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平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69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平原
分类号: P941.75
页数: 1
页码: 59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县自然环境平原地形情况,其中包括平原类型、田荡等。
关键词: 邵阳县 平原

内容

一、平原类型
  县内平原系新生代第四系松散物组成,地面平坦,坡度小于5°,相对高度小于10米,分布在溪谷两岸,面积504.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5.26%。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堆积平原和溶蚀平原。
  堆积平原 因河流侵蚀堆积作用而成。分布于资江、夫夷水、赧水及檀江两岸,面积452.12平方公里,占全县平原面积89.64%。堆积平原土层较厚,土层下部为砂砾层,上部为粘土层,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是县内水稻的主要产区。但地势低平,易遭洪灾,部分水田含砂量偏高,保水、保肥性差。
  溶蚀平原 县内溶蚀平原零星分布于黄荆、河伯、郦家坪、白仓等乡镇,面积52.27平方公里,占全县平原面积10.36%。物质成分为粘土和亚粘土,土壤偏碱性,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好,透气性差。田块相邻高差大,不利机耕。
  二、田荡
  平原为县内主要产粮区和水田集中地,随平原面积的大小而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田荡。县内较大的田荡有3处:
  谷洲田荡 位于檀江中下游,范围包括谷洲镇东北部的古楼、清水、鸟山、中坝、谷洲、式南、大塘、湾里等村,省道S217线从田荡经过。田荡土质60%为砂质土壤,40%为冲积土壤,水田总面积2.65万亩,为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为县内主要西瓜产地。
  白仓田荡 位于四尖峰脚下,范围包括白仓镇中心区的白仓、大旺、何伏、坦湾、鸟语、白云、迎丰、井阳、观竹等村。207国道从田荡正中穿过。田荡土质多为红砂岩砂质土壤,水田总面积2.34万亩,为县内稻谷主要产区之一。
  板桥田荡 位于檀江上游,范围包括五峰铺镇西部的板桥、胡桥、六里桥等村。省道S217线从中经过。田荡土质以粘壤土为主,有少量砂质土壤,水田总面积1.46万亩。
  除上述外,县内面积较宽的田荡还有塘渡口镇的白羊铺田荡和红石田荡、塘田市镇的河边田荡和对河田荡、罗城乡的落担田荡、五峰铺镇的东田田荡、下花桥镇的下花桥田荡、霞塘云乡的霞塘云田荡等。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