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商联 侨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9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商联 侨联
分类号: D638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文记叙1987年到2002年邵阳县邵阳县工商业联合会和邵阳县归侨侨眷联合会具体情况。
关键词: 邵阳县 工商联 侨联

内容

一、工商联
  1987年4月,召开第三届邵阳县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恢复成立邵阳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县工商联),选举毛辉华为名誉主任委员,田平华为主任委员。至2002年,县工商联先后进行3次换届,伍佑祥任第四届主任委员。自第五届始,主任委员改称主席,郭妤、金友国先后任主席。期间,县工商联相继在县内主要集镇建立工商联分会。1996年12月,县工商联兼挂邵阳县总商会牌子。同年,县工商联塘渡口镇分会捐资5万元支援抗洪救灾,九公桥
  镇分会会员伍明亮个人捐资1万元支援抗洪救灾。1998年,湖南省工商联副会长林钮考察了白仓、五峰铺、岩口铺3个工商联基层分会。2000年6月,第二届湘、桂、黔毗邻县(市、区)总商会经贸联谊会在邵阳县召开。2002年,县工商联辖塘渡口、九公桥、岩口铺、长阳铺、小溪市、白仓、塘田市、金称市、谷洲、下花桥、诸甲亭、五峰铺、罗城、黄亭市等14个分会,约有会员900人。1987—2002年,县工商联共向政府提出提案、建议216条(含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个人提案、建议),调解各种工商业纠纷200起,会员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值100万元。
  二、侨联
  1986年,召开邵阳县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成立邵阳县归侨侨眷联合会(简称县侨联),配员2人。县侨联成立后,协助县委落实侨属政策,使县内55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批斗抄家的侨属在政治上获得平反,经济上获得退赔。同时先后与分布于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等14个国家的94户本县籍海外侨民和45户本县籍港澳同胞建立了联系。1989—1996年,县侨联先后促成日侨刘自成捐资20万元在其家乡九公桥镇庙山村创办自成学校。香港人士杨善元来县创办亿泰手套厂,香港人士沈丙麟捐修黄亭市镇双龙村希望小学,香港人士范子安捐修岩口铺镇石脚村希望小学。期间,县侨联还帮助县内侨属创办了阳光工艺美术社和工商侨联经济咨询服务部等经济实体。1986—2002年,县侨联先后经过5次换届选举,李建文、卿德明、戴芬生、何佳良先后任主席。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