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融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0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金融机构
分类号: F832.764
页数: 3
页码: 448-45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1978年,县内有银行1家(县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36家。2002年,县内有银行分支机构4家,15个营业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家,辖21家农村信用社,28家信用分社,356个信用代办站;邮政储蓄所1家,邮政储蓄网点17个。当年,全县金融机构有正式职工648人,聘用人员356人。
关键词: 金融 机构 邵阳县

内容

1978年,县内有银行1家(县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36家。2002年,县内有银行分支机构4家,15个营业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家,辖21家农村信用社,28家信用分社,356个信用代办站;邮政储蓄所1家,邮政储蓄网点17个。当年,全县金融机构有正式职工648人,聘用人员356人。
  一、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 1949年10月成立,行址在今邵阳市(老邵阳县城),1952年1月随县治迁塘渡口,1968年撤销。1973年12月恢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简称县人民银行)。197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存款余额1121万元,贷款余额1814万元。当年现金投入总额3120万元,现金回笼3760万元。1979年10月,从县人民银行分设中国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原人民银行所属各区营业所和分理处均划归县农业银行。1982年7月,县人民银行设塘渡口邵新街办事处。同年,县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年末存款余额969万元,其中企业存款446万元、城镇储蓄存款459万元、其他存款82万元;年末贷款余额3950万元,其中工业贷款469万元、商业贷款727万元、粮食贷款2754万元、其他贷款5万元。1984年12月,县人民银行增设五峰铺和九公桥2个办事处,时有职工57人。同月31日,县人民银行撤销,人员编制和职能划归随即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1978—1984年,陈善平、陈善课先后任行长。
  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 1985年1月1日,以原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的人员建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简称县工商银行),履行县人民银行的职能,办理城镇储蓄存款,管理现金、金银和工资基金,办理工商信贷及汇兑、租赁、信托、咨询、国家债务和市人民银行委托的业务。原由县人民银行管理的邵阳县金库移交县工商银行代理。内设机构仍维持办公室、人事股、计划股、信贷股、会计股、出纳股、储蓄股等原有7个股室,下设邵新街、五峰铺、九公桥3个办事处和807储蓄所。后五峰铺、九公桥2个办事处相继撤销。1987年,设丁冲街储蓄所。1990年,807储蓄所迁县城老虎坪,更名城关储蓄所。同时在807和813设储蓄代办所。1992年3月设房地产信贷部。1993年,在县城设市场储蓄所,并增设科技股,为全县金融系统首家设立科技机构的基层行处。1994年,设邵新街第二储蓄所。同年10月,行址从县城大桥路迁邵新街。1994年后,连续6年出现经营亏损。2000年8月进行经营体制改革,行名由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改为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市分行邵南分理处,职工从76人减至42人,营业网点减至3个。2001年,扭转亏损局面,盈利87万元。2002年,县工商银行有营业网点3个、职工42人,当年现金投放总额8.1亿元,现金回笼总额7.9亿元,当年盈利299万元。1985—2002年,陈善平、银庆祥、黎芝兰(女)、兰海涛先后任行长或主任。
  中国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 1979年12月,从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分设中国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简称县农业银行)。原县人民银行下设的各区营业所和各分理处划归县农业银行,并代管农村信用合作社。1996年12月,邵阳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和县农业银行脱钩。
  同时,从县农业银行中分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邵阳县支行,县农业银行原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县农发行经营。2002年,县农业银行有营业网点10个,即县支行营业部、兴隆街分理处、凤凰街分理处、塘渡口营业所、五峰铺营业所、下花桥营业所、九公桥营业所、长阳铺营业所、白仓营业所、黄亭市营业所。县农业银行为县内存款总量最多、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经营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1980—2002年,杨家信、刘水源、唐利平、陈高红、伍高琴、许云跃先后任行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邵阳县支行 1997年1月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邵阳县支行(简称县农发行)正式成立,行址设县城白虎街,时有职工20人,设计划信贷股、营业部和办公室,履行管理粮棉油收购资金的职能,开办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业务。1998年5月,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棉企业加工和附营贷款等业务又划转县农业银行,县农业发展银行专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1997—2001年,肖迪绵、朱小红(副)先后任行长。
