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道路照明与城区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道路照明与城区绿化
分类号: TU113.6+66;TU985
页数: 2
页码: 369-370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道路照明与城区绿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街道照明 城市绿化 邵阳县

内容

道路照明
  1978年,县城装有专用路灯38盏,均为白炽灯炮。1982年,县城道路照明改用单臂高压汞灯,手拉开关改为机械时控器。1985年始,县建设委员会每年拨给县水电局5000元为县城道路照明电费支出。1986年,县城共架设路灯专用线路6720米,装灯96盏。至1991年,县城主要街道均装有路灯。1995年,架设白虎街路灯专用线路,装灯40盏。1996年,在县百货大楼前花坛安装20米高杆灯。1997—1999年,先后架设凤凰路、河西街、沿河街路灯专用线路,装灯51盏,维修更换路灯30余盏。2000年,在邵新街、白虎街、大桥路、凤凰路新立专用路灯电杆190根,安装路灯专用电缆线、双臂五火高压钠灯和微电脑控制器。同时,在上述路段路灯电杆上配置豪华灯箱广告牌190个。2001年12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县城全面实施亮化工程的通知》,是年,在县委和县政府大门口及邵新街、白虎街、丁冲街、大冲街、大桥路、凤凰路等街道五层以上楼房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安装各种户外灯饰。2002年,县城有路灯307杆、951盏,其中双臂三火高压钠灯18盏、双臂五火高压钠灯750盏、单臂高压钠灯33盏、单臂高压汞灯109盏、礼花灯17盏、高杆灯1盏、高压汞灯24盏,县城路灯线路总长度1.25万米,其中路灯专用电缆6320米,县城路灯照明年耗电量17.27万度,年电费13.12万元。
  城区绿化
  1978年,县城沿河街和207国道均植有行道树,主要为法国梧桐。1982年,中共邵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动2000余名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在县城81个机关、厂矿、学校院内植树1.41万株。同年,邵阳县第一中学成立校园绿化小组。1987年,县人民政府又组织机关干部和居民在县城义务植树1万余株。同时,在邵新街与凤凰路、邵新街与大桥路、邵新街与环虎路3个交叉口分别建成3个街心花坛,占地面积依次为430、490、100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县城庭院绿化始由园林单位设计,专业人员施工,配专职人员管理。期间,县内居民养花形成风气。2000年,县城成立花卉盆景协会,县委副书记王卓明任顾问,副县长易少华任会长,时县城养花大户有郭荣宝、张救国、邓桂芳、林建成、唐湘鹏、何楚南、谢南山、谢乙酉、田顺良、田宪章、陈乙青、王海林、汪发科、李跃平、刘众元、张新元等。2001年,县城举办首届花卉盆景展览,共展出盆花盆景6.24万盆。2002年,县城有绿地面积2.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0%。1993—2002年,县国税一分局、县粮食局、县自来水厂、县地方税务局被评为湖南省花园式单位,县教育局、县国税局被评为邵阳市花园式单位;中共邵阳县委机关、县人民政府机关等27个单位被评为邵阳县花园式单位。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