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6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医疗
分类号: R197.2+3
页数: 5
页码: 658-662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医疗单位、设施、技术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洞口县 卫生 医疗

内容

一 医疗单位
  洞口县医疗机构遍布城乡,共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110多个,村办村管的保健单位556个,此外,还有个体开业行医者106人。
  (一)县级医院(所)
  县人民医院 1952年7月建县卫生院,设城关镇花山村,配医护人员7人,1954年7月改名县人民卫生院,配医护人员23人,设防疫、医疗、妇幼、后勤四个股,有病床22张。1956年10月改名县人民医院。“文革”中更名县人民卫生院,1972年恢复县人民医院名称。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到1986年底,全院总建筑面积26857.9平方米,其中医疗与办公用房面积8294.41平方米。临床、医技科室增至20多个。职工增加到227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84人。病床增至229张,先进医疗器械装备30余种。固定资产总值135万元以上。基本上实现结构合理,器械、设备配套。据统计,1952年~1986年,共接受门诊患者1942217人次,平均每年55492人次,最高的1985年达98099人次。收治住院病人逐年增加,疗效日渐提高,病死率逐年降低。据1973年~1986年统计,共出院病人78380人,平均每年出院5598.5人,治愈率由1973年的63.41%提高到80.9%,平均为71.96%;病死率平均为2.03%,最高的1975年为3.81%,1986年降低到0.9%;病床周转1973年为23.99(人次),1986年提高到35.1(人次),病床使用率由97.7%提高到99.9%,最高的1984年为108.5%。医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建院初,只能施行阑尾切除等小型手术,现在能施行上腹部手术、肾脏手术、泌尿系统手术等30余项,并对硬膜外脑血肿清除、大面积烧伤处理、甲状腺次全切除等有新的突破,对一些疑难病症也有较好的诊疗效果。
  县中医院 1952年4月,县成立医学会,由学会筹集资金300万元(折新币300元),建立平安诊所,医务人员7人。1953年7月与私营西医福民诊所合并,改名洞口县中西医联合诊所,在城关镇大正街建房一座,分中医内科、外科、针灸科、眼科等科室,设竹箔子病床20张。1958年10月,中西医联合诊所更名为洞口县中医院,迁洞绥路,医护人员增至22人,截至1986年,全院总建筑面积6631.04平方米,有病床178张,临床、医技科室由原来的4个扩充到12个,固定资产总值达75万余元。全院职工126人,其中医护人员98人。在医疗方面突出中医特点,加强小专科建设,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除中医眼科、内科、妇产科外,对中医治疗骨伤、痔疮等疾病有了新的创建。据统计,1952~1986年共接受门诊患者1913516人次,平均每年54672人次。随着医疗设备的增加和改善,医技水平的提高,住院治疗人数日渐增多,据1976年到1986年统计,共治疗出院20831人,出院病人有一定比例的慢性病,带有疗养性质,治愈率平均为79.07%,病死率只有0.66%。病床周转年平均为13.52(人次),病床使用率年平均为39.43%。该院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及邵阳地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麻风病管理所 麻风病,在旧社会视为不治之症,凡染上此病者,或被逐至深山荒岭,或被处死,或自绝身亡。中共洞口县委和县政府为了拯救麻风病患者,于1954年冬选定竹市乡金龙寨建立县麻风病管理所,1955年收治麻风病患者34人。建病人宿舍5栋,办公室和职工住房1栋,配医务人员4人,专门负责收治县内和隆回、新邵、邵东、新化、涟源六县的该病患者。1956年改名县金龙寨麻风病医疗站,1969年8月又恢复原名称,医务人员增加到9人。实行所内与所外相结合的办法,与各地医疗单位配合,进行麻风病普查,发现一例,动员隔离入所治疗一例。建所以来,共收治508人(县内224人,外县284人),治愈出所439人,死亡41人。1986年住所病人减少到28人。
  (二)区(镇)医院
  1952年~1953年,全县9个区先后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卫生所,每所配3人,承担该区防疫、妇幼保健与门诊业务。1957年各区卫生所与区中西医联合诊所合并,改名区卫生院。各院设有10~15张病床。1969年元月,更名为区农村医院,1980年8月从洞口区农村医院析置城关镇医院,各区农村医院再更名为区医院,至此,全县8区1镇均有医院,医疗设备和房屋面积不断增加,各有病床25~80张,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区医院可做下腹部手术和引产、流产、剖腹产、骨折复位、输氧输血、抢救农药中毒与危重病人。
  (三)乡(镇)卫生院
