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6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分类号:
I23;I239
页数:
3
页码:
627-6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戏剧、曲艺文学的历史发展情况。
关键词:
戏剧
曲艺
文学
内容
一 种类
戏剧有:
祁阳戏 晚清时期在高沙、黄桥、山门等地就有戏班。由于流传时间长,影响深,很受群众欢迎,为后来成立高沙、黄桥职业剧团奠定了基础。祁阳戏的唱腔优美动听,分高腔、弹腔两大类,高腔流行的牌调有“山坡咩”、“点绛唇”、“节节高”等10余种;弹腔又分南路、北路、一板三类,流行的牌调有“二流”、“慢板”、“滚板”、“快打慢唱”等。表演的角色分“生、旦、丑、净”。主要演出《二度梅》、《粉妆楼》、《李旦逃难》、《杨家将》、《薛家将〉以及目莲戏、三国戏、岳飞戏等传统戏剧。新中国建立后,也上演一些现代戏。
花鼓戏 早期叫“阳戏”或“彩调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桥艺人胡香卿为首组织“复三乐也”戏班。民国14年(1925)高沙艺人曾光汉、杨公鲁创办“阴阳班”(祁剧与阳戏同台)。民国21年(1932)萧来德、王佑生、李鸿钧在石江创办“德喜园”,以及许静山与其女许秀凤在大水灌塘创办“阳戏班”。均属南路流派,使用南胡、三弦、呐子三大件乐器,演奏数板、走场牌子、采茶调等30多种曲牌,角色以“三小”(小旦、小生、小丑)为主。是一种歌舞、戏剧兼而有之的民间艺术,曲调优美、明快,表演生动淳朴,在境内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为1958年4月28日建立县专业花鼓戏剧团创造了条件。
木偶戏 主要流传于黄桥、石江、山门、高沙、花园、毓兰、渣坪等地。清光绪初就在这些地方建有戏班。木偶戏道具简单,只有十几或几十具戏剧人物头像。高沙曾传文与其弟子创办的木偶班有偶像70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做一个4米见方,可以拆卸的木架,周围以布蓬遮住,艺人在中间一边敲打乐器,一边操纵木偶演唱。其唱腔与祁剧相同,用胡琴伴奏。木偶戏班多为一代传一代的一家班,有的几代从艺。新中国建立后,曾得到县里重视,参加过全县文艺调演。后来现代文化活动增多,木偶戏班演出减少,逐步失传。
曲艺主要有:
讲圣谕 民国19年(1930)高沙镇以曾晴高、许楚贤、王茂宣、许胜舒等10多人为首士成立“敬悟堂”;石江镇以陈炳中、林期光等7人为首士成立“同德堂”。每逢初一、十五在教堂、店铺、桥亭、庭院内讲圣谕。高沙镇迴澜桥还专修有宣讲台。宣讲的曲目主要有《宣讲大全》、《化戒录》(即皇帝颁发的圣谕广训”)等。曲词主要是规劝人们要孝敬父母,和睦乡亲,恤孤济贫之类。新中国成立后停止了活动。
唱传 在山门、竹市、洞口一带广为流行,每逢生日、婚娶喜庆请巫师公进行。演唱曲目有《天宝图》、《珍珠塔》、《彭大人私访广东》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唱词中夹杂一些低级庸俗尘垢。新中国成立后停止了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少数地方复有出现。
渔鼓 流行于高沙、花园一带,献艺的有邓新开、曾纪棣、卢德许等人,演唱曲目多为历史题材、侠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新中国建立后,继续流传,从内容、形式到音乐进行了改革创新。1953年民间渔鼓艺人邓新开参加“邵阳地区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后,被选为邵阳地区代表队成员赴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会演”。1956年有民间艺人曾纪棣、王焕祥、张长鼎、杨教菊等参加“邵阳专区群众艺术会演”。会演的曲艺节目有《夸咱老书记》、《娘试女》、《半江河畔战歌扬》、《歌唱田凼新面貌》、《姑娘爱上哪一个》、《模范夫妻谁不夸》等。随着电影、电视的广泛发展,曲艺活动基本停止。
莲花落 流传已久,农村城镇均有,多在喜庆节日出现。有在戏剧演出中插上一段,有在喜庆会上献上一曲,一人为主大家合唱,春节期间沿门击唱,很有节奏。曲目内容多为历史题材、侠义故事或民间传说,也有触景生情编唱的。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流传,内容多为歌颂新人新事。
