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政务公开和优化经济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政务公开和优化经济环境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页码: 181-182
摘要: 本文记叙1996年到2002年邵阳县政务公开和优化经济环境情况。
关键词: 邵阳县 政务公开 优化经济环境

内容

一、政务公开
  1996年3月,县政府决定在县直机关和乡镇场全面实行政务公开,至2000年底,县内已对招生、招工、录干、办理证照、税费收缴和减免、收费管理和使用、职称评定、用地审批、征地补偿、城市规划、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建设工程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罚没款收缴和管理使用、邮电资费、电价管理、生育证审批和发放、计划外生育费征收和使用、扶贫救灾款物分配、农民负担、乡镇财务等政务项目的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人员、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均由各职能部门通过阳光台、办事台、电视台、县报向社会公开。
  2001年7月,县人民政府在邵新街老农业银行院内设立邵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县发展计划局、县建设局、县计划生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国家税务局、县地方税务局、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县文化局、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卫生局、县农机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房地产管理局、县环保局、县交警大队等20个单位先后在县政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共负责办理93项行政审批业务。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县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99万人次,办理业务1.3万件,收费46万元,处理政务投诉110起。
  2002年,凡属运用行政权限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党和国家机密除外)已全部实行公开。是年底,县内22个乡镇都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建有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栏。全县所有乡镇场都开通了110便民热线电话,每天24小时开放。有18个乡镇实行部门联合集中办公,建立便民服务窗口。有21个乡镇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当年全县共建立政务公开中心26个、办事大厅4个、公开栏43个、发放政务公开宣传资料5300份,建立政务公开评议小组225个、监督小组4个,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了政务公开举报电话和政务投诉窗口,落实监督制度8项。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996年3月,成立邵阳县经济环境治理整顿领导小组,整治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和全县经济发展秩序。2002年3月,成立邵阳县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优化办)负责日常工作,与县政务中心合署办公,王晓阳任主任。是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和《邵阳县优化经济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对全县所有职能部门的执法、执纪、执罚、执收行为进行规范,全面推行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全县49个执法执纪执收单位都根据本单位职能,写出书面承诺,交县优化办审查通过后,在县电视台和《邵阳报》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县内的各类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宣布废止84件,修改2件,确定失效2件。是年,县优化办共接受对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等“四乱”行为的投诉108件,立案92件,查处92件;制止或退还乱收、乱集、乱摊、乱罚的金额100万元。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