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2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U418
页数: 1
页码: 344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公路养护情况,包括国家养护和地方养护两种体制。
关键词: 公路养护 邵阳县

内容

县内公路养护分国家养护和地方养护两种体制。1978年,县内国道、省道及县道公路的养护由邵阳县养路段负责,乡道和村道公路由常年民工养护,县交通局给予一定补助。1984年,邵阳县养路段更名邵阳县公路段。同年,成立邵阳县县乡公路管理站,负责县内县乡公路的新建与养护,养路工均为聘请的农民代表工。1986年,邵阳县公路段辖养路工班25个(其中代省养路工班2个),县乡公路管理站辖农民代表工养路工班24个,管理模式为工班承包和公里承包两种。1988年,县交通局规定农民代表工工资报酬为每人每月55元,由县交通局负担30元,乡镇负担25元。1990年,九公桥镇和中和乡被评为全市公路民工建勤先进单位。1994年,邵阳县公路段更名邵阳县公路管理局。1999年1月,县公路管理局将原23个工班精简为13个公路管理站。2001年1月,县公路局进行第二次养护体制改革,中层领导人实行竞选,职工进行优化组合。2002年,县公路管理局(含公路管理站)有国家养路工128人,养护公路286.75公里。县乡公路管理站有农民养路代表工167人,养护公路203.36公里。未纳入常年养护的乡村道,或由乡村企业出资出人养护,或按人头分摊义务工养护,或凭善男信女投劳捐资养护,养护模式不一。
  2002年,县内有养路班房38座。其中国家养路工班房27座,位于207国道的有长冲、红石、黄塘、白仓、塘田市5座,位于320国道的有烂坝、长阳铺2座,位于省道217线的有湾塘、下花桥、板桥3座,位于省道317线的有水田、渣滩、807、813四座,位于黄石线的有老木塘、吴家、立华、蔡桥4座,位于两峦线的有杉木桥、峦山铺、双江3座,位于长罗线的有九公桥、长阳铺、杉木岭3座,位于岩霞线的有皇安寺1座,位于红谷线的有东田、大坪2座,国家养路工班房均设有职工宿舍、会议室、厨房、厕所、工具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另有民工建勤养路工班房11座,分别为小溪市工班房、皇安寺工班房、河边工班房、金称市工班房、芙蓉工班房、蔡桥工班房、长乐工班房、城背工班房、千秋工班房、枫木铺工班房、九塘工班房。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