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62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姓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685-688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姓氏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洞口县 社会 姓氏

内容

洞口县现有姓氏299个(单性298个,双姓1个),其中明、清以前徙入的137姓,占姓数的45.8%,所占人口约为全县总人口的80%。人口比重大的有萧、刘、尹、王、杨、曾、张、胡、傅、唐、李、许、谢等40多姓,有的逾万。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后迁入的新姓氏162个,占总数的54.2%,所占人口约为全县总人口的20%。人口比重小的有卜、刁、寸、占、才、戈、历、来、扶、同、母、桃等70多姓,有的仅1人。
  县内姓氏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的总体格局。城镇多异姓杂居,城关镇现有148姓,占全县总姓数的50%。农村多同姓聚居,俗有“洞口萧家”、“三阳王家”、“山门尹家”、“岩山傅家”、“马渡唐家”、“梅田彭家”、“岩塘潘家”、“寨上林家”、“灌塘许家”“石背张家”、“马鞍曾家”、“茅铺向家”、“曲塘杨家”、“麻山舒家”等之称。
  第一节 姓氏录(以笔划为序)
  丁、刁、卜、于、卫、义、万、才、寸、广、马、仇、王、方、尹、毛、文、尤、丰、元、少、牛、戈、从、历、车、元、邓、叶、刘、龙、卢、田、宁、石、左、申、史、甘、白、卯、皮、包、戊、区、仪、占、玉、头、邝、平、艾、邛、戎、州、达、尘、母、材、向、米、阮、伍、孙、尧、冯、戍、关、江、吕、任、毕、匡、同、列、华、许、永、异、成、竹、兆、佘、连、乐、寻、回、巩、池、危、纪、乔、阳、吴、李、严、旷、何、汪、佐、汤、邱、沈、余、来、杜、宋、芦、苏、冷、应、岳、安、角、扶、甫、沂、张、芮、妣、芳、呈、辛、邵、邹、麦、呙、谷、良、陆、杨、初、陈、罗、宗、庞、尚、周、译、孟、昌、奉、金、明、郑、松、易、卓、季、敖、武、雨、房、旺、饶、官、柳、幸、范、邬、单、禹、赵、钟、欧、欧阳、姚、哀、封、施、班、柯、洪、相、祝、泰、树、畏、南、项、郝、段、冒、贺、俞、姜、胡、侯、栗、柴、倪、宾、容、翁、晏、海、唐、殷、袁、梁、夏、徐、郭、聂、秦、顾、屈、费、常、凌、涂、桃、荆、奚、高、晁、钱、梨、阎、莫、龚、黄、勒、陶、董、章、卿、雪、萸、康、隆、曹、游、符、梅、谌、集、雄、韩、崔、戚、庾、盛、萧、曾、彭、雇、覃、傅、简、敦、童、温、粟、焦、喻、程、滑、湛、腾、辜、路、舒、超、谢、葛、蒋、蒲、雷、赖、靳、禄、蓝、廖、漆、黎、熊、谭、阚、翟、樊、管、裴、潭、满、颜、潘、蔡、滕、毅、蕉、薜、燕、穆、薛、戴、魏、瞿、酆。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流
  现选介有志、谱可查的23个姓氏源流。
  王姓 太原郡。出自周朝。周天子的家族称为“王家”,其后世以“王”为姓。宋元丰八年(1085),王明远由江西迁湖南潭州,其裔性还、复清、复深和万贵、巽权、英爵公于明宣德、正统年间(1426~1449)定居三阳、歧石、栗山、岩山、江潭、三元塘等地。今传23代,多分布于毓兰、秀峰、江潭、管竹、木瓜、水东等镇、乡。
  邓姓 南阳郡。商·武丁封曼季于邓,后以国为姓。明洪武元年(1368),邓仲五随父弃官定居武冈迁入油麻田(今西中乡境)落户。明洪武十八年(1385),邓天翁之孙邓通亮、邓通初、邓通光三兄弟从祁阳迁入毓兰山落户。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西中、花园、茶铺、毓兰等乡、镇。
  尹姓 天水邵。出自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少昊的儿子般,受封于“尹城”,其后世以封地为姓。明洪武(1368~1398)时,尹南全、尹南清兄弟随父尹鼎初弃官由邵阳迁入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石桥、石背、水东、管竹、醪田、山门、岩山等乡、镇。
