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统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8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统计管理
分类号: F222
页数: 2
页码: 237-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至2002年邵阳县统计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其中包含:统计机构、定期报表、统计年鉴、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执法。
关键词: 邵阳县 统计 报表

内容

机构 1978年,县内由县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履行统计管理职能。1980年6月,恢复成立邵阳县革命委员会统计局。1984年7月,邵阳县农村社会经济抽样调查队成立,为省属机构,负责县内农村住户和农产品产量抽样调查、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及农村贫困监测调查。1989年,县内各区、乡(镇)成立统计站。1990年,邵阳县获全省统计网络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五峰铺区统计站获全国先进统计站称号。1995年撤区并乡时,区、乡(镇)统计站撤消,各乡(镇)设兼职统计员1人。2002年,县统计局设统计法规监督股、农业社会财贸统计股、工交投资综合统计股和办公室,有职工16人。是年,县农调队有职工7人,县内各机关团体、乡镇(场)、企事业单位均设有专职或兼职统计员。1980—2002年,谢祝荣、陈伶、杨超成、林亲义、张雄强先后任县统计局局长。
  定期报表 1978年,县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统计报表混乱、统计资料收集不上的现象依然存在。1982年11月,由县统计局主持,对县内统计报表进行清理,县内统计报表多而乱的问题得到控制。1985年,县统计局设农业、工业、商业、劳动工资、基建投资、交通、能源、物价、综合平衡、社会、人口、科技等专业定期报表,逐步建立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核算体系。期间,亦存在统计报表失实的现象,乡镇企业的报表数据失实尤为严重。1995年起,综合平衡核算由原来的MPS体系转换为SNA体系,国民收入指标被国内生产总值取代。1997年始,县内工业报表由原来的以产值为核心指标改用产品产量为核心指标。2002年,县统计局向各乡镇场及县直单位征集的定期报表有120种,共3494个项目。
  统计年鉴 1979年8月,由县计划委员会编发《1949—1978年邵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内容包括历年行政区划、土地、户口、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金融、文教、卫生、劳动工资等全面数据。1980年始,每年均由县统计局主持编印《邵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又称统计年鉴)。至2002年,县内共编印统计年鉴23期,每期印数约200册。
  普查 1982年,县内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编印了《邵阳县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汇总资料汇编》。1985年,县内开展第二次工业普查,编印了《邵阳县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是年,对塘渡口镇、五峰铺镇和九公桥煤矿的房屋数量、质量及占有使用情况进行普查,编印了《邵阳县城镇房屋普查资料》。1987年,邵阳县获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银杯奖。1990年,县内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编制了《邵阳县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获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县内开展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获全省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县内首次开展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县内开展第三次工业普查,编印了《邵
  阳县第三次全县工业普查数据汇总表》,刻制数据光盘1套。1997年,县内开展第一次农业普查,编制了《邵阳县第一次农业普查汇总表》,刻制数据光盘1套,保存有原始调查表,并获全省数据处理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县内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整理编制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世纪之交的邵阳县人口》,并获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单位称号,霞塘云乡被评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同年县内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2002年获全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称号。
  抽样调查 1980年7月,邵阳县被定为全省23个农村调查县之一,从诸甲亭公社的3个大队中选出30家农户为抽样调查样本点。1984年7月,邵阳县农村调查队(简称县农调队)从全县100个村中选出100家农户为调查点,每村聘1名辅助调查员,样本点不定期轮换。1993年后,邵阳县连续3年为湖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县之一,每年由湖南省农村调查机构在县内的5个乡镇中抽出5个村的全部人口作为人口抽样调查样本点。以后抽样调查内容增多,逐步取代原来的全面报表制度。2002年起,县农调队开始在县内开展贫困监测调查。
  统计执法 1984年1月,县内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93年,县统计局与县法院联合成立统计法规执行室。是年始,县统计局对各单位的统计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1995年始,县统计局与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每年对全县各单位进行一次统计执法联合检查。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