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救灾 救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5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救灾 救济
分类号:
D632.5;D632.1
页数:
4
页码:
515-5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民政救灾、救济情况发展。
关键词:
民政
救灾
救济
内容
第一节 灾害救济
洞口历来自然灾害频繁。民国年间,政府虽成立了“赈救会”,但拨款甚少,加之官吏从中营私,民无实惠。民国4年(1915),洞口境内大水成灾,淹死322人,平溪江、黄泥江、蓼水沿岸一片废墟,大批灾民外出逃荒,县政府不但不给分文赈灾款,反而将一些灾民视为“扰乱社会分子”抓去坐牢。民国10年(1921)境内久旱无雨,河涸地裂,灾民号泣于途。地方劣绅勾结政府职员,借名赈灾,大肆挥霍,灾民未得分文赈济,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重视救灾工作。1963年,春、夏、秋三季连续干旱,大多数河水断流,黄桥区东边乡和高沙区洪茂乡群众饮水十分困难,全县21万多亩农田受灾减产或失收。县委、县人委组织9个工作组奔赴灾区,组织群众开展抗灾夺粮,减少了旱灾带来的损失,并发放救灾款43.4万元、救济粮25.2万公斤、救济衣2520件、棉被310床、统销平价粮2700万公斤。1979年6月27日发生近百年未遇的大水灾,平溪江水位比1915年(乙卯)还高一米。全县28个社(镇)、17万多人受灾,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庄稼被毁,水电设施遭破坏,县委、县革委领导李荣中、唐光荣、王道钦、唐运祥、伍芬奎等,亲自带领交通、卫生、商业、物资、民政、公安、粮食、农业、水利、邮电、银行等部门干部迅速赶赴灾区送医、送药、送物资,抢救伤员,慰问灾民,发动群众开展抗灾斗争,省、地、县拨给建房救济款90万元,农业低息贷款120万元,水电投资45万元,木材1500立方米,钢材100吨,粮食24.3万公斤。邵阳市和各兄弟县以及驻洞口的各省、地单位,无私地支援钢筋、水泥、化肥、农药等救灾物资160多吨、晚稻良种13.5万公斤。灾区人民很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竹市公社向阳大队第十生产队33户,受灾倒了房屋的29户,灾后国家给予建房救济款1万元、木材34立方米、钢材2吨,加上自力更生,建成排列成行的新平房3栋44间,户户喜住新宅。木瓜公社德巷大队第十生产队灾后修建的居民新村,庭院宽敞,家家装上自来水。全县灾后新建居民点12处。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加7720吨,增长3.2%。总收入增加595万元,增长9.9%、人平纯收入增长5.3%。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据1962年~1986年的23年统计,国家发给灾害救济款354.84万元。
此外,政府还对遭受火灾的群众进行救济,批给木材、水泥,发给救济钱、粮,使其重建家园。1952~1986年,共发放火灾救济款24.95万元。
第二节 社会救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疾苦,积极做好社会救济工作。自1952年至1986年的35年间,共支出社会救济款894.13万元,年均25.5万元。
一 农村困难户救济
春、夏荒救济新中国建立初,农村贫雇农生活十分艰难。土地改革后,虽然分得田地,但因家底太薄,资金、生产工具缺乏,有的还缺少劳动力,耕作粗放,农业产量低,家庭副业收入少,仍有少数户生活困难。县人民政府每值春荒、夏荒,发放救济钱、粮。1953年先后发放了3次,支付救济款4.56万元。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和副业收入的增加,需要救济的户逐步减少。1981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春荒已不存在,救济夏荒的钱粮比50~60年代减少70%。截至1986年全县发放春夏荒救济款283.47万元。
冬令救济 自1952年建县以来,每年冬季,由民政部门统一拨款,购置棉花、棉布,加工成棉絮、棉被、棉衣裤,分配到各乡、镇,再由乡、镇评定,发给缺衣少被的困难户。截至1986年止,全县用于冬令救济款共48.54万元。
二 城镇困难户救济
洞口境内集镇、墟场较多,除高沙、洞口、石江、黄桥、山门五个较大集镇外,还有江口、月溪、溪、毓兰、花园、竹市、菱角、石柱、花桥、水东等墟场。50年代以前,这些集镇和墟场的居民,多数无固定收入,特别是少数鳏、寡、孤、独,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生活极为困苦。新中国建立后,随着集镇工商业发展,居民就业门路增加,有了瞻养老人的社会保障。1956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县城镇闲散人员只有95人,1978年减少到73人。对极少数确已丧失劳动力,又无子女瞻养的,人民政府及时发放救济款,供应平价粮。自1952年~1986年,全县共发放城镇困难户救济款23.52万元。
三 贫病救济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每年要拨出专款,用于解决城乡贫困户的治病困难。1956年为134名贫病者减免药费5244元。进入70年代,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收入增加,一般疾病治疗费能够自己承受,但因天灾人祸和重病住院,医疗费用增多,本人难以支付的贫困户,政府视其情况减免其药费的部分或全部。1954年~1986年,全县共减免医药费194.2万元。
