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陆路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31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陆路交通
分类号:
F503
页数:
11
页码:
328-3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陆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关键词:
洞口县
陆路
交通
内容
第一节 大道
蜀汉时,境内已辟驿道,设驿站。唐宋时期,境内的峡口(今城关镇)、高沙、黄桥铺、王家桥(今山门镇)、石下江均设有驿站,为驿道必经之地。通过驿道、驿站,开展官方驿运、驿传业务。元代以来,自宝庆府(今邵阳市)西行70公里至龙潭铺,再经石下江、竹篙塘、木瓜桥、峡口、千丘田(今鼓楼乡)、丝茅界、𣞺木隘、凉山界、宝瑶至界牌入沅州黔阳县界,为通往云贵的湘黔古道。又宝庆府西行至龙潭铺、经晒龙滩,渡资水穿高沙市、过水西桥,通往绥宁县境。由于过境官方驿道开辟早,水运条件较优越,境内在历史上形成的小集镇和墟场较多,商旅络绎不绝,古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镶嵌料石和砾石路面的商旅常行古道有11条。以洞口为起点的5条:自西北行经平溪江至新屋进黔阳县界;自东偏北行经石下江去桃花坪至宝庆府;自北偏东行经菱角田至王家桥;自南偏东行经光远寺去武冈城;自南行经花园进入绥宁县的武阳。以高沙市为起点的4条:由东行经黄桥铺至桃花坪;由西南行经李家渡入绥宁县;由东行经歇凉界至石下江;由北行经大水〓至王家桥。以石下江为起点的2条:由东南行经黄桥铺、破刀寨去武冈的邓家铺;由西北行经水东桥、王家桥,再西北行至椒林进入龙潭。30年代至40年代,衡贵、竹武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后,境内大道有所变易。
洞口置县后,境内大道以城关镇(原名洞口镇)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儿经整修和新辟,1955年,县、区、乡间互相沟通的大道已有1300多公里,保留路亭108座。从1956年起,除整修原有路径外,还新修了汽车道和田间运输道。以后公路建设加快,有的大道截弯降坡扩建成公路或机耕路,有的因改道而废弃。路亭则因年久失修,道途变易,日渐减少,1964年还存28座,到80年代除保留水东桥亭(古迹)和重修歇凉界路亭外,余皆朽弃或拆除。
第二节 公路
— 国道
衡(阳)贵(阳)公路 又名湘黔公路,今属320国道线(起于上海,止于昆明)。民国18年(1929),湖南公路局组织测量队开始测量,民国20年(1931)动工修建,到民国22年(1933)基本完成邵阳至洞口路段的桥梁涵洞工程。后拟改修轻便铁道而停工。民国23年(1934)6月复工,民国24年(1935)5月至洞口段竣工,同年8月1日通车。民国27年(1938)国民政府急令湖南省政府赶修湘黔公路,当年7月动工,年内通车至榆树湾(今怀化市),民国33年(1944)通车至贵阳。洞口至榆树湾路段,依山傍水,工程十分艰巨,石方边坡高达30米,平均纵坡4.8%,急弯最小半径仅10米,每公里平均土石方2.171万立方米。在洞口塘的悬崖绝壁处,开凿隧洞两个。新中国建立后,全线经过截弯改直和降坡等技术改造,路基较好。邵阳至洞口路段,路面平坦,宽12米,并铺成黑色油路。洞口境内全长64.25公里,设有石下江、竹篙塘、洞口和江口汽车站4个。
二 省道
竹新公路 起于洞口县竹篙塘320国道线接连处,经武冈,止于新宁县城。民国35年(1946)由湖南省公路局勘测设计并组织施工,1949年3月通车到武冈县城,当时称竹武公路。新中国建立后,修通武冈县城至新宁县城路段,竹武公路便改为竹新公路,洞口境内长22.5公里,设竹市、高沙两个汽车站。
洞通公路 起于洞口县县城320国道线接连处,止于通道县城,代号1805。1956年动工,1960年通车至绥宁县,当时称洞(口)绥(宁)公路。后来延伸到通道县城,故称洞通公路。洞口境内路段由洞口县修建,共建桥19座,筑涵114道,设汽车渡口1处,挖填土石方24.843万方,用工11.78万个。1969年国家投资16万元,洞口县筹集30.4万元,改造洞口境内桥梁7座、涵洞101道,由简易公路升为三级路,1978年又改成为黑色油路。洞口境内23.5公里,设桥头、花园两个汽车代办站。洞通公路是联接湖南西南各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公路干线之一。
