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交通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315
颗粒名称: 第十四篇 交通 邮电
分类号: F503;F632
页数: 27
页码: 326-3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洞口县 交通 邮电

内容

洞口,历来为湘黔交通要地。湘东、湘中地区通往云、贵的古驿道,自东向西穿过全境。1944年,衡(阳)贵(阳)公路干线(现为320国道线段)通车以后,洞口在湘黔交通线上的位置更为重要。但因旧中国战乱频仍,经费短缺,交通建设发展缓慢,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仅有衡贵和竹(篙塘)武(武冈县城)两条过境公路,长86.75公里。新中国建立后,积极进行交通建设,从1952年建县到1986年的35年中,公路里程增至568.28公里,增长6.6倍,平均每平方公里有0.26公里;年公路客运量由0.93万人次增加到718.8万人次,增长772倍;年公路货运量由1.25万吨增加到115万吨,增长91倍。因拦河筑坝等原因,水路航运里程不断缩减。
  民国元年(1912)设立高沙、洞口邮政代办所。新中国建立后,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到1986年,有邮路139条,投递线路总长3532公里,比新中国建立前增长14倍。邮件运输由肩挑改为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运送,实现了村村通邮。电话由单线回路改为双线回路和多线载波;电报由人工话传改为电传打字。
  第一章 陆路交通
  第一节 大道
  蜀汉时,境内已辟驿道,设驿站。唐宋时期,境内的峡口(今城关镇)、高沙、黄桥铺、王家桥(今山门镇)、石下江均设有驿站,为驿道必经之地。通过驿道、驿站,开展官方驿运、驿传业务。元代以来,自宝庆府(今邵阳市)西行70公里至龙潭铺,再经石下江、竹篙塘、木瓜桥、峡口、千丘田(今鼓楼乡)、丝茅界、𣞺木隘、凉山界、宝瑶至界牌入沅州黔阳县界,为通往云贵的湘黔古道。又宝庆府西行至龙潭铺、经晒龙滩,渡资水穿高沙市、过水西桥,通往绥宁县境。由于过境官方驿道开辟早,水运条件较优越,境内在历史上形成的小集镇和墟场较多,商旅络绎不绝,古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镶嵌料石和砾石路面的商旅常行古道有11条。以洞口为起点的5条:自西北行经平溪江至新屋进黔阳县界;自东偏北行经石下江去桃花坪至宝庆府;自北偏东行经菱角田至王家桥;自南偏东行经光远寺去武冈城;自南行经花园进入绥宁县的武阳。以高沙市为起点的4条:由东行经黄桥铺至桃花坪;由西南行经李家渡入绥宁县;由东行经歇凉界至石下江;由北行经大水〓至王家桥。以石下江为起点的2条:由东南行经黄桥铺、破刀寨去武冈的邓家铺;由西北行经水东桥、王家桥,再西北行至椒林进入龙潭。30年代至40年代,衡贵、竹武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后,境内大道有所变易。
  洞口置县后,境内大道以城关镇(原名洞口镇)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儿经整修和新辟,1955年,县、区、乡间互相沟通的大道已有1300多公里,保留路亭108座。从1956年起,除整修原有路径外,还新修了汽车道和田间运输道。以后公路建设加快,有的大道截弯降坡扩建成公路或机耕路,有的因改道而废弃。路亭则因年久失修,道途变易,日渐减少,1964年还存28座,到80年代除保留水东桥亭(古迹)和重修歇凉界路亭外,余皆朽弃或拆除。
  第二节 公路
  — 国道
  衡(阳)贵(阳)公路 又名湘黔公路,今属320国道线(起于上海,止于昆明)。民国18年(1929),湖南公路局组织测量队开始测量,民国20年(1931)动工修建,到民国22年(1933)基本完成邵阳至洞口路段的桥梁涵洞工程。后拟改修轻便铁道而停工。民国23年(1934)6月复工,民国24年(1935)5月至洞口段竣工,同年8月1日通车。民国27年(1938)国民政府急令湖南省政府赶修湘黔公路,当年7月动工,年内通车至榆树湾(今怀化市),民国33年(1944)通车至贵阳。洞口至榆树湾路段,依山傍水,工程十分艰巨,石方边坡高达30米,平均纵坡4.8%,急弯最小半径仅10米,每公里平均土石方2.171万立方米。在洞口塘的悬崖绝壁处,开凿隧洞两个。新中国建立后,全线经过截弯改直和降坡等技术改造,路基较好。邵阳至洞口路段,路面平坦,宽12米,并铺成黑色油路。洞口境内全长64.25公里,设有石下江、竹篙塘、洞口和江口汽车站4个。
  二 省道
  竹新公路 起于洞口县竹篙塘320国道线接连处,经武冈,止于新宁县城。民国35年(1946)由湖南省公路局勘测设计并组织施工,1949年3月通车到武冈县城,当时称竹武公路。新中国建立后,修通武冈县城至新宁县城路段,竹武公路便改为竹新公路,洞口境内长22.5公里,设竹市、高沙两个汽车站。
  洞通公路 起于洞口县县城320国道线接连处,止于通道县城,代号1805。1956年动工,1960年通车至绥宁县,当时称洞(口)绥(宁)公路。后来延伸到通道县城,故称洞通公路。洞口境内路段由洞口县修建,共建桥19座,筑涵114道,设汽车渡口1处,挖填土石方24.843万方,用工11.78万个。1969年国家投资16万元,洞口县筹集30.4万元,改造洞口境内桥梁7座、涵洞101道,由简易公路升为三级路,1978年又改成为黑色油路。洞口境内23.5公里,设桥头、花园两个汽车代办站。洞通公路是联接湖南西南各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公路干线之一。
  三 县、乡公路
