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4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设规划
分类号: TU984.264
页数: 4
页码: 363-366
摘要: 本章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县城乡建设规划情况,包括城镇系统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乡村总体规划、城乡详细规划几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建设规划 邵阳县

内容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
  2001年,由湖南省城建高等专科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首次编制邵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分近(2001—2005年)、中(2006—2010年)、远(2011—2020年)3期。规划预测,至2005年、2010年、2020年,县内城镇人口分别要达到24万、33万、47万人,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24%、32%、45%。城镇体系规划布局为1个县域中心城镇(塘渡口),4个地区中心城镇(九公桥、白仓、五峰铺、长阳铺),7个地区副中心城镇(郦家坪、谷洲、岩口铺、下花桥、金称市、塘田市、黄亭市),10个一般集镇(黄塘、霞塘云、小溪市、长乐、蔡桥、河伯、罗城、诸甲亭、黄荆、金江),构成四级结构的城镇网络体系。
  第二节 县城总体规划
  1981年,编制县城第三次总体规划(1955年和1959年进行过两次县城发展规划编制),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两种。近期规划期限为1981—1990年,按此规划,至1990年,城区占地在1981年4.5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增加0.4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979年的1.26万人增加到2.1万人。远期规划为1991—2000年,按此规划,至2000年,城区控制面积为1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97万人。此规划于1982年由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经邵阳行署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1983年1月起实施。
  由于县城第三次规划对县城发展速度估计不足,至1985年,县城近期规划用地已基本用完。是年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按照修改后的县城总体规划,至1990年城区用地增加2.2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8万人;至2000年城区用地增加3.3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4万人。这次修编制作了《邵阳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1∶5000县城《现状图》、1986—2000年县城《总体规划图》和《管线规划图》。
  1990年,县城建设基本达到近期规划目标,但至2000年的远期规划仍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是年县人民政府委托邵阳市第一建筑规划勘察设计院对修改后的县城总体规划重新修编。这次近期规划至2000年,城区用地增加3.8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4.49万人;远期规划至2010年,城区用地增加5.99平方公里,时城区控制面积为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6.66万人。这次总体规划制作了《邵阳县塘渡口总体规划说明书》、1∶5000《现状图》、1990—2010年《总体规划图》、《用地分析图》、《近期建设规划图》、1∶1000《对外交通布局图》、1∶1000《用地方向示意图》,经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2月实施。
  由于上瑞高速公路和洛湛铁路的修建,县城发展加快,至1995年,县城人口与用地规模均已突破规划。1999年,县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物探队对塘渡口至红石之间22平方公里的地形进行测绘。同时成立以常务副县长黎国宗为组长、副县长潘芳喜为副组长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委托湖南省城建高等专科学校规划建筑设计院在县规划局协助下,于2000年4月开始进行第六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1年5月完成。规划分近期、中期、远期、远景规划4种。近期规划至2005年,城区用地面积为9.5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0万人。中期规划至2010年,城区用地面积为12.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3万人。远期规划至2020年,城区用地面积为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0万人。远景规划至2050年,城区控制在31.