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二篇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79
颗粒名称:
第十二篇 工业
分类号:
F42
页数:
25
页码:
287-3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境内只有铁、木、竹、缝纫、纺织等行业的个体手工业,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
关键词:
洞口县
工业
企业
内容
清代,洞口境内只有铁、木、竹、缝纫、纺织等行业的个体手工业。民国初年,才办起了一些小厂矿,但资金微薄,设备简陋,均系手工操作。日军入侵时期,工业受到严重摧残,战后恢复又十分缓慢。到新中国建立前夕,除了一些手工业外,仅有3家土法炼铁厂,1家照明用火力发电厂和两处小煤窑。1949年全境工业总产值(含手工业)仅370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换算,下同)。
新中国建立初期,武冈县政府着手恢复和发展个体手工业,并开始筹建县属地方工业,到1952年建洞口县时,全县工业总产值409万元。1954~1956年,城镇手工业逐步实现合作化,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全县有工业企业57家,其中地方国营的7家,产值436万元,盈利7.89万元。1958年“大办工业”,工业企业猛增到439家,职工6792人,总产值达到910万元,但因技术力量不足,原材料短缺,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很低,当年工业亏损31万元。60年代初,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盲目开办的企业,使工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77家,产值623万元,实现利润16.76万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市场上某些工业品紧缺,为振兴洞口经济,满足市场需要,刘观清、王道钦等一批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办起一批为农业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五小工业”(小煤炭、小钢铁、小机械、小电力、小化肥)。1977年工矿企业发展到207家,总产值达到3505.97万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8.8%上升到25.1%。
1978年以后,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关、并亏损严重和资源不清的工矿企业,1985年起,预算内工业企业开始实现由亏转盈,当年盈利99.1万元。1986年,全县有工矿企业223家,职工9895人,工业总产值达101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县境内没有官办工业,只有个体和合股联营两种结构。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全民工业,改造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到1956年“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后,洞口县的工业有全民、集体、私营三种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 全民
县内全民所有制工业,由市办、县办和部门办三部分构成。1986年有企业34家,职工366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78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4%,
一 市办
邵阳市在县内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有邵阳市石下江煤矿、邵阳市茶铺茶场机械厂、邵阳市茶铺茶场茶叶加工厂3家,均创办于1958年,原为县办全民企业;60年代先后收归邵阳地区办,1986年改为市办,有职工432人,工业产值373万元。
二 县办
县办全民所有制工业始于50年代初。1950年武冈县政府将私营大昌公司怡和铁厂收归国有,定名为惠民铁厂,有职工28人,洞口有了第一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51年新办国营雪峰工厂,即县印刷厂前身。到1952年底,共有县办全民所有制国营工业企业5家,职工53人,年产值31万元。主要行业有炼铁、发电和印刷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办县属国营企业2家,到1957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7家,职工248人,年产值89万元。1958年“大办工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18家,职工2864人,年产值317万元。因设备、技术、原材料、经营管理都跟不上,在三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先后四批精简下放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574人,到1965年底,全县国营工业企业只有6家,职工1290人,年产值323万元。1969年后,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工业”,县办地方国营企业发展很快,到1978年县办国营工业企业发展到14家,职工1890人,产值1841万元。1978年以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作了调整,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国营工业企业。1986年,全县有县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4家,主要行业有食品、机械、建材、化工、造纸、印刷、电力等,职工2016人,工业产值2441万元,比1952年增长75.5倍。
三 部门办
1953年商业部门首先创办副食品加工厂。以后,森工、粮食等部门先后创办一些全民所有制企业。到1986年各部门办有国营工业企业17家,职工1214人,产值968万元。
第二节 集体
集体所有制企业分为县属集体、乡(镇)村集体和部门办集体三种。1986年,全县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共201家,固定职工6399人(不含村办),产值618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1.1%。
一 县办
县办集体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局(手工业联社)所属工业企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县手工业社(组)为50个,职工2002人,产值299万元,是年成立县手工业联社,领导和管理各基层手工业社(组)。在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中,一部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过渡”为全民工厂,一部分下放给社队办。全县2000多名手工业社员,有700余名被调去炼钢铁,有200多名被调去赶制“滚珠轴承”。这样,县办集体工业基本解体。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将历来从事手工业管理工作的干部调集归队,建立县手工业管理局,下放到社队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全部收归县管,不适合上升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手工业企业,也大部分退下来,恢复为生产合作社或合作工厂,使县办集体工业开始回升,但尚未达到1957年的水平。1965年,全县手工业合作工业企业47家,职工1897人,产值279万元。“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办集体工业又遭受挫折,163名职工被下放到农村从事农业。1969年以后,一些县级领导带领职工抵制“左”的干扰,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办集体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陆续新建或扩建一批县办集体所有制工厂。到1986年,全县共有县办集体工业企业46家,职工5786人。主要行业有织染、陶瓷、皮革、塑料、电器、造纸、五金、火柴、农药、机械、化工和木材加工等,年产值3668万元,居湖南省第五位、邵阳市第一位。