  新中国建立以前,洞口境内没有县、乡公路。1957年开始修建,但经费不足,进展缓慢。1958年“全党全民大办交通”,全县各地一哄而起,修建公路,因路况低劣,无法通车,也无车可通。1961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总结了全民办交通的经验教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洞(口)山(门)、石(江)邓(武冈邓家铺)、洞(口)高(沙)等县级公路。到1970年,全县已修通县城至各区镇的公路,与主要集镇洞口、高沙、石江、山门、黄桥形成网络。1971年至1975年,公路建设形成高潮,新修和复修公路24条,长201.8公里。1976年至1980年为了全县尽快实现社社通公路,先后修成里(仁)大(屋)、平(溪江)鼓(楼)、大(湾)长(塘)、山(门)桐(山)4条山区公路,使大屋、鼓楼、长塘、桐山4个交通闭塞的公社通了公路。1981年至1985年的公路建设,主要是扩建配套,改善路况,加强路政管理。至1986年底,全县新修地方公路64条,总长481.53公里。其中5公里以上的公路35条,总长428.5公里。除几条山区公路和主要交通要道及桥梁器材由国家补助398万元外,其余45条,总长182公里均由县乡(社)自筹资金和民工义务建成。在县境范围内,形成了以国道320、省道1805、竹新三条干线段为躯干,县级公路为支线,乡级公路为网络的四通八达公路网,100%的乡镇、95%的村有公路通车。边远高寒山区溪瑶族乡已村村通车。
  附:几条公路修建简介
  江公路 自江口镇与320国道线接点起,经绥宁县草寨,到溪乡政府所在地止,全长39.5公里。1957年11月20日经省交通厅和林业厅批准修建。1958年11月动工,历时3月,完成江口到分水坳路段8公里;1961年完成分水坳至绥宁县草寨路段7.5公里;1966年冬完成草寨至都溪路段24公里。70年代将全线所有木桥改造成石砌拱桥。江公路绕山越岭,穿涧跨壑,最高海拔1092米,最深砌方21.6米,最高挡土墙14.2米,平均每公里挖填土石方2.9万方;全线建桥14座,筑涵150道,砌挡土墙120处、长6470米。修建工程难度大,省交通厅、省林业厅除派技术人员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外,还先后投资132万元,其中交通部门40万元,林业部门92万元。洞口县组织2000多名民工,风餐露宿,劈山凿石,有5人献出生命。江公路建成后,都溪瑶族人民公社相继建成17条林业公路,形成了以江公路为干线、林业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溪山区的大量竹木和农副产品运往山外,最高年货运量达4.8万余吨。
  洞山公路 起于城关镇与320国道接连处,经菱角、横溪至山门镇,全长21.6公里。从1958年5月开始,洞口县组织2500多名民工,自带钱粮和工具,餐宿工地,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只化5000元的桥梁器材费,草草修成。由于修建时间紧,器材缺,路基质量差,安全系数低,全线有几处塌方无法通车。1960年公路部门补助器材费2.85万元,对全线进行整修、改造后正式通车。
  石邓公路 起于石江镇与320国道线接连处,经黄桥镇、金田乡、杨林乡到武冈县的邓家铺。1958年开始修建,1969年通车到杨林乡与武冈县交界的新界坪,在境内长22.5公里。武冈县境内路段由武冈县修建。
  洞高公路 起于城关镇与1805省道线接连处,止于高沙镇与竹新公路搭线,全长16.2公里。1963年由县交通局、公路段按简易公路标准测绘设计,由沿线公社组织民工修建,1964年通车。1985年至1986年改造为三级公路。
  月银公路 为原银坪煤矿运煤保肥(供应氮肥厂的煤炭)而建。由江口区所辖的溪、江口、渣坪、月溪4个公社承修,组织劳力1500人,于1969年7月动工,1970年5月通车。工程分两段进行:第一段自月溪至渣坪,长12.5公里,用工日16.23万个,建石拱桥两座,涵洞两处;第二段自渣坪到银坪,长11.5公里。其中方向坪至无垭口段,海拔1400米,3.5公里就有“之”字急弯4处,最小半径仅10米,最大纵坡9%,石方边坡高达30米,用工日24.38万个。1970年6月动工,1972年12月建成。沿线有朱砂坳、无垭口、婆婆界3处隘口。
  山桐公路 桐山乡地处县境西北边陲高山区,海拔1034米,历来交通闭塞,行路难如“蜀道”。1977年9月,由省交通部门勘测,桐山公社组织全社3590名男女劳力,自带钱粮工具,除抢收抢种大忙季节外,集中力量修建,历经两年风餐露宿,到1979年7月建成通车。自山门镇至桐山乡政府的公路,全长11.8公里。
  第三节 桥梁
  一 民桥
  50年代初,境内共有(民间)大道民桥200多座,其中历史悠久,规模壮观的有迴澜桥、太平桥、水东桥、清溪桥和西中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桥改为公路桥;有的因文物保护观念薄弱,拆为他用;有的因年久失修而朽塌。至今保存的旧民桥中,完整可观的仅水东桥。
  水东桥又名遇仙桥,座落在水东乡境内,跨黄泥江,南端接杨湾村,北端接水东村。水东桥历来是石江通往山门、龙潭古道上的重要桥梁,并辟为商贾集散赶墟的场所,至今仍是集市贸易场地。1981年定为县级文物保存(修建时间详见文化篇)。
  迴澜桥,古称真武桥(以桥梁祖师真武命名),亦名祖师桥,跨蓼水,因水流至此波澜迴流而得名。座落高沙镇,与云峰塔相映生辉。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为11石墩29间木亭桥,咸丰十年(1860)遭焚,同治三年(1864)复修。民国34年(1945)5月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民国36年(1947)再次修葺。程潜将军曾题“迴澜桥”三字匾额嵌亭上。1975年因修筑高荆公路,将老桥全部拆除,在原桥地址下游20米处,修筑一座石砌公路拱桥。
  太平桥,清·雍正七年(1729)由当地人集资兴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被毁,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为11墩33间木亭桥。1967年修建竹新公路时改建成双曲公路拱桥。
