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8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门类
分类号: TS64
页数: 10
页码: 291-3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工业门类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食品、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造纸、印刷、织染、轧花、针织、饲料等。
关键词: 洞口县 工业 门类

内容

第一节 食品
  有粮油加工、制茶、罐头、饮料和副食品加工等企业。1986年,全县有食品企业206家(村办的未计算在内),从业职工1943人,总产值3619.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7%。
  一 粮油
  1952年,雪峰工厂附设碾米车间,以一台25马力单缸煤气机为动力,带动一台三号碾米机加工大米。1954年元月,雪峰工厂碾米车间划归粮食部门,随后建立国营洞口大米厂。1956年在高沙镇快活岭创办国营洞口植物油厂,设榨油、碾米两个车间。1958年后,各社队相继建起碾米或油料加工厂。1963年,石江联合厂从事发电兼营榨油、碾米。从此,集镇粮油机械加工基本取代手工加工。80年代,农村普遍利用黄谷碾米机加工大米。到1986年,全县农村有黄谷碾米机加工点1100余个,县区粮油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大米19376吨、统糠408吨、糠油159吨、面灰1382吨、植物油453吨,产值679.93万元,实现利税58.84万元,比1976年产量提高40%,产值提高54.5%,利税增长3.7倍。
  二 制茶
  早在明代,洞口境内就有农户种茶和手工制茶。花园、鼓楼等地的谷雨条茶,有饮料佳品之称,远销河北、新疆等地,千丘田峒(今鼓楼乡)的红茶,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进贡朝庭。境内山地野茶极为丰富,谁采谁有。一些清贫户将野茶采集起来,加工成绿茶、红茶、茶饼、茶果等商品茶营生。
  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生产发展很快。70年代,社队集体茶厂相应建办并逐步实现机械化。从1976年开始,茶叶种植面积集中的社、镇建立茶叶加工厂,年加工红茶1200吨。但因设备不配套,技术不精练,精制茶甚少,经济效益低,部分加工企业亏本。接着,县供销社筹建精制茶厂,精制各种茶叶。与此同时,社队茶厂亦加强了设备配套,经济效益由每50公斤116元提高到250元。1986年,县内有茶叶加工厂32家,其中邵阳市办1家,县办1家,乡镇办26家,村办4家,从业人数800余人,机械设备配套,年加工能力3500吨。生产精制茶2206.97吨,为年产能力的63.06%,比1976年产量提高84.9%。产品有青茶、茉莉花茶、红茶、菊花茶等10余个品种。鼓楼精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耐冲泡,具有“滇红”风味,为“湖红”之上品。1979年鼓楼春茶在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品审议会上被评为第五名,1982年在全省CPP新式机械试点茶中名列第一;1985年在全国云南茶叶质量评比会上又获全国第二;1986年,上档一号红碎茶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三 罐头
  洞口县发展罐头生产的原料有柑桔、春笋、冬笋、箭竹笋、蕌头、猕猴桃以及桃、李、梅等,但起步较晚。1978年城关镇基建队和福利厂合并转办城关镇罐头厂,1979年投产,1980年由镇办转为县办集体企业。1983年后,县洞口园艺场、山门公社和供销部门先后办起了罐头厂,到1986年,全县共有8家罐头生产企业,从业者500余人,年生产能力3500吨,生产各类罐头2991.98吨。其中:县办企业生产2600吨,乡镇企业生产290.98吨,供销部门企业生产101吨。总产值818.22万元。