三 县、乡公路
新中国建立以前,洞口境内没有县、乡公路。1957年开始修建,但经费不足,进展缓慢。1958年“全党全民大办交通”,全县各地一哄而起,修建公路,因路况低劣,无法通车,也无车可通。1961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总结了全民办交通的经验教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洞(口)山(门)、石(江)邓(武冈邓家铺)、洞(口)高(沙)等县级公路。到1970年,全县已修通县城至各区镇的公路,与主要集镇洞口、高沙、石江、山门、黄桥形成网络。1971年至1975年,公路建设形成高潮,新修和复修公路24条,长201.8公里。1976年至1980年为了全县尽快实现社社通公路,先后修成里(仁)大(屋)、平(溪江)鼓(楼)、大(湾)长(塘)、山(门)桐(山)4条山区公路,使大屋、鼓楼、长塘、桐山4个交通闭塞的公社通了公路。1981年至1985年的公路建设,主要是扩建配套,改善路况,加强路政管理。至1986年底,全县新修地方公路64条,总长481.53公里。其中5公里以上的公路35条,总长428.5公里。除几条山区公路和主要交通要道及桥梁器材由国家补助398万元外,其余45条,总长182公里均由县乡(社)自筹资金和民工义务建成。在县境范围内,形成了以国道320、省道1805、竹新三条干线段为躯干,县级公路为支线,乡级公路为网络的四通八达公路网,100%的乡镇、95%的村有公路通车。边远高寒山区溪瑶族乡已村村通车。
附:几条公路修建简介
江公路 自江口镇与320国道线接点起,经绥宁县草寨,到溪乡政府所在地止,全长39.5公里。1957年11月20日经省交通厅和林业厅批准修建。1958年11月动工,历时3月,完成江口到分水坳路段8公里;1961年完成分水坳至绥宁县草寨路段7.5公里;1966年冬完成草寨至都溪路段24公里。70年代将全线所有木桥改造成石砌拱桥。江公路绕山越岭,穿涧跨壑,最高海拔1092米,最深砌方21.6米,最高挡土墙14.2米,平均每公里挖填土石方2.9万方;全线建桥14座,筑涵150道,砌挡土墙120处、长6470米。修建工程难度大,省交通厅、省林业厅除派技术人员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外,还先后投资132万元,其中交通部门40万元,林业部门92万元。洞口县组织2000多名民工,风餐露宿,劈山凿石,有5人献出生命。江公路建成后,都溪瑶族人民公社相继建成17条林业公路,形成了以江公路为干线、林业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溪山区的大量竹木和农副产品运往山外,最高年货运量达4.8万余吨。
洞山公路 起于城关镇与320国道接连处,经菱角、横溪至山门镇,全长21.6公里。从1958年5月开始,洞口县组织2500多名民工,自带钱粮和工具,餐宿工地,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只化5000元的桥梁器材费,草草修成。由于修建时间紧,器材缺,路基质量差,安全系数低,全线有几处塌方无法通车。1960年公路部门补助器材费2.85万元,对全线进行整修、改造后正式通车。
石邓公路 起于石江镇与320国道线接连处,经黄桥镇、金田乡、杨林乡到武冈县的邓家铺。1958年开始修建,1969年通车到杨林乡与武冈县交界的新界坪,在境内长22.5公里。武冈县境内路段由武冈县修建。
洞高公路 起于城关镇与1805省道线接连处,止于高沙镇与竹新公路搭线,全长16.2公里。1963年由县交通局、公路段按简易公路标准测绘设计,由沿线公社组织民工修建,1964年通车。1985年至1986年改造为三级公路。
月银公路 为原银坪煤矿运煤保肥(供应氮肥厂的煤炭)而建。由江口区所辖的溪、江口、渣坪、月溪4个公社承修,组织劳力1500人,于1969年7月动工,1970年5月通车。工程分两段进行:第一段自月溪至渣坪,长12.5公里,用工日16.23万个,建石拱桥两座,涵洞两处;第二段自渣坪到银坪,长11.5公里。其中方向坪至无垭口段,海拔1400米,3.5公里就有“之”字急弯4处,最小半径仅10米,最大纵坡9%,石方边坡高达30米,用工日24.38万个。1970年6月动工,1972年12月建成。沿线有朱砂坳、无垭口、婆婆界3处隘口。
