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55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普通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13
页码: 564-5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普通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普通 教育 洞口县

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
  民国37年(1948)2月,高沙李金轩夫妇筹办,柳森连资助,在高沙镇建立洞口第一所幼稚园——贫儿分院。在省政府社会处备案,直属省贫儿院,李同璋任主任,聘用教养员和保育员共10人,收容孤儿110余人。经费以自筹为主,辅以社会捐募和省贫儿院的资济。幼稚园属社会慈善事业,对幼儿教育的诸多方面大体同于幼儿园。
  新中国建立后,洞口县的幼儿教育由小到大,发展很快。1952年8月,木瓜乡省特等劳模许兰菊(女),首建洞口县第一个农忙托儿所,寄托幼儿40名。之后,全县农村普遍建立农忙托儿所、托幼所、托幼组。1957年2月,洞口县机关幼儿园创办。1958年5月,社(镇)成立托管委员会,加快托幼工作的发展,这年全县应托婴、幼儿40151人,入托的达40071人。1959年春,全县托儿所先后转为幼儿园的共305个,入园儿童25497人,占3~6岁儿童总数的70%,保、教人员1394人。洞口公社苏黄大队的平南(今花鼓乡平南村)幼儿园是当时全县幼儿园的一面红旗,1960年先后出席县、地、省三级群英会。但这以前的农村幼儿园,多属托儿所性质,设备简陋,制度不健全,保、教人员文化、业务素质不高。
  1960年2月,县、社分别成立幼儿教育辅导站,要求保、教人员必须达到初级幼师水平,规定社、队的重点幼儿园开设语言认识环境课和音乐、美工、计算以及体育课,其他幼儿园也要开设语言认识环境课和音乐、美工课。同时,县妇联号召保、教人员要当好“四员”(教养员、保育员、保健员、炊事员)。当时,全县出现一批托幼先进单位和优秀保教员,黄桥公社四合大队托儿所所长彭国玉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优秀托幼工作者”称号。
  1966年后,遭受“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县机关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全部解体,1972年开始,办起的农村大队“红孩子班”亦流于形式,全县仅洞口、高沙、石江、黄桥、山门五镇各办有一所幼儿园,共7个班,入园幼儿256人。
  1977年,县机关幼儿园恢复,农村幼儿教育也逐渐复苏,全县共有幼儿园551所,入园儿童10750人。
  1980年,县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并从这时起,把农村托儿所改办为学前班。当年,全县办学前班456个,入班率为72%。农村幼儿教育实行队办校管,90%附设在小学,既有利于管理,又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1980~1984年,县、区、公社分别举办幼师训练班共58期,培训幼师1490人次。1984年,洞口县被评为全省农村托幼工作先进县,获二等奖。竹市镇幼儿园的先进事迹和石江镇兴隆街幼儿园幼师尹春娥制作的幼儿玩具(几年中共制作2000余件)均被推上电视屏幕。1985年,全县人民集资11.94万元,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还聘请家庭幼教辅导员59名。1986年,全县入园幼儿达13086人。
  附:幼儿园选介
  县机关幼儿园
  1956年,县妇联、文教科、人事科联合筹办县机关幼儿园,1957年2月月17日正式开园,入园全托幼儿40余人。园址设县政府院内。1959年规模扩大,迁县总工会院内。“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劫解散。1977年恢复,同时,县政府拨专款,在县体育场东侧修建楼房、平房各两栋,添置小人床、桌、椅、玩具等设备和教学用具。1980年,新修了宿舍。该园占地面积1711平方米,建筑面积887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70平方米。1981年发展到5个班,在园幼儿312人,其中全托1个班,45人;中班3个,221人;大班1个,46人。1986年,全托增加到两个班,教职工24人,其中正副园长各1人,教养员11人,保育员6人,保健医师1人。并新建室内活动室,开辟游艺场。1984年,县幼儿园被评为邵阳地区托幼工作先进单位和县“三八”红旗单位。
  竹市镇向阳村幼儿园
  1979年8月创办,由大队让出会议室做幼儿学习室,添置课桌、坐凳、玩具等设备。选配幼师3名,工资由大队统筹。首批入园幼儿73人。1980年33名幼儿转入小学时,一般学会了拼音,能识50字,会50以内的加减法,经考核,语数及格率比未入园的学生高21%。