  四 饮料
  50年代前的饮料生产,县内仅酿制单一米白酒,均系个体经营,一般自酿自用,少数户以生产商品酒谋生,集镇有规模较小的酿酒作坊。农村土法酿酒沿袭至今。1961年,粮食部门在洞口镇新办1家酿酒厂,因粮食紧缺,以铁菱角、丁榔、栗子为主要原料,每50公斤产酒仅9公斤左右,造成企业亏损。1968年后,以红薯干为主要原料,每50公斤出酒量提高到20多公斤。70年代,无酒精饮料(冷饮)企业相继发展。1986年有饮料企业30家,其中酿酒的9家,无酒精饮料厂21家,总产量13645.1吨,产值986.75万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7%。
  五 副食品
  1949年前,在高沙、洞口、石江、山门、黄桥等集镇有私营作坊加工糕点、片糖、粉丝、豆制品等副食品;南货店附设有糕点生产作坊的20余家。年产糕点约2000余担(50公斤为一担)、片糖5000担。高沙镇的雪枣、牛皮糖和太和豆豉,远销云贵等省。粉丝作坊城乡皆有,多系季节性生产。
  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建办县副食品加工厂,1961年归口商业局,沿袭手工土法生产糕点、糖果两大类30余个花色品种,当年产值24.6万元。因求过于供,纸包糖、机制饼干和部分其它糕点等均从外地购入供应。1956年县供销社建办高沙和山门糖果糕点厂。1978年发展到5家,并逐步实现机械生产。1980年以后,城乡集体和个体副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快。1986年投产的高沙镇办利康食品厂,生产苡米系列产品。是年,全县有副食品加工企业25家,城乡季节性的个体专业户加工点也较多,共生产糕点863.4吨、糖果235.95吨、米粉52吨、其他粉丝319吨、面条1073吨,其它副食品211.7吨,总产值231.19万元。
  县副食品加工厂1984年生产的牛皮糖、雪花糖、花生酥等产品获邵阳市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1985年生产的交切片多次获省、市同类产品第一名,健宝粉、健宝糖荣获市商业系统新产品开发奖。
  第二节 机械 电子
  清代,在洞口、竹市等集镇就建有铸造作坊,铸造犁头、犁壁、鼎罐、铁锅等。洞口镇陈杜庭铸造的犁头、犁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武冈州(县)之首。竹市覃显庭开办的铸造作坊,有化铁炉和洪炉各一座。新中国建立后,于1953年,县供销总社在洞口、石江两镇组织铁匠65名,自带股金、工具,成立了两个铁业社,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器。1955年,相继成立了高沙、山门、黄桥、竹市4个铁业社,入社社员71人。1956年合作化后,全县有铁业社7家,五金修配合作社3家,职工374人,当年产值25.6万元。1958年6月,洞口农具、五金和木器3家生产合作社合并建成洞口县农具机械合作工厂,1959年改为地方国营洞口县机械厂。1969年8月将县拖拉机站改为县农机修配厂,负责全县农具、汽车、拖拉机的修配。1970年,县机械厂与县农修厂合并,成批生产牛头刨床、黄谷碾米机、鼓风机、磨粉机、柴油机、水轮机、打稻机、揉茶机和麻花钻、建筑钻头等主要产品,其中水轮机、建筑钻头畅销国际市场,柴油机、黄谷碾米机、揉茶机、牛头刨床、磨粉机畅销省内外。同年,高沙铁业社改为县工农机械厂,石江农具社改为县工具厂,山门铁业社改为县民族五金厂,分别生产阀门、吊葫芦、手摇砂轮架、单管猎枪等主要产品,其中手摇砂轮架畅销国际市场,其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71年,洞口五金皮革社更名为洞口无线电元件厂。从1976年起,全县陆续建立34个社镇办农业机械站,负责中、小农具的生产与修理。1981年,黄桥农具厂改为县磁性材料厂,生产电子工业有关配件。1983年黄桥农具机械修理店改为黄桥汽车配件厂,生产解放牌和东风牌汽车配件,产品质量优胜,一直畅销不衰。1986年,全县共有机械、五金和电子工业企业47家。其中国营3家,县办集体7家,乡、镇办农机站37家。共有固定资产1033.45万元,产值1282.5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8%。在总产值中,国营的占28%,集体的占72%。
