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政协
分类号: D627
页数: 9
页码: 186-194
摘要: 本文记叙1984年到2002年邵阳县政协情况。其中包括政协委员、政协会议、工作机构、活动述要等。
关键词: 邵阳县 政协

内容

第一节 政协委员
  1984年4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县第一届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政协)成立。本届县政协有委员90人。其中女委员24人,占26.66%;非党委员58人,占65%。本届委员来自18个界别,其中代表中共组织参加的委员6人,占6.66%;科学技术界委员15人,占16.67%;农林界委员和教育界委员各8人,分别占8.89%;台胞台属委员5人,占5.56%;少数民族委员和归侨侨属委员各4人,分别占4.44%;妇联组织和广播新闻界委员各3人,分别占3.33%;工会、共青团、财贸工商、文艺、社会福利等界别的委员各2人,分别占2.22%;体育界委员和宗教界委员各1人;特邀委员8人,占8.89%。
  县政协委员按照政治性、先进性、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在本人赞成政协章程的前提下,由各部门、各单位提名推荐和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及政协机关派员考察后,经政协党组研究,报县委常委同意,政协常委会协商讨论通过即可成为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委员任期与本届委员会任期一致,换届前任免,可以连任,但换届时留任的委员只能占委员总数的1/3。也可根据工作和界别需要,在届中辞免和增补。非党委员应占委员总数的60%以上。委员年龄一般要求男55岁以下,女50岁以下,特殊需要的委员年龄可以放宽。
  2002年,政协邵阳县第六届委员会有委员219人。其中女委员39人,占17.4%;非党委员131人,占60%。以界别分,代表中共组织参加的委员38人,占17.35%;财贸工商界委员31人,占14.15%;农林界委员22人,占10.05%;科学技术界委员20人,占9.13%;工会组织的委员12人,占5.48%;妇联组织的委员8人,占3.65%;共青团组织的委员和台胞台属委员各7人,分别占3.19%;文艺界委员、少数民族委员、归侨侨属委员各4人,分别占1.83%;体育界委员、宗教界委员、新闻界委员各2人;社会福利界委员1人;特邀委员27人,占12.33%。
  第二节 政协会议
  一、政协全体会议
  政协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县政协自1984年成立至2002年,已举行六届共计21次
  全体委员会议,均在县城塘渡口举行。政协全体会议的会议议程为:听取讨论县政协常委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听取讨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酝酿协商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领导候选人名单。
  第一届委员会 届期3年,共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4月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政协邵阳县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6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9名。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4月召开,会议增补了县政协委员39名,补选常务委员3名、副主席2名。第三次会议于1986年4月召开,会议补选县政协常委1名,增补委员16名。
  第二届委员会 届期3年,共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2月26日至3月2日举行,选举产生政协邵阳县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8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8名。第二次和第三次全会分别于1988年3月和1989年4月举行。
  第三届委员会 届期3年,共召开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2月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邵阳县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6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11名。1991年3月和1992年2月分别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体会议。
  第四届委员会 从本届开始,政协每届任期为五年,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第一次全会于1992年12月举行,选举产生了政协邵阳县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6名、秘书长1名和常务委员13名。第二次全会、第三次全会、第四次全会、第五次全会分别于1994年3月、1995年3月、1996年3月、1997年3月召开。
  第五届委员会 共召开了6次全体会议。由于换届提前,本届第一次会议于1997年12月5日至10日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邵阳县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6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23名。1998年3月召开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2000年3月、2001年3月、2002年3月分别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体会议。第三次全会增选政协常委3名,第五次会议增选政协副主席1名。
  第六届委员会 政协邵阳县第六届第一次会议于2002年11月25日至29日召开,选举产生了政协邵阳县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5名、常务委员24名。
  二、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县委员会于1984年4月成立后,即设立常务委员会,政协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由政协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人数一般占委员总数的15%。政协邵阳县第一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19名,第二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18名,第三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22名,第四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22名,第五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34名,第六届常务委员会有组成人员30名。
  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席办公会议决定召开,主席或副主席主持,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讨论政协本身内部事务,并就县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政治协商。县政府每年年中与年末向政协常委会通报全县经济工作情况,县委办
  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在每年9—10月份向县政协常委会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县政协常委会在政协全会前还要对县政府工作报告、全县国民经济计划报告、全县财政预(决)算报告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协商讨论。1984—2002年,县政协共召开常务委员会会议115次,其中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34次,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18次,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12次,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26次,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21次。