二 乡(镇)村办
乡(镇)村工业的基础是农村个体手工业者。1958年人民公社“大办工业”,一面接收县办集体47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的人、财、物,一面从农村吸收能工巧匠和知识青年,全县各公社办起433家社办工业企业,固定劳力3048人。主要行业有建材、农具、造纸、五金等,年产值达1087.61万元。因资金缺乏,工具简陋,技术落后,管理混乱,造成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社队企业严重亏损。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对社队企业进行调整,原下放到社队的47家县办集体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连人带财产全部收归县管,从农村吸收的能工巧匠回农村参加生产,除少数公社保留农具修理组和拖拉机站外,大批社队企业停办,社队工业总产值下降到51.3万元。1970年后,为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县又办起49家社、镇农机配件厂。1976年以后,根据县内6万余亩茶叶收获加工的需要,全县陆续办起了社(镇)、队茶叶加工厂30家(社办26家、队办4家),有机械设备440余台(件);同时还积极发展采矿、造纸、机械、建材等工业,先后办起了江潭水泥厂、溪造纸厂、黄桥汽车修配厂等社、镇骨干企业。到1986年,全县有镇办企业31家,乡办企业110家,村办企业807家,常年固定和半固定劳力6086人,产值1941万元,实现利税106.37万元。
三 部门办
1953年,洞口合作总社创办高沙供销社糖厂,为部门办集体工业之始。以后,有些部门相继办起集体工业企业14家,职工613人,产值575万元。
第三节 私营 个体
新中国建立前夕,集中在各集镇的个体手工业者1914人,散住在农村的2976人,主要搞竹木、金属加工和土木建筑业,生活一般比较贫困。1952年,全县个体工业产值372万元。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个体手工业户逐年减少,产值相应降低,1955年产值降至288万元,1957年只有48万元,1958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消失。1980年前后,县内个体手工业和联营工业相继开办和发展起来,1983年出现合作经营的家庭工业联户。1986年,全县共有私营和个体工业企业711家,从业者777人,拥有流动资金11.29万元,年产值15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主要有酿酒、服装、针织、制鞋、小五金、修理等行业。
第二章 工业门类
第一节 食品
有粮油加工、制茶、罐头、饮料和副食品加工等企业。1986年,全县有食品企业206家(村办的未计算在内),从业职工1943人,总产值3619.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5.7%。
一 粮油
1952年,雪峰工厂附设碾米车间,以一台25马力单缸煤气机为动力,带动一台三号碾米机加工大米。1954年元月,雪峰工厂碾米车间划归粮食部门,随后建立国营洞口大米厂。1956年在高沙镇快活岭创办国营洞口植物油厂,设榨油、碾米两个车间。1958年后,各社队相继建起碾米或油料加工厂。1963年,石江联合厂从事发电兼营榨油、碾米。从此,集镇粮油机械加工基本取代手工加工。80年代,农村普遍利用黄谷碾米机加工大米。到1986年,全县农村有黄谷碾米机加工点1100余个,县区粮油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大米19376吨、统糠408吨、糠油159吨、面灰1382吨、植物油453吨,产值679.93万元,实现利税58.84万元,比1976年产量提高40%,产值提高54.5%,利税增长3.7倍。
二 制茶
早在明代,洞口境内就有农户种茶和手工制茶。花园、鼓楼等地的谷雨条茶,有饮料佳品之称,远销河北、新疆等地,千丘田峒(今鼓楼乡)的红茶,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进贡朝庭。境内山地野茶极为丰富,谁采谁有。一些清贫户将野茶采集起来,加工成绿茶、红茶、茶饼、茶果等商品茶营生。
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生产发展很快。70年代,社队集体茶厂相应建办并逐步实现机械化。从1976年开始,茶叶种植面积集中的社、镇建立茶叶加工厂,年加工红茶1200吨。但因设备不配套,技术不精练,精制茶甚少,经济效益低,部分加工企业亏本。接着,县供销社筹建精制茶厂,精制各种茶叶。与此同时,社队茶厂亦加强了设备配套,经济效益由每50公斤116元提高到250元。1986年,县内有茶叶加工厂32家,其中邵阳市办1家,县办1家,乡镇办26家,村办4家,从业人数800余人,机械设备配套,年加工能力3500吨。生产精制茶2206.97吨,为年产能力的63.06%,比1976年产量提高84.9%。产品有青茶、茉莉花茶、红茶、菊花茶等10余个品种。鼓楼精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耐冲泡,具有“滇红”风味,为“湖红”之上品。1979年鼓楼春茶在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品审议会上被评为第五名,1982年在全省CPP新式机械试点茶中名列第一;1985年在全国云南茶叶质量评比会上又获全国第二;1986年,上档一号红碎茶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三 罐头
洞口县发展罐头生产的原料有柑桔、春笋、冬笋、箭竹笋、蕌头、猕猴桃以及桃、李、梅等,但起步较晚。1978年城关镇基建队和福利厂合并转办城关镇罐头厂,1979年投产,1980年由镇办转为县办集体企业。1983年后,县洞口园艺场、山门公社和供销部门先后办起了罐头厂,到1986年,全县共有8家罐头生产企业,从业者500余人,年生产能力3500吨,生产各类罐头2991.98吨。其中:县办企业生产2600吨,乡镇企业生产290.98吨,供销部门企业生产101吨。总产值818.22万元。
四 饮料
50年代前的饮料生产,县内仅酿制单一米白酒,均系个体经营,一般自酿自用,少数户以生产商品酒谋生,集镇有规模较小的酿酒作坊。农村土法酿酒沿袭至今。1961年,粮食部门在洞口镇新办1家酿酒厂,因粮食紧缺,以铁菱角、丁榔、栗子为主要原料,每50公斤产酒仅9公斤左右,造成企业亏损。1968年后,以红薯干为主要原料,每50公斤出酒量提高到20多公斤。70年代,无酒精饮料(冷饮)企业相继发展。1986年有饮料企业30家,其中酿酒的9家,无酒精饮料厂21家,总产量13645.1吨,产值986.75万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7%。
五 副食品
1949年前,在高沙、洞口、石江、山门、黄桥等集镇有私营作坊加工糕点、片糖、粉丝、豆制品等副食品;南货店附设有糕点生产作坊的20余家。年产糕点约2000余担(50公斤为一担)、片糖5000担。高沙镇的雪枣、牛皮糖和太和豆豉,远销云贵等省。粉丝作坊城乡皆有,多系季节性生产。
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建办县副食品加工厂,1961年归口商业局,沿袭手工土法生产糕点、糖果两大类30余个花色品种,当年产值24.6万元。因求过于供,纸包糖、机制饼干和部分其它糕点等均从外地购入供应。1956年县供销社建办高沙和山门糖果糕点厂。1978年发展到5家,并逐步实现机械生产。1980年以后,城乡集体和个体副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快。1986年投产的高沙镇办利康食品厂,生产苡米系列产品。是年,全县有副食品加工企业25家,城乡季节性的个体专业户加工点也较多,共生产糕点863.4吨、糖果235.95吨、米粉52吨、其他粉丝319吨、面条1073吨,其它副食品211.7吨,总产值231.19万元。
县副食品加工厂1984年生产的牛皮糖、雪花糖、花生酥等产品获邵阳市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1985年生产的交切片多次获省、市同类产品第一名,健宝粉、健宝糖荣获市商业系统新产品开发奖。
第二节 机械 电子