  1985年,群众集资4500余元,新置设备500余件。园址迁镇中心小学内,办有常年性全日制幼儿大、中、小班各1个,入园幼儿112人,入园率为95.8%。1981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联赠有锦旗,1982~198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地、省托幼先进单位。省电视台曾录制该园幼教活动片。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 清末小学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洞口境内办学之风开始兴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沙的进步知识分子,率先将青云义塾改为青云初等小学堂。翌年,高沙李钟奇集地方耆绅创建高沙民立高、初两等小学堂。同年二月,智胜乡高等小学堂也开始创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下江王勋卿、周静安等人将双江书院改为双江高等小学堂,并立碑作记。碑文云:“圣天子振兴学校,培育人才,诏京师、省会、府厅、州县尽改学堂,双江虽处偏僻,亦当景仰改为高等小学堂。”此后,洞口境内还先后建立高沙的石堰、山门的襟江、洞口的硖江、花园的燕岭高等小学堂和醪田的干田坳初等小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高沙李玉莹力排地方守旧势力的非难、阻挠,创办洞口境内第一所女子小学—清德女校;溪义塾改为灵学堂,又名白学堂,是洞口境内第一所瑶族小学堂。至年底,全境共有高、初两等小学堂11所。学堂以“忠君、尊孔”和“尚公、尚武、尚实”为宗旨,课程开设修身、经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8门主课,有些学校还开设图画、手工两科。其中以经书分量最重,教学方法也以点读为主,但比旧书院、私塾进了一步。
  二 民国小学校
  民国初,清末的高、初等小学堂先后改为私立、乡立高级或初级小学,学制、课程始有统一规定:初小4年,开设国文、算术、图画、唱歌、手工、体育、习字等课;高小3年,于初小课程基础上,增设经书、修身、历史、地理、理科等课。教学方法有所改进,课堂教学以讲授取代了点授。在教学变革的同时,尚未完全放弃旧制,并规定学生“尊孔读经”,每逢孔子的春秋祭祀,高小以上学生均须参加祀典,经书亦被列为学生主要课程。当时,南北军阀混战,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8年(1919),全境有高小10所,初小14所。
  “五四”运动后,从外地求学回县的知识青年,相继投身教育工作,革除旧弊,倡办“新学”,推动洞口境内小学教育的发展。至民国11年(1922)全境有小学45所,其中高小15所。大革命时期,改国文为国语,修身为公民,理科为自然,初小增设常识,学校亦有所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冈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在各校清洗“赤色分子”,进步教师和学生遭受迫害或屠杀,教学工作受到严重破坏,洞口境内不能入学的儿童日益增多。民国21~26年(1932~1937),洞口境内开办45个短期义务小学班,经费由地方自筹三分之一,其余由教育行政部门拨款。教育对象以10~16岁的失学儿童为主,学制两年,开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常识等课。免交学杂费。教员一般由当地小学教师兼任,山区还可因地制宜,流动办学。民国27年(1938),开始推行国民教育制度,每乡设中心国民学校1所,每保设国民初级小学1所。短期义务小学班,并入国民初级小学。到民国32年(1943),洞口境内的15个乡,有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195所,还有培英、务本、至登、日新、三端、江潭、乐康、养正、铁石等私立小学20所。共有教职员工990人,在校学生2.1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40%。以后几年,增加一些保国民学校和私立小学。到1949年解放前夕,境内有乡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小学214所,私立小学39所,在校学生保持原来的水平。