山桐公路 桐山乡地处县境西北边陲高山区,海拔1034米,历来交通闭塞,行路难如“蜀道”。1977年9月,由省交通部门勘测,桐山公社组织全社3590名男女劳力,自带钱粮工具,除抢收抢种大忙季节外,集中力量修建,历经两年风餐露宿,到1979年7月建成通车。自山门镇至桐山乡政府的公路,全长11.8公里。
第三节 桥梁
一 民桥
50年代初,境内共有(民间)大道民桥200多座,其中历史悠久,规模壮观的有迴澜桥、太平桥、水东桥、清溪桥和西中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桥改为公路桥;有的因文物保护观念薄弱,拆为他用;有的因年久失修而朽塌。至今保存的旧民桥中,完整可观的仅水东桥。
水东桥又名遇仙桥,座落在水东乡境内,跨黄泥江,南端接杨湾村,北端接水东村。水东桥历来是石江通往山门、龙潭古道上的重要桥梁,并辟为商贾集散赶墟的场所,至今仍是集市贸易场地。1981年定为县级文物保存(修建时间详见文化篇)。
迴澜桥,古称真武桥(以桥梁祖师真武命名),亦名祖师桥,跨蓼水,因水流至此波澜迴流而得名。座落高沙镇,与云峰塔相映生辉。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为11石墩29间木亭桥,咸丰十年(1860)遭焚,同治三年(1864)复修。民国34年(1945)5月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民国36年(1947)再次修葺。程潜将军曾题“迴澜桥”三字匾额嵌亭上。1975年因修筑高荆公路,将老桥全部拆除,在原桥地址下游20米处,修筑一座石砌公路拱桥。
太平桥,清·雍正七年(1729)由当地人集资兴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被毁,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为11墩33间木亭桥。1967年修建竹新公路时改建成双曲公路拱桥。
洞口置县后,县政府组织民众在改造维修旧民桥的同时,也随着水库、水渠的修建不断建筑新民桥。据1984年统计,全县共有大小民桥249座,其中石桥121座,石台木面桥85座,木台木面桥43座;长度在40米以上的8座,20至29米的22座,不足20米的219座。
二 公路桥
1940年前,境内公路桥梁是半永久性或临时性木面桥。据1949年统计,有石台木面公路桥14座,长433.3米;临时木面公路桥2座,长25.2米。1950年至1966年,新修石台木面公路桥36座,长1011.4米。1967年起,逐步将其改造为永久性石拱桥或双曲拱桥,到1971年止全部改建完毕。
改建、新建的永久性公路桥梁,在设计上体现民族风格,在技术改革方面有了新的突破。70年代以后的公路桥梁,多数由县交通局副局长、桥梁工程师吴琦瑛设计,集体研究并指挥施工。由吴设计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拱桥有16座,无支架转体施工的2座。1984年在水深8米、跨度90多米宽的赧水上修建石背桥,难度很大,吴果断地采用无支架转体施工方案,并由他精心设计,亲自指挥,历时一年半竣工。在1986年9月举行通车典礼时,前来参观的广东、江西、山东等省的桥梁专家,对石背桥的技术成就评价很高。
据1986年统计,全县共有公路桥梁117座,总长3902.9米。其中多孔跨径100米以上、单孔跨径40米以上的较大桥梁16座,总长1903.2米。桥两侧置人行道、路缘和护栏。选介10座。
湛田桥 位于山南公路,跨西洋江,是全省第一座采用石砌单波双曲拱桥,也是桥梁工程师吴琦瑛设计并组织施工的第一座桥。2孔净跨30米,桥长84米,桥面宽7+2×2.5米。1974年9月交由花桥公社主修,至1975年元月竣工。主要采用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办法修建,国家只补助3.3万元。
洪溪桥 1983年8月建成,位于月溪乡洪溪村,跨洪溪河。由所在洪溪大队主修。桥长52米,高20米,宽4.5+2×0.25米。此桥是湖南省第一座采用转体施工新工艺的公路桥。
花园桥 原名清溪桥,跨蓼水,最初是石墩木亭民桥。1956年修建洞通公路时,利用原民桥改成单车道石台木面桥。后因桥基被洪水冲刷、桥面年久失修而成危桥。1966年在原桥上游100米处,新建石台双曲公路桥。花园桥是邵阳地区第一座双曲拱桥。
洞口桥 位于县城中心,跨平溪江。1968年11月动工,1969年6月建成。桥上立铁柱华灯12杆,两端置堡,两侧设人行道加护栏。总投资89.28万元,共化工日23.9万个。该桥建成后,撤去了渡口,联县城新街老街为一体,加快了车运。