  第三节 化工
  洞口县的化学工业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到1986年,全县化工企业发展到8家,共有职工1388人,拥有固定资产1496.6万元,产值1112.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
  一 化肥
  1958年县内曾兴办过磷肥厂、磷矿粉厂和腐植酸厂,生产化学肥料,但因造价高,肥效低而停办。1970年6月,自筹资金,利用原邵阳人造石油厂的旧址兴建县氮肥厂,次年6月竣工,当年生产碳酸氢氨2314吨。以后,不断扩大县氮肥厂的规模。1986年产碳酸氢铵16764吨,比1971年增加6.2倍,生产复合肥料1600吨。
  二 农药
  1970年,高沙镇基建运输社39名职工自筹资金,土法上马,试制了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4吨,经大田试验,杀虫效果显著。1971年命名为洞口县高沙农药厂,1972年3月由县、镇合办,定名为洞口县农药厂,当年生产六六六粉剂3000吨。经过技术改造,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1976年生产1.5%、2%的1605粉剂、西维因等农药3009吨,1980年增加到5624吨。这些农药均为剧毒农药,残毒期长,对人、畜影响大。1982年冬,该厂转产低毒高效的叶蝉散、甲六混合粉等粉剂和甲甲磷等乳剂农药,经使用试验,杀虫效果好,残毒时间短。1983年经上级鉴定,在县农药厂定点生产。原剧毒农药被淘汰。以后,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试验,品种不断增多,质量逐年提高。1986年生产粉剂和乳剂农药1379吨,除满足邵阳市所属县需要外,还销往全省其他各地和广西、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
  三 火柴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市场火柴紧缺,高沙镇110名缝纫工人,于1970年自筹资金,因陋就简,建立火柴厂,当年生产火柴5000件。以后,不断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到1978年扩建成年产1万件的火柴厂。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1980年全省火柴质量评比,洞口火柴名列第一名。1986年生产火柴20万件,销往全省各县市和湖北、江苏等省。
  四 其他
  洞口县其他化学工业产品有活性炭、尼塑制品、油漆、油膏、涂料等。1978年,洞口县木器厂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生产101型药用和808型糖用粉末活性炭两个品种,当年产50吨。1980年达到70吨,1984年增至140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之标准。1985年荣获邵阳地区优秀新产品奖。1986年生产活性炭179吨,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等省及本省湖南制药厂。
  1979年以城关镇洞口综合社为基础,建成县、镇合办的洞口县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塑料油膏、橡胶油膏、再生胶涂料、106内墙装饰涂料、801地面防尘涂料、805环地板防尘涂料、803稳化型带锈防水涂料、838环氧富锌涂料、7410长效涂料及无纺布等化学建筑防水材料,具有防水性能好、耐用时间长、装饰美观、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801地面防尘涂料、803稳化型带锈涂料、805环地板防尘涂料、838环氧富锌涂料、7410长效涂料和无纺布6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803稳化型带锈涂料,1982年荣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4年荣获全国建筑材料科技成果银质奖。803环氧富锌涂料于1984年荣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1986年,全县生产油漆500吨,各种油膏、涂料1500吨,销往全国各地。