清代,在洞口、竹市等集镇就建有铸造作坊,铸造犁头、犁壁、鼎罐、铁锅等。洞口镇陈杜庭铸造的犁头、犁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武冈州(县)之首。竹市覃显庭开办的铸造作坊,有化铁炉和洪炉各一座。新中国建立后,于1953年,县供销总社在洞口、石江两镇组织铁匠65名,自带股金、工具,成立了两个铁业社,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器。1955年,相继成立了高沙、山门、黄桥、竹市4个铁业社,入社社员71人。1956年合作化后,全县有铁业社7家,五金修配合作社3家,职工374人,当年产值25.6万元。1958年6月,洞口农具、五金和木器3家生产合作社合并建成洞口县农具机械合作工厂,1959年改为地方国营洞口县机械厂。1969年8月将县拖拉机站改为县农机修配厂,负责全县农具、汽车、拖拉机的修配。1970年,县机械厂与县农修厂合并,成批生产牛头刨床、黄谷碾米机、鼓风机、磨粉机、柴油机、水轮机、打稻机、揉茶机和麻花钻、建筑钻头等主要产品,其中水轮机、建筑钻头畅销国际市场,柴油机、黄谷碾米机、揉茶机、牛头刨床、磨粉机畅销省内外。同年,高沙铁业社改为县工农机械厂,石江农具社改为县工具厂,山门铁业社改为县民族五金厂,分别生产阀门、吊葫芦、手摇砂轮架、单管猎枪等主要产品,其中手摇砂轮架畅销国际市场,其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71年,洞口五金皮革社更名为洞口无线电元件厂。从1976年起,全县陆续建立34个社镇办农业机械站,负责中、小农具的生产与修理。1981年,黄桥农具厂改为县磁性材料厂,生产电子工业有关配件。1983年黄桥农具机械修理店改为黄桥汽车配件厂,生产解放牌和东风牌汽车配件,产品质量优胜,一直畅销不衰。1986年,全县共有机械、五金和电子工业企业47家。其中国营3家,县办集体7家,乡、镇办农机站37家。共有固定资产1033.45万元,产值1282.5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8%。在总产值中,国营的占28%,集体的占72%。
第三节 化工
洞口县的化学工业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到1986年,全县化工企业发展到8家,共有职工1388人,拥有固定资产1496.6万元,产值1112.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
一 化肥
1958年县内曾兴办过磷肥厂、磷矿粉厂和腐植酸厂,生产化学肥料,但因造价高,肥效低而停办。1970年6月,自筹资金,利用原邵阳人造石油厂的旧址兴建县氮肥厂,次年6月竣工,当年生产碳酸氢氨2314吨。以后,不断扩大县氮肥厂的规模。1986年产碳酸氢铵16764吨,比1971年增加6.2倍,生产复合肥料1600吨。
二 农药
1970年,高沙镇基建运输社39名职工自筹资金,土法上马,试制了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4吨,经大田试验,杀虫效果显著。1971年命名为洞口县高沙农药厂,1972年3月由县、镇合办,定名为洞口县农药厂,当年生产六六六粉剂3000吨。经过技术改造,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1976年生产1.5%、2%的1605粉剂、西维因等农药3009吨,1980年增加到5624吨。这些农药均为剧毒农药,残毒期长,对人、畜影响大。1982年冬,该厂转产低毒高效的叶蝉散、甲六混合粉等粉剂和甲甲磷等乳剂农药,经使用试验,杀虫效果好,残毒时间短。1983年经上级鉴定,在县农药厂定点生产。原剧毒农药被淘汰。以后,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试验,品种不断增多,质量逐年提高。1986年生产粉剂和乳剂农药1379吨,除满足邵阳市所属县需要外,还销往全省其他各地和广西、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
三 火柴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市场火柴紧缺,高沙镇110名缝纫工人,于1970年自筹资金,因陋就简,建立火柴厂,当年生产火柴5000件。以后,不断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到1978年扩建成年产1万件的火柴厂。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1980年全省火柴质量评比,洞口火柴名列第一名。1986年生产火柴20万件,销往全省各县市和湖北、江苏等省。
四 其他
洞口县其他化学工业产品有活性炭、尼塑制品、油漆、油膏、涂料等。1978年,洞口县木器厂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生产101型药用和808型糖用粉末活性炭两个品种,当年产50吨。1980年达到70吨,1984年增至140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1977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之标准。1985年荣获邵阳地区优秀新产品奖。1986年生产活性炭179吨,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等省及本省湖南制药厂。
1979年以城关镇洞口综合社为基础,建成县、镇合办的洞口县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塑料油膏、橡胶油膏、再生胶涂料、106内墙装饰涂料、801地面防尘涂料、805环地板防尘涂料、803稳化型带锈防水涂料、838环氧富锌涂料、7410长效涂料及无纺布等化学建筑防水材料,具有防水性能好、耐用时间长、装饰美观、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801地面防尘涂料、803稳化型带锈涂料、805环地板防尘涂料、838环氧富锌涂料、7410长效涂料和无纺布6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803稳化型带锈涂料,1982年荣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4年荣获全国建筑材料科技成果银质奖。803环氧富锌涂料于1984年荣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1986年,全县生产油漆500吨,各种油膏、涂料1500吨,销往全国各地。
1979年以来,全县建立起尼塑制品企业2家,生产聚乙烯蚊帐、聚丙编织袋、塑料包装袋、塑料凉鞋、塑料微型喷雾器等产品。1985年生产编织袋57.67万个,其他产品因市场竞争激烈,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和数量逐年减少。
第四节 建材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建材工业只有砖瓦窑和石灰窑,生产青砖、青瓦和石灰等建筑材料。新中国建立后,相继创办水泥、铰链、机制砖、水泥预制件等建材企业。1986年,全县共有建材工业企业55家,其中县办8家,乡、镇办47家。总产值780.2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7%。
一 砖瓦石灰
据县文物普查,今黄桥镇复兴村、竹市镇车田村、金寨村等地发现五代时期烧制青砖、青瓦的窑址及产品碎片。清末民初,洞口境内有砖、瓦窑百余座,烧制青砖青瓦,一般用于修建寺庙、祠堂。抗日战争爆发后,砖瓦业日渐凋敝,至1949年,全县生火的砖瓦窑约30座。1952年全县个体砖瓦窑达100余座,仍是沿袭旧法烧制。50年代中期,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推广用煤烧制红砖、青瓦。1955年12月建立县砖瓦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县砖瓦厂,1966年停办,一部分工人回归农村,一部分安排到县基建队,剩下13人,归属手工业社管理。70年代,砖瓦业开始复苏,恢复了县砖瓦厂,树林、大水等公社建立了5个机砖厂,个体砖瓦窑也陆续开办。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建日益增多,促进了砖瓦业蓬勃发展。1986年,全县有县、乡(镇)、村三级办的砖瓦窑72座,从业者910人,生产红砖4016万块、瓦1453万片,产值236.95万元。