石江桥 由石江区3社1镇集资主修。位于石邓公路的起点——石江镇,跨平溪江。1977年建成为空腹式石砌无肋单波双曲拱桥。3孔净跨50米,高15米。北岸桥台为梅花形木桩基础。主拱断面为石砌无肋单波加悬半波。桥长222米,两端置堡,两侧设人行道加护栏,立华灯12柱。总造价54.9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万元。共化工日22.65万个。此桥沟通洞口县东南城乡,对发展经济有重要作用。
竹市桥 位于竹新公路起点——竹市镇,由竹市区所辖公社主修,跨平溪江,建桥前有鳌鱼溪汽车渡口。1977年6月27日动工,12月31日建成。桥建在靠渡口上游处,为石砌无肋单波双曲拱桥。总造价42.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万元。此桥的建成,结束了洞口县汽车渡运的历史。
平溪江桥 跨平溪江与鼓楼河的会合口,北端与320国道线接连。桥址所在的两条山区河流,控制集雨面积近1246平方公里,汛期洪势凶猛,且有大量漂浮物,建桥时不宜在河床主流处下中墩,故设计为单孔净跨87米的石砌单波双曲拱桥,此为70年代国内跨径最长的桥。由鼓楼公社主修,于1978年4月7日动工,11月17日建成。总造价17.45万元,国家补助8万元。此桥的建成与平鼓公路的修建,对改善山区交通,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1979年,此桥经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考验,桥身巍然屹立。
木瓜桥 位于木瓜乡政府南侧,跨平溪江,为钢筋混凝土单波双曲拱桥。桥基为单排双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由木瓜公社主修,于1980年1月建成。总造价28.42万元,国家补助14.8万元。该桥是当时省内较轻巧的桥梁,其工程照片被选登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资料中。
龙井桥 位于桐山乡龙井,跨黄泥江,为单孔净跨70米单室箱型拱桥。桥高30米,飞跨峭崖深谷,雄伟壮观。由桐山公社主修,于1980年7月30日动工,12月建成。此桥建成后,实现了全县各公社都通客班车的规划。其工程照片亦刊登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议资料中。
石背桥 位于石背乡观音阁,跨赧水。由石背乡主修,于1984年9月25日破十,1986年4月20日建成单孔单室薄壁箱型拱桥。桥址北岸修建有观音亭,并撰刻《石背大桥记》》石碑,记述建桥始末及其工艺特色。桥跨河床较狭,水流深急,河槽枯水深8.1米,故因河制宜,设计为单孔净跨拱桥,且采用转体施工法建造,从拱顶分成两个半跨单悬壁拱桁体系,分别在两岸预制混凝土拱片,再通过转动体系将两半孔拱桁转体合拢,然后完成衔接拱顶及桥面等工艺。这种施工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料,不用搭架,不在河中下墩,施工期间不受洪水威胁,又不影响通航。两个半拱桁各重1667吨。全桥净跨90米,是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转体施工桥。共花器材费36万元。
第四节 公路养护
1935年洞口通车后,境内公路属潭宝武养护段养护。抗日战争时期,属潭宝芷养护工程队(驻洞口)养护。1947年4月至1949年属洞口养路段(后改为工程段)养护。1950年工程段更名为洞口养路分段,其养护任务不变。1951年12月,桃花坪分段搬迁洞口,改为“洞口工务段”。1954年8月改为“洞口养路工区”。1962年8月改为“洞口公路养护段”,下设10个工班,有固定职工135人。1969年10月,改为“洞口公路段”,下设23个工区,固定职工175人,常年代表工92人。1970年1月,县公路养护队并入洞口公路段,下设32个工区,有固定职工220人,常年代表工104人。江都公路草段,原系森工部门专用线,因木材采伐高峰已过,业务部门放弃养护。地区公路部门为使国家投资不浪费,线路不报废,同时考虑少数民族的交通方便,1981年按不列等公路移交给县公路段养护。1986年,全县公路养护部门有固定职工208人,常年代表工139人。由国家养护里程278.65公里,其它由地方养护,