  1979年以来,全县建立起尼塑制品企业2家,生产聚乙烯蚊帐、聚丙编织袋、塑料包装袋、塑料凉鞋、塑料微型喷雾器等产品。1985年生产编织袋57.67万个,其他产品因市场竞争激烈,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和数量逐年减少。
  第四节 建材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建材工业只有砖瓦窑和石灰窑,生产青砖、青瓦和石灰等建筑材料。新中国建立后,相继创办水泥、铰链、机制砖、水泥预制件等建材企业。1986年,全县共有建材工业企业55家,其中县办8家,乡、镇办47家。总产值780.2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7%。
  一 砖瓦石灰
  据县文物普查,今黄桥镇复兴村、竹市镇车田村、金寨村等地发现五代时期烧制青砖、青瓦的窑址及产品碎片。清末民初,洞口境内有砖、瓦窑百余座,烧制青砖青瓦,一般用于修建寺庙、祠堂。抗日战争爆发后,砖瓦业日渐凋敝,至1949年,全县生火的砖瓦窑约30座。1952年全县个体砖瓦窑达100余座,仍是沿袭旧法烧制。50年代中期,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推广用煤烧制红砖、青瓦。1955年12月建立县砖瓦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县砖瓦厂,1966年停办,一部分工人回归农村,一部分安排到县基建队,剩下13人,归属手工业社管理。70年代,砖瓦业开始复苏,恢复了县砖瓦厂,树林、大水等公社建立了5个机砖厂,个体砖瓦窑也陆续开办。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建日益增多,促进了砖瓦业蓬勃发展。1986年,全县有县、乡(镇)、村三级办的砖瓦窑72座,从业者910人,生产红砖4016万块、瓦1453万片,产值236.95万元。
  中部平原区和东南丘陵区烧制石灰由来已久。50年代前为个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由农业社(或公社)经营。70年代后,基建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石灰生产的蓬勃兴起,石江、江潭、树林、竹市、山门、岩山、马鞍等社、镇先后办起石灰厂。1986年,全县有石灰厂28家,从业者390人,年产石灰9.16万吨,产值183万元,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绥宁等县。
  二 水泥 水泥预制件
  1958年,高沙镇政府在紫竹林首建水泥厂,1959年只生产等外水泥590吨,因质量低劣,亏损严重,于1960年停办。1966年高沙窑业厂利用原停办的水泥厂旧设备,在快活岭创办县镇合办的水泥厂,1969年7月转为县办国营企业。1977年、1984年,江潭公社和茶铺公社先后创办了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因电力紧张,1986年只生产3.9万吨,为生产能力的48.4%。
  1969年洞口基建队创建洞口预制厂,生产的预制件由本队自用发展到面向社会销售,并批量销往临近县。1984年又建立了石江镇预制件厂。1986年全县共有水泥预制件厂5家,生产水泥空心楼板(预应力空心板)、楼梁、楼梯踏步、屋面排水天沟、桁条、梁柱、花栏板、小平板、花窗子、气孔板、漏斗、漏洞、过梁、挑梁、镂、花窗、落水管等30个品种,年产量500多万件。
  三 铰链 复合板
