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5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
分类号: D625.64
页数: 8
页码: 132-139
摘要: 本文记叙1968年到2002年邵阳县地方人民政府机构情况。其中包括邵阳县革命委员会、邵阳县人民政府、邵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邵阳县区行政机构、乡镇(公社)行政机构和村民自治组织等。
关键词: 邵阳县 地方人民政府

内容

第一节 县革命委员会
  邵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68年9月17日,时县内党政机构在“文化大革命”冲击下均已瘫痪。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初为全县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机构。1970年9月26日中共邵阳县委恢复后,县革命委员会为全县行政首脑机构。1978年11月20日,邵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革命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5名、委员47名,设直属工作机构40个。1980年12月恢复县人民政府后,县革命委员会终结,其下设工作机构改为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一、县人民政府机构概况
  1980年,恢复邵阳县人民政府,原县革命委员会下设机构改为县人民政府下设机构。1981年,县人民政府有下设直属机构43个,仍沿袭县革命委员会的惯例,将县政府办事机构划分为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委员会、县经济委员会、县计划委员会、县财贸委员会、县建设委员会、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等7个系统(又称战线)。1984年,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升格为独立的战线。1986年,县教育局更名县教育委员会,升格为独立的战线。同年,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增至60个,其中县政府行政机构29个,直属企事业机构19个,市县双重领导的机构12个。1989年,县乡镇企业局更名县乡镇企业经济委员会,升格为独立的战线。
  1994年机构改革后,县人民政府下设工作机构31个、协调办事机构4个、承担行政职能
  的直属事业机构12个、转为经济实体的直属机构6个,共分为10个系统。1994—2002年,县政府办公室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民政局、县劳动局、县人事局、县国土局、县老龄委员会办公室、县信访办公室、县残疾人联合会、县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法制办公室、县房改办公室、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县经济研究室等;县计划委员会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物价局、县物资局、县统计局;县经济委员会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工业局(公司)、县交通局、县煤炭局、县二轻局(手工业联社)、县食品工业办公室、县药材公司、县技术监督局、县电力局、县邮电局等;县农业委员会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水电局、县农机管理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县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站、县气象局等;县财贸委员会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商业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外贸局、县审计局、县蔬菜办公室、县三查办公室、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县烟草专卖局等;县建设委员会系统管理的单位有县环保局、县房地产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教育委员会、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县乡镇企业经济委员会为单独的系统。
  2002年,政府机构再次进行改革后,取消战线,各部、办、委、局直接由县人民政府管理。是年,县人民政府有副局级以上直属机构87个。其中县人民政府组成机构24个,分别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发展计划(招商)局、县经济发展局、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局、县建设局、县公安局、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司法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计划生育局、县审计局、县统计局、县监察局、县环保局;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12个,分别是县内贸行业管理办公室、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乡镇民营企业局、县信访局、县经济研究室、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县物价局、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粮食局;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机构11个,分别是县广播电视局、县房地产管理局、县体育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机管理局、县农村经济管理局、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县煤炭工业局、县市场管理局、县档案局、县史志办公室、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为企业管理的直属机构4个,分别是县外贸局、县轻纺工业局、县物资局、县商业局;由省市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双重管理的机构有县气象局、县邮政局、县电信局、县电力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公路管理局、县技术监督局、县国家税务局、县地方税务局、县烟草专卖局等24个。其他副局级机构11个。
