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商登记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85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商登记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2
页码: 245-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至2002年邵阳县工商登记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关键词: 邵阳县 工商 工商登记

内容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内工商企业登记始步入正常。1979年,由县工商局主持,对县内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进行普查,全县共登记各类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307户。1984年,县内工商企业使用全国统一的《营业执照》,全县有登记发照的工商企业1883户,从业者2.06万人。1985年,县工商局对54家由企业创办的公司进行清理,注销13家无资金、无场地、无固定人员的“皮包公司”,查处由党政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创办的企业4家,对14家违法经营的企业给予经济处罚。1995年,县内放宽工商企业经营范围和登记条件,允许工商企业先生产经营,待条件成熟再行登记,被称为“先上车后买票”。2000年,发放工商企业监督管理卡。2001年,有620家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或在注册住所查无下落的企业,被登报吊销营业执照。2002年,县内共核准登记工商企业2016家,其中国有企业559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374家、个体联营企业3家,总注册资金2.49亿元。
  个体工商业登记管理 1978年,全县个体工商业仅有1家因工致残者开设的个体修理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恢复个体经营。1980年,县工商局批准由18名城镇待业青年开办的16家个体商业户持照开业。1983年始,县内允许个体工商户取名称字号、刻用图章,对外出经营者,发放规定地区和规定期限的《外出经营许可证》。1984年始,允许农民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是年,县工商局制发《支持改革,促进搞活流通的17条措施》,解除个体经营户申办营业执照需村、乡、区三级行政机关签署意见的规定,对个体私营工商业取消经营户数、经营范围、经营方向和经营地点的限制。1985年,县内整顿个体工商业经营秩序,取缔无照经营。1987年,全县有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05万家、从业者1.22万人。1993年,成立邵阳县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扶植个体私营经济。是年全县有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8622家,从业者1.36万人;登记注册私营企业27户,从业者355人,注册资金1630万元。199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颁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项优惠措施》,简化县内个体私营工商企业登记办照手续,允许“先上车后买票”。199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制止各职能部门对个体私营工商户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个体私营企业实行税费优惠。2001年,县内对个体私营商家实行三级登记审查制度,严格审批条件。2002年,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放宽政策限制,给予优惠。是年,全县有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9564家,从业者2.51万人,注册资金8846万元;有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00家,从业者1475人,注册资金3370万元。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