  1971年山门公社市镇大队(现山门镇居委会)缝纫社工人,自筹资金购置必要的主件设备,创办洞口县铰链厂,1972年投产,产品质优誉盛,行销省内外。
  1981年12月,县化工厂转产复合板,更名为洞口县复合板厂,随着产品的变化后又更名为县钙塑板厂,到1983年3月共生产复合板106.1吨,后因设备不配套和资金困难而停产。
  第五节 造纸 印刷
  1986年,造纸、印刷工业产值690.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
  一 造纸
  县内土纸制造始于明朝末年,经由新化传入,清末稍有发展。民国年间,原武冈县土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洞口境内的山门、大屋、桐山、石柱等地,尤以山门为武冈土纸生产之冠,在省内亦具盛名。土纸生产盛期,境内有土纸槽坊600多家,年产土纸(官堆纸、时仄纸、大纸又称火纸)约5万担。除销省内外,还销往平、津、沪、汉等大城市,并出口港澳和国外。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口时断时续,造纸业也时兴时衰。1938年至1940年,因“洋纸”(进口纸)进口受阻,土纸生产转枯为荣。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销路受阻。日军入侵后,土纸生产更加萧条。抗日胜利后,国内市场复苏,销路渐好,土纸又供不应求,纸价猛涨,官堆纸每担价格折合银元45元。1949年春,国民党军队封锁长江,江北销路掐断,江南局势混乱,三四斗米可买一担官堆纸,纸价仅值造纸成本的五分之一,造纸业衰落萧条。新中国建立后,土纸生产略有回升,年产土纸3万担。文教事业的发展和商品包装用纸的大量增加,调入纸和自产土纸满足不了供应,1968年5月,建成县镇合办机制纸厂,即国营洞口县造纸厂前身。1972年,山门竹篾社和木器社合并建成山门纸板厂,1979年该厂被焚,重建厂房,建成机制纸厂。1980年,溪公社利用山区楠竹的资源优势,新建一座机制纸厂,即溪造纸厂。
  1986年,全县有机制纸厂3家,生产能力8700吨,因电力紧缺,产量仅达4673.5吨,为生产能力的54%;另外,县西北山区尚有土纸槽坊20余家,年产土纸1500担。
  二 印刷
  洞口境内手工印刷始于清康熙年间,由湘乡、邵阳传入境内。民国17年(1928)以曾广生为主合股创办的(高沙)大同石印书纸店,1932年以匡绍光为主合股开办的和平印刷局,都雇请数名工人,资产较厚,系民国年间洞口境内较大的印刷厂家。新中国建立前夕。高沙镇有11家书纸店,石江有5家,洞口有2家。境内共有石印机9台、木印机24台,从业者约50人,产品有账本、广告、学生课本等10余个品种,1949年印刷量2000余万印。
  1953年,雪峰工厂印刷车间添置新的印刷机械,使印刷操作逐步转向了机械化。1955年雪峰工厂转为国营县印刷厂。1955年后,高沙、山门、石江等地教育部门和乡镇先后建办了小印刷厂。1986年,全县共有印刷企业11家,其中县办1家,部门3家,乡镇7家,固定职工183人,年生产能力1.8亿印,实际生产1.06亿印,为生产能力的59%,产值159.4万元。
  第六节 织染 轧花 针织
  洞口的手工纺织历代相传,木制织布机、竹制纺车、手摇脚踏轧花机遍及城乡。“黄桥棉花石江纱,高沙棉布销天涯”的民谣,说明洞口过去民间纺织业的盛况。清·宣统元年(1909),李钟奇(今西中乡人)从湖北、江苏购置一批铁制织布机,在高沙镇创办民生织布厂,厂址设高沙火神庙。投产不久,李病故,工厂关闭。民国初年,手摇铁制织袜机传入县内,有机50余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底,洞口、山门、石江、高沙、黄桥铺共有木制织布机800余台,其中高沙镇约500台。1949年土布生产量约500万米,畅销洪江、绥宁、靖县及黔阳等地,外销量约占80%。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城镇纺织业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生产,统一收购。1952年生产棉布79.56万米。1956年,高沙、黄桥、石江、山门、洞口等集镇均成立了织染社(组)。1957年共生产棉布135万米。