中部平原区和东南丘陵区烧制石灰由来已久。50年代前为个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由农业社(或公社)经营。70年代后,基建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石灰生产的蓬勃兴起,石江、江潭、树林、竹市、山门、岩山、马鞍等社、镇先后办起石灰厂。1986年,全县有石灰厂28家,从业者390人,年产石灰9.16万吨,产值183万元,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绥宁等县。
二 水泥 水泥预制件
1958年,高沙镇政府在紫竹林首建水泥厂,1959年只生产等外水泥590吨,因质量低劣,亏损严重,于1960年停办。1966年高沙窑业厂利用原停办的水泥厂旧设备,在快活岭创办县镇合办的水泥厂,1969年7月转为县办国营企业。1977年、1984年,江潭公社和茶铺公社先后创办了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因电力紧张,1986年只生产3.9万吨,为生产能力的48.4%。
1969年洞口基建队创建洞口预制厂,生产的预制件由本队自用发展到面向社会销售,并批量销往临近县。1984年又建立了石江镇预制件厂。1986年全县共有水泥预制件厂5家,生产水泥空心楼板(预应力空心板)、楼梁、楼梯踏步、屋面排水天沟、桁条、梁柱、花栏板、小平板、花窗子、气孔板、漏斗、漏洞、过梁、挑梁、镂、花窗、落水管等30个品种,年产量500多万件。
三 铰链 复合板
1971年山门公社市镇大队(现山门镇居委会)缝纫社工人,自筹资金购置必要的主件设备,创办洞口县铰链厂,1972年投产,产品质优誉盛,行销省内外。
1981年12月,县化工厂转产复合板,更名为洞口县复合板厂,随着产品的变化后又更名为县钙塑板厂,到1983年3月共生产复合板106.1吨,后因设备不配套和资金困难而停产。
第五节 造纸 印刷
1986年,造纸、印刷工业产值690.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
一 造纸
县内土纸制造始于明朝末年,经由新化传入,清末稍有发展。民国年间,原武冈县土纸产地,主要分布在洞口境内的山门、大屋、桐山、石柱等地,尤以山门为武冈土纸生产之冠,在省内亦具盛名。土纸生产盛期,境内有土纸槽坊600多家,年产土纸(官堆纸、时仄纸、大纸又称火纸)约5万担。除销省内外,还销往平、津、沪、汉等大城市,并出口港澳和国外。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口时断时续,造纸业也时兴时衰。1938年至1940年,因“洋纸”(进口纸)进口受阻,土纸生产转枯为荣。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销路受阻。日军入侵后,土纸生产更加萧条。抗日胜利后,国内市场复苏,销路渐好,土纸又供不应求,纸价猛涨,官堆纸每担价格折合银元45元。1949年春,国民党军队封锁长江,江北销路掐断,江南局势混乱,三四斗米可买一担官堆纸,纸价仅值造纸成本的五分之一,造纸业衰落萧条。新中国建立后,土纸生产略有回升,年产土纸3万担。文教事业的发展和商品包装用纸的大量增加,调入纸和自产土纸满足不了供应,1968年5月,建成县镇合办机制纸厂,即国营洞口县造纸厂前身。1972年,山门竹篾社和木器社合并建成山门纸板厂,1979年该厂被焚,重建厂房,建成机制纸厂。1980年,溪公社利用山区楠竹的资源优势,新建一座机制纸厂,即溪造纸厂。
1986年,全县有机制纸厂3家,生产能力8700吨,因电力紧缺,产量仅达4673.5吨,为生产能力的54%;另外,县西北山区尚有土纸槽坊20余家,年产土纸1500担。
二 印刷
洞口境内手工印刷始于清康熙年间,由湘乡、邵阳传入境内。民国17年(1928)以曾广生为主合股创办的(高沙)大同石印书纸店,1932年以匡绍光为主合股开办的和平印刷局,都雇请数名工人,资产较厚,系民国年间洞口境内较大的印刷厂家。新中国建立前夕。高沙镇有11家书纸店,石江有5家,洞口有2家。境内共有石印机9台、木印机24台,从业者约50人,产品有账本、广告、学生课本等10余个品种,1949年印刷量2000余万印。
1953年,雪峰工厂印刷车间添置新的印刷机械,使印刷操作逐步转向了机械化。1955年雪峰工厂转为国营县印刷厂。1955年后,高沙、山门、石江等地教育部门和乡镇先后建办了小印刷厂。1986年,全县共有印刷企业11家,其中县办1家,部门3家,乡镇7家,固定职工183人,年生产能力1.8亿印,实际生产1.06亿印,为生产能力的59%,产值159.4万元。
第六节 织染 轧花 针织
洞口的手工纺织历代相传,木制织布机、竹制纺车、手摇脚踏轧花机遍及城乡。“黄桥棉花石江纱,高沙棉布销天涯”的民谣,说明洞口过去民间纺织业的盛况。清·宣统元年(1909),李钟奇(今西中乡人)从湖北、江苏购置一批铁制织布机,在高沙镇创办民生织布厂,厂址设高沙火神庙。投产不久,李病故,工厂关闭。民国初年,手摇铁制织袜机传入县内,有机50余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底,洞口、山门、石江、高沙、黄桥铺共有木制织布机800余台,其中高沙镇约500台。1949年土布生产量约500万米,畅销洪江、绥宁、靖县及黔阳等地,外销量约占80%。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城镇纺织业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生产,统一收购。1952年生产棉布79.56万米。1956年,高沙、黄桥、石江、山门、洞口等集镇均成立了织染社(组)。1957年共生产棉布135万米。1958年因大办钢铁,抽调职工炼钢,棉花比上年减产30%左右。1960年至1962年,强调“以粮为纲”,压缩棉花生产面积,棉花产量由1955年的1587担锐减到1962年的762担,棉布产量由1955年的119.47万米,大幅度下降到1962年的3.62万米,减产87%,城镇纺织业濒临关闭,农村个体手工业纺织亦剩存无儿。1963年后,农业生产形势好转,棉花生产虽有回升,但产量不高,1966年棉都生产31.07万米,仅为1957年的四分之—。1969年高沙织染生产合作社转为县办织染厂。“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贯彻后,棉花产量有所增长,1972年至1980年,棉布生产保持在100~160万米之间;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1982年至1983年,棉布生产升至200~210万米。以后因棉花种植面积又有减少,棉布产量亦下滑,1983年至1986年棉布产量在150~190万米之间。
1981年创办了县属集体毛巾厂。
1986年,全县有县办织染厂、毛巾厂、城关镇办针织厂、高沙镇办机绣厂、高沙长裕街毛线针织厂、新建街针织厂等,产值323.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3%。
轧花、印染。1950年境内有大小轧花机500多台,染坊50多家,主要分布在各集镇。印染以蓝靛为主要染料,生产26,24青布,24双蓝布,12蓝布,蓝白印花布等产品。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府组织个体印染坊集体生产,至1966年土法印染全部被淘汰。县织染厂、毛巾厂以现代科学方法印染彩色图案达120多个。
第七节 饲料
洞口县饲料工业起步晚。1982年县粮食局筹建第一家饲料厂——县配合饲料厂,1983年投产,职工16人,当年生产2401吨,获纯利5.48万元,产品质优走俏,供应紧缺。至1986年发展到7家,从业者118人,计粮食部门1家,供销系统2家,乡、镇办4家。总产量达7235吨,产值304.8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
第八节 工艺品
县内的工艺品生产,在明朝时就有雕刻与陶器,清代有编织与刺绣,直至现代,久享盛名。1955年后,陆续办起工艺美术厂、竹艺厂、斗笠厂、制镜厂、陶器瓷器厂、竹器厂等企业。1986年,产值达22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2%。
一 雕刻
据《武冈州志》记载:明·洪武后裔桂王册封武冈州城为“奉天府”,立皇城,洞口境内的艺人应征入府,雕龙凤、饰宫阙,工艺誉满三湘四水。清代,高沙的教书先生袁映清曾以墨晶石刻制图章、石杯和文房四宝而闻名。至民国年间,木雕艺人发展到100余人,常行艺湘西和川黔桂等省,多承制庙宇、庵堂、祠堂的浮雕和富豪之家的嫁妆镶嵌雕刻。1950年前,散住洞口境内的雕刻艺人约200余人,多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也有在集镇设摊刻字和制作工艺美术品而谋生的。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使工艺美术品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55年,朱兴华等5人组成刻字组,以刻制图章为业。1956年3月全国民间老艺人座谈会后,刻字组招收民间艺人4名,并带徒授业,职工增加到32人,生产锦鸡、鳌鱼、鸽子等20余种木雕和石雕产品,省外贸部门予以支持,同年12月扩建为县雕刻生产合作社,当年生产9900件,产值2.1万元。1957年10月,墨晶石雕工艺品在广州交易会上展出并打入国际市场。1972年黄桥镇综合厂、木器厂合并为竹艺厂,生产茶叶盒、平边盒、挂屏、竹节雕、竹蔸雕,1977年职工增至40人,产值20万元,1979年并入县工艺美术厂。1984年,工艺员黄龙舟参加国家工艺专家组赴中非共和国援建木雕厂,只身带徒7人,精心传授技艺。到1985年,累计换取外汇210万美元。1986年,全厂职工230人,产值56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5.4万元。