  三 新中国建立后的小学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境各中心国民小学改为区立小学,山县管理;保国民小学改为村立小学,由区管理,一部分私立小学也由区乡接办。在行政管理上,废除“童子军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扶助工农子弟入学,同时革新教育内容,将公民课改为政治常识课。学制仍承袭“四二”分段制,教学方法仍沿用注入式。1951年上期,实行乡校乡办,翻身群众积极办学,学校激增到416所,学生达3.5万人。1952年,调整学校布局,全县小学调整为375所,其中少数民族地区26所,在校学生3.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3.1%。1953年上期,贯彻中央关于“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一方面将公办小学压缩到365所,另一方面又新办月溪乡石垅民办小学,单班,29名学生。此时,共有小学366所,其中完全小学39所。全县按完小设立39个学区,洞口完小、山门完小为县重点小学,各区公所所在地的完小,为区重点小学,在校学生3.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2.1%。部分小学试行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即五年一贯制,因教师质量和教学设备不相适应,除两所县立重点完小的试点班继续试验外,其余小学于同年下期恢复6年制。在教学方法上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学方法,采用“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巩固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进行教学。初小课程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高小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1956年公办小学保持原有水平,民办小学却发展到88所,在校学生达4.7万人,其中民办小学4583人,教育质量亦有所提高。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县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并举,民办小学得到发展。当年,全县小学增加到481所,其中民办小学115所,在校学生达5.4万人,其中民办小学学生6095人。由于师资、校舍和设备缺乏,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以及批判教学上的所谓“少、慢、差废”,片面强调实行“双高课”(高速度、高质量)等,致使教学质量急剧下降。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适当控制公办小学的发展速度,动员小学肄业班超龄(16岁以上)学生723人回队生产,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到1963年,全县公办完小58所,公办初小245所,民办小学305所,在校学生5.3万人,其中民办1.7万人。同年下半年,民办小学一部分并入公办小学,一部分改为耕读小学,民办教师一部分为公办小学中的民办教师,一部分改为耕读小学教师,至1964年,全县共办耕读小学(亦称简易小学)66所,学生898名,1965年增加到541所,学生10002人。耕读小学教师由群众推选,不脱产,由生产大队或由学生负担一定的工分报酬。耕读小学一般是半日制(上午或下午),教材采用全日制小学课本,一般只开语文、算术两门课。毕业后,可按同等学力报考高一级学校。这种小学,为住居分散、远离学校、经济困难的山区农家子女上学提供了方便,1966年下期停办。一部分学生转入公办小学。以后,民办小学并入公办小学内,民办教师仍保留原有性质,在此段期间,还根据中央教育部《小学教育四十条》,整顿教学秩序,提倡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实行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育质量逐渐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原有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均遭批判,教学秩序打乱。1969年,全县小学下放给大队或街道管理,学制一律改为五年一贯制,取消升级考试,轻视文化基础知识传授,教学内容大多被政治说教和劳动生产所取代,教学质量再度下降。1977年,全县小学恢复考试制度和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后,调整全县小学布局,逐步形成队办初小、片办完小、社(镇)办中心小学的格局。学制由5年逐步向6年过渡,并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增加语文、数学的授课时间,高年级恢复地理、自然、历史课。1983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新建、扩建小学44所。到1986年,全县共有小学568所(含少数民族地区54所),其中中心小学40所,完小135所,在校学生6.6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8.8%,小学毕业率达91.6%。1985年经邵阳地区检验,被认定为普及初等教育县,获奖金12万元。
  附一 中心小学选介
  城关镇中心小学