1958年因大办钢铁,抽调职工炼钢,棉花比上年减产30%左右。1960年至1962年,强调“以粮为纲”,压缩棉花生产面积,棉花产量由1955年的1587担锐减到1962年的762担,棉布产量由1955年的119.47万米,大幅度下降到1962年的3.62万米,减产87%,城镇纺织业濒临关闭,农村个体手工业纺织亦剩存无儿。1963年后,农业生产形势好转,棉花生产虽有回升,但产量不高,1966年棉都生产31.07万米,仅为1957年的四分之—。1969年高沙织染生产合作社转为县办织染厂。“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贯彻后,棉花产量有所增长,1972年至1980年,棉布生产保持在100~160万米之间;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1982年至1983年,棉布生产升至200~210万米。以后因棉花种植面积又有减少,棉布产量亦下滑,1983年至1986年棉布产量在150~190万米之间。
  1981年创办了县属集体毛巾厂。
  1986年,全县有县办织染厂、毛巾厂、城关镇办针织厂、高沙镇办机绣厂、高沙长裕街毛线针织厂、新建街针织厂等,产值323.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3%。
  轧花、印染。1950年境内有大小轧花机500多台,染坊50多家,主要分布在各集镇。印染以蓝靛为主要染料,生产26,24青布,24双蓝布,12蓝布,蓝白印花布等产品。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府组织个体印染坊集体生产,至1966年土法印染全部被淘汰。县织染厂、毛巾厂以现代科学方法印染彩色图案达120多个。
  第七节 饲料
  洞口县饲料工业起步晚。1982年县粮食局筹建第一家饲料厂——县配合饲料厂,1983年投产,职工16人,当年生产2401吨,获纯利5.48万元,产品质优走俏,供应紧缺。至1986年发展到7家,从业者118人,计粮食部门1家,供销系统2家,乡、镇办4家。总产量达7235吨,产值304.8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
  第八节 工艺品
  县内的工艺品生产,在明朝时就有雕刻与陶器,清代有编织与刺绣,直至现代,久享盛名。1955年后,陆续办起工艺美术厂、竹艺厂、斗笠厂、制镜厂、陶器瓷器厂、竹器厂等企业。1986年,产值达22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2%。
  一 雕刻
  据《武冈州志》记载:明·洪武后裔桂王册封武冈州城为“奉天府”,立皇城,洞口境内的艺人应征入府,雕龙凤、饰宫阙,工艺誉满三湘四水。清代,高沙的教书先生袁映清曾以墨晶石刻制图章、石杯和文房四宝而闻名。至民国年间,木雕艺人发展到100余人,常行艺湘西和川黔桂等省,多承制庙宇、庵堂、祠堂的浮雕和富豪之家的嫁妆镶嵌雕刻。1950年前,散住洞口境内的雕刻艺人约200余人,多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也有在集镇设摊刻字和制作工艺美术品而谋生的。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工艺美术品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55年,朱兴华等5人组成刻字组,以刻制图章为业。1956年3月全国民间老艺人座谈会后,刻字组招收民间艺人4名,并带徒授业,职工增加到32人,生产锦鸡、鳌鱼、鸽子等20余种木雕和石雕产品,省外贸部门予以支持,同年12月扩建为县雕刻生产合作社,当年生产9900件,产值2.1万元。1957年10月,墨晶石雕工艺品在广州交易会上展出并打入国际市场。1972年黄桥镇综合厂、木器厂合并为竹艺厂,生产茶叶盒、平边盒、挂屏、竹节雕、竹蔸雕,1977年职工增至40人,产值20万元,1979年并入县工艺美术厂。1984年,工艺员黄龙舟参加国家工艺专家组赴中非共和国援建木雕厂,只身带徒7人,精心传授技艺。到1985年,累计换取外汇210万美元。1986年,全厂职工230人,产值56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5.4万元。
