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街道与房屋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街道与房屋建筑
分类号: TU984.264
页数: 3
页码: 366-368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街道与房屋建筑的发展情况,并详细介绍了18条主干道。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建设规划 邵阳县

内容

1978年,县城共有街道8条,总长度5.87公里。1984年,县城街道始铺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县城有街道17条,总长度15.92公里,房屋建筑面积63.25万平方米。2002年,城区有各类房屋建筑1.02万栋,总建筑面积180.3万平方米,最高楼层为10层。其中住宅8170栋,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12.8平方米。有大小街巷46条,总长度25.29公里,硬化率100%,其中人行道总面积11.28万平方米。46条街巷中,有主次干道18条,总长度16.78公里。
  沿河街 县城最早街道,原长约400米,宽约3米。建治后几经扩建,至1978年,成为南起武装部、北至石湾的一条长街,长1500米,宽15米,沥青路面。1984年,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前,为县城主要商贸街,后邵新街、大冲街、丁冲街、白虎街相继建成,县城商贸中心东移,此街除大桥以南外,北段逐渐冷落。坐落此街的机关、商场、医院、厂房有县人民武装部、农贸市场、县建筑公司、县运输公司、县水泵厂等,南端为县第一中学校区和沙坪社区所在地。
  凤凰路 南起县木材公司,北至资汇宾馆,长1400米,宽8~32米不等,水泥混凝土路面。北段为县直机关驻地,中共邵阳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及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商业局、县广播电视局、县计生局等机关院落皆汇集于此。坐落南段的机关、商店、市场和文化场所有县文化馆、县剧院、县电影院、菜市场、台北大厦、侨汇商场、夫夷饭店、工业品市场(西大门)等,为县城商贸和文化娱乐中心地带。
  邵新街 县城主干道。1980年始建,1985年竣工,自台北大厦向东北延伸至汽车站,长900米,宽2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水泥方块彩色道板砖。坐落此街的机关、商店、市场、学校有塘渡口镇人民政府、县煤炭局、县物资局、县教育局、县工商局、县畜牧水产局、塘渡口镇第一完小、县工商银行、县建设银行、工业品市场(南大门)、县百货大楼南侧、县民政服务大楼、县五交化公司、县种子公司、供销宾馆、县粮贸公司、县汽车站等。
  白虎街 县城主干道。接邵新街,向东北延伸至陡水洞和振羽大道相连,207国道穿街而过。1985年始建,次年竣工。长1100米,宽2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水泥方块彩色道板砖。坐落此街的机关、商店、学校、医院有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农机局、县电力局、县地税局、新财政局大院、县邮政局、县气象局、县公路局、县粮食局、县法院、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校(县第二人民医院)、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交警大队、县新华书店、县农业银行、县信用联社、武元兴宾馆和供销大厦等。
  大桥路(虎嘴路) 县城主干道。西起塘渡口大桥,横穿凤凰路,东至邵新街,1986年建成。长360米,宽21~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坐落此街的机关、商店有县交通局、县中医院门诊大楼、县百货大楼(北侧)、工业品市场(北大门)、县房产管理局、松鹤宾馆等。和凤凰路、渡口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亦为县城中心繁华地段,十字路口东段称大富豪,南为电影院和夫夷饭店。和邵新街接口处,右为县百货大楼,左为县民政服务大楼。
  河西街 县城主干道。东起塘渡口大桥,西至腾达学校,在原塘黄公路上扩建,为县城向西的主要通道。长2500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坐落此街的学校、单位有腾达学校、桂竹山中学、塘渡口镇第三完小、邵阳工具总厂、汽车西站等。
  大冲街(兴隆街) 县城主干道。西起县总工会,东至县审计局,1981年始建,1986年建成。长700米,宽20米,混凝土路面。坐落此街的机关、商店有县审计局、县卫生局、县国税局、县烟草管理局、县盐业管理局、县石油公司、县生资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县老年活动中心、县军干所、县总工会等。为县城家具经营中心地带。
  上大冲街 县城主干道。1995年始进行上大冲街开发区建设,次年建成。西接大冲街东至大岭背豪獭井,长550米,宽2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大岭社区驻地。
  丁冲街(金塘路) 县城主干道。北起汽车站,南至县保险公司,1986年建成。长760米,宽23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水泥方块道板砖。207国道从白虎街折南穿此街而过。坐落此街的机关单位有县电信大楼、县保险公司等。为县城经营建材、汽车配件的中心地段。
  渡口路 自凤凰路中段十字路口,沿塘渡口大桥引桥北侧平行接沿河街。长150米,宽约10米。坐落此街的商场有县二轻大楼等。
  杨栗坳路(环城路) 1986年建成,南自环虎路北上,穿油铺桥至沿河街。长780米,宽10米,东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西段为沥青路面。塘渡口镇第二完小居此路。
  环山路丁冲街修建前,此街为207国道,1956年修建,西起县木材公司,东至县计划生育局手术医院,长1000米,宽8~9米,混凝土路面。
  环虎路(虎脚路) 自大桥路大富豪地段和邵新街平行向东北延伸,至老烟草公司和邵新街相汇。邵新街和丁冲街修建前,此街为207国道。长800米,宽6~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县水利局居此路。
  万宝路 1973年建成,自塘渡口大桥西端溯夫夷河岸南上至塘万宝,长116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县中医院、县党校居此路。
  塘千路 南起斗篷岭,北至县木材公司和凤凰路相接。1972年始建,长900米,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县人民医院和县自来水厂居此路。
  石梅路 石湾至梅子院,建于20世纪60年代,长1000米,宽6~8米,砂石路面。石梅路西北端为县造纸厂。
  农市路 为沿河街和凤凰路之间的菜市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74米,宽20米。
  宝峰街 自白虎街武元兴宾馆向北延至县职业中学。2002年建成,长380米,宽1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
  县城除以上18条主次干道外,还有小街巷28条,总长度8.51公里。
  附一 东拓工程与振羽大道
  2002年2月,县内启动县城东拓工程,中共邵阳县委、县人民政府组建县城建设指挥部,常务副县长黎国宗任指挥长,县政协副主席龙益明任常务副指挥长。3月,动员县内干部职工集资2360万元为前期启动资金。4月,在大木山举行县城东拓工程奠基典礼。6月,第一期工程振羽大道正式立项。7月,县人民政府下发《邵阳县县城东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和《邵阳县县城拆迁安置补偿办法》。11月,振羽大道列入湖南省重点工程。振羽大道西起陡水洞和白虎街相接,东北至峡山铺,长2345米,宽60米,其中左右人行道各6米、左右绿化带各6米、左右非机动车道各6米、中间车行道24米。两旁架设双臂两火钠灯92杆、184盏。是年底奠基开工,次年底,振羽大道第一期工程建成。同时,县汽车总站、烟酒副食品市场、星级加油站、服装城、莲花大厦、石齐学校等工程项目相继破土动工。
  附二 塘渡口火车站站前大道
  塘渡口火车站位于塘渡口镇红石村,火车站至207国道之间的昭阳大道,规划长756米,宽42米,左右人行道各6米,左右绿化带各2.5米,左右非机动车道各4.5米,中间车行道16米,2002年底筹划动工。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