  刘姓 彭城郡。出自远古时期,帝王陶唐氏之后裔封于刘,其后世以封地为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新化、溆浦,转居武冈发脉迁洞口境内,派系甚繁,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南泥、西中、茶铺、江潭、高沙、竹市、山门、毓兰等乡、镇。
  向姓 河南郡。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裔孙公子胯,字“向父”。其后世以字为姓。明末(1621~1644),向庆荣从河南迁黔阳转居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洞口、南泥、洪茂、马鞍、城关等乡、镇。
  李姓 陇西郡。出自商朝。尧帝时任理官的皋陶之后裔理徵,因直谏得罪纣王,为避迫害,其妻携子隐居,以树木果子(木子)为生,“理”姓才延续下来,为了纪念,便将原来的“理”姓改为“李”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李志道任台州通判、琼州同知,后从江西泰和县迁入。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花园、杨林、水东、茶铺、高沙等乡、镇。
  萧姓 兰陵郡。出自周朝。宋国始祖微子启的裔孙大心,因功勋卓著而受封于萧,建立萧国。其后世以其受封地名作为姓氏。明·洪武(1368~1398)年间,由萧一菊之裔诚公、明公先后从邵阳横板桥(今属隆回县)转居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洞口、青龙、花鼓、月溪、鼓楼、黄桥、江口、石江等乡、镇。
  严姓 天水郡。出自东汉时期,为避明帝刘庄的名讳,“庄”姓的人改以“严”为姓。清·康熙(1662~1722)时,严一仁由华容迁入。一系由江西迁入。今传19代。多分布于马鞍、金田、山门、醪田等乡、镇。
  张姓 清河郡。出自远古时期,东夷部族首领少昊的第五个儿子挥,因发明弓箭,被赐姓“张”。明·洪武(1368~1398)年间,山张魏公裔从宁乡迁入,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石背、岩山、横溪、山门、高沙等乡、镇。
  林姓 西河郡。出自周朝。周平王的庶子林开,其后世以其名字中的“林”字为姓。元·至正年间(1341~1368),福建蒲田林世富,任邵阳县尹,后弃官隐居洞口境内。今传30多代,多分布于木瓜、花鼓、秀峰、竹市等乡、镇。
  杨姓 宏农郡。出自周朝,周宣王之子尚父,受封于杨,子孙以封地为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杨伯辅之后裔,由江西泰和县迁黔阳再转居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山门、大水、水东、树林、茶铺、高沙、毓兰等乡、镇。
  许姓 高阳郡。神农之后裔,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其后以国为姓。南明初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武冈州城,二世迁入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在大水、茶铺、马鞍、高沙等乡、镇。
  胡姓 安定郡。出自春秋时期,陈周被楚国吞并后,子孙以其开国君胡公满名字的“胡”为姓。明·洪武(1368~1398)时期,云南指挥佥事胡荣钦的长子胡春禄由黔阳转居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金田、山门、毓兰等乡、镇。
  袁姓 汝南郡。出自周朝。舜的后代,陈国君胡公满的后裔庄伯,字“伯爰”,其后世以他的名字中的“爰”为姓。古时“爰”与“袁”通用,故以“袁”为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由袁怨富从江西赣州府迁邵阳,其子袁祖申转居黄桥铺。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金田、南泥、西中、洞口等乡。
  徐姓 黄桑郡。出自周朝,附属国徐国国君的后裔,以国名“徐”为姓。明末清初(1628~1661),徐万世从邵阳县迁入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马鞍、茶铺等乡。
  黄姓 江夏郡。出自春秋时期,封于黄,建立黄国。其后世以国名“黄”字为姓。元末明初(1341~1398),黄俊苏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洞口境内。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洪茂、马鞍、杨林、洞口等乡。