  洞口置县后,县政府组织民众在改造维修旧民桥的同时,也随着水库、水渠的修建不断建筑新民桥。据1984年统计,全县共有大小民桥249座,其中石桥121座,石台木面桥85座,木台木面桥43座;长度在40米以上的8座,20至29米的22座,不足20米的219座。
  二 公路桥
  1940年前,境内公路桥梁是半永久性或临时性木面桥。据1949年统计,有石台木面公路桥14座,长433.3米;临时木面公路桥2座,长25.2米。1950年至1966年,新修石台木面公路桥36座,长1011.4米。1967年起,逐步将其改造为永久性石拱桥或双曲拱桥,到1971年止全部改建完毕。
  改建、新建的永久性公路桥梁,在设计上体现民族风格,在技术改革方面有了新的突破。70年代以后的公路桥梁,多数由县交通局副局长、桥梁工程师吴琦瑛设计,集体研究并指挥施工。由吴设计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拱桥有16座,无支架转体施工的2座。1984年在水深8米、跨度90多米宽的赧水上修建石背桥,难度很大,吴果断地采用无支架转体施工方案,并由他精心设计,亲自指挥,历时一年半竣工。在1986年9月举行通车典礼时,前来参观的广东、江西、山东等省的桥梁专家,对石背桥的技术成就评价很高。
  据1986年统计,全县共有公路桥梁117座,总长3902.9米。其中多孔跨径100米以上、单孔跨径40米以上的较大桥梁16座,总长1903.2米。桥两侧置人行道、路缘和护栏。选介10座。
  湛田桥 位于山南公路,跨西洋江,是全省第一座采用石砌单波双曲拱桥,也是桥梁工程师吴琦瑛设计并组织施工的第一座桥。2孔净跨30米,桥长84米,桥面宽7+2×2.5米。1974年9月交由花桥公社主修,至1975年元月竣工。主要采用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办法修建,国家只补助3.3万元。
  洪溪桥 1983年8月建成,位于月溪乡洪溪村,跨洪溪河。由所在洪溪大队主修。桥长52米,高20米,宽4.5+2×0.25米。此桥是湖南省第一座采用转体施工新工艺的公路桥。
  花园桥 原名清溪桥,跨蓼水,最初是石墩木亭民桥。1956年修建洞通公路时,利用原民桥改成单车道石台木面桥。后因桥基被洪水冲刷、桥面年久失修而成危桥。1966年在原桥上游100米处,新建石台双曲公路桥。花园桥是邵阳地区第一座双曲拱桥。
  洞口桥 位于县城中心,跨平溪江。1968年11月动工,1969年6月建成。桥上立铁柱华灯12杆,两端置堡,两侧设人行道加护栏。总投资89.28万元,共化工日23.9万个。该桥建成后,撤去了渡口,联县城新街老街为一体,加快了车运。
  石江桥 由石江区3社1镇集资主修。位于石邓公路的起点——石江镇,跨平溪江。1977年建成为空腹式石砌无肋单波双曲拱桥。3孔净跨50米,高15米。北岸桥台为梅花形木桩基础。主拱断面为石砌无肋单波加悬半波。桥长222米,两端置堡,两侧设人行道加护栏,立华灯12柱。总造价54.9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万元。共化工日22.65万个。此桥沟通洞口县东南城乡,对发展经济有重要作用。
  竹市桥 位于竹新公路起点——竹市镇,由竹市区所辖公社主修,跨平溪江,建桥前有鳌鱼溪汽车渡口。1977年6月27日动工,12月31日建成。桥建在靠渡口上游处,为石砌无肋单波双曲拱桥。总造价42.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万元。此桥的建成,结束了洞口县汽车渡运的历史。
  平溪江桥 跨平溪江与鼓楼河的会合口,北端与320国道线接连。桥址所在的两条山区河流,控制集雨面积近1246平方公里,汛期洪势凶猛,且有大量漂浮物,建桥时不宜在河床主流处下中墩,故设计为单孔净跨87米的石砌单波双曲拱桥,此为70年代国内跨径最长的桥。由鼓楼公社主修,于1978年4月7日动工,11月17日建成。总造价17.45万元,国家补助8万元。此桥的建成与平鼓公路的修建,对改善山区交通,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1979年,此桥经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考验,桥身巍然屹立。
  木瓜桥 位于木瓜乡政府南侧,跨平溪江,为钢筋混凝土单波双曲拱桥。桥基为单排双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由木瓜公社主修,于1980年1月建成。总造价28.42万元,国家补助14.8万元。该桥是当时省内较轻巧的桥梁,其工程照片被选登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资料中。
  龙井桥 位于桐山乡龙井,跨黄泥江,为单孔净跨70米单室箱型拱桥。桥高30米,飞跨峭崖深谷,雄伟壮观。由桐山公社主修,于1980年7月30日动工,12月建成。此桥建成后,实现了全县各公社都通客班车的规划。其工程照片亦刊登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议资料中。
  石背桥 位于石背乡观音阁,跨赧水。由石背乡主修,于1984年9月25日破十,1986年4月20日建成单孔单室薄壁箱型拱桥。桥址北岸修建有观音亭,并撰刻《石背大桥记》》石碑,记述建桥始末及其工艺特色。桥跨河床较狭,水流深急,河槽枯水深8.1米,故因河制宜,设计为单孔净跨拱桥,且采用转体施工法建造,从拱顶分成两个半跨单悬壁拱桁体系,分别在两岸预制混凝土拱片,再通过转动体系将两半孔拱桁转体合拢,然后完成衔接拱顶及桥面等工艺。这种施工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料,不用搭架,不在河中下墩,施工期间不受洪水威胁,又不影响通航。两个半拱桁各重1667吨。全桥净跨90米,是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转体施工桥。共花器材费36万元。
  第四节 公路养护
