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5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4
页码:
566-5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小学普通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小学
教育
洞口县
内容
一 清末小学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洞口境内办学之风开始兴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沙的进步知识分子,率先将青云义塾改为青云初等小学堂。翌年,高沙李钟奇集地方耆绅创建高沙民立高、初两等小学堂。同年二月,智胜乡高等小学堂也开始创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下江王勋卿、周静安等人将双江书院改为双江高等小学堂,并立碑作记。碑文云:“圣天子振兴学校,培育人才,诏京师、省会、府厅、州县尽改学堂,双江虽处偏僻,亦当景仰改为高等小学堂。”此后,洞口境内还先后建立高沙的石堰、山门的襟江、洞口的硖江、花园的燕岭高等小学堂和醪田的干田坳初等小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高沙李玉莹力排地方守旧势力的非难、阻挠,创办洞口境内第一所女子小学—清德女校;溪义塾改为灵学堂,又名白学堂,是洞口境内第一所瑶族小学堂。至年底,全境共有高、初两等小学堂11所。学堂以“忠君、尊孔”和“尚公、尚武、尚实”为宗旨,课程开设修身、经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8门主课,有些学校还开设图画、手工两科。其中以经书分量最重,教学方法也以点读为主,但比旧书院、私塾进了一步。
二 民国小学校
民国初,清末的高、初等小学堂先后改为私立、乡立高级或初级小学,学制、课程始有统一规定:初小4年,开设国文、算术、图画、唱歌、手工、体育、习字等课;高小3年,于初小课程基础上,增设经书、修身、历史、地理、理科等课。教学方法有所改进,课堂教学以讲授取代了点授。在教学变革的同时,尚未完全放弃旧制,并规定学生“尊孔读经”,每逢孔子的春秋祭祀,高小以上学生均须参加祀典,经书亦被列为学生主要课程。当时,南北军阀混战,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8年(1919),全境有高小10所,初小14所。
“五四”运动后,从外地求学回县的知识青年,相继投身教育工作,革除旧弊,倡办“新学”,推动洞口境内小学教育的发展。至民国11年(1922)全境有小学45所,其中高小15所。大革命时期,改国文为国语,修身为公民,理科为自然,初小增设常识,学校亦有所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冈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在各校清洗“赤色分子”,进步教师和学生遭受迫害或屠杀,教学工作受到严重破坏,洞口境内不能入学的儿童日益增多。民国21~26年(1932~1937),洞口境内开办45个短期义务小学班,经费由地方自筹三分之一,其余由教育行政部门拨款。教育对象以10~16岁的失学儿童为主,学制两年,开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常识等课。免交学杂费。教员一般由当地小学教师兼任,山区还可因地制宜,流动办学。民国27年(1938),开始推行国民教育制度,每乡设中心国民学校1所,每保设国民初级小学1所。短期义务小学班,并入国民初级小学。到民国32年(1943),洞口境内的15个乡,有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195所,还有培英、务本、至登、日新、三端、江潭、乐康、养正、铁石等私立小学20所。共有教职员工990人,在校学生2.1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40%。以后几年,增加一些保国民学校和私立小学。到1949年解放前夕,境内有乡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小学214所,私立小学39所,在校学生保持原来的水平。
三 新中国建立后的小学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境各中心国民小学改为区立小学,山县管理;保国民小学改为村立小学,由区管理,一部分私立小学也由区乡接办。在行政管理上,废除“童子军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扶助工农子弟入学,同时革新教育内容,将公民课改为政治常识课。学制仍承袭“四二”分段制,教学方法仍沿用注入式。1951年上期,实行乡校乡办,翻身群众积极办学,学校激增到416所,学生达3.5万人。1952年,调整学校布局,全县小学调整为375所,其中少数民族地区26所,在校学生3.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3.1%。1953年上期,贯彻中央关于“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一方面将公办小学压缩到365所,另一方面又新办月溪乡石垅民办小学,单班,29名学生。此时,共有小学366所,其中完全小学39所。全县按完小设立39个学区,洞口完小、山门完小为县重点小学,各区公所所在地的完小,为区重点小学,在校学生3.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2.1%。部分小学试行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即五年一贯制,因教师质量和教学设备不相适应,除两所县立重点完小的试点班继续试验外,其余小学于同年下期恢复6年制。在教学方法上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学方法,采用“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巩固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进行教学。初小课程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高小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1956年公办小学保持原有水平,民办小学却发展到88所,在校学生达4.7万人,其中民办小学4583人,教育质量亦有所提高。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县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并举,民办小学得到发展。