二 陶瓷
明朝末年,陶器师傅毛天有从朱溪桥(现属武冈县)迁入洪茂乡冷水村筑窑烧制陶器,独家生产,艺不外传。至民国20年(1931),陶器窑发展到3家,生产钵、坛、香炉、油灯等近30种产品,年产量约5万件。1949年约产7万件。
农村集体化后,洪茂乡的光明、石门、长清3个村建办了3座集体陶器窑,曾一度得到发展。公社化后,在生产管理和分配上统得过死,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亏损年份多,开工不足,职工半农半工。1958年的水东、太平公社相继开办陶器窑,以薪炭林为燃料,均因成本高而停办。1978年后,仙鸡窑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由生产单一的生活用器皿到生产基建用的水管、涵洞、滴水瓦等20余个新产品,皆以釉彩光滑明亮、美观实用而驰名。产品主销绥宁和黔阳县。1986年,有陶器窑11口(其中洪茂乡10口,高沙镇1口),产量57.7万件,产值达8.91万元。
1971年,洞口镇瓷厂建办,在“文化大革命”中,产品质量差,亏损大,生产上不去。1980年3月,将人员、资产并入罐头厂。是年,县民运公司交通机械厂转办瓷厂,厂址设石江镇象石湾,次年产粗瓷10.5万件,产值3.3万元,亏损7.9万元。1984年后,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培训技术力量,挖掘生产潜力,开拓新产品,加强质量检验制度,由生产粗瓷到生产中档瓷和工业用瓷,使工厂起死回生。1986年,职工由79人增加到308人,产量355.5万件,产值42.8万元,比1980年分别提高23.8倍和12倍,经济效益由亏转盈,产品销往本省各县。
三 制镜 刺绣 编织
1986年,全县有制镜业6家,其中集体2家,个体4家。生产民用镜、镜屏及装饰用的各种花纹彩色镜等,产值15万元。刺绣是本地城乡传统的手工工艺,主要刺绣枕巾、手帕、门屏、窗帘、床单、布鞋和童装类产品。1986年刺绣产量6.28万件,产值20.88万元。清代,境内手工编织城乡皆有,多自产自销,主要编织有竹篾、藤椅产品。合作化时,城镇组织集体生产,建立竹器、斗笠生产合作社。1978年后,又建立塑料、毛线类等集体编织企业。1986年,生产编织产品57.67万个(件),产值79.49万元。
第九节 冶金 采矿
一 冶金
清宣统三年(1911),邵东张二爷在水口枫木坳建立美立公司炼铁厂。民国5年(1916),石江的谭烈晚建办卜落井铁厂。民国26年(1937)石江的袁茂生在沙子坪建办大星福铁厂。一般是就地建厂采矿,以木炭为燃料冶炼生铁(称猪屎铁)。民国35年(1946),石江一带建有8家铁厂,10座土高炉,8座炒炉,一般年产生铁600吨。1949年,部分工厂停办,只生产生铁150吨,主要用于加工刀斧和鼎锅等生产生活用具。生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广西、贵州等省。
1950年,武冈县财委将私营大昌公司怡和铁厂收归国有,定名惠民铁厂,职工28人,当年产铁150吨。1951年又接管大星福铁厂,改为公私合营裕民铁厂,有职工14人,当年产铁75吨。1952年象石湾铁厂改为劳动炼铁厂,同时将惠民、裕民两厂并入,属邵阳行署公安处管辖。厂内有4座倒水炉,1座炒炉,除炼铁外,还铸造鼎锅、犁头等生产生活用器。1952年产生铁262.42吨,鼎锅43943口。1957年元月,将铁厂下放县管,改为地方国营洞口县铁厂,职工97人,产生铁824.27吨,熟铁790.2吨。自1952年至1957年共盈利11万多元。
1958年大炼钢铁,扩建洞口铁厂,新建高沙铁厂,各建一座4.25立方米高炉,职工增至1147人。与此同时各公社搞“小土群”高炉炼铁,组织10余万民工上马,在石江、木瓜、茶铺、秀丰等地建土高炉120多座,为解决铁矿石不足,争取快出多出铁,“放卫星”,动员户户献废钢铁,致不少社员被动地将铁制日用品献出,回炉炼铁,以保“钢铁元帅”升帐。由于技术、原料、设备上存在诸多难题,生产效率低,耗费成本高,加之平调财物,盲目蛮干,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损失和浪费,1958年至1959年两年中亏损42万多元。1959年末,社办铁厂全部停办。县办两铁厂与老寨煤矿合并,更名为县钢铁厂。
1970年重建高沙铁厂,新建一座8立方米钢壳高炉,年产能力3000吨,1977年建成日产24吨焦化煤球车间,1978年又实现高炉入料半机械化,1979年建成拉铸车间,管式热风炉改成全钢壳球式热风炉,温度由500°C升至900°C。拥有各种机械设备40多台(件),载重汽车12辆,总投资137.26万元。1971年5月建成投产时,开初利用银坪煤矿白块煤为燃料,试产16天,产铁38.5吨,日产2.4吨,吨铁耗煤7.24吨,矿比5吨,吨铁成本765.1元,吨亏594.72元。1972年用石江烟块煤冶炼,先后3次开炉,生产87天,产铁609.5吨,日产7吨,吨铁耗煤4.45吨,矿比2.9吨,吨铁成本526.83元,超出出厂价格2倍多,全年亏损25万元。1974年至1977年停产。1978年学习安徽钢铁厂和涟源钢铁厂经验,添置一些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成本有所降低。终因电力紧张、无焦炭、矿石品位低、成本高、亏损大,于1981年关闭。全县自办铁厂以来,净亏251.3万元。
二 采矿
铁矿 一百多年前,石江地区的砂子坪、干木冲开采菱铁矿,由私营炼铁厂收购。吨铁矿换取大米15公斤。1949年铁矿产量约500吨。1952年后,石江劳动炼铁厂组织劳改人员采矿,1956年采矿达1072吨。1957年由县铁厂工人采矿2473吨。1958年,大炼钢铁时,开采木瓜的褐铁矿、菱铁矿,桐子山的赤铁矿,茶铺、大水、秀丰的铁锰矿,当年采矿10500吨。1962年铁厂停办,采矿停止。1970年重建高沙铁厂,仍开采桐子山的赤铁矿为原料。1978年从城步县的西岩调入铁矿石,终因成本高,亏损大,于1981年铁厂关闭,采矿终止。
锰矿 洞口县碳酸锰矿产于江口、茶铺、大水、秀丰等11个乡。1954年建立国营洞口锰矿,开采锰子砂、锰粉和冶金锰。1956年采锰子砂224.36吨、锰粉216吨、冶金锰1193.23吨,以及其他化工锰。1968年后,茶铺、大水、江口等10个公社建立社办锰矿。1976年采矿15219吨,销往鞍山、北京、太原等地钢铁厂。1980年后,锰矿资源逐渐贫瘠,各矿陆续停办。江口锰矿资源比较丰富,因缺乏资金,基建进展不快,产量低,亦停办。
铅锌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沙唐安禹和一英国人带领一批石工,误将石柱坎上和东坪的铅锌矿当银矿开采,至家产耗尽而倒闭。1958年,在石柱建县办铅锌矿,职工11人,两年仅采矿12吨,产值1.8万元,不盈不亏。因资源不清,矿层薄,1979年停办。1973年由石柱公社开办,开采一年多,因亏损亦停;1977年至1982年公社重建该矿,6年采矿113.5吨,又因亏损而停办。
砷矿 花园沙皮江的砷矿与铅锌矿共生。1968年建县办砷矿,既无机械设备,又无开采技术和安全设施,更兼产品滞销,于1969年停办。
磷矿 1971年,青龙和渣坪公社开办磷矿。青龙磷矿含五氧化二磷8~12%,渣坪磷矿品位高,但储量少,系磷结核,生产成本高。两矿将其加工成磷矿粉,供农业用肥。建矿4年,产品由畅销转滞销,1975年停办。
钨矿 分布在溪乡的中村、凉山等山区,1986年村民自采自销。
金矿 分布在平溪江流域,系砂金。1949年前后,江口、月溪两地农民曾淘金多次。1977年工业局拨款1500元,在江口试探淘金,得砂金20克。1986年洞口农民与隆回采矿专业户,分别在黄金洞和木瓜河岸淘过金。
第十节 其他工业
其他工业有制鞋、制帽、缝纫、纸制品、皮革制品、羽绒制品、药材加工和小杂木采伐等业,有集体经营,也有个体经营。1986年,全县共有这类企业676家,从业者4868人,合计产值1459.2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84%。其中属轻工业局管辖的10家,职工843人,产值615.56万元;镇办的16家,职工615人,产值262.07万元;乡办的23家,从业者320人,产值97.75万元;组办和私营的625家,从业2777人,产值433.83万元;药材加工和杂木采伐,从业者313人,产值50万元。
第三章 工厂与产品选介
第一节 工厂
洞口县酒厂