  城关镇中心小学前身为私立兰陵初级小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系萧姓族校,校址设在萧氏宗祠(现伏龙洲)。民国19年(1930)于鳌鱼坪新建校舍,随后改名武冈第五区私立兰陵初级小学。民国30年改为武冈县平元乡中心国民学校。新中国建立后,随所在行政区更动而多次易名:1952年改名洞口县一区第一中心小学,为县办重点中心小学,学生700余人,校址又迁伏龙洲萧氏宗祠;1953年改为洞口县完全小学。1954年,学生增加到972人,18个班,因校舍过于窄小,迁龙庵完小,并龙庵完小于该校。1955年,复迁鳌鱼坪校舍(即现址),共23个班,学生1282人,教职员57人。1963年,为适应县城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分为本部和分部。分部设原洞口师范旧址,12个班,学生605人;本部15个班,学生783人。1969年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分部演变成大队小学,本部则增设5个初中班。1981年上期,城关镇二校(原分部)改为城关镇中学,本部不再设初中班称城关镇一校。1985年城关镇一校定名为镇中心小学,全校共24个班,学生1496人,占地9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872平方米。学校有图书3500余册,幻灯机、录相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30余台件。体育场地宽阔,设施颇为完备。建县以来,一直为县小学教育试点学校。自1978年以来,L次获得邵阳地区多种奖励。
  溪瑶族乡中心小学
  溪瑶族乡中心小学是县内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小学。前身属清末的溪瑶岗义塾。清末民初改为溪瑶民初等小学堂,校址均在白学庵。民国27年(1938)改为平镇乡溪保校,迁长冲庵。1944年设两班,学生32人,教师2人。1949年11月因匪乱停办。1950年下期复学,1952年学生增至50人,教师3人。1952年下期改为第二区第四中心小学,设3个班,学生71人,教师5名。洞口县少数民族高级小学首创于此,招高小班1个。从1957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班。1958年又附设一个初中班,学生30人(单班制,毕业一班招一班)。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初中停办。1964年一至六年级共6个班,教师11人。1969年,复招一个初中班,新办一个高中班。1972年,高、初中班搬迁。1984年改为溪瑶族乡中心小学,学校迁塘冲新址。1985年增加到9个班,学生360人(其中瑶胞子女220人),教师20人(其中瑶族12人)。
  附二 女子小学简介
  民国期间,洞口境内有清德、和康、山门3所女子小学。
  清德女校 清宣统三年(1911),高沙庠生杨开运之儿媳李玉莹力排地方顽固守旧势力的非难、阻挠,创办洞口第一所女子小学——清德女校。校址设其院宅,置初小、高小两级,自任校长。民国12年(1923)改为高沙区立敬业女校,迁高沙火神庙,留日明治大学的吴资清任校长,仍设初、高两级。民国29年改为蓼湄中心国民学校,实行男女同校。
  和康女校 创于民国19年(1930),设竹篙塘欧阳宗祠。后湖南省民众教育馆馆长欧阳刚中力主将其改为女子职业学校,并亲任董事长。民国26年上期,迫于经济困难和战争紧张而停办。
  山门女校 创办于民国20年(1931),设山门襟江新校内(右侧之四合平房),首任校长尹衡玑,学生60余人。民国22年因经费拮据而停办。民国24年治平、治安两乡地方绅士筹资复办,校址迁山门路边刘氏宗祠(今山门镇和平小学所在地),杨楚才继任校长。民国27年再度因财源枯竭、经费无着而停办。
  第三节 中学教育
  清宣统二年(1910),李钟奇等人在高沙吴家院子创办高沙中学堂,学制、课程无统一规定,民国2年(1913),改为蓼湄中学,迁入新址(现高沙镇中学)。民国14年(1925)春,易名为“湖南省私立蓼湄初级中学”。这是洞口最早创办的中学,学制3年,开设公民、国语、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图画、音乐等课。民国28年(1939),国立第十一中学迁竹篙塘,洞口境内始有完全中学。同年,蓼湄初级中学改为湖南省私立蓼湄中学,次年春招收高中新生两个班。高、初中学制均为3年。以后,双江(校址:石下江)、硖江(校址:洞口)、雪峰(校址:竹篙塘)、毓兰(校址:毓兰山)4所私立初级中学相继创立;山门的襟江,菱角(今岩山)的紫峰初级中学也先后办过一个时期。在校高、初中学生最多时达81个班(含国立十一中学),3902人。