四 少数民族救济
洞口县是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县人民政府对分布在溪、大屋、长塘、鼓楼、桐山、花园、石背、金田等边远山区乡的少数民族困难户给予特殊照顾,发给寒衣、被褥、棉絮、胶鞋、头巾等物资。1984年、1985年、1986年三次赊销给少数民族困难户棉布33.97万米,棉絮4.26万公斤。据1952年~1986年统计,共发给少数民族专项救济款10.54万元,赊销物资折款82.7万元。
五 麻疯病人救济
麻疯病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被视为不治之症,患者多被驱至荒野焚尸灭迹。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严令禁止了这种极不人道的行为。1955年,县政府在竹市乡金龙寨建立麻疯病医疗站,将患者集中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麻疯病的流传。至1986年止,先后收治508名,治愈439名。共拨付生活、医药救济款11.068万元。
六 退职职工救济
1985年,县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对1957年底以前参加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于1961年~1965年6月9日期间被精简退职的2223名职工,进行全面清理,对其中丧失劳动能力、长期患病、生活无依靠的129名。按月发给原标准工资的40%。
七 其他救济
政府对有困难的侨眷、台属、港澳同胞家属、宗教界人士和年老体弱、生活无依靠的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以及国民党县团级以上特赦人员,给以救济。至1986年底,共发放救济款8.38万元。
第三节 扶持贫困户
新中国建立后,广大贫苦群众翻了身,生活大有改善。但还有部分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和天灾人祸等多种原故,仍处于贫困境地。据1954年6月6日摸底调查,全县农村生活困难较大的贫困户有4759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1%。人民政府首先组织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依靠集体力量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其次是发放救济粮款,帮助渡过困境。当年全县发放救济粮6.5万公斤、救济款4.1万元。
随着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民生活逐步提高,但在边远山区和底子差的地区,仍有一些户因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和其他原故,仍然缺吃少穿。1978年统计,全县年人平口粮200公斤以下、收入120元以下的困难户有4592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4%。县委和县政府组织力量分赴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依靠集体力量,从资金和技术上支持他们发展家庭副业和多种经营;从农、工、副业分工分业上优先照顾,安排进社队企业劳动;政府从救济款、农业贷款、预购定金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和支持。
1982年以后,县政府又确定渣坪、长塘、大屋、桐山、杨林、金田、月溪、石柱、鼓楼、都溪、江口等11个乡、镇为扶贫重点,由各战线长期包干,派出干部常驻村组,帮助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道钦在渣坪乡帮助困难户植漆树6万余株;组织“两户带一户”(即重点户、专业户带贫困户)和党员、干部包户。县政府从资金、物资等方面优先照顾,1982年~1986年,全县发放扶贫资金450.25万元,发放扶贫化肥1408吨。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已有10916户脱贫致富,占贫困户总数的58%。
第四节 收容遣送
1952年,成立洞口县收容所,归口县公安局管理,1961年移交县民政局管理,对流入境内生活无着落的人员予以收容、遣送,在安排好生活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查清他们的姓名、籍贯、身份、家庭情况及外流原因后,分别做出处理;能返回原籍者遣送原籍,并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安置工作;对无家可归,原籍无条件安置和屡遣屡返的长期流浪者,则送农场劳动,使其自食其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收容所被迫撤销,1971年恢复,更名为洞口县收容遣送站,并贯彻“由流出地区包干负责安置”的原则,对收容人员,在帮助解决临时生活困难后,经过思想教育,及时遣送回原籍。1979年~1986年,全县共收容890人,其中县内直接收容的410人,县外转送遣入的480人。通过教育,遣送回原籍的851人,安置到农场的11人,转其他部门处理的28人。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