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978—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政事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1978—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政事纪略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页码: 139-140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县1978—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在任期内配合县委,对历次“左”的政治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为平反对象进行经济补偿和工作生活安置。同时开辟就业门路,安置按政策回城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关键词: 邵阳县 革命委员会 政事纪略

内容

本届县革命委员会在任期内配合县委,对历次“左”的政治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为平反对象进行经济补偿和工作生活安置。同时开辟就业门路,安置按政策回城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期间,县内开始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允许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县内市场,允许个体经营,逐步开放集市贸易,在全县增设集贸市场26处。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并开始注重发展社队企业。本届县革命委员会在工业上主抓了食品行业、轻纺行业和建材行业的发展,农业上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和发展油菜生产。自本届县革命委员会始,恢复县级领导人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制度。本届任期内,县内贯彻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取缔了反动会道门同善社。同时清除极“左”路线对教育战线的危害,恢复被“文化大革命”扰乱的教育秩序,重新调整学校布局,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办高中全部并入区办高中。重视计划生育,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期间,还进行了恢复县人民政府的筹备,规划实施了县城邵新街和大冲街的建设。任期内,渣滩电站建成投产。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