  新中国建立后,对原有中学进行接管和整顿。1950年2月私立毓兰初级中学合并于私立硖江初级中学,命名平溪初级中学,1952年改为洞口县第一初级中学。1950年3月私立雪峰和襟江初级中学并入私立双江初级中学,1952年12月改为洞口县第二初级中学。1953年3月私立蓼湄中学,改为洞口县第三中学(完全中学),学制为“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对教学进行改革,易公民课为政治课,废除训育制,并规定教师政治学习和师生劳动时间是时,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的教学法,课堂教育普遍采用“五个环节”。此后,县内中学逐渐发展。1956年8月山门、黄桥、江口、桥头4所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因中学教师缺乏,桥头完小和黄桥完小的附中班分别并入洞口一中和洞口二中。1958年,教育事业大发展,一中、二中改为完全中学,当年,招吸高中班3个;山门完小附中班升格,改为洞口县第四初级中学;除在黄桥完小和桥头完小再复附设初中班外,还在竹市、水东、溪完小增设初中班,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定名为黄桥、江口、竹市、桥头、溪、水东完小附中。继而在“大跃进”中,各社镇竞相兴办农业中学,其课程设置与公办中学相同,只增设农技、农艺等专业课程和增加劳动时间,学生享有公立中学生报考上一级学校的同等待遇。至196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初中7所(含6所附中)、民办农业初中63所,高中在校学生984人,初中在校学生9496人,其中民办农业中学学生4560人。但受“大跃进”影响,学校大都实行了“双高课”,对原教材滥施“砍、补、换、合”,课堂教学时间减少,生产劳动时间增多,学校均办了农场、工厂和炼铁厂,教师、学生编成连排,大搞劳动,开展所谓“田头教学”、“炉边教学”活动,个别学校甚至提出了“教师当列兵,学生当连长”的口号,破坏教学秩序,颠倒师生关系,教育质量日益下降。1962年,对全县中学进行调整,洞口二中停办高中,原有高中班并入一中,水东完小附中并入四中,溪完小附中并入江口完小附中。民办农业中学,大部停办,部分并入公办中学。各中学课程均按中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开设,减少劳动时间,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教育质量逐渐提高。1963年,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逐步兴办民办农业中学,到1965年,全县民办农业中学达到54所,学生4889人,专职教师136人,兼职教师58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闹“革命”,教师挨批斗,教学工作瘫痪,教学秩序混乱。1968年,民办农业中学除少数并入公办中学外,其余全部停办。1969年,全县全日制中学除洞口县第一中学外,其余均下放公社管理,由贫下中农宣传队或工人宣传队领导学校工作。学制改为“二、二制”(即初、高中各二年),取消升学考试,实行推荐学生入学办法。课程设置简易,多为政治内容,并实行所谓“开门办学”,不重视文化课,进而提出“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等脱离实际的口号。至年底,全县高中增至29所,初中增至94所,高、初中学生分别猛增至3041人和18950人。中学教育这样盲目发展,与经济基础很不适应,校舍、设备、师资严重不足,教育质量显著下降。1970年上期开始进行调整,县革委提出“区办高中、社办初中”的口号,洞口县一中改为县属中学,二、三、四中和桥头、黄桥、竹市、江口完小附中改为区中学,以区名命校名,只办高中班,社、镇只办初中(城关中学还保留高中班)。调整后,全县共有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6所,初中76所(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初中3所)。1976年上期,各区中学均改为县属中学,分别定为石江二中、高沙三中、山门四中、桥头五中、竹市六中、黄桥七中、江口八中,城关镇中学为九中。同年7月,开展“学朝阳”(辽宁省朝阳农学院)的热潮,全县38个公社,社社办起“五·七”高中,但为时不久,有的自行解散,有的并入县属高中。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普通中学全面进行调整,重新走上正轨。至198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6所,初中84所,在校学生高中5229名,初中27728名。1983年下期,开始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洞口县第六中学改为农业职业高级中学;1985年,洞口县第八中学改为林业职业高级中学。198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74所(其中少数民族乡3所)。高中103个班,学生735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人);初中557个班,学生2617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83人)。中学教职员工(含民办)2073人。全县每万人中有初中生436人,高中生103人;少数民族每万人中有初中生267人,高中生42人。
  附 中学选介
  洞口一中