  1952年县成立中医学会,吸收各乡(镇)的中(草)医入会,发动会员自筹资金建立联合诊所(一般每乡、镇有1~2所)。1953年中医学会改名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各区设分会。1956年国药归口,医药合并,散居农村的药商带着股金与固定资产加入所在乡(镇)联合诊所,成为诊所成员。1958年人民公社化,各乡(镇)联合诊所更名为公社卫生院,随着医药设备和工作生活用房的逐步增多,每院设病床5~15张,并配备防疫、妇幼专职人员,承担预防、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1985年恢复乡(镇)建制后,公社卫生院更名为乡(镇)卫生院,隶属乡(镇)政府领导,县卫生主管部门在业务上负责管理、指导、监督工作。到1986年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74所,平均每乡(镇)1.9所。
  二 医疗设施
  50年代初,医疗单位的医疗设施简陋,仅县级医院有病床20多张,X光机1台、显微镜3台、高压消毒器1台和手术床2张,其余就是听诊器、注射器、换药钳等,100多平方米的简易病房。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施、医疗器械逐年增加。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县级医疗单位有病床174张,区乡镇医院有病床270张,其他医疗设备也比较齐全,各区(镇)医院普遍配备X光机、显微镜和高压消毒器,80年代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有上述设备。至1986年,县级医疗单位有病床404张,区乡镇医院有病床556张。县级医院已陆续购进和使用激光治疗机、心电图仪、B超、干燥箱、冷冻库、计划免疫冷冻等大中型设备。区级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配有X光机27台,显微镜94台,高压消毒器28台,手术床15张。绝大部分村医疗保健站配有小型手术刀包,部分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也购置了简单的医疗器械。医疗用房,全县已有6.91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55万平方米。县级医院2.7万平方米,业务用房1.44万平方米;区(镇)级医院1.9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0.92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2.29万平方米,业务用房1.19万平方米。
  三 医疗技术
  (一)中医
  洞口境内中医历史悠久,明、清时期高沙就有“寿光园”医僧。清末石江的李品山,曾受聘于武汉中医讲习所任教。县内有名望的中医都出在蓼水之滨,曾灿章、杨力田、刘乐轩,被称为蓼水3位名牌中医师。还有西中乡邓仁杰的骨科、高沙镇的陈氏小儿科也很有名气。
  民国以前,中医为自由职业,无集体组织,仅在民国25年(1936)武冈县(含洞口全境)中医为反抗政府取缔中医政策,自发成立过“中医同心会”(后自行消亡)。境内中医大都定点开业,自设诊所,挂牌行医;有的亦医亦药,设点坐堂;有的当世名医,轿马接送;少数游乡出诊,有求必应;只有一技之长的走江湖、跑码头。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4月洞口县成立中医学会,组织会诊所、走集体化道路。1953年7月各地会诊所与私营西医诊所合并,建立联合诊所,中医学会更名为卫生工作者协会。为扩大中医队伍,提高素质,1955~1962年先后输送30名赴省、地卫生院校进修深造。1957年县抽调3名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老中医,协助县卫生科进行中医药研究,挖掘祖国遗产,搜集整理出秘方、验方400余个,编印3辑,发至县内医药工作者及省内外有关单位参考试用。
  1958年县建立中医院,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成为全县中医界的医术指导中心。1979年举行全国性的中医选拔考试,洞口县有3名集体中医人员录用为全民体制的中医师。有15人次当选为县各届人大代表。1984年成立第一届县政协委员会,委员中有中医药工作者4人,其中1名还当选为副主席。全县有41名中医药人员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有8名担任了县区医疗机构领导,有11名担任了乡镇卫生院领导。
  1965~1986年,县内中医药人员在省以上医药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出席省、地(市)学术经验交流会23人次。
  1 马鞍内科
  光绪十年(1884),人称“书箱子”的曾灿章(武冈县蓼湄乡马鞍人,今洞口县马鞍乡)考举得中,被诬为撑船渡子而未被皇家录用,从此深钻医业,苦读经典,精通内、妇科。其特点是重四诊,测隐曲,兼开真方为主,时方妙用。传徒至刘祖坤,内科造诣更深,60年代就在《中医杂志》发表《针刺治疗甲状腺肿》等学术文章。带徒传授50余名,遍及全县医疗机构。
  2 高沙内、妇科
  高沙镇杨力田,清末中举戴顶,精通中医经典,擅长内科、妇科和杂症。其特点是辩证论治,审症稳准,按症投方,重以清法。传至孙杨梓明,发掘整理出秘方、验方有内、妇科与民间草药三门,共32症50余方。
  3 长乐冲眼科
  清·同治年间,西中乡长乐冲刘德珍,从新化名医学来中医眼科。其主要特点是诊断严谨,审视清楚,用方得法,效果显著。传授到孙刘乐轩,又参师拜访,疗法多样,内服为主,兼以割术,能自采多种草药应用于临床,创造“八宝眼药”和“拨云散”等药,效果极佳。1956年刘乐轩被评为省劳模并出席省高级知识分子会议;先后带徒传技多名,就职于洞口县和武冈县的医疗单位。
