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8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分类号: F259.21
页数: 2
页码: 235-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至2002年邵阳县经济计划内物资供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关键词: 邵阳县 经济 编物资供应

内容

1978年,县内仍按照国家规定,对金属材料、化工原料、燃料和农机具等物资实行计划供应。当年属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有791种,其中统配210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物资供应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逐年缩减工业品生产资料指令性分配计划。1978年8月,邵阳县生产服务公司成立,公司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经营国家计划外的金属材
  料、化工原料和农机具等商品购销。1980年,除机电产品中的汽车、导线、电焊条和化工建材产品中的水泥、橡胶、轮胎、烧碱等重要物资仍实行计划分配外,其余产品都实行合同订购或敞开供应,钢材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经营。1984年,县生产服务公司并入县物资局业务股。期间,除金属、火工产品、橡胶、轮胎、水泥、导线、硫酸等产品仍实行计划申报外,其他产品均由县物资部门直接向生产企业敞开订货,形成横向的多渠道、少环节购销网络,上级专营公司日渐失去长期握有的产品计划分配经营优势。1987年始,钢材、生铁实行对计划内和计划外同价销售,向计划内用户返还差价的供应办法。1991年后,逐步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县内实行40余年的产品计划分配调拨制度宣告完结。以后除火工产品仍需经公安部门办理准购手续外,其他商品均敞开供应。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