  1935年洞口通车后,境内公路属潭宝武养护段养护。抗日战争时期,属潭宝芷养护工程队(驻洞口)养护。1947年4月至1949年属洞口养路段(后改为工程段)养护。1950年工程段更名为洞口养路分段,其养护任务不变。1951年12月,桃花坪分段搬迁洞口,改为“洞口工务段”。1954年8月改为“洞口养路工区”。1962年8月改为“洞口公路养护段”,下设10个工班,有固定职工135人。1969年10月,改为“洞口公路段”,下设23个工区,固定职工175人,常年代表工92人。1970年1月,县公路养护队并入洞口公路段,下设32个工区,有固定职工220人,常年代表工104人。江都公路草段,原系森工部门专用线,因木材采伐高峰已过,业务部门放弃养护。地区公路部门为使国家投资不浪费,线路不报废,同时考虑少数民族的交通方便,1981年按不列等公路移交给县公路段养护。1986年,全县公路养护部门有固定职工208人,常年代表工139人。由国家养护里程278.65公里,其它由地方养护,
  民工养护始于1952年,县政府分配沿线两侧各15公里内的乡村应征民工养护。待遇是每个标准工日补大米0.25公斤,人民币0.15元。从1962年元月起以县为单位设养路机构,分级管、养。民工建勤由分配养路工日改为养路常年代表工,开始由国家补助每人每月伙食费4.5元,大米指标7.5公斤,以后补助费逐年增加,报酬回公社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参加分配。从1979年起,一部分常年代表工改为亦工亦农的轮换工,每人每月平均基本工资40.5元。1985年轮换工全部取消。
  1949年前,养路工具为锄头、畚箕,扁担等,后逐步发展到使用机械。1986年,县公路段有养路汽车10部、手扶拖拉机7部、养路机15部、碎石机10部,压路机2部。
  公路事业发展后,养路工人的居住条件大有改善。1949年前养路工房建筑面积仅100平方米左右,称为“道棚”。1986年全县已有工房15座,建筑面积3496平方米,所有工房都有单人宿舍、会议室、工具室、厨房和公共厕所等设施。
  第五节 公路运输
  一 客运
  50年代初,衡贵线和邵阳经竹市至武冈的长途客班车经过县境,在石江、竹市、洞口、江口4处车站办理客运业务。1956年,县内开设洞口单日至江口,双日至石江,每日由洞口经竹市至高沙的短途客班车,同时增设高沙汽车站,年客运量达5.97万人次。1957年以后,相继建成洞绥、洞山、洞高、石黄等公路,客运线随之延伸,到1970年,客运里程达166.25公里,新设客运代办点4处,年客运量达26.55万人次。1976年1月,湘运邵阳汽车运输公司在洞口县试开农村短途客班车,新辟线路9条,沿线设停靠站52个,平均站距7.9公里。全县43个社(镇)有38个开通客班车。每天往返客班车36次,运行328公里,年客运量达66.36万人次。1977年沿途上下点、候车亭增至65处,同年6月,洞口车站派人出席全国客运工作会议。11月,省运输公司在洞口召开了农村短途客运现场会。1978年5月,省电视台在洞口拍摄农村短途客运新闻纪录片放映。1981年,全县43个社(镇)都通了客班车,形成以集镇为中心向农村辐射的客运网,并与邻县的客班车相衔接。同时,由开行农村短途客班车,发展到夜宿农村客班车,使农村旅客能早进城,晚归家,1986年,县内有大型客车77辆,座位3220个,其中湘运65辆,座位2737个;县运输公司4辆,座位108个;集体和个体户8辆,座位303个。另外有旅行车8辆115座,小车16辆98座。每天往返客班车284辆次。1986年,客运量达718.8万人次,比1952年增加772倍;客运周转量14740.42万人公里,比1952年增加225.7倍。
  二 货运
  1919年前,洞口境内只在洞口、石下江两个车站办理少量货运业务,货运量很少。1952年湘运汽车货运量0.03万吨、6.46万吨公里。1958年,高沙植物油厂购进一辆3吨的“道奇”旧货车,始有县属资产的汽车运货。1962年后,各公社购进一批大、中、小型拖拉机,农忙耕田,农闲运货。1966年,货运量达14.47万吨、624.93万吨公里。1977年10月1日,县交通局成立专业汽车运输队,有货车5辆。1980年,湘运89车队常驻洞口,有货车30辆,一次运量126吨。1982年县内开始有个体汽车和小型机动车辆,并逐年发展。到1986年底,全县共有大型货运汽车503辆,其中:湘运43辆,县交通局专业队18辆,社会442辆和大、中、小拖拉机1509台,小机动货车54辆,人力畜力板车1601部。企年货运量115万吨,3200万吨公里。其中乡、村年运输量占全县年运输量的73.36%。
  三 汽车维修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曾在今洞口乡金武村境内办有汽车修理厂,抗战胜利后迁走。新中国建立后的1972年前,县内无汽车维修单位,小修靠驾驶员自己,大中修要送往邵阳市。1973年,洞口综合社始办汽车维修车间,承接小修和一般保养业务。接着石江、高沙、黄桥等集镇也办起了维修点。县铁厂于1975年兼营汽车维修业务至1977年停办。车辆较多的湘运洞口公司、八0四厂、市属石下江煤矿、县粮食局、林业局、公路段、县运输公司汽车队等单位都设有维修车间或班组。
  1978年,县民间运输公司筹建了洞口县汽车修配厂,厂址设洞口公社金龙大队木鱼坳。1978年至1986年,职工由42人增至94人,厂房占地面积由858平方米增至4279平方米,机械设备由16台(件)增至23台(件),固定资产由2.7万元增至40.7万元。9年来累计维修汽车19129台次,总收入280.2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第二章 水路交通
  第一节 水路
  一 航道
  在50年代以前,境内通航的溪河有赧水、蓼水、平溪江和黄泥江。公溪河、古楼河和长塘河,亦可流放木筏。民国8年(1919)石江人王怀轩(武汉国民政府36标标统)派遣士兵对赧水进行查滩炸礁、疏泓、清理纤道,受到时人称赞。至新中国建立前夕,赧水从马家园至双江口,蓼水从双江口至李家渡(西中),平溪江从龙潭铺至洞口,黄泥江自穿石至山门,都能季节性地通行1~3吨的木帆船。
  新中国建立后,通过改坝、炸礁疏滩、窝水等整治措施,通航和流放竹木的能力大有提高。至1955年,赧水、蓼水、平溪江和黄泥江,在县内通航里程共达119公里。通航船载重量达4~6吨。其中赧水自马家园至双江口的22公里、平溪江自龙潭铺至穿石的11公里、蓼水自双江口至高沙的11公里,可四季通航;蓼水自高沙至花园的17公里、平溪江自穿石至大湾的35公里、黄泥江自穿石至山门的24公里,只能季节性通航。