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规模为30万人。规划拟将县城行政中心东移,将各项商贸、金融及其他公共设施相继转移新城区,形成县级机构以新城为主,镇级机构以老城为主的格局。这次规划修编的成果有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区域分析图》、《城镇体系现状图》、《城镇体系规划图》、《用地综合评价图》、《用地现状图》、《土地利用图》、《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定位规划图》、《供水排水规划图》、《电力燃气规划图》、《邮政通讯规划图》、《景观规划图》、《土地评价图》、《环保环卫规划图》、《综合防灾图》、《近期建设图》、《远景设想图》、《公用设施规划图》、《中心区土地利用图》、《中心区地块控制图》、《管理控制实施图》,经第十三届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9月起实施。
  第三节 乡村总体规划
  乡域总体规划
  1984年,由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谢海青等人负责,完成塘田市区、五峰铺区、黄亭市区、郦家坪区共22个乡的乡域规划。1985年,全县41个乡(镇)均完成《1985—2000年总体规划设计》和图纸绘制。乡(镇)域总体规划的内容有人口与用地发展模、道路、住宅、绿化、公共建筑等宏观布局,以及电力、电信、供水、排水等专业规划。1986年1月,经第九届县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由县人民政府批转各乡镇执行。1991年,县建设委员会受九公桥镇人民政府、白仓镇人民政府、塘田市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了以上3镇《1991—2002年镇域总体规划》。
  各建制镇总体规划 1983年,县内编制五峰铺镇总体规划。1986—1987年,编制九公桥镇粗线条总体规划。1990年,分别编制白仓、黄亭市、岩口铺、下花桥、长阳铺、郦家坪、塘田市7镇总体规划和重新编制五峰铺镇总体规划。以上9镇总体规划,均于1991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4年编制谷洲镇总体规划,1997年编制金称市镇总体规划,均先后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6—2002年,谷洲镇、白仓镇、下花桥镇、长阳铺镇、九公桥镇、五峰铺镇、岩口铺镇等镇人民政府先后委托县规划局对以上建制镇总体规划进行总体修编。2002年,金称市镇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物勘院为金称市镇测绘了地形图,是年底委托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上建制镇总体规划,除下花桥镇总体规划外,其余均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其他集镇总体规划
  1985年,县内下花桥、双江、白马、湾塘、谷洲、东田、黄荆、诸甲亭、杉木桥、郦家坪、大田、霞塘云、城天堂、小溪市、黄塘、红石、双清、永兴、长乐、杨田、千秋、芙蓉、金称市、河伯、河边、中和、水田、罗城、金江、岩口铺、长阳铺、梽木山、皇安寺、蔡桥、新建等35个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均编制了至1990年近期规划和至2000年远期规划。规划的内容有规划期限内的集镇性质、用地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公共建筑、道路绿化等总体布局,以及电力电信、供水排水等专业规划。均编绘有《集镇现状图》、《集镇规划图》和《集镇规划说明书》。这35个集镇总体规划先后经各乡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查同意,于1986年1月,由县人民政府批转各乡人民政府执行。此后,县内未再进行集镇总体规划修编。
  村庄总体规划
  1986年,由县建设委员会主持,对县内164个中心村庄村民住宅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绘制了各中心村庄《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因编制粗简,实施效果不佳。2002年2月,县城市规划设计室对霞塘云乡双江口村进行近期(2002—2007年)和远期(2008—2020年)规划修编,绘制了该村的《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
  第四节 城乡详细规划
  1986年始,县建设委员会先后对县城街景、道路、住宅小区、市场、园林进行详细规划。以后,县内城乡建设详细规划由县城市规划办公室主持编制。1994年,编制《塘渡口上大冲街修建性详细规划》。1996年,编制《五峰铺商业街修建性详细规划》。1996—1998年,编制《下花桥商业街详细规划》、《白仓镇兴民路详细规划》、《金称市镇金丰街和范园街详细规划》、《长阳铺镇长新街详细规划》、《九公桥镇207国道过境段改道详细规划》。1999年,编制《九公桥镇商业街和中心街修建性详细规划》、《下花桥镇民营街修建性详细规划》。2000年,编制《五峰铺镇五峰路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1年,编制《振羽生态新区规划》、《塘渡口火车站站前区规划》、《白仓镇车站路修建性详细规划》、《莺歌路修建性详细规划》、《综合市场修建性详细规划》、《五峰铺镇兴峰路修建性详细规划》。2002年,编制《白仓镇四峰路街区规划》、《金称市金辉街修建性详细规划》、《岩口铺镇永东街修建性详细规划》、《九公桥镇东风路修建性详细规划》、《塘渡口火车站站前广场详细规划》、《夷江大道修建性详细规划》。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