民工养护始于1952年,县政府分配沿线两侧各15公里内的乡村应征民工养护。待遇是每个标准工日补大米0.25公斤,人民币0.15元。从1962年元月起以县为单位设养路机构,分级管、养。民工建勤由分配养路工日改为养路常年代表工,开始由国家补助每人每月伙食费4.5元,大米指标7.5公斤,以后补助费逐年增加,报酬回公社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参加分配。从1979年起,一部分常年代表工改为亦工亦农的轮换工,每人每月平均基本工资40.5元。1985年轮换工全部取消。
1949年前,养路工具为锄头、畚箕,扁担等,后逐步发展到使用机械。1986年,县公路段有养路汽车10部、手扶拖拉机7部、养路机15部、碎石机10部,压路机2部。
公路事业发展后,养路工人的居住条件大有改善。1949年前养路工房建筑面积仅100平方米左右,称为“道棚”。1986年全县已有工房15座,建筑面积3496平方米,所有工房都有单人宿舍、会议室、工具室、厨房和公共厕所等设施。
第五节 公路运输
一 客运
50年代初,衡贵线和邵阳经竹市至武冈的长途客班车经过县境,在石江、竹市、洞口、江口4处车站办理客运业务。1956年,县内开设洞口单日至江口,双日至石江,每日由洞口经竹市至高沙的短途客班车,同时增设高沙汽车站,年客运量达5.97万人次。1957年以后,相继建成洞绥、洞山、洞高、石黄等公路,客运线随之延伸,到1970年,客运里程达166.25公里,新设客运代办点4处,年客运量达26.55万人次。1976年1月,湘运邵阳汽车运输公司在洞口县试开农村短途客班车,新辟线路9条,沿线设停靠站52个,平均站距7.9公里。全县43个社(镇)有38个开通客班车。每天往返客班车36次,运行328公里,年客运量达66.36万人次。1977年沿途上下点、候车亭增至65处,同年6月,洞口车站派人出席全国客运工作会议。11月,省运输公司在洞口召开了农村短途客运现场会。1978年5月,省电视台在洞口拍摄农村短途客运新闻纪录片放映。1981年,全县43个社(镇)都通了客班车,形成以集镇为中心向农村辐射的客运网,并与邻县的客班车相衔接。同时,由开行农村短途客班车,发展到夜宿农村客班车,使农村旅客能早进城,晚归家,1986年,县内有大型客车77辆,座位3220个,其中湘运65辆,座位2737个;县运输公司4辆,座位108个;集体和个体户8辆,座位303个。另外有旅行车8辆115座,小车16辆98座。每天往返客班车284辆次。1986年,客运量达718.8万人次,比1952年增加772倍;客运周转量14740.42万人公里,比1952年增加225.7倍。
二 货运
1919年前,洞口境内只在洞口、石下江两个车站办理少量货运业务,货运量很少。1952年湘运汽车货运量0.03万吨、6.46万吨公里。1958年,高沙植物油厂购进一辆3吨的“道奇”旧货车,始有县属资产的汽车运货。1962年后,各公社购进一批大、中、小型拖拉机,农忙耕田,农闲运货。1966年,货运量达14.47万吨、624.93万吨公里。1977年10月1日,县交通局成立专业汽车运输队,有货车5辆。1980年,湘运89车队常驻洞口,有货车30辆,一次运量126吨。1982年县内开始有个体汽车和小型机动车辆,并逐年发展。到1986年底,全县共有大型货运汽车503辆,其中:湘运43辆,县交通局专业队18辆,社会442辆和大、中、小拖拉机1509台,小机动货车54辆,人力畜力板车1601部。企年货运量115万吨,3200万吨公里。其中乡、村年运输量占全县年运输量的73.36%。
三 汽车维修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曾在今洞口乡金武村境内办有汽车修理厂,抗战胜利后迁走。新中国建立后的1972年前,县内无汽车维修单位,小修靠驾驶员自己,大中修要送往邵阳市。1973年,洞口综合社始办汽车维修车间,承接小修和一般保养业务。接着石江、高沙、黄桥等集镇也办起了维修点。县铁厂于1975年兼营汽车维修业务至1977年停办。车辆较多的湘运洞口公司、八0四厂、市属石下江煤矿、县粮食局、林业局、公路段、县运输公司汽车队等单位都设有维修车间或班组。
1978年,县民间运输公司筹建了洞口县汽车修配厂,厂址设洞口公社金龙大队木鱼坳。1978年至1986年,职工由42人增至94人,厂房占地面积由858平方米增至4279平方米,机械设备由16台(件)增至23台(件),固定资产由2.7万元增至40.7万元。9年来累计维修汽车19129台次,总收入280.2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