该厂前身是县办植物油厂(内附设一酿酒车间),1977年5月转产更名为洞口县酒厂,厂址位于高沙镇快活岭,竹武公路旁。企业占地面积59163平方米,建筑面积20241.85平方米,属全民企业。1980年进行技术改造,贷款16万元,扩建年产400吨果汁酒车间。1983年贷款160万元,再次扩建年产3000吨果酒车间,购进一台4吨/时锅炉和其他配套设备。1985年经国家经委批准,贷款539万元,从日本引进一套浓缩桔子汁加工生产线设备,每小时处理鲜柑5吨,产浓缩桔子汁0.5吨。该生产线采用真空化、密闭化、管道化的现代先进工艺,产品经全果榨汁、离心分离、高温杀菌、真空浓缩、三级冷却、充填密封等主要工序,然后进入冷库低温储藏。该生产线自控仪表齐备,检测手段完善,各工序质量控制严谨,记录周全,经湖南省鉴定:“具有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全厂职工192人,拥有机械设备161台,装机容量420千瓦,固定资产原值767.2万元,产值778.1万元。主要产品有中华美桔酒、小曲、甜曲沙、稻香酒、浓缩桔子汁、果浆、桔皮油等17个品种。销往广西、贵州、深圳等地。1979年在湖南省、地酒类评比中,所产的白酒、甜曲沙、原汁酒等3个品种评为质量第一名。1986年生产的浓缩桔子汁、果浆、桔皮油,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日本农林省JAS标准,获省新产品证书和金杯奖。中华美桔酒获省食品工业芙蓉奖,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定点销售。
洞口县罐头食品厂
该厂位于洞口县城关镇320国道旁边。1978年由城关镇基建队和福利厂合并始建镇办罐头厂,1979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蜜桔”罐头124吨。1980年3月由镇办转为县办集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由原来单一的“蜜桔”增加到竹笋、蕌头、仙桃(猕猴桃)、杨梅、桃子、蘑菇、梨子、莲子、香心菜等10多个品种。省经委、计委、轻工业厅将该厂列为定点出口产品厂家,产品畅销美国、西德、日本和港澳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生产的蕌头罐头销往日本,列为该国儿童保健食品之一,以后由日本吉田号商式会社包销。在国内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冬竹笋罐头1983年评为邵阳地区第一名,获湖南省优质产品证书;1985年又获湖南省产品质量“芙蓉奖”。糖水桔子、清水冬竹笋两种罐头的产品质量,1985年荣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到1986年,全厂有固定职工390人,厂房11283平方米,固定资产169.15万元,有实罐、空罐、包装、动力4个车间,形成了5000吨的生产能力,当年实产各种罐头2600吨,产值751.84万元,实现利税47.34万元。历年累计创外汇255.45万美元。1986年评为邵阳市一轻工业系统先进单位,获市厂际立功竞赛第一名。
洞口县机械厂
1958年6月,洞口农具、木器和五金3家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洞口县机械厂,有职工158人,固定资产3.2万元。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主要产品有黄谷碾米机、鼓风机、磨粉机、737型打稻机。1966~1969年为省属厂家当“配角”,生产柴油机、拖拉机、汽缸盖、21050摇比座等17个品种的配件。从1970年起,试制35型和42型水轮机、B665牛头刨床、165F柴油机、3.5吨拖箱等产品,先后投入批量生产。同年县委决定该厂与县农机修配厂合并,更名为洞口县农机修造厂。1977年,两厂分灶,洞口县机械厂主要生产165F柴油机、35型和42型水轮机、40型揉茶机等。以后又试产湘农80—13农用水泵、60型和25型揉茶机、80型和20型水轮机、470型和500型人力打稻机、建筑梅花钻等产品,先后投入批量生产。厂址在县城东洞口乡金龙村地界国道320线北侧。占地面积53964.53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3平方米。1986年有职工301人,主要设备有110台,装机动力600千瓦。形成曲轴、凹轮轴、柴油机总装和机体加工四条生产线。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95.7万元。当年生产打稻机44台,混流式和轴流式水轮机21台,101手拖459台,水泵117台,165F柴油机2143台。全年产值166.65万元,利润1.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538元。
洞口县电线厂
1964年,洞口镇的洞口皮革社和洞口五金社合并,更名为洞口五金皮革社。至1971年,开始生产晶体管诱虫夜光灯电子产品,并将厂名改为洞口无线电元件厂,电子产品全部由商业部门包销。后因用药剂除虫害,产品积压,企业处于困境,于1973年10月将厂址搬迁到石江镇,并入县建材合作工厂,改名为洞口县无线电厂,生产“365”空气双联可变电容器,产品在市场走俏,产值增加到46万元,比1970年增加6倍多。以后不断扩大厂子规模,开发新的产品,先后添置各种冲、剪、割设备和检测仪器仪表375台(套),培训模具、冲压、测试等方面的技术人才43名,生产“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单联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调频调幅空气四联可变电容器”、“二微波位置检测仪”等新产品,形成了150万只的年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上乘。其中“365”、“202”两种型号的可变电容器在例行试验批次合格率达100%,定为全省一类产品,“365”可变电容器在1981年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5名。1981年总产值达180.5万元,比1973年增加3倍。80年代,高、中档进口收录机充塞市场,国产中、低档收音机无人问津,无线电元件没有销路。1982年改为洞口县电线厂,生产“双胶花线”等产品,全厂职工努力学习技术,先后攻破了花线产品“铜心发黑、线心太硬、导体上绝缘层相粘、编织护套层光泽陈旧、短头过多”等几个主要质量难关,使产品的各种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其中两项性能指标达到新的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定点销售,经销户570多家,其中橡皮绝缘总编圆软线销往黎巴嫩。并制成了邮电通讯电缆地线联接器、通讯电缆断线测试仪,做为电线电缆的配套产品。到1986年共有固定职工277人,固定资产241.8万元,设备594台(套),装机容量800千瓦,年产布电线29300卷,产值501万元,上缴利润50.6万元、税金58.9万元。
洞口县铰链厂
1971年,山门缝纫社转产,改名为洞口县铰链厂。1972年投产后,先后派员赴长沙、广州参观学习达20人次。1976年生产合页25.51万盒,产值37.98万元,税利6.1万元,固定资产7.78万元。现该厂有通用和专用设备95台,从下料到成品有7条完整的流水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7种不同规格型号的普通合页。自己设计制造的鎯头机,质量好,效率高,是省同行业首创。1986年有职工228人,生产合页200.77万盒,为生产能力的100%,产值287.1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593元,税利46.0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2.65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335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产品销往江浙、两广、青藏、川黔等19个省市。1980年产品质量在全省同行业评比中获第一名,全国同行业98个厂评比中,名列第四位,中南地区30个厂中获第一名,是湖南省3家合页生产企业中产量最多的一家,质量达到部颁标准。l00m/m合页荣获优质产品证书。厂址位于山门镇洞山公路西侧。
洞口县工艺厂