  三、政协主席办公会议
  县政协主席办公会议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参加。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不定期召开。主席办公会议由主席主持,研究、部署本会的主要工作,安排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和日程。以及根据县委的要求,安排协商活动,决定协商的形式与范围。同时研究组织专题调查和视察活动等有关事宜。1984—2002年,县政协共召开主席办公会议123次。其中第一届委员会召开15次、第二届委员会召开16次、第三届委员会召开18次、第四届委员会召开32次、第五届委员会召开36次。
  第三节 工作机构
  1984年,县政协常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5年5月,办公室下设秘书组和档案信访组。1986年11月,撤销办公室下设的秘书组和档案信访组,改设4个专门委员会。1990年,县政协工作机构增加为6个委员会和办公室。1997年,又精简为4个委员会和办公室。
  政协办公室 1984年4月成立,主要负责政协各种文件的起草、会议的准备和机关内务等工作。1984—1998年,先后由罗德成、龙益明领导办公室工作,1998—2002年,蒋日新任主任。
  提案法制群团委员会 1986年11月成立提案工作委员会,陈桂林、吴寿涛先后任主任。1990年5月,增设社会群团法制委员会,王征培、艾翠娥、彭东方先后任主任。1997年提案工作委员会、社会群团法制委员会合并为提案法制群团委员会,主要负责受理和协商办理委员提案以及司法监察和群众团体有关方面的问题。1997—2002年,肖化军、彭东方、邓艾发先后任主任。
  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 1986年11月,县政协设立学习委员会和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学习委员会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并为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主要负责受理和协商有关宣传、文史、档案等方面的工作,收集、编印县内文史资料。1986—1990年,黎笃柏任学习委员会主任,李永根任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1990—2002年,李永根、周先珍、沈惠南先后任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经济科技联络委员会 1986年11月,县政协设立咨询联络委员会,向赐生、唐寿卿先后任主任。1990年5月,撤销咨询联络委员会,设立经济科技委员会,向赐生任主任。同时增
  设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龚鹏进任主任(副县级干部)。1997年,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和经济科技委员会合并为经济科技联络委员会。至2002年,周先珍、蒋业龙先后任主任。
  文教卫体委员会 1990年成立,主要负责受理和协商有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1990—2002年,李庚校、钟玉恒、吴吉华先后任主任。
  第四节 活动述要
  委员提案 1984—2002年,政协邵阳县委员会共收到委员提案2395件,其中立案2140件,占提案总数的90%。立案的2140件提案中,有关政治、法制建设的470件,占22%;有关经济建设的1284件,占60%;有关科教文卫方面的386件,占18%。县政协委员提案均在每次县政协全会后,提交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武装部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办理。1984—2002年提交的2140件县政协委员提案中,有1382件被承办单位采纳或基本采纳。1987年2月,7名县政协委员联名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的提案,被县委、县人民政府采纳后,一年时间内累计集资78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7万平方米。1988年4月,夏代辉、林美莲委员提出关于整修县城公路的提案,县交通局长拿着此提案到省交通部门争取资金,得到省交通厅的关注,当年拨款108万元,整修了县城城西路和大岭背路段。1993年8月,县政协向县政府提出《关于迅速落实县城第二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的建议案》,县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从蓝印户口城镇配套费中借款350万元修建了第二自来水厂,满足了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1995年,县内破获一起销售假化肥案后,受害农户一直没有得到赔偿,邓善清等10位委员于1996年提出“假化肥赃款何时能把钱赔到农民手中”的提案,县检察院接办此提案后,抓紧调查、审理,追回赃款15.4万元,全部退赔给受害农民。2000年,张友田委员提出的“关于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公开制度的建议”,县委、县政府采纳这一建议,联合下发了《中共邵阳县委、邵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财务开支实行集体会审制度的规定》,自此,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财务集体会审制度,一直坚持实行。1984—2002年,各承办单位对历届政协委员提案的办复率为100%,政协委员对提案办理结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92%。
  调查与视察 1987年,县政协就塘渡口镇小学生读书难的问题进行调查,写出《关于解决塘渡口镇小学生读书难,迅速创办第二完小的调查报告》。县委、县政府研究后,作出筹建第二完小的决定。1989年,塘渡口镇第二完小修建成功。1993年,县政协组织在农业系统工作的委员就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10天调查,写出《关于我县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调查报告》。1996年,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县民营经济进行了5天调查,写出“关于我县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2001年,县政协组织教委系统的委员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了6天调查,写出“加快中小学校调整布局步伐,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调查报告。1984—2002年,县政协先后组织委员持证视察120次,写出视察报告101篇;开展调研活动235次,写出调查报告125篇。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1984—2002年,县政协和各委员活动组共开展对口协商850次。1998年,县内群众对假冒伪劣商品反映强烈,县政协与县工商局、县物价局、县技监局等职能部门协商后,配合职能部门在全县进行了15次市场大检查。累计销毁伪劣商品3480件,没收各种非标准度量衡器2360件。1996年始,县公安局、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县教育
  局、县人事局等单位相继聘请县政协委员为监督员,部分执法单位邀请县政协委员参加听证会,了解情况,发表意见,跟踪监督。
  采编文史资料 1988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邵阳县文史资料第一辑》,约12万字,32开本,李永根主编。1991年,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邵阳县文史资料第二辑》,约12万字,李子林主编,32开本,内部印刷800册。2002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邵阳县文史资料第三辑》,20万字,钟玉恒主编,32开本,内部印刷2000册。
  其他活动 1984—2002年,县政协共接待回国观光、探亲访友的台胞、港澳同胞和侨胞共626人次,协调安置3名三胞人员回国定居。期间,县政协还开展各种技术讲座、科普宣传810次。另县政协自成立之日始,还通过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各类专题座谈会、参加执法单位情况通报会、行风评议会、意见听取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协商活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除开展以上活动外,县政协还经常配合和直接参与全县中心工作。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