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航道整治和渡口维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3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航道整治和渡口维修
分类号: U617
页数: 1
页码: 348-349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67年-1984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航道整治和渡口维修的情况。
关键词: 航道政治 渡口维修 邵阳县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航道从未整治,浪急滩凶,走排行船极为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由国家投资,对夫夷水河道的八架车、狮子滩、麻石滩、四架车、油塘、人字滩、狮子石和赧水河道的渣滩、龙家滩、泓公滩、杨家滩、雷打滩、过风滩、道士滩、中滩、棋盘滩、稠树滩、尹家滩、伏溪滩、仙人滩、涂家滩以及资江干流河道的帽老滩、长义滩、老人滩、瞎婆滩、考子石、田字间、盘石滩、孔雀滩等30余处险滩进行整治,县内河道通航条件改善。1967—1978年,东方红、向阳、渣滩3座大坝先后建成,夫夷水和赧水上游通航更加便利。但东方红和向阳两坝船闸因年久失修报废,夫夷水上下断航。渣滩大坝修成时,船闸人字门即被冲坏,上下船只从此被阻。1984年,用择脊筑坝、就鞍挖漕的办法,对资江干流河道进行治理。以后水路运输日趋萧条,很少再整治河道。
  渡口、码头的维修养护由当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负责,县交通主管部门给予少量补助。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