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48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司法行政
分类号:
DF8/88
页数:
2
页码:
504-50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新中国建立以后,司法行政工作一直由县人民法院兼管。为健全法制,1980年11月建立洞口县司法局。
关键词:
司法
行政
洞口县
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后,司法行政工作一直由县人民法院兼管。为健全法制,1980年11月建立洞口县司法局。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1950年5月和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别公布实施后,洞口境内各级党政领导,除连续三年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外,司法机关及宣传部门还运用传单、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还组织300多名土地改革工作队员深入乡村、农户,反复宣传婚姻法和土地改革法律条文,为广大农民详细解答疑难。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和条例公布实施,县委、县政府和各主管部门都组织干部群众宣传学习。“文化大革命”前,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干部群众知法程度高,违法犯罪的很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宣传教育削弱,干部群众中的违法现象不断出现。1978年后,洞口县组建法制宣传队伍,在城乡广设宣传点、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向城乡人民介绍法律条文,解答法律询问,普及法律常识。县司法局成立后,办了《法制宣传》小刊和《借鉴集》小集,以短小精悍、情节动人的典型事例宣传法律常识;又根据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的实际情况,在全县初中三年级开设法律常识课程,并举办违法青年学习班。到1986年止,全县确定法制宣传员1025名,办法制宣传黑板报565块,订阅法制报刊2000余份,印发各种法制宣传资料13000余册;举办法制展览150余期(次),参加人数达25万多人次;为群众上法制课1200多次,听众30万人次;举办法制培训班311期,培训各级领导和宣传骨干3.54万人;受省司法厅委托办两年制电大法律学习班一期,有34名学员达到专科水平,发给大学专科毕业证书。1986年洞口县被评为省司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节 公证 律师
一 公证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无公证机关,民间流行私证。凡签订租佃、借贷、合资及财产转卖之类契据,当事者约请中间人作证,立字为据。1953年后,签订合约,由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或契约双方领导机关办理。1957年委托县人民法院代办,但活动尚未正常开展。1981年7月,正式成立洞口县公证处。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干部群众逐步重视依靠法律手段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办理公证者逐年增多。经济合同类的公证,有购销、借贷、承包、订货、联营、仓储保管、科技贷款合同等;民事法律行为类的公证,有收养、遗嘱、房屋租赁、留职停薪、担保、聘请、土地征用和山林定权、水利定权等;法律事实类的公证,有确认产权、亲属关系等;法律文书类的公证,有法人身份证明、影印件、印章属实和委托等。1981年至1986年底,共办理公证839件。1986年,洞口县公证处被评为省、市公证工作先进单位。
二 律师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民间诉讼,多由讼棍把持,东(家)佃(户)纠纷,东家常请讼棍包揽。这些讼棍自恃谙于法律,巧言诡辩,勾结官府,倚强凌弱,不少佃户有理反吃官司,甚至倾家荡产。1953年,洞口县法律顾问处成立,由县人民法院代管,负责解答群众的法律询问,代写刑、民事诉状和答辩状,以及出庭辩护,或受聘为法律顾问等。1958年,法律顾问处撤销。1981年7月,重新恢复洞口县法律顾问处,到1986年共配备专职、兼职律师和律师工作者21人,共担任刑事辩护案267件、刑事自诉代理案9件、民事代理案102件、非诉讼代理案33件,代写法律文书314份,解答法律询问1933人次。
第三节 民间调解 民国年间,邻里发生纠纷,一般投诸保甲,或找当地乡绅调解。当时的调解者大多扶强凌弱,偏颇亦多。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法院负责调解民间纠纷。1953年,各区、乡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或兼职调解员,在基层人民法庭指导下开展工作,全县每年调解纠纷近千起。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调解组织与治安组织合并,更名为治安调解委员会。到1966年全县各公社、大队共建有治安调解委员会(分会)484个,调解委员2420人,调解员7555人。各种民事纠纷基本在基层调解处理,邻里和睦共处,互相帮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停止活动,至1973年恢复。1980年11月由县司法局领导基层调解组织,并对其组织加以整顿和充实。1983年,全县建成区、乡、村三级调解网,共有调解员10582人。1984年配备了区、乡、镇专职司法干部主管人民调解工作。此后,坚持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调处了大量民间纠纷,减少了争讼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1985年、1986年分别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