二 演出团体
文艺演出团体,50年代初为业余演出团体,由乡村街道自行组织,服装道具集体筹资备办,不卖门票,群众自由观赏,只派人维持秩序。最早成立挂牌演出的剧团是1952年由洞口镇艺人萧洪德组建的和平楚剧团,有演职员23人,萧洪德任团长,属半脱产性质。1954年萧洪德调邵阳花鼓剧团后,该剧团解散。50年代中期,县直机关组织职工业余文工团,演出话剧《新局长到来之前》,花鼓戏《双送粮》、黄梅戏《夫妻观灯》等,两年后自行解散。1958年后,县内组建了专业剧团(队)2个,职业剧团2个。这些团(队)除在县内城镇、农村演出外,还经常去邻近武冈、绥宁等县城、农村演出。出售门票或包场。重大节日或重要政治活动举行义务公演。
县花鼓戏剧团 建于1958年4月28日,属大集体性质。当时有演职人员24人,其中从邵阳花鼓戏剧团调来颜如明、陈素芳等主要演员7人。“文化大革命”初期更名为“工农红色剧团”,业务骨干下放,传统戏剧服装、道具被焚,很少演出。1970年改为“洞口县文艺工作团”。1977年恢复“洞口县花鼓戏剧团”名称。由于长期坚持下乡演出,在1973年全省专业剧团评比中获“红旗剧团”称号。1976年国务院文化部电影局局长丁峙、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一行曾来团视察,高度赞扬剧团上山下乡取得的巨大成绩。1981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剧团之一。经过调整,1986年全团有演职员42人,其中获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的2人,获地(市)优秀青年演员称号的2人,获地(市)优秀中年演员称号的5人。县财政对该团实行定额补助,补助数额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变化,由原来的1万多元,1986年增至3万多元,不足部分由票房收入解决。
文艺轻骑队 1965年9月从县花鼓戏剧团挑选12名演员组成。属全民性质。队伍小,行动方便,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经常深入全县乡村、墟场、山寨、工地和街头慰问演出。内容多为自编节目,歌颂新人新事,英雄模范。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很受群众欢迎。1970年4月,洞口县革命委员会为办好县文艺工作团,充实骨干力量,将轻骑队合并到县文工团(1977年县文工团改名为县花鼓戏剧团)。三年多时间共演出56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1984年12名成员全部转为国家干部。
高沙祁剧团 前身系民国35年(1946)祁剧艺人曾福岳创建的“荣华班”。1949年“荣华班”在黔阳演出田汉的《江汉渔歌》,名扬洪江、安江等地。1950年黔阳县收班改编为黔阳祁剧团,不久因故解散。同年,艺人曾致法、曾月琴回高沙办青年祁剧团。1979年以青年祁剧团为基础建立高沙祁剧团,属集体性质,行政上受高沙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归县文化馆辅导,经济上自负盈亏。现仍经常活跃于洞口县及隆回、武冈、绥宁、新宁、城步等县乡村。演出《杨家将》、《薛家将》等100余个传统剧目和《丑公公》等10来个现代剧目。
黄桥祁剧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桥艺人胡香卿等组成“复三乐也”戏班。1927年艺人袁丈珊将该戏班改为“复乐园”。民国25年(1936)“复乐园”解散,艺人李培正等集资办“集义会”,次年改为“行乐园”。因湖南著名祁剧艺人四季红、一枝梅等客串教学演出,一时轰动武冈各地。民国36年(1947)著名艺人陆续出走,“行乐园”改为“民乐社”,继续演出。演唱以弋阳腔为主。主要传统剧目有《劈三关》、《鸿门宴》、《黄鹤楼》等。1950年艺人萧魁臣等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将“民乐社”改为俱乐部,1956年再改为业余剧团,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演出。1980年建立职业性黄桥祁剧团(属集体),直属黄桥镇政府领导。现剧团能经常演出的有《珍珠塔》、《蝴蝶梦》、《二度梅》等30多个传统剧目和《奶头山》、《菊花石》等10多个现代剧目。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