  二 陶瓷
  明朝末年,陶器师傅毛天有从朱溪桥(现属武冈县)迁入洪茂乡冷水村筑窑烧制陶器,独家生产,艺不外传。至民国20年(1931),陶器窑发展到3家,生产钵、坛、香炉、油灯等近30种产品,年产量约5万件。1949年约产7万件。
  农村集体化后,洪茂乡的光明、石门、长清3个村建办了3座集体陶器窑,曾一度得到发展。公社化后,在生产管理和分配上统得过死,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亏损年份多,开工不足,职工半农半工。1958年的水东、太平公社相继开办陶器窑,以薪炭林为燃料,均因成本高而停办。1978年后,仙鸡窑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由生产单一的生活用器皿到生产基建用的水管、涵洞、滴水瓦等20余个新产品,皆以釉彩光滑明亮、美观实用而驰名。产品主销绥宁和黔阳县。1986年,有陶器窑11口(其中洪茂乡10口,高沙镇1口),产量57.7万件,产值达8.91万元。
  1971年,洞口镇瓷厂建办,在“文化大革命”中,产品质量差,亏损大,生产上不去。1980年3月,将人员、资产并入罐头厂。是年,县民运公司交通机械厂转办瓷厂,厂址设石江镇象石湾,次年产粗瓷10.5万件,产值3.3万元,亏损7.9万元。1984年后,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培训技术力量,挖掘生产潜力,开拓新产品,加强质量检验制度,由生产粗瓷到生产中档瓷和工业用瓷,使工厂起死回生。1986年,职工由79人增加到308人,产量355.5万件,产值42.8万元,比1980年分别提高23.8倍和12倍,经济效益由亏转盈,产品销往本省各县。
  三 制镜 刺绣 编织
  1986年,全县有制镜业6家,其中集体2家,个体4家。生产民用镜、镜屏及装饰用的各种花纹彩色镜等,产值15万元。刺绣是本地城乡传统的手工工艺,主要刺绣枕巾、手帕、门屏、窗帘、床单、布鞋和童装类产品。1986年刺绣产量6.28万件,产值20.88万元。清代,境内手工编织城乡皆有,多自产自销,主要编织有竹篾、藤椅产品。合作化时,城镇组织集体生产,建立竹器、斗笠生产合作社。1978年后,又建立塑料、毛线类等集体编织企业。1986年,生产编织产品57.67万个(件),产值79.49万元。
  第九节 冶金 采矿
  一 冶金
  清宣统三年(1911),邵东张二爷在水口枫木坳建立美立公司炼铁厂。民国5年(1916),石江的谭烈晚建办卜落井铁厂。民国26年(1937)石江的袁茂生在沙子坪建办大星福铁厂。一般是就地建厂采矿,以木炭为燃料冶炼生铁(称猪屎铁)。民国35年(1946),石江一带建有8家铁厂,10座土高炉,8座炒炉,一般年产生铁600吨。1949年,部分工厂停办,只生产生铁150吨,主要用于加工刀斧和鼎锅等生产生活用具。生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广西、贵州等省。
  1950年,武冈县财委将私营大昌公司怡和铁厂收归国有,定名惠民铁厂,职工28人,当年产铁150吨。1951年又接管大星福铁厂,改为公私合营裕民铁厂,有职工14人,当年产铁75吨。1952年象石湾铁厂改为劳动炼铁厂,同时将惠民、裕民两厂并入,属邵阳行署公安处管辖。厂内有4座倒水炉,1座炒炉,除炼铁外,还铸造鼎锅、犁头等生产生活用器。1952年产生铁262.42吨,鼎锅43943口。1957年元月,将铁厂下放县管,改为地方国营洞口县铁厂,职工97人,产生铁824.27吨,熟铁790.2吨。自1952年至1957年共盈利11万多元。
  1958年大炼钢铁,扩建洞口铁厂,新建高沙铁厂,各建一座4.25立方米高炉,职工增至1147人。与此同时各公社搞“小土群”高炉炼铁,组织10余万民工上马,在石江、木瓜、茶铺、秀丰等地建土高炉120多座,为解决铁矿石不足,争取快出多出铁,“放卫星”,动员户户献废钢铁,致不少社员被动地将铁制日用品献出,回炉炼铁,以保“钢铁元帅”升帐。由于技术、原料、设备上存在诸多难题,生产效率低,耗费成本高,加之平调财物,盲目蛮干,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损失和浪费,1958年至1959年两年中亏损42万多元。1959年末,社办铁厂全部停办。县办两铁厂与老寨煤矿合并,更名为县钢铁厂。