  从60年代初起,因拦河筑坝,航道缩短。1963年,在蓼水上游大江口兴建红岩拦河坝,坝高5.5米,设计引水每秒7.5立方米,致使下流河道水浅见底,后来又相继整建油铺坝、青毛坝等十几处河坝,蓼水便基本断航。1965年在平溪江距县城4公里处修建四清坝,坝高5米,只留筏道,以后又在沿河新建和整修兰陵坝、东方红坝等10座河坝。至1975年,县内航道,只剩留从龙潭铺至石江的8公里和马家园至黄桥铺的7公里的河段能继续通船,其他皆断航。
  二 渡口 码头 港口
  新中国建立前,县境共有渡口45处,渡船50余艘。其中赧水沿岸9处,蓼水沿岸12处,平溪江沿岸19处,黄泥江沿岸4处,鼓楼河沿岸1处。所有渡口皆置渡产,由当地乡绅掌握,有的还建有渡屋、渡亭,供渡手餐宿和行人歇息。渡具多为木船,只偏僻渡口设排筏。渡工月薪一般50至100公斤稻谷或年银4至8元。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渡产全分给贫苦农民,鳌鱼溪、石下江、龙潭铺、排上渡等4处重点渡口,渡工报酬和渡船维修费用,每年由县拨款开支,其余渡口均由当地乡(社)村(大队)筹款解决,县府适当补助。渡工工资额,按渡运量和渡工劳动强度,年工资150~400元。农业合作化后,多数又以记工分为主参于所在生产队分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渡运亦改为承包。
  交通条件变化后,原有的多数重点渡口已修建了公路桥;有的因交通和生产需要又新辟渡口。到1986年,全县仍有较大的民渡42处,平溪江沿岸有平溪江、税门前、田家、麻石滩,大石塘、藤缠树、车田、龙口塘、小湖、江洲、德洲、文家、黄江、新渡、双江一渡、双江二渡、白玉、上台;蓼水沿岸有龙船、逆流水、鸬鹚、柘湾、龙头、黄家码头、红鹅、大河、双凤、龙石、毛栗、渔塘;赧水沿岸有排头、白沙、施家、姚背、乔江、龙潭铺、马园;黄泥江沿岸有江潭、巨头、穿石;鼓楼河沿岸有徐家、木鱼塘。
  原有的5处公路渡口一一鳌鱼溪、洞口、石江、黄桥、大湾,均设钢索绞车,靠人力用双车板筏或三车板筏渡车,工具陈旧,过渡缓慢,经常滞车。石江至黄桥仅10公里公路段就有两处渡口,一些司机怕延时,不愿去黄桥拉货,支农物资难以运进。当地民谣:“黄桥铺,黄桥铺,十里路程两个渡;农药化肥运不进,农民望天急得哭。”至1977年全县公路渡口都修建了桥梁,车辆畅通。
  原武冈县的7个主要商埠、港口、码头,在洞口境内就有高沙、石下江、洞口、黄桥铺等4处。港口年吞吐量2~3万吨,码头靠泊能力l0~30吨,沿河修建拦河坝断航后,皆消失。
  第二节 航运
  民国18年(1929),武冈县城成立民船公会,亦称船商会,将县内商船分归7处商埠码头管理。其中属洞口境内的一渡码头黄桥铺有船630只,三渡码头高沙有船200只,四渡码头石下江有船110只,五渡码头洞口有船110只,各渡码头都派有理事管理。以后,由于各渡码头所在集镇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码头拥有的船只有增有减。1949年县境内有个体木帆船446只,载重量1589吨。1952年航运量1.22万吨。1956年,全县547户个体船民组成洞口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74年元月改为县民间运输公司,1981年12月改为洞口县运输公司。)1959年创制适应山区小河运输的燕子船,载重量5.8吨。1960年为全县航运量最高年份,货运量达10.57万吨。1967年又制成7吨10马力的机帆船,经改进载重量增加到23吨。1976年又创制小马力挂浆船,在木船上装制挂浆,能升能降,轻巧灵活,启运方便。当年8月,省交通厅在县召开了小机挂浆船现场会,推广了洞口县改进水运交通工具经验。以后,由于拦河筑坝,航运阻塞,水路运输日逐衰退。到80年代,航运每况愈下,货运量降至1986年的0.07万吨。
  第三章 搬运装卸
  民国时期,洞口境内的货物流通,主要依靠水运,次是脚担挑运。主要集镇高沙、石下江、洞口、山门、黄桥铺都设有商埠码头。货船装卸作业由船民和少数市镇贫民担负。一般成立码头工行会组织。搬卸工人被称为“脚佬倌”或“挑夫”。1949年,5个码头有搬运装卸工人百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各集镇的搬运装卸工人成立搬运服务组。1954年成立搬运服务社(队)。1956年成立洞口县搬运服务社,统管各集镇搬运分社或队。1956年10月,服务社与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合并,以后又改为县运输人民公社,下设洞口、高沙、石江3个运输大队。未纳入组织的由所在乡(镇)政府兼管。1962年,县运输公社改称县运输合作社,1974年1月和1981年12月,又先后更名为洞口县民间运输公司和洞口县运输公司。
  70年代,随着陆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水运通航里程的缩短,商埠码头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搬运装卸作业也就由码头转向厂矿、车站、仓库、货场。1980年,厂矿企业富余劳力和集镇郊区农民进镇搞搬运装卸,专业搬运装卸,受到冲击,加之黔阳、绥宁等县的木材、粮食运输转道枝柳铁路,全县搬运装卸量由1965年的93万吨下降到1986年的19.21万吨,下降79.3%。
  搬卸量大幅度下降以后,工人歇业的多。在政府的扶持下为谋生计有的转行,高沙镇运输社转办农药厂,石江镇运输社转办化工厂,山门镇运输社转办松坡商场。江口搬运队11人于1984年将1万多元集体财产分光停办。1986年全县搬运装卸工人只206人。
  1954年前,搬运装卸工具都是箩筐、扁担、绳索、抬杠,全靠肩挑背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1954年后,工人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改进和添置工具。从使用木轮板车到钢轮气胎板车和马车,1958年试用过牛拉车,装卸笨重物资使用吊葫芦和绞车。1978年使用县民运公司交通机械厂生产的三轮机动板车,还添置小四轮车和汽车。