  洞口一中的前身是硖江书院(硖江义学)。民国初年,硖江书院改为硖江高级小学堂。民国32年春改为湖南私立硖江初级中学,第一任董事长李精一,第一任校长是曾留学日本、热心支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国民党中将师长唐湘三。抗日战争时期,左维(现湘潭大学校长)、唐盛(曾任中共地下党武冈县委书记)曾在校任教,并以此为掩护,进行党的地下活动。1950年,毓兰中学并入,改名武冈平溪初级中学。1952年改为公立,取名“洞口县第一中学”,邓镇中任校长。1958年改为完全中学,首届招收高中新生两个班。
  “文革”期间,洞口一中受害最深,大批教师挨批斗,10余人被“劝退”,副校长向实被逼自杀;校舍被捣毁,图书、仪器损失殆尽,学校瘫痪,1970年下期才逐渐恢复,改名洞口区中学,次年改名县中学,后复名洞口县第一中学。1978年以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中学,1984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利用联合国基金举办“人口教育”和省田径传统项目的重点学校。
  学校占地37518平方米,建筑面积11750平方米。教学、生活和运动三大区,井然分布于郁翠浓绿之中。西耸文昌古塔,南缀回龙绿洲,溪流中分,环境宜人。
  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理化仪器室5间,学生实验室2间,生物仪器标本室1间,电教发射室和资料、图书、阅览室各1间。藏书21000余册,理化仪器3000余件(价值92000余元),摄像机3台,发射机2台,19吋电视机20台,电话教学设备和电影放映机等设备30余台件。
  1984年以来,经再次调整、补充,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和领导力量。领导成员中具有大专院校毕业水平的占63%;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水平的占53.8%。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408人,其中高中班18个,学生1039人,比新中国建立初期,学生增加7倍。
  近年来,学校获得湖南省级各种奖励5项。初一学生张卫华曾出席“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辅导员代表大会”,教师萧龙飞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学校获邵阳地区升学率、及格率等综合奖。
  洞口三中
  洞口三中前身为湖南省私立蓼湄中学,是洞口境内最早创建的完全中学,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
  1905年,袁朴、李钟奇等人倡办高沙小学堂,两年后改为高沙中学堂,实行四年制,招两个班,学生100余人。1911年,因校处蓼水之滨,改名蓼湄中学。1923年,又易名湖南省私立蓼湄初级中学,施行新学制(三年毕业),其时8个班,教师30余人。1926年元月,首届毕业生百分之九十考取高中,于是学校声誉遍传邻县。
  日本侵略军入侵后,沦陷地区学生大量流入,学校原有规模远不能适应,1943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改办为完全中学,首届招收两个高中班,开洞口境内兴办高中之先端。
  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委向实、谢重生接管学校,沿用其名,1953年改称湖南省洞口县第三中学。
  1953年至1958年间,学校发展很快,高中部拥有教学楼、宿舍及各类用房18栋。教学设备亦日臻完善,有图书馆(藏书20000余册),有仪器、药品、标本储存室和理、化教学实验室,其它生活、卫生、文化和体育等设施也较完备。校办农场规模可观。学校高初中合计,一般有20个班,最多时24个班,学生1300多人,教职员70余人。
  五六十年代,学校教师队伍实力雄厚。语文组有教坛名老李月潭、李振芬,现湖南一师副教授曾令衡也在该校任教;数学组有赵家缮(现邵阳师专副教授),物理组有罗福廷(原矿冶学院讲师),体育组有袁沙雁(国家排球、田径二级裁判)等一批负有盛名的教学骨干。学校治学严整,学风浓厚,教学质量较高,每届高考,升学率常居邵阳地区前列,不少考生进入国家重点院校,文体活动和学科课外活动也能经常、广泛开展,学校一派生机。
  “文化革命”中,不少领导和教师被打成“黑帮”,学校秩序混乱,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1968年底,改为区中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洞口三中很快治愈了“文革”造成的创伤,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学校每年保持14~16个班,学生1000余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该校从创办至今,共办小学78个班,初中148个班,高中180个班,共为国家培养学生2万余名,成才甚众,其中不少成为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各条战线的高级科技人才,有的成为作家、学者和教授。1984年,老教育家刘寿祺来校视察,题“以智力开发智力,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创造新型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任务和职责,我们必须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一词以勉。