厂址位于城关镇大正街、320国道线西北侧。主要原料为墨晶石,其次是楠竹等,生产石雕、竹雕、木雕和玉雕等工艺产品,销往国际市场。1955年由朱兴华等5人成立洞口县刻字组,专刻印章;1956年12月组成洞口县雕刻生产合作社,生产墨晶石雕工艺品;1957年产品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赢得客商的赞誉,签订购货合同,开始打入国际市场。1958年更名为洞口县工艺厂,1959年过渡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超额完成外商订货任务,到1960年两次评为全国手工业系统先进单位。1961年9月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仍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此后,改进工艺技术,更新雕刻设备,使产品形象更加优美逼真,在1966年广州交易会上,外商订货12.8万元。石雕主销日、美、英、苏和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木雕主销法、日、英、西德等国家;竹雕主销南斯拉夫、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同时,在国内15个省市,开拓了销售市场。1982年工艺员刘序干雕刻的《新娘子》作品,荣获湖南省优秀工艺品二等奖。1984年工艺员黄龙舟参加国家工艺专家组出国,帮助中非共和国创办木雕厂,带徒7人,精心传艺,得到该国领导人的好评。到1986年全厂职工630人,拥有固定资产65.4万元,产值561万元。
洞口县氮肥厂
该厂1970年6月动工兴建,翌年6月竣工,生产能力为年合成铵3000吨,计碳酸氢铵16000吨。厂址位于石江镇白蚁岭,属全民企业。现企业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46平方米。1971年下半年生产碳铵2314吨,含氮量16.5%,质量符合国家标准。1973年年产量突破万吨关,为年产能力的85.4%,是年12月,全省小化肥生产现场会在该厂召开。历年来小化肥求过于供,到1979年扩建到年产碳酸氢铵1.8万吨的生产能力。1980年厂内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年产碳酸氢铵16350吨,完成利税24.94万元,创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1986年,有职工285人,固定资产528.4万元,生产碳酸氢铵16764吨,产值274.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646元。
洞口县农药厂
1970年的高沙镇基建运输社的畜力车主、泥木工匠和知识青年等39人,在仅有7000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条件下,以碓舂、磨碾、手筛等生产方式,试产了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农药4吨,经大田试验,杀虫效果显著,职工办企业的信心由此增强。1971年将厂名定为高沙农药厂。1972年,县投资9.4万元,转为县镇合办的集体企业,更名为洞口县农药厂,厂址设于高沙镇崩坑岭,修建厂房3200平方米,建成年产能力3000吨六六六粉剂农药厂。1978年后,改进生产工艺,购置新设备,新建1700平方米的粉剂车间,形成一条从原料至成品的自动化生产线,先后生产了六六六粉剂、1605粉剂、西维因等农药。以后转产低毒高效的叶蝉散、甲六混合粉剂和甲甲磷等乳剂农药,为省化工厅定点生产厂家。1986年,全厂职工195人,拥有机械设备47台,装机容量500余千瓦;固定资产144.5万元;相当于建厂以来总投资9.4万元的15.37倍;生产各种粉剂和乳剂农药1379吨,产值289.45万元,劳动生产率17495元;建厂16年来,提缴利税116万元,为总投资的12.34倍。产品行销省内各县市及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
洞口县火柴厂
1970年5月,高沙缝纫社自筹资金625元,安排40名职工筹建火柴厂。搜集杂铜30公斤。自制一些设备,以刨子、菜刀、石磨、瓷碗、火盆、案板等做生产工具,当年土法试产火柴5000件,成为市场抢手货。次年,该厂被列入省、地重点企业。1976年,职工增至140人,购置机械设备40台,建筑厂房7000平方米,生产火柴10万件,为生产能力的100%。厂址位于高沙镇新建街,属集体厂家。1977年后,继续扩建,年生产能力达20万件,建筑厂房面积17900平方米。1980年全省火柴质量评比会上,该厂火柴名列第一,产品销往省内各县市和湖北、江苏等省。1986年,全厂职工277人,固定资产270.3万元;生产火柴20万件,产值290万元,税金31万元;自建厂起累计完成利税和管理费702.6万元,为总投资124万元的6.6倍。
洞口县水泥厂
1966年,高沙窑业厂以本厂为基础,利用原停办的紫竹林水泥厂旧设备,在高沙镇快活岭建成年产700吨的水泥厂。1967年2月投产,有职工95人,年产水泥213吨,产值1.45万元,吨成本140元,亏损万余元。1968年后生产兴旺,逐步扩建,生产能力逐渐扩大。1969年退还原窑业厂资金22902元,同年7月转为县办全民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扩建,年生产能力4.4万吨。1986年,全厂职工209人,生产水泥27190吨,其中325标号的占25.21%,425标号的占68.96%,其它标号的占5.83%;完成产值149.6万元,利税58万元(相当建厂以来总投资40.12万元的1.45倍);吨成本48元,比1967年降低65.7%。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7.2万元。有生料、立窑、成品、机修等4个车间。主要机械有球磨机8台,破碎机5台,烘干机1台,提升机11台,输送机17台,鼓风机1台,自动打包机1台。装机容量1065千瓦。厂址占地面积52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781.95平方米。1979年因企业管理有方,曾应邀赴益阳、常德等地介绍经验,同年,因产量、质量、利润同步提高,成本下降,省授予该厂“先进企业”称号。
洞口县造纸厂
该厂前身是县镇合办的集体企业。厂址位于石江镇平溪河畔,国道320公路南侧。1966年5月筹建时,从都溪、桐山等公社筹措8万元购置主要机械设备。1968年5月,日产2吨的“787”圆网机建成投产,当年产纸171吨,产值12.8万元,利税2万元。1971年转为县办国营企业。1973年第二台日产两吨“787”单缸圆网机投产。1974年外贸贷款122万元,新建一台日产7吨的“1092”板纸机。1980年上海手工业管理局经理部提供无息贷款160万元,地区建设银行贷款50万元,县自筹资金32万元,新建一台日产10吨的“1260”长网纸机。经过3次扩建,年产能力达6000吨机制纸。1978年32克有光纸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质量第一名,1984年评为省优产品。产品销往省内及上海、广西、贵州等地。1986年,全厂有职工305人,产纸3338吨,产值430.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101元。历年来上交利税520.2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02.1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1802平方米。机械设备配套,生产工艺流程从下料到产品入库,实现一条龙自动化生产线。
第二节 产品
洞口小曲酒
以高粱和稻谷为原料,用“石井浮香”泉水酿制。“石井浮香”是高沙八景之一。据《武冈州志》记载:“石井浮香”在杨公桥夹流之中,井形若臼,时有香气氤氲。古来用此井水所酿之酒,酒质清亮,醇厚香甜,成为当地名酒,远销黔桂。1958年,洞口县酒厂采用传统工艺仿古酿制而成的洞口小曲酒,清香甜津,余味绵长,畅销广西、贵州、湖北、广东等地。
中华美桔酒
以驰名中外的“雪峰蜜桔”为原料,精工酿制而成。酒内含有多种天然氨基酸,营养丰富。据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酒度为14.4°,总酒0.49克/100毫升,总脂0.03克/100毫升,维生素C0.43克/100毫升,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增强人的耐力、智力之功能。
该酒由洞口县酒厂创新酿制,多次被评为省地优质产品,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定点销售。1985年在全省优特产品评比中,获“芙蓉奖”。
中华墨米酒
封建时代,洞口境内将所产黑糯米向朝廷进贡;后来桥头、花园、山门、大水等地选用黑糯米为原料,手工酿制成墨米酒。新中国建立后,黑糯品种通过提纯复壮,育出“乌星一号”新品种,其糯性、营养优于原种。洞口侨眷食品厂利用“乌星一号”酿制成的“中华墨米酒”,具有天然色素,红棕透明,醇厚香甜。据化验,酒中除含有17种天然氨基酸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具有调补气血、温阳健胃、益心安神等功能。行销大陆及港澳地区。