  搬卸工人收益分配,普遍实行按比例分成。50年代,积累和个人所得,一般按收入二八开,即积累和税收留20%,个人所得占80%;60年代至70年代,改进了工具和基础设施,一般采用三七开。80年代,社会劳动价值提高,搬卸任务减少,实行二五与七五分配制度。
  第四章 交通管理
  第一节 路政管理
  洞口建县后的公路交通事业由县建设科兼管。1955年,县政府设交通科管理。1961年山交通局管理。1972年,县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1981年,县政府贯彻执行省政府颁发的《湖南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试行)》。1982年5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切实维护公路两侧留用土地的通知》,规定公路两侧留地:干线3米,支线1.5米,并在干线公路上设置公路用地界桩。同年,县政府又发布《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布告》,使路政管理正常化、制度化。1984年被评为湖南省路政管理工作先进县,出席了中央在四川召开的全国路政管理先进单位表彰会议。
  第二节 车辆管理
  1949年前,车辆归省交通部门管理。以后地方车辆由邵阳地区监理总所垂直领导和管理。1961年县设立车辆监理站,后改为洞口交通监理站,负责县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1984年3月,增设了洞口农机监理站,负责拖拉机的检验、报户、核发牌证及考试考核拖拉机驾驶员。交通、农机监理机关对所有机动车辆和驾驶员每年进行一次年度审查。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违章行驶或肇事,均由交通监理机关调查处理。1961年到1986年,县内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846起,死亡267人,受伤481人,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第三节 航政管理
  1952年11月,成立洞口民船运输站,负责船舶登记、检验,并办理水运业务。1956年11月,成立湖南省洞口航管站。1961年9月,改称洞口县航管站,1964年并入湖南省隆回航管站。1974年又恢复洞口航管站。1985年7月,并入湖南省隆回港航监督站。港航监督机关负责辖区内水运安全、船舶检验、船员考核考试及征收航道养护费等。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
  1972年7月起,在洞口、石江、高沙、黄桥、山门、竹市、桥头、江口等地设置交通运输管理站,全面加强运输市场管理。
  1976年6月起,洞口县执行省、地规定的统一车船运输票证。1980年2月根据《湖南省运输市场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公路、水路的旅客运输和发生运费结算的社会货物运输,都由交通主管部门实行“三统”(统一管理货源,统一安排运力,统一计费标准)管理。县成立了“三统管理办公室”负责填开车船货物运输统一票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集体、个体一齐办运输,县政府调整“三统”管理,1982年9月,规定凡从事公路、水路运输和搬运装卸业务的必须使用湖南省统一的运输票证,执行统一运价。
  附记:
  1944年秋,日军侵逼湘中,国民政府当局为固守湘西战略要地,在洞口平溪江畔青山塘的大沙洲上,修建了长1500米、宽30米的军用飞机场,曾起落飞机多次,最多的一天达到10架次,1945年日军投降后停用。1975年后机场被辟为农田,但因蓄水性能差,又改为营造速生林地。
  第五章 邮政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唐、宋时期,洞口境内的峡口司、高沙市、黄桥铺、王家桥、石下江均设有驿站,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元、明、清时期,湘黔驿道经过洞口境内的龙潭铺、石下江、竹篙塘、峡口司、千匠田(今鼓楼乡)、宝瑶和仙人桥(今溪乡境内)等地通往云南、贵州。宝庆府至武冈的驿道,由桃花坪入境经龙潭铺、石下江、竹篙塘、高沙市、两路口等地通往武冈州。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五日和九日,分别设立洞口、高沙两个邮政代办支局,在石下江、黄桥铺、王家桥、竹篙塘、荫山铺、桥端头、江口等地设有邮政代办所。民国20年(1931)11月26日,高沙邮政代办支局升为三等邮政局。民国25年(1936)4月1日,洞口邮政代办支局升为三等邮政局。民国28年(1939),竹篙塘邮政代办所升为三等邮政局。民国32年(1943)洞口邮政局升为二等邮政局。民国33年11月因日军入侵,洞口境内邮政机构全部关闭,至民国34年8月恢复营业。邮政机构级别此后陆续有所调整,民国34年12月,竹篙塘三等邮政局降为代办所;民国36年6月,洞口二等邮政局降为三等二级邮政局,高沙三等邮政局降为四等邮政局。以后洞口邮政局又升为三等甲级邮政局。至1949年,洞口邮政局有职工11人,下设正街(洞口)、花园、李熙桥(今绥宁县境内)、黄土坑(今绥宁县境内)、江口、唐家坊(今绥宁县境内)、桥端头、竹篙塘、山门、菱角田、官路上11个邮政代办所,信柜22处;高沙邮政局有职工24人,下设萌山铺(今石背乡境内)、两路口(今南泥乡境内)、陆家铺(今武冈县境内)、李家渡等邮政代办所;石下江、黄桥铺、龙潭铺代办所归属桃花坪(今隆回县城)管辖。
