县建设银行立户,使县内对公存款余额剧增,当年全县对公存款余额1.56亿元,比2000年增加0.63亿元。其中县建设银行5180万元,比2000年增加3249万元。2002年,全县对公存款余额1.63亿元,其中县工商银行6177万元、县农业银行3710万元、县建设银行3452万元、县农业发展银行418万元、县信用联社3243万元。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