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会议
分类号: D622
页数: 5
页码: 122-126
摘要: 本文记叙1980年到2002年邵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机构以及会议情况。
关键词: 邵阳县 机构 会议

内容

一、工作机构
  1980年前,县人民代表大会未设常务委员会,代表大会闭会后有关事宜,先后由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办理。
  1980年12月,邵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县人大常委会),并选举产生第八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人大常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常委会委员组成,任期和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致。是年,县人大常委会下设办公室,配员4人。1982年2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设秘书组、法制组、提案信访组,工作人员增至6人。1984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设办公室和财政经济、法制、教科文卫3个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增至17人。1988年3月,增设联络工作委员会。1989年1月,增设农村工作委员会。1997年,法制委员会更名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联络工作委员会更名选举任免联络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更名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更名财政经济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更名农业民族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各委室正副主任由县委提名、人大常委会任免。是年,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定编32人。1980—2002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共选举产生7届县人大常委会。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内设机构有: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1980年12月设立。1982年2月,设秘书组、法制组和提案信访
  组。1984年7月,增设财政经济组、科教文卫组。1984年11月,法制组、财政经济组、科教文卫组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分出,分别升格为财政经济委员会、法制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组织起草和审查校正县人大常委会发出的文件;负责县人民代表大会、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主任会议和以县人大常委会名义召开的其他会议的筹备及会议期间的服务;负责协调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之间的工作;负责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事务及信访工作;1980—2002年,王善祥、曾纪松、朱常青、杨志诚、肖时汉、陈迎体先后任主任。
  选举任免联络工作委员会 1988年3月设立。初名联络工作委员会,1997年更名选举任免联络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负责县人大常委会履行人事任免、罢免、撤职和接受批准辞职的有关业务工作;负责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和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及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副职进行述职评议的有关业务工作;负责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人大代表资格的初步审查和对市、县人大代表补选、罢免的有关工作;督促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执行人大议案决定和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为县内的省、市、县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开展活动搞好联络服务;督促办理人大代表的来信来访;负责指导乡镇人大工作;1988—2002年,莫银魁、肖新生、张国荣先后任主任。
  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1984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设的法制组升格为法制工作委员会,1997年更名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负责对县内内务司法机关的对口联系,加强对内务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负责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组织和服务;督促办理人大代表对县内内务司法机关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和群众的来信来访;1984—2002年,孙治国、陈卫国、刘桂林、刘牮、罗洪先后任主任。
  财政经济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 1984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设的财政经济组升格为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1997年更名财政经济城乡建设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负责对县内有关财政经济、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县人民政府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和决算、工业交通建设、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和跟踪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县人民政府及所属职能部门和乡镇人大作出的有关财政经济、工业交通、城建环保、计划物价等方面的决议、决定、办法、规定进行检查,发现与宪法、法律相违背的问题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并予以纠正;1984—2002年,曾纪松、银祥集、罗友人、陈和国、伍至柔先后任主任。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 1984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设的教科文卫组升格为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1997年更名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对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1984—2002年,王善祥、曾新华、陈飞虎、黄太平先后任主任。
  农业民族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 1989年1月设立,初名农村工作委员会,1997年增加民族华侨外事职责,改称农业民族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负责对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民族、华侨、外事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对县内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减轻农民负担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意见和建议;1989—2002年,银祥集、袁镇南、唐铁钢先后任主任。
  说明: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曾谱成于1983年12月离岗,张玉庭1983年12月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身份到县人大常委会主持工作,刘仕继、黎佐成均于1983年12月到县人大常委会履行副主任职责,但未经选举。
  二、会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县人大常委会每两月至少召开1次例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汇报,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1980—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共召开153次例会,其中第八届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例会21次、第九届召开19次、第十届召开23次、第十一届召开21次、第十二届召开36次、第十三届召开33次;共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汇报429次;作出决议决定55项,制订15项暂行办法和规章制度。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