  高沙镇中学
  高沙镇中学位于高沙镇蓼水之北茅铺垅南侧(蓼湄中学原址),是全县规模较大的一所初级中学。1986年全校共19个班,在校学生1263人,教职工58人。学校占地1.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有教学大楼、教工宿舍、礼堂、厨房、商店等房舍7栋,其中教室24间,宿舍30套,阅览室、理化实验室各1间。操场占地近4000平方米,设有灯光球场。学校活动场地宽敞,校园绿树成荫,虽处闹市,仍觉幽静。
  学校师资力量以文化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著称。58名教职工中有大专院校毕业的12人。1984年定为县电化教学试点,建立了理化实验中心实验室,各类仪器800多件(较大件),价值3万余元。学校教学质量常名列全县前茅,每届毕业生升学率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的10%以上。1984年以来,分别受到省、市、县的各种奖励4项。1984年4月,省教育厅顾问、老教育家刘寿祺来校视察,对学校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题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地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开创性思维,同时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陶冶,这是教育青年最重要的原则”。
  溪瑶族乡瑶族中学
  溪瑶族中学是洞口县规模较大的一所少数民族中学。1958年,首次在溪小学附设初中班,招生55人,以后每年招一个班。月溪部分学生也分配到此学习。1962年贯彻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初中班被撤,1969年春复办并增办一个高中班,当年下期高中班并入江口区中学。这年,溪公社自筹资金,修建楼房、平房各一栋,正式创办瑶族公社初级中学,1974年始招新班一个,以后每年招两个。1980年,鸡坳初中班并入。1985年,全校共办初中班7个,教师19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人,这年初中毕业生83人,19人考入高中,升学率为32%。
  中共洞口县委和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中学教育事业,数次拨专款修葺校舍。现在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新楼,学生宿舍、仪器室、实验室齐备,设备比较充实。校容壮观,环境秀丽,教学质量与山区外学校齐名。
  附记:国立第十一中学
  国立第十一中学是一所战时中学,筹备处先设长沙,民国27年(1938)迁邵阳,次年七月筹备就绪,九月在竹篙塘(现洞口县竹市镇)正式开学。学校分高中部(设和康乡中心国民学校)、初中部(一、二年级设唐氏宗祠,三年级设上阳祠)、师范部(设林魁公祠)、职业部(设林甫公祠)和校本部(设莲社祠),校舍分布在平溪江两岸,绵延五公里,学生最多时达2000余人。
  招生对象以湘北、湘东一带沦陷区流亡青年为主,兼收外省(特别是江苏)的流亡学生,邵阳、新化、武冈和绥宁等地的不少优秀学生也被招收。对沦陷区的学生实行供给制,其他地区学生,各科成绩平均在80分以上和85分以上的,给予补助或免费(学费)奖励。经费由重庆政府拨给。
  学校的主要领导多留日名流和省内、国内的著名教育家或学者、专家。首任校长杨宙康、副校长吴学增。杨去职后,李际闾任校长。教师多名师,不少原系大学正副教授,时有“中学的牌子,大学的教师班子”之说。
  学校纪律严格,学风浓厚,科技、学术和文体活动生气蓬勃。教学质量之高,名著全省,湖南中学生统考,几次夺团体总分和个人成绩之魁。
  国立十一中建有中共地下党支部(详见《中国共产党》)。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办民众夜校,组织“洪流剧团”,举行时事讲演,创办校刊、墙报,宣传抗日救国,影响极广。
  民国29年夏,师范部奉令改为湖南省立洞口师范,后又改为湖南省立十二师范。职业部于民国30年夏奉令改为湖南省立第十职业学校,后迁往安江,再度更名为湖南省立安江高级农业学校。民国33年,日本侵略军犯逼邵阳,省立十二师范迁溆铺洗马潭,不久停办;高、初中迁溆铺龙潭,次年春,因日军西犯,复迁辰溪,抗日战争胜利后,均迁岳阳黄沙街。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