  4 李家渡骨伤科
  西中乡李家渡邓仁杰,擅长骨、伤科和无名肿毒。其主要特点是接骨复臼,手法灵巧。采用冷水喷身,火酒浸黄素纸湿敷患处,达到冷麻解痛,凉血止血,疗效显著。1958年被录用为县中医院医师,创制“接骨丹”,广为使用。
  5 陈氏小儿科
  同治末期,西中乡的陈铭章为当世儿科名医,传至陈安吉已是三代,迄今百年。诊治特点是辨指纹、察颜面、视舌诊。用药以内服为主,兼以推拿按摩,敷脐敷穴。遇疑难顽症,则自采秘传草药,人称陈家的拿手好戏。带徒6人在县内医疗单位工作,享有盛名,求治者众。
  (二)西医
  民国30年(1941)国民党武冈县政府始在高沙、黄桥设立西医卫生所,随后各集镇陆续有了私设西医诊所,但设备简略,药物不全。
  新中国建立后,洞口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重视西医的发展。人员由1953年的46人,增加到1986年的940人;大专院校毕业的由1人增加到135人。机构由1家县卫生院发展到各区、乡、镇均有医院(卫生院);医疗设备由X光机、消毒器发展到超声波、心电图、B超等高精密仪器。医疗技术由50年代只能开展阑尾切除等小型手术,逐步发展到能开上腹部手术、肾脏手术、泌尿系统手术等30余项,并对硬膜外脑血肿清除、大面积烧伤处理、甲状腺次全切除等有新的突破。据1986年统计,全县就诊病人84271例,其中治愈与好转的82571例,抢救成功率为97.98%。县内西医还担负着各种流行病的防治任务,每年要为40万人次进行卡介苗、麻疹、百白破、乙脑、钩端螺旋体、流脑等疫苗的防疫注射,使县内流行较广的疟疾、麻疹、流脑、乙脑、白喉、痢疾等病得到控制,猩红热、斑疹伤寒等病得到扑灭。
  (三)中西医结合
  1952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走中西医相结合的道路,提倡中西医在各自的发展中取长补短,不断创新。1953年后县内建立的各级医疗机构,无论全民或集体,都是中西医结合,使之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在实践中逐步走中西医相结合的道路。1956年县举办第一批中医学习班,系统安排西医课程。1976年又举办30多名为期一年的西医学中医学习班,实行课堂教学与跟班中医相结合,从边学边用着手,一病一方入门。县人民医院1980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结石、肾结石都取得排石功效。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中西医结合以来,全县在省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论文32篇,学术报导24篇。县中医院西医师李文基,掌握了中西医两门理论,在实践中亦中亦西,中西结合,取得成功经验,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论文集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了《创用抗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脑外伤后头痛眩晕》等论文4篇。有12人次出席省、地(市)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会,其中获得成果奖的有6人次。
  四 医疗制度
  (一)公费医疗
  1952年县成立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掌握职工医疗事宜,规定公费医疗经费范围以及特约就诊单位,凡享受公费医疗的国家机关、全民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诊病,持医疗管理委员会发的公费医疗证,去特约医疗单位就诊。“文革”期间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停止活动,其工作由卫生部门兼管。1974年8月废除公费医疗证,干部、职工医药费凭医疗单位的发票实报实销(滋补药品自行负责),经费由国家及地方财政按编制人数拨款到单位。1984年恢复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干部3人,对公费医疗经费实行门诊指标包干到单位,县内住院治疗由公医办与单位按比例负担,出县住院治疗由公医办介绍,除自费药品外,由公医办审核报销。企业单位自行规定。
  (二)劳保医疗
  劳动保护医疗制度的实施,与公费医疗同一时期。企业单位的职工享受劳保医疗,其管理办法和制度,一般参照公费医疗的办法自行拟订实施。邮电、交通运输、森工等部门除本单位干部、职工享受劳保医疗外,其家属子女因病支出的医药费凭票向单位报销一半。
  (三)合作医疗
  1970年在江口公社(乡)试行,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1971年全县各公社(乡)实行了合作医疗,其形式多样,有社(乡)办、大队(村)办,也有社(乡)队(村)联办。费用有的由社(乡)队(村)企业包干,有的从生产队(村民组)公益金和社员劳动分配中筹集。用药范围均有控制。1980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土承包到户,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解体,农民(居民)患病一般是谁看病谁出钱,困难户由集体或民政部门给以适当补助或救济。防疫、保健仍由乡村医生(或卫生员)承担,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