  新中国建立以后,洞口境内的邮政事业发展很快。1952年4月洞口置县时,邮政电信合并建立洞口县邮电局。1956年至1957年,石下江、山门、黄桥、高沙邮电营业所先后升格为邮电支局。1969年冬,邮政电信分设,在石江、竹市、山门、黄桥、高沙、桥头、江口、都溪分设邮政和电信支局,电信局受军事管制。1973年8月,邮政电信再次合并,在县城为邮电局,各集镇的合并为邮电支局。1986年,县邮电局下设高沙、山门、石江、竹市、黄桥、江口、桥头、溪8个支局,设木瓜、鼓楼、茶铺、横溪、石柱、花桥、水东、青龙、芭叶寨、大水、岩山、管竹、石背、杨林、月溪、渣坪、花园、西中18个乡级邮电所,设长塘、大屋、桐山3个邮电代办所。共有职工250人,为1952年30人的8.3倍。其他服务点,有报刊零售门市部(房)5处,邮票代售处23处,信筒信箱56个,农村信报捎转站613处,集邮点1处,用于邮运的摩托车2部、自行车68部。业务收入84万元,为1952年业务收入2万元的42倍,完成税金2.613万元,利润9.75万元。
  第二节 邮政网络
  一 跨县邮路
  步班邮路 光绪三十三年(1906)十二月十九日,开辟宝庆至武冈步班邮路,途经洞口境内的龙潭铺、黄桥铺,单程140公里。以后,步班逐年增多,到民国初年,洞口邮局是湘黔交通线上转运邮件的重点局。以洞口为中心的跨县干线,昼夜步行快班邮路有6条:
  1、洞口至桃花坪(今隆回县城),途经竹篙塘、石下江到桃花坪,步班单程60公里。1935年8月邵阳至洞口未通汽车以前,洞口运往隆回、邵阳、长沙等地包裹、信件,均是日夜步行,快班送往桃花坪,再由桃花坪转送。
  2、洞口至洪江(今洪江市),途经鼓楼、青草湾、草寨、凉山界、宝瑶、仙人桥至洪江,步班单程110公里。1939年洞口至榆树湾未通汽车以前,洞口运往会同的包裹、信件,均是日夜步行,快班送往洪江,再山洪江分送。
  3、洞口至寨市(绥宁县境内),途经桥端头、花园、红岩进入绥宁县,再经李西桥、武阳、长铺子至寨市,步班单程110公里。1960年以前,洞口至绥宁县城未通汽车,洞口送往绥宁、靖州至广西的邮包、信件,均是日夜步行,快班送到寨市,再由寨市转送。
  4、洞口至武冈,途经茶铺子、高沙、两路口、陆家铺、湾头桥,到武冈县城,步班单程46公里。1949年以前,竹篙塘至武冈县城未通汽车,洞口通往武冈、城步、新宁等地邮包、信件,均是日夜步行,快班送往武冈,再由武冈转送。
  5、洞口至龙门山(黔阳县境内),途经大湾、林家溪、月溪、江口、塘湾、积木槽,步班单程80公里。洞口到榆树湾未通车以前,洞口送往安江、芷江、新晃及贵州的邮包、信件,均是日夜步行,快班送到龙门山,再由龙门山转送。
  6、洞口至龙潭(溆浦县境内),途经菱角川、王家桥、望乡山至龙潭,步班单程85公里。洞口送往溆浦的邮包,信件,单日送往龙潭,再山龙潭转送;溆浦送往洞口的邮包、信件,双日由龙潭转送洞口。
  汽车邮路 汽车邮路分委办和自办两种,委办是委托汽车站运送,自办是邮政系统开专车运送。洞口境内委办汽车邮路从1935年到1960年开通4条:1935年开通洞口至邵阳:1939年开通洞口至安江;1949年开通竹篙塘至武冈;1960年开通洞口至绥宁;60年代中期,开办长沙经邵阳、洞口至安江的自办汽车邮路,湘黔公路线上的邮包、信件、报纸、杂志由邮政专车运送;80年代初又开办邵阳至绥宁、邵阳至武冈的自办汽车邮路,从此结束了洞口跨县委办汽车邮路的历史。全县的邮包、信件、报纸、杂志均由邮政专车运送,快速准时,次日早晨可以看到先天在长沙出版的《湖南日报》。
  二 县内邮路
  新中国建立前,衡贵公路通车后,县内邮路共有4条:洞口邮局一条,隔日步行班,从洞口出发,经茅铺、木瓜、竹篙塘至龙口塘后,回程经安乐山、马渡、白田、花鼓庙到洞口,行程65公里。高沙邮局2条,隔日步行班,从高沙出发,经萌山铺、龙潭铺、石下江返回高沙,行程70公里;又由高沙经李家渡、观音寺、凤凰桥回高沙,行程65公里。桃花坪邮局开辟石溆邮路一条,隔日步行班,从石江出发,经水东桥、山门至桐山、三板桥与溆浦邮路相接,返回石江,行程65公里。这4条邮路,总长度235公里。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往日益频繁,邮件投递频次大大增加,投递范围逐年扩大。自1957年10月开始,单日或隔日步行邮路延伸到每个乡、村。从1959年开始,开辟乡邮路自行车班;从1971年开始,逐步开辟县内摩托车或汽车干线邮路。到1986年底,自办汽车干线邮路60公里,麾托车干线邮路25公里。开办洞口至月溪、江口、都溪、渣坪、鼓楼、长塘、岩山、山门、石柱、醪田、水东、大屋、桐山、黄桥、西中、管竹委办汽车邮路线16条,单程长度478公里;开辟自行车投递邮路68条,单程长度2296公里。另有步班投递邮路45条,单程长度803公里。在山门、石江、黄桥、高沙、竹市、毓兰、江口等集镇开设城镇投递邮路10条,单程长度54公里,合计3716公里,相当1952年的3.9倍、1949年的15.8倍。
  第三节 邮政业务
  一 函件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高沙邮局每天进出函件约150件,全年约5万件。新中国建立后,函件不断增多,1952年达到9.7万件;1958年“大跃进”以后,函件猛增,1960年达到83.6万件;1961年调整国民经济,精简邮政机构,函件有所减少,1964年下降到55.6万件。1965年以后,函件逐年增加,1986年达到126.4万件,比1952年增加12倍,比1949年增加24.3倍。
  二 包件
  民国年间,只收寄普通包件,40年代年收寄不足千件。新中国建立后,增辟快递小包和保价包裹,寄包裹量增加,1952年收寄包件2779件,平均每日7.6件;1959年增至1.1万件,1960年再增至1.6万件。1962年至1972年在0.5~0.9万件之间,主要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段时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于半痪瘫状态,收寄包件量大大减少。1973年后有所回升,达到1.2万件。80年代,个体运输户兴起,机关车辆大增,商旅往来频繁,包件流量增多,但每年仍保持在1.1至1.2万件之间。
  三 汇兑
