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86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管理
分类号: F302
页数: 2
页码: 267-2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至2002年种植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关键词: 邵阳县 生产队 粮食作物

内容

1978年,农村仍实行集体生产,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生产队根据上级的统一规划进行生产安排,各级党政部门对农业生产行政干预甚多。时县农业局负责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各区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各公社均配有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1981年始,各公社(1984年后为各乡镇)配备专职农技干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自主行使生产经营权,各级党政部门对农业生产由直接管理逐步转向宏观调控和服务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84年,县供销合作社多种经营办公室划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同时加挂柑橘生产办公室牌子,柏玉楚兼任主任。期间,县人民政府注重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优质水稻和发展柑橘、烤烟生产。1990年,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升格为正局级机构,谭贤绍(兼)、蒋甫成先后任主任。1992年成立邵阳县烟草生产办公室,谭贤绍任主任。1995年,撤销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和烟草生产办公室,其职能并入县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年,各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随撤区并乡消失,新成立22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隶属县农业局。2002年,县农业局设法规股、人事股、计财股、粮食作物指导站、经济作物指导站、植保植检站、土肥站、科教站、种子管理站和办公室,辖县种子公司和22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兼管七里山园艺场、县原种场、县农科所和大禾岭园艺
  场。1978—2002年,曾锡庭、周诚立、邓自重、杨天顺、李达君、刘文国、肖森林先后任县农业局局长。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