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皮革羽绒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91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皮革羽绒业
分类号: TS5
页数: 2
页码: 324-325
摘要: 本节记录了1978年-2002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境内皮革羽绒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各时期的生产、产量、产值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皮革工业 羽绒工业 邵阳县

内容

皮革制品
  1978年,县内有邵阳县皮件厂1家皮革制品企业。1979年,县皮件厂改手工制作为机械冷压生产,当年生产皮鞋1.2万双、皮箱1200口,同时生产人造革提袋、模压箱、公文包、沙发、手套等产品。1982年,县皮件厂生产的人造革软包箱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质量第二名。1983年,从县皮件厂分出县皮鞋厂。1984年,县皮鞋厂生产的泡沫凉鞋、冷压女式春秋皮鞋及皮件厂生产的皮沙发首销深圳,县皮鞋厂生产的牛皮筋带敲花圆女鞋与县皮件厂生产的常汉箱、模压箱均获邵阳地区轻工产品质量第一名。同年县皮件厂投资3.3万元购进高速洗压机和远红外线烘烤机,工效提高8倍,产品合格率为99%。1986年,县内皮革制品企业有县皮鞋厂、县皮件厂、时新皮鞋厂、白仓镇皮件厂4家,从业人员227人,当年生产手提皮箱1.27万口、皮手套3.64万打、皮鞋15.88万双。1987年,县内产皮鞋10.5万双、皮箱0.39万口、皮手套4.4万打、皮沙发400套。当年县皮鞋厂生产的双洲牌8702男式敲花海棠皮鞋和8709男式边扣舌式凉鞋,获全国首届金鞋奖,县皮鞋厂厂长黄俊儒获金鞋企业家称号。1988年,县皮鞋厂生产的高帮童棉皮鞋和毛里帮童皮鞋,获全国百花杯奖;8702冷压敲花童鞋、8602女式凉鞋、8603男式凉鞋均获邵阳市同行业产品质量第一名。1989年,县皮鞋厂、县皮件厂始推行供销承包责任制。1990年,县皮革羽绒制品厂创办,其生产的羽绒保暖鞋获国家专利,被列入湖南省1991年度科技星火计划。是年县内有皮革制造企业5家,从业人员329人,当年生产皮鞋16.4万双、皮手套33万打。1991年,县皮鞋厂始实行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同年,县皮革羽绒制品厂生产的仿古羽绒保暖鞋先后获湖南省首届专利产品展评会金奖和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1992年,县内皮革制品生产开始滑坡。1996年,县皮革羽绒制品厂、县皮鞋厂、县皮件厂先后破产。2000年,私营皮革厂家从1996年的2家增至15家,从业人员482人,另有个体手工皮鞋作坊数十家。2002年,仅剩下花桥衡宝鞋业厂、县皮箱厂、塘渡口湘南皮箱厂、金称市泰鹰厂、小溪市皮鞋厂、华光皮鞋厂等6家私营皮革厂继续生产,共有从业人员364人,年产皮鞋59.32万双,合计年产值1366万元。
  毛皮鞣制
  1994年,白仓镇开办毛皮制革厂,至1997年,累计产销皮革29.51万张,年均产值345.25万元。1998年,县内有民营毛皮制革厂5家。2001年,仅剩五峰铺镇张晓艳创办的湘中制革有限公司1家。1998—2002年,湘中制革有限公司累计产皮革473万张、产值2980万元、交纳税金78.5万元,有固定资产280万元。
  羽绒加工及制品
  1981年,五峰铺雨具厂更名邵阳县羽绒制品厂,转产羽绒制品,为县内第一家羽绒生产厂家,有职工116人。1982年产羽绒924吨、各类羽绒制品1.1万件。1985年,邵阳县服装厂更名邵阳县羽绒被服厂。同年,五峰铺镇吕敬帮等6户农民合办私营邵阳县羽绒制品厂,生产羽绒和霞峰牌系列羽绒制品,产品畅销全国及欧美和港台地区。1986年,县羽绒制品厂迁塘渡口镇白虎街,1987年产羽绒制品4.5万件、羽绒192.9吨。1991年,县内各地兴起羽绒生产热,羽绒制品鱼龙混杂。同年私营邵阳县羽绒制品厂停办。1993年,县羽绒被服厂停产。1996年,县羽绒制品厂破产。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邵阳县皮件厂
相关机构
邵阳县皮鞋厂
相关机构
毛皮制革厂
相关机构
五峰铺雨具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