  中国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 1971年,在县人民银行设基建拨款股。1979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管理县内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基建财务监督和预(决)算审查,筹措建设资金,办理基本建设拨款和贷款业务。1986年12月,设储蓄专柜,开办储蓄业务,履行银行和行政双重职能。1988年2月,在沿河街桥头设县建设银行第一储蓄所。同年8月,在县广播局门口设第二储蓄所。1992年2月,在县公路局门口设第三储蓄所。同年9月,在县教委门口设县建设银行教委代办所。同月建于邵新街的新办公大楼竣工开业。1993年6月,在县城夫夷饭店门口设房地产信贷部。同月在县文化馆门口设第四储蓄所。1995年5月撤销第四储蓄所。1996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更名中国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同年撤销房地产信贷部。2001年撤销第一储蓄所。2002年8月,撤销第二储蓄所。同年12月撤销第三储蓄所,营业场所仅余行本部营业大厅,有职工30人。1979—2002年,罗选批、郭亿佰、赵俊奇、罗建平、许胜德、周纪明、曾瑞华、林亲柏先后任行长或主要负责人。
  二、其他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 1978年,县内有农村信用社36家、大队信用站565家、在职职工129人、不脱产的大队信用站聘用人员565人,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县支行管理。1979年12月县农业银行成立后,县内信用社由县农业银行代管。1984年10月,成立邵阳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是年县内有农村信用社42家,村级信用代办站632个,在职职工259人,聘用的代办站人员632人。同年,县内信用合作社为县民政部门代发代收困难户民政贴息贷款及灾民口粮贷款140万元。1996年,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与县农业银行脱钩,县信用联社设业务、稽核、人事、财务、保卫5股和办公室。2002年,全县信用社合并为21家,另有信用分社8家,村级信用代办站356家(其中信用联站122家),有在职职工282人,退休职工92人。是年,全县信用社有固定资产2219万元,社员股金1679万元。1984—1995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主任由县农业银行行长兼任,1996—2002年,张景平任主任。
  邮政储蓄所 1986年7月,县邮电局设立邮政储蓄所,恢复开办邮政储蓄,办理活期、定期和定额有奖储蓄业务,其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境内各专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年末有储户7500户,储蓄余额312.3万元。1987年6—8月,县邮政储蓄所开办首届有奖有息邮政定期储蓄。1991年12月,储蓄余额超过1000万元。1993年11月18日始,县内邮政储蓄存款全部转存邵阳市人民银行。2002年,县内有邮政储蓄网点17个,年末邮政储蓄余额3.1亿元。
  邵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 1994年,成立邵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钟求明任组长。同年9月,县内首家农村合作基金会——梽木山乡农村合作基金会挂牌营业。同年底,成立邵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联合会。当年全县农村合作基金会有股金余额80万元。1995年,全县22个乡镇均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1996年10月始,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业务进行整顿和规范。1998年底,全县有农村合作基金会营业网点30个和村代办站618个,从业人员816人,股金余额猛增至2亿元。农村合作基金会成立后,先后为县内农业生产、乡村企业投放资金3.8亿元,为县内公路建设投放资金800多万元。1999年,国家宣布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县内所有农村合作基金会于同年4月12日停业。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数百人,分赴各乡镇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清产核资,追收贷款偿付储户存款。清产核资结果,全县农村合作基金会总资产2.23亿元,总负债2.23亿元。经过筛选和对不良贷款进行剥离后,河伯乡、塘田市镇、白仓镇、五峰铺镇、罗城乡、下花桥镇、诸甲亭乡、塘渡口镇、长阳铺镇、岩口铺镇等10个乡镇农村合作基金会中的15个营业网点并入当地信用社,并入总资产9339.9万元,并入总债务9304万元;黄荆乡、金称市镇、霞塘云乡、小溪市乡、九公桥镇、黄塘乡、谷洲镇、黄亭市镇、蔡桥乡、长乐乡、金江乡11个乡镇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及邵阳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联合营业部、塘渡口镇农村合作基金会红石办事处均予以清盘关闭。清盘关闭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原吸收的股金分3年5期兑付。农村合作基金会撤并后,原债权债务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收还。
  供销社股金服务部 1996年12月,邵阳县供销社股金服务部成立。1997年3月,塘渡口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九公桥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下花桥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五峰铺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郦家坪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梽木山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黄亭市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塘田市区供销社股金服务部和邵阳县农产品公司股金服务部陆续挂牌营业,并在部分乡镇开办股金代办点,同年底共吸收股金3920万元。1999年,在全国农村金融市场整顿中,县内各供销社低价出售固定资产,兑付社员股金,亏损3860万元。至2002年底,县内各供销社股金服务部直接兑付社员股金2509万元,利用省供销社再贷款资金兑付社员股金601万元,尚欠社员股金810万元。同年各供销社股金服务部全部解散。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