  政府机构中,县公安局、县司法局虽属政府组成单位,实际归口县委政法系统,由县委政法委员会管理;县卫生局、县广播电视局、县体育局、县文化局实际归口县委宣传系统,由县委宣传部管理;县监察局自1993年起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县档案局实际隶属县委办公室;县史志办公室承担党史研究和县志编纂双重职能,其人事和党史研究职能隶属县委办公室管理,县志编纂职能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原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县教育局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升格为独立的战线后,不再隶属县委宣传部。
  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1981年,设立邵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处理县人民政府的日常政务,为县政府办战线的牵头单位,时设有秘书组、行政组、人事组、综合组等组室。1984年,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划归县政府办公室管理。1988年,成立县经济研究室,归口县政府办公室管理。1992年,成立县人民政府纠纷调处办公室,归口县政府办公室管理。1995年,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划归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同年县经济研究室并入县政府办公室,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并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997年,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划归县政府办公室管理。2001年11月行政机构改革后,县政府办公室设秘书组、人事组、纪检组、城镇组、提案组和行政组,辖县宗教局、县经济研究室、县移民办公室、县法制办公室、县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县房改办公室、县住房资金管理办公室、县“两烟”办公室和县安全监督局,兼管县残联、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信访局和县粮食局。2002年,撤销县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其职能分别并入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和县国土资源局。1981—2002年,马绍周(副)、柏玉楚(副)、蒋利民、刘兴华、杨天顺、钟经求先后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第三节 区行政机构
  1978年,全县下设8区,各区成立有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设正副组长,为县革命委员会派出机构。1979年,撤销各区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恢复设立8个区公所,区公所设正副区长、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995年,撤区并乡后,区公所自然消失。
  1978—1979年6月县内各区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名单:
  塘渡口区 粟林秀(女) 五峰铺区 李帮能
  郦家坪区 刘汉成 下花桥区 袁昌文(副)
  九公桥区 邓星球 梽木山区 陈菊九
  黄亭市区 莫寿明 塘田市区 刘敬文
  1979年7月至1995年县内各区公所区长名单:
  塘渡口区公所 宁芬、向赐生、廖庆元、田卫国、莫爱国、胡京平、唐定明
  五峰铺区公所 刘敬文、李兴发、王楚堂、王孟堂、张高明、赵早生
  郦家坪区公所 莫银魁、李维民、郑刚常、李连保、银海初
  下花桥区公所 贺绍维、刘服钦、彭迪先、彭东方、谭敦连、刘金惕
  九公桥区公所 唐致力、陆古城、伍祯祥、杨自祥、覃松发、马均平、刘连生、杨焕湘
  梽木山区公所 陈保华、罗德礼、黄诗运、王卓明、杨太平、邓星耀、李中华、陈君华
  陈湘华
  黄亭市区公所 陈海洋、李立成、李连喜、李清荣、肖水腾、易少华
  塘田市区公所 李胜云、唐宗德、蒋宗雨、刘高生、张贤桐、简放明
  第四节 乡镇(公社)行政机构和村民自治组织
  1978年,县区以下基层政权设公社(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和委员。公社以下,农村设大队和生产队,大队设正副大队长、秘书、民兵营长、妇女主任、治保主任等职,生产队设队长、妇女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等职;城镇设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主任、秘书等职。1984年6月,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同年,全县设立36个乡、5个乡级镇,由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41个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设正副乡(镇)长、秘书和民政、财粮、文教、武装、乡镇企业、计划生育、经营管理等助理或专职干部。农村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村设村民委员会,配村主任、秘书、治安委员、妇女主任等职,组设组长。
  198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后,县内农村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1989年,全县628个村,全部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共选出村民委员会主任628人、委员1994人。1993年,全县进行第二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出村民委员会主任628人、其他村干部1210名。以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每3年举行一次。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县41个乡镇合并为10个乡、12个镇,另有3个乡级国有农林场。此后,村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村民海选(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推选、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进一步体现村民意愿。但在一些地区,出现家族宗派势力干扰村民委员会选举和贿选的现象。1999年,全县进行第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出村民委员会主任646人、其他村干部1944人,658个村中,有12个村选举未果。对新当选的村干部,由县政府颁发当选证书并进行业务培训。2002年,全县进行第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出村主任621人,委员1924人。
  城镇设居民委员会,隶属镇人民政府,为居民自治组织。1990年前,县内有12个居民委员会,1994年增至24个,1997年增至27个。2002年,塘渡口镇的13个居民委员会合并成6个社区委员会。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