  民国年间通汇面小,汇费昂贵,汇兑业务极少,40年代,年开汇票不足千张。新中国建立后,全国通汇,汇兑业务增多。汇兑方式分普通汇款和电报汇款两类,汇率统一为1%(即每汇1元收费1分),手续由原来的贴花、剪格改用汇款通知。1956年开办电汇业务。1980年起,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从300元提高到5000元,1986年开发汇票达36854张,为1952年7000张的5.2倍。
  四 机要通信
  1957年4月1日前,机要通信由县委机要室直接收发,之后,根据中共中央规定,县委机要室撤销,归县邮电局接办。机要通信传递的文件和刊物分“绝密”、“机密”和“秘密”3种。机要业务主要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文字机密和带文字的机要物品以及政法部门须随机要文件寄递的案件物证等。1959年机要通信扩大到人民公社一级,业务量有所增加。1972年11月又改为只收寄县(团)一级的,业务量有所减少。建县以来,机要通信传递最多的是1960年,达8000件;最少的1986年,只传递600来件。
  五 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由订户向报刊社订阅,邮局作新闻报纸收寄。1950年邮寄和报刊发行合一,开设报刊发行业务。主要向机关、企业单位发行。1956年推行群众性报刊发行站(员)制,由单位有关人员收发。1958年指令性摊派任务,发行数量猛增,报纸达398.8万份、杂志15.4万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报刊发行量上升,1978年报纸发行达652.9万份、杂志62.1万份。1986年分别为615.3万份和65.5万份。
  第六章 电信
  第一节 电报
  洞口话传电报始于1950年,当年全境共发报36份。1958年高沙、黄桥、石江、山门、竹市、桥头、江口建立7个邮电支局,普遍开展话传电报。1959年县邮电局安装莫尔斯符号人工音响机电报电路1条,发报业务逐年增多,1960年发报达到2.9万份。1961年调整国民经济,电报业务有所减少,1965年仅发报0.7万份。1966年又安装莫尔斯符号人工音响机电报电路2条,话传电报业务逐年增多。1969年以后,年发报2万份。1970年安装15瓦无线电台收发报机,直接与邵阳通报,时停时发,备为急用;1978年又安装电传打字机2部,1985年又增加邮送电报业务。到1986年全县共有电报电路3条,其中省内2条,市内1条,年发报3.78万份,收报3.4万份,业务收入3.72万元。电报种类分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与公电等8种。国内电报开办特急、加急、分送等3种特别业务。
  第二节 电话
  一 长途电话
  民国27年(1938),邵阳至洞口长途电话线架通;同年8月,邵阳电信局在洞口开设营业处,办理长途电话业务。民国30年(1941),架通洞口至武冈、洞口至安江两条长途电话线。民国34年(1945),日军侵境,对长途电话线破坏很大,直到1949年洞口解放前夕,3对长途电话线路均未修复通话。1949年12月,人民政府着手对3条线路进行改造,恢复通话。1951年,洞口邮电局开办长途电话业务。1953年到1957年,高沙、石江、黄侨、江口、竹市、桥头、山门等农村支局均开辟长途电话业务。为了提高长途电话通信质量,1960年开始筹备长途电话载波增音设备,次年完工正式使用。以后载波设备和载波线路不断增加,陆续安装高十二路载波机,磁石式长途电话交换机。到1986年底止,长途通讯电路已达14路,安装磁石长话交换机80门,长话计费去话58889张,比1952年增长29倍。
  二 市内(县城)电话
  洞口1952年4月建县后,县委机关内建立县城电话,安装50门市、长合用磁石电话机1部,有用户17个,1953年7月移交给县邮电局。邮电局接管地方电信后,实行企业化经营,延伸杆路长度,增加架空明线,年末用户达44个。1957年安装100门交换机1部,1976年县城安装200门容量交换机,1978年安装400门纵横自动电话,同时还不断改造、扩建、延伸电缆工程。到1986年底,县城有电话交换机500门,其中自动电话400门,实有用户363户,杆路长度32公里,电缆长度12.9皮公里。
  三 农村电话
  民国22年(1933),湖南省政府为便于指挥,除省筹款架设长途线路外,还指示各县县政府自筹资金架设乡、镇线路,并要求与邻近县沟通,所架杆路皆为木杆、铁线、实线电路。
  民国30年(1341)4月,武冈县架设乡村电话线,洞口境内有黄桥、石江、山门、高沙、洞口、花园、荫山铺、木瓜8处装有电话单机,并制订收费标准,开始对民营业。日军入侵后,电话线遭到破坏。
  1952年架设了洞口至江口、竹市、桥头、山门、醪田、石江、黄桥等8个区的农村电话线路,能和8个区公所直接通电话。高沙区公所设有农村电话交换机,能与所属乡、镇通话。
  1956年全县32个乡全面通了电话。
  1958年,各人民公社先后自办邮电局,全县成立了15个公社邮电局,都安上了总机,交换机容量由180门扩充到420门;电线杆路由329公里延长到1377公里;架空明线由239线对公里延伸到1148线对公里。1961年贯彻调整“八字”方针,压缩工作人员,精简机构。1962年1月1日,将下放邮电支局收回,又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到1965年底,交换机容量660门,其中邮电局经营的500门。电杆线路长600公里,其中邮电局经营的393公里。架空明线长365对公里,其中邮电局经营的351对公里,除装机容量增加外,其他皆有减少。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村电话处于停滞状态。1970年开始,邮电事业逐年发展,农村电话交换机逐年增多,电杆杆程不断伸长,明线对公里不断增加,同时农村邮电支局开始使用晶体管载波设备。至1986年,杆路总长640杆程公里,其中邮电局经营的355公里;杆路中有水泥杆97公里,其中邮电局经营的94公里;架空明线1310线对公里,其中邮电局经营的97公里;电缆长13.9皮公里;交换机容量1360门,其中邮电局经营的360门。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