  1970年重建高沙铁厂,新建一座8立方米钢壳高炉,年产能力3000吨,1977年建成日产24吨焦化煤球车间,1978年又实现高炉入料半机械化,1979年建成拉铸车间,管式热风炉改成全钢壳球式热风炉,温度由500°C升至900°C。拥有各种机械设备40多台(件),载重汽车12辆,总投资137.26万元。1971年5月建成投产时,开初利用银坪煤矿白块煤为燃料,试产16天,产铁38.5吨,日产2.4吨,吨铁耗煤7.24吨,矿比5吨,吨铁成本765.1元,吨亏594.72元。1972年用石江烟块煤冶炼,先后3次开炉,生产87天,产铁609.5吨,日产7吨,吨铁耗煤4.45吨,矿比2.9吨,吨铁成本526.83元,超出出厂价格2倍多,全年亏损25万元。1974年至1977年停产。1978年学习安徽钢铁厂和涟源钢铁厂经验,添置一些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成本有所降低。终因电力紧张、无焦炭、矿石品位低、成本高、亏损大,于1981年关闭。全县自办铁厂以来,净亏251.3万元。
  二 采矿
  铁矿 一百多年前,石江地区的砂子坪、干木冲开采菱铁矿,由私营炼铁厂收购。吨铁矿换取大米15公斤。1949年铁矿产量约500吨。1952年后,石江劳动炼铁厂组织劳改人员采矿,1956年采矿达1072吨。1957年由县铁厂工人采矿2473吨。1958年,大炼钢铁时,开采木瓜的褐铁矿、菱铁矿,桐子山的赤铁矿,茶铺、大水、秀丰的铁锰矿,当年采矿10500吨。1962年铁厂停办,采矿停止。1970年重建高沙铁厂,仍开采桐子山的赤铁矿为原料。1978年从城步县的西岩调入铁矿石,终因成本高,亏损大,于1981年铁厂关闭,采矿终止。
  锰矿 洞口县碳酸锰矿产于江口、茶铺、大水、秀丰等11个乡。1954年建立国营洞口锰矿,开采锰子砂、锰粉和冶金锰。1956年采锰子砂224.36吨、锰粉216吨、冶金锰1193.23吨,以及其他化工锰。1968年后,茶铺、大水、江口等10个公社建立社办锰矿。1976年采矿15219吨,销往鞍山、北京、太原等地钢铁厂。1980年后,锰矿资源逐渐贫瘠,各矿陆续停办。江口锰矿资源比较丰富,因缺乏资金,基建进展不快,产量低,亦停办。
  铅锌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沙唐安禹和一英国人带领一批石工,误将石柱坎上和东坪的铅锌矿当银矿开采,至家产耗尽而倒闭。1958年,在石柱建县办铅锌矿,职工11人,两年仅采矿12吨,产值1.8万元,不盈不亏。因资源不清,矿层薄,1979年停办。1973年由石柱公社开办,开采一年多,因亏损亦停;1977年至1982年公社重建该矿,6年采矿113.5吨,又因亏损而停办。
  砷矿 花园沙皮江的砷矿与铅锌矿共生。1968年建县办砷矿,既无机械设备,又无开采技术和安全设施,更兼产品滞销,于1969年停办。
  磷矿 1971年,青龙和渣坪公社开办磷矿。青龙磷矿含五氧化二磷8~12%,渣坪磷矿品位高,但储量少,系磷结核,生产成本高。两矿将其加工成磷矿粉,供农业用肥。建矿4年,产品由畅销转滞销,1975年停办。
  钨矿 分布在溪乡的中村、凉山等山区,1986年村民自采自销。
  金矿 分布在平溪江流域,系砂金。1949年前后,江口、月溪两地农民曾淘金多次。1977年工业局拨款1500元,在江口试探淘金,得砂金20克。1986年洞口农民与隆回采矿专业户,分别在黄金洞和木瓜河岸淘过金。
  第十节 其他工业
  其他工业有制鞋、制帽、缝纫、纸制品、皮革制品、羽绒制品、药材加工和小杂木采伐等业,有集体经营,也有个体经营。1986年,全县共有这类企业676家,从业者4868人,合计产值1459.2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84%。其中属轻工业局管辖的10家,职工843人,产值615.56万元;镇办的16家,职工615人,产值262.07万元;乡办的23家,从业者320人,产值97.75万元;组办和私营的625家,从业2777人,产值433.83万元;药材加工和杂木采伐,从业者313人,产值50万元。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