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工艺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92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工艺品
分类号: TS93
页数: 3
页码: 297-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工艺品生产发展情况,陆续办起工艺美术厂、竹艺厂、斗笠厂、制镜厂、陶器瓷器厂、竹器厂等企业。
关键词: 洞口县 工艺品 工业

内容

县内的工艺品生产,在明朝时就有雕刻与陶器,清代有编织与刺绣,直至现代,久享盛名。1955年后,陆续办起工艺美术厂、竹艺厂、斗笠厂、制镜厂、陶器瓷器厂、竹器厂等企业。1986年,产值达22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2%。
  一 雕刻
  据《武冈州志》记载:明·洪武后裔桂王册封武冈州城为“奉天府”,立皇城,洞口境内的艺人应征入府,雕龙凤、饰宫阙,工艺誉满三湘四水。清代,高沙的教书先生袁映清曾以墨晶石刻制图章、石杯和文房四宝而闻名。至民国年间,木雕艺人发展到100余人,常行艺湘西和川黔桂等省,多承制庙宇、庵堂、祠堂的浮雕和富豪之家的嫁妆镶嵌雕刻。1950年前,散住洞口境内的雕刻艺人约200余人,多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也有在集镇设摊刻字和制作工艺美术品而谋生的。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工艺美术品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55年,朱兴华等5人组成刻字组,以刻制图章为业。1956年3月全国民间老艺人座谈会后,刻字组招收民间艺人4名,并带徒授业,职工增加到32人,生产锦鸡、鳌鱼、鸽子等20余种木雕和石雕产品,省外贸部门予以支持,同年12月扩建为县雕刻生产合作社,当年生产9900件,产值2.1万元。1957年10月,墨晶石雕工艺品在广州交易会上展出并打入国际市场。1972年黄桥镇综合厂、木器厂合并为竹艺厂,生产茶叶盒、平边盒、挂屏、竹节雕、竹蔸雕,1977年职工增至40人,产值20万元,1979年并入县工艺美术厂。1984年,工艺员黄龙舟参加国家工艺专家组赴中非共和国援建木雕厂,只身带徒7人,精心传授技艺。到1985年,累计换取外汇210万美元。1986年,全厂职工230人,产值56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5.4万元。
  二 陶瓷
  明朝末年,陶器师傅毛天有从朱溪桥(现属武冈县)迁入洪茂乡冷水村筑窑烧制陶器,独家生产,艺不外传。至民国20年(1931),陶器窑发展到3家,生产钵、坛、香炉、油灯等近30种产品,年产量约5万件。1949年约产7万件。
  农村集体化后,洪茂乡的光明、石门、长清3个村建办了3座集体陶器窑,曾一度得到发展。公社化后,在生产管理和分配上统得过死,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亏损年份多,开工不足,职工半农半工。1958年的水东、太平公社相继开办陶器窑,以薪炭林为燃料,均因成本高而停办。1978年后,仙鸡窑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由生产单一的生活用器皿到生产基建用的水管、涵洞、滴水瓦等20余个新产品,皆以釉彩光滑明亮、美观实用而驰名。产品主销绥宁和黔阳县。1986年,有陶器窑11口(其中洪茂乡10口,高沙镇1口),产量57.7万件,产值达8.91万元。
  1971年,洞口镇瓷厂建办,在“文化大革命”中,产品质量差,亏损大,生产上不去。1980年3月,将人员、资产并入罐头厂。是年,县民运公司交通机械厂转办瓷厂,厂址设石江镇象石湾,次年产粗瓷10.5万件,产值3.3万元,亏损7.9万元。1984年后,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培训技术力量,挖掘生产潜力,开拓新产品,加强质量检验制度,由生产粗瓷到生产中档瓷和工业用瓷,使工厂起死回生。1986年,职工由79人增加到308人,产量355.5万件,产值42.8万元,比1980年分别提高23.8倍和12倍,经济效益由亏转盈,产品销往本省各县。
  三 制镜 刺绣 编织
  1986年,全县有制镜业6家,其中集体2家,个体4家。生产民用镜、镜屏及装饰用的各种花纹彩色镜等,产值15万元。刺绣是本地城乡传统的手工工艺,主要刺绣枕巾、手帕、门屏、窗帘、床单、布鞋和童装类产品。1986年刺绣产量6.28万件,产值20.88万元。清代,境内手工编织城乡皆有,多自产自销,主要编织有竹篾、藤椅产品。合作化时,城镇组织集体生产,建立竹器、斗笠生产合作社。1978年后,又建立塑料、毛线类等集体编织企业。1986年,生产编织产品57.67万个(件),产值79.49万元。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