  曾姓 鲁国郡或武城郡。出夏朝。夏少康封次子曲烈于鄫(今山东苍山西北),曲烈以封地为姓,由姒姓更为鄫姓。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鄫巫奔鲁,去掉“鄫”字耳旁为曾姓。洞口有三支曾氏:一为杨林曾氏,一为石堰曾氏,一为马鞍团曾氏,统称武城曾氏。杨林曾氏初祖曰纹炳,宋时携男子荣自江西永丰大湖徙武冈谜头(今武冈邓家铺、隆回与杨林乡接界处一带),分衍于今杨林、横溪、花园、金田和武冈邓家铺等乡、镇。石堰曾氏始祖曰文昭,元时自新化窝山徙高沙石堰,分衍于今马鞍、洪茂、高沙、南泥、西中、花园、长塘、山门、醪田、秀丰、竹市、江潭、石背和武冈马坪、花桥、城东等乡、镇。马鞍团曾氏,其祖其史按其谱,主要分布在今马鞍、大水等乡。
  谢姓 陈留郡。周宣王舅父申伯,受封于谢,建立谢国,子孙以国为姓。明·洪武(1398~1398)时期,谢汉臣山江西泰和县迁入。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金田、渣坪、南泥、木瓜等乡。
  傅姓 清河郡。出自商朝,商大臣曾在傅岩筑墙,被商王武丁任为大臣,称为傅说,后世以其筑墙处的地名“傅”字为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傅友德的长子惟椿从江西迁入岩山,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岩山、管竹、竹市等乡、镇。
  彭姓 陇西郡。出自夏朝,颛顼的裔孙篯铿,封于彭,人称彭祖,建立彭国,后世以国为姓。明·洪武(1368~1398)年间,彭景龙由江西泰和县迁入。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石桥、金田等乡。
  覃姓 添水郡。周穆王(姬满)称为有竺氏,徙居雍州覃地,遂因地为姓。清·嘉庆三年(1798)由覃则之子添秀、添顺,先后从茶陵迁入洞口境内,今传10代,多分布于青龙、岩山、溪、毓兰等乡、镇。
  廖姓 武威郡。出自周朝,周文王之子伯飂,其后世即以“■”姓。飂古为“廖”,故以廖为姓。元·至大(1308~1311)时期由廖发祥从江西迁入,分行、文、贞、据四房,文公迁入鸡田,贞公迁入大水田,据公迁秧田,主器行公留湛田,即所谓“四田”。今传20代,多分布于醪田、石柱、大水、树林等乡。
  潘姓 荥阳郡。出自周朝。周文王的季孙,封于潘,其后世以受封地名为姓。传至八十二代贞周公于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5)从山东省临朐县竹搭桥迁居黔阳中方,又传八世至志荣公,于宋末元初迁洞口,落籍岩塘。今传20多代。多分布于横溪、醪田、石柱、山门等乡、镇。
  第三节 宗族活动
  旧时,同一血缘,同一祖宗,交往亲密,相互照应,不仅有喜庆、家事、祭祀等经常性的交往,还有建祠、修谱、立规等定期性的聚族活动。
  建祠 清道光、咸丰年间,大兴立祠之风。洞口境内,大姓巨族,多由族长牵头捐田筹款,兴建宗祠(俗称祠堂),多在始祖定居地或同族聚居地建族祠或公祠,有的大姓还在州城建有总祠,作为祭祖先、立族规、修谱谍、议宗法的场所。洞口境内约有祠堂110余座。祠堂建筑规模宏伟,工艺精湛,多呈民族式的寺庙型。一般有正殿、戏台、看楼、厢房、仓廒。新中国建立后,祠堂多被拆除、改建。1986年底,尚残存27座,保存较完好的只有树林乡杨氏宗祠,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修谱 始于明末清初,同姓各族为溯源流、立家训、理世系、续班次、记生庚、详贲茔,每隔几十年撰修一届。修谱耗资甚巨,迎谱礼仪更盛。族谱除集中入祠珍藏一部外,其余分房散存。“文化大革命”时期多被视为“四旧”而毁,保存完整者甚少。
  祭祖 旧时,祠堂均有“祠产”,作为始祖诞辰和清明、夏至、中元、冬至等民间重大节日祭祀设宴之用。新中国建立后,祠产分给农户,祠堂拆除改建,聚族祭祖停止。
  族治 旧时,常以族规治理族风。凡有偷盗、淫乱、伤风败俗等违犯族规行为,则由族长主持,从严处治,俗称“开祠堂门”。惩治败家子孙,轻者绑屋柱、抽荆条、罩戽桶;重则开除族籍,甚至捆梯沉潭溺死。遇有坟山、河坝纠纷或已婚妇女被公婆虐待致残致死之事发生则以此为衅端,兴师动众制造宗派械斗,常酿成流血事件。新中国建立后,族规消亡,族治渐废,多以党纪国法治理民事。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