当年,全县小学增加到481所,其中民办小学115所,在校学生达5.4万人,其中民办小学学生6095人。由于师资、校舍和设备缺乏,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以及批判教学上的所谓“少、慢、差废”,片面强调实行“双高课”(高速度、高质量)等,致使教学质量急剧下降。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适当控制公办小学的发展速度,动员小学肄业班超龄(16岁以上)学生723人回队生产,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到1963年,全县公办完小58所,公办初小245所,民办小学305所,在校学生5.3万人,其中民办1.7万人。同年下半年,民办小学一部分并入公办小学,一部分改为耕读小学,民办教师一部分为公办小学中的民办教师,一部分改为耕读小学教师,至1964年,全县共办耕读小学(亦称简易小学)66所,学生898名,1965年增加到541所,学生10002人。耕读小学教师由群众推选,不脱产,由生产大队或由学生负担一定的工分报酬。耕读小学一般是半日制(上午或下午),教材采用全日制小学课本,一般只开语文、算术两门课。毕业后,可按同等学力报考高一级学校。这种小学,为住居分散、远离学校、经济困难的山区农家子女上学提供了方便,1966年下期停办。一部分学生转入公办小学。以后,民办小学并入公办小学内,民办教师仍保留原有性质,在此段期间,还根据中央教育部《小学教育四十条》,整顿教学秩序,提倡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实行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育质量逐渐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原有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均遭批判,教学秩序打乱。1969年,全县小学下放给大队或街道管理,学制一律改为五年一贯制,取消升级考试,轻视文化基础知识传授,教学内容大多被政治说教和劳动生产所取代,教学质量再度下降。1977年,全县小学恢复考试制度和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后,调整全县小学布局,逐步形成队办初小、片办完小、社(镇)办中心小学的格局。学制由5年逐步向6年过渡,并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增加语文、数学的授课时间,高年级恢复地理、自然、历史课。1983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新建、扩建小学44所。到1986年,全县共有小学568所(含少数民族地区54所),其中中心小学40所,完小135所,在校学生6.6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8.8%,小学毕业率达91.6%。1985年经邵阳地区检验,被认定为普及初等教育县,获奖金12万元。
附一 中心小学选介
城关镇中心小学
城关镇中心小学前身为私立兰陵初级小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系萧姓族校,校址设在萧氏宗祠(现伏龙洲)。民国19年(1930)于鳌鱼坪新建校舍,随后改名武冈第五区私立兰陵初级小学。民国30年改为武冈县平元乡中心国民学校。新中国建立后,随所在行政区更动而多次易名:1952年改名洞口县一区第一中心小学,为县办重点中心小学,学生700余人,校址又迁伏龙洲萧氏宗祠;1953年改为洞口县完全小学。1954年,学生增加到972人,18个班,因校舍过于窄小,迁龙庵完小,并龙庵完小于该校。1955年,复迁鳌鱼坪校舍(即现址),共23个班,学生1282人,教职员57人。1963年,为适应县城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分为本部和分部。分部设原洞口师范旧址,12个班,学生605人;本部15个班,学生783人。1969年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分部演变成大队小学,本部则增设5个初中班。1981年上期,城关镇二校(原分部)改为城关镇中学,本部不再设初中班称城关镇一校。1985年城关镇一校定名为镇中心小学,全校共24个班,学生1496人,占地9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872平方米。学校有图书3500余册,幻灯机、录相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30余台件。体育场地宽阔,设施颇为完备。建县以来,一直为县小学教育试点学校。自1978年以来,L次获得邵阳地区多种奖励。
溪瑶族乡中心小学
溪瑶族乡中心小学是县内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小学。前身属清末的溪瑶岗义塾。清末民初改为溪瑶民初等小学堂,校址均在白学庵。民国27年(1938)改为平镇乡溪保校,迁长冲庵。1944年设两班,学生32人,教师2人。1949年11月因匪乱停办。1950年下期复学,1952年学生增至50人,教师3人。1952年下期改为第二区第四中心小学,设3个班,学生71人,教师5名。洞口县少数民族高级小学首创于此,招高小班1个。从1957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班。1958年又附设一个初中班,学生30人(单班制,毕业一班招一班)。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初中停办。1964年一至六年级共6个班,教师11人。1969年,复招一个初中班,新办一个高中班。1972年,高、初中班搬迁。1984年改为溪瑶族乡中心小学,学校迁塘冲新址。1985年增加到9个班,学生360人(其中瑶胞子女220人),教师20人(其中瑶族12人)。
附二 女子小学简介
民国期间,洞口境内有清德、和康、山门3所女子小学。
清德女校 清宣统三年(1911),高沙庠生杨开运之儿媳李玉莹力排地方顽固守旧势力的非难、阻挠,创办洞口第一所女子小学——清德女校。校址设其院宅,置初小、高小两级,自任校长。民国12年(1923)改为高沙区立敬业女校,迁高沙火神庙,留日明治大学的吴资清任校长,仍设初、高两级。民国29年改为蓼湄中心国民学校,实行男女同校。
和康女校 创于民国19年(1930),设竹篙塘欧阳宗祠。后湖南省民众教育馆馆长欧阳刚中力主将其改为女子职业学校,并亲任董事长。民国26年上期,迫于经济困难和战争紧张而停办。
山门女校 创办于民国20年(1931),设山门襟江新校内(右侧之四合平房),首任校长尹衡玑,学生60余人。民国22年因经费拮据而停办。民国24年治平、治安两乡地方绅士筹资复办,校址迁山门路边刘氏宗祠(今山门镇和平小学所在地),杨楚才继任校长。民国27年再度因财源枯竭、经费无着而停办。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