精制稻香酒
洞口县酒厂产品。它以稻谷为主要原料,用“石井浮香”泉水,按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其主要特点是稻香优雅,甜津可口,饮感酣畅。产品远销广西、广东、贵州、内蒙古。
浓缩桔子汁
洞口县酒厂产品。它以“雪峰蜜柑”为原料,用现代先进桔子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和日本国JAB农林省标准。曾获湖南省优质新产品证书和金杯奖。该产品含有丰富的天然糖类、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化痰止咳、防治血管硬化、预防败血病等功能,有利儿童发育,年产3000吨以上。广销港澳地区和广东、广西、河北、辽宁、湖北、上海、天津、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高级花粉酒
系高档营养果酒。洞口县酒厂采用雪峰无核蜜柑原汁发酵,加入天然花粉精制而成,1986年始产。酒内含天然氨基酸浓缩体,有提高人体素质,增强耐力、智力、活跃脑细胞的功效。
桔子罐头
以洞口特产雪峰蜜柑为原料精制而成。柑瓣大小厚薄均匀,饱满完整;汤汁清晰透明,无悬浮杂物,无柑络残留;色泽呈橙红色或橙黄色;清香浓郁,甜酸适度,无异味;含有丰富的糖类、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止咳化痰,健脾胃,促消化和预防败血病、血管硬化、脑溢血等多种功能。洞口县罐头厂于1978年试产,1979年省轻工厅定点生产,1980年跻登国际市场,历年均获省优产品,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年产量近5000吨,畅销日本、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清水冬笋罐头
以本地冬笋为原料,采用先进设备,严格分级,精细加工而成。笋肉脆嫩,大小均匀,呈白色,有光泽,汤质鲜亮。笋内所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抗衰老、促消化、增食欲的功能。1978年由县罐头厂试产,翌年经省轻工业厅定点生产,1980年跻登国际市场。历年来被评为省优产品,1983年获省出口罐头一类产品质量第一名和省名、优、特新产品“芙蓉奖”。年产千吨以上,畅销日本、美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蕌头罐头
以本地优质蕌头为原料,采用先进设备,通过自然发酵而成。产品色泽牙白,香脆可口,甜酸适度,有口清唇鲜之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丙、碳水化合物和硫、磷、铁等微量元素;有调节胃口,促进消化的功能;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膜炎、气管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1980年由县罐头厂试产,1981年出口日本、美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日本国定为儿童保健食品,曾多次被评为省罐头食品质量第一名,获省优产品奖。
力士牌165F(风冷)柴油机
该产品系洞口县机械厂生产,是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之一,1981年经省农机行业检查,荣获全省同行业第一名;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农机产品销售推广证书;1986年经机械工业部检查验收合格,发给生产许可证。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部颁优质产品标准。该机单缸倾斜45度,额定功率3马力,油耗小于212克/小时,小巧灵活,维修方便,可作为小型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耕整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30多种农机具的配套动力,行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
水轮机
洞口县机械厂生产的水轮机有混流式和轴流式两种产品,混流式有HL110—WJ—35、HL110—WJ—42、HL110—WJ—42A、HL110—WJ—50等4个型号;轴流式有ZD560—LMY—80和ZD760—LM—80两个型号。1974年被中央机械部评为节能产品。1981年,该产品在澳大利亚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现已广销全国各省和东南亚各国。
湘洞——新CR40型茶叶揉捻机
该产品是洞口县机械厂在大幅度改进CR40、CR40A型揉茶机的基础上投入批量生产的。主要由机脚、传动、揉盘、茶桶、加压部分组成,采用三支座支承,为绿茶初制专用机械之一,适用于小型茶厂。对于条形红茶的揉捻作业同样适宜。每小时产25公斤。主要优点是:茶叶揉捻充分,条束齐全,碎叶量少,跑茶现象少,卸茶快,操作方便、安全,易清洗,保养维护简便。
手摇砂轮机架
县工具厂是湖南省生产手摇砂轮机架的唯一专业厂家,有4吋(100毫米)、5吋(125毫米)、6吋(150毫米)3个品种。该产品是1971年按国家标准自行设计的,由邵阳地区及省五交化公司经销。1974年后由湖南、湖北、天津、北京、辽宁、河北等省市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主销东南亚,1986年销往美国。年产量由4000台增加到4万台,年创汇10万美元。
该产品属普通手工磨削工具,小巧灵活,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使用工具的磨削作业。
单管猎枪
县民族五金厂从1976年到1986年共生产单管猎枪17059支。该产品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证书,主要销往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福建、广西、江西等地。猎枪口径15.6毫米,筒长有740毫米和850毫米,有带表尺和不带表尺两种,供驱鸟除兽用,轻巧美观,灵活安全,命中率高,杀伤力大。有效射程100米,在距离50米、50公分的胸靶上可中砂30余粒。
新型建筑材料
县防水材料厂生产的再生胶涂料、106内墙装饰涂料、805环地防尘涂料、803稳化型带锈涂料、838环氧富锌涂料、7410长效涂料,防水性能好,耐用时间长,应用范围广,价格低廉,装饰美观,施工简易,产品合格率达99.8%。“803”涂料于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4年在全国建筑材料成果交流会上获银质奖。“838”涂料于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奖。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该厂还生产塑料油膏、橡胶油膏等建筑用材料。
活性炭
洞口县木器厂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生产101型药用和808型糖用粉末活性炭两种产品。产品质量达到1977年版《中国药典》标准,1985年获邵阳市优秀新产品奖。产品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及湖南省制药厂。
云峰牌树脂衬布
该产品是1985年洞口县织染厂的创新产品,美观大方,色泽鲜艳,纹络清晰,罗纹平正。1986年获邵阳市科技成果四等奖,获湖南省颁发的新产品证书和优良产品证书。
雪峰牌毛巾
该产品为湖南省纺织局定点的洞口县毛巾厂生产。产品有各种纯白巾、印花方巾、印花面巾、旅游巾、儿童印花面巾、提花儿童毛巾被、提印花枕巾、彩条浴巾、双方提花床浴巾、提花毛巾被和企业劳保巾、劳保手套等数十种。
该产品选用优质原料,以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软性。其中825浅纺印花系列面巾,获1985年全省同行业优质产品证书。1986年投产的8512系列提花留香枕巾,设计新颖,花色艳丽,立体感强,并通过气体喷雾上香,保香期长,洗涤性能好,上香剂有杀菌、防霉之功效,获邵阳市科研产品二等奖。
雪峰牌布鞋
洞口县制鞋厂生产的布鞋有注塑男女单布鞋、童鞋、PVC单色发泡旅游鞋和布鞋等150多个款式400多个花色品种。鞋底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耐磨、耐折、剥离强度、邵氏硬度、加热损失等都已达到部颁技术标准。其特点是:式样新颖、穿着舒适、不坐跟、不变形、能防霉。注塑男单鞋,1985年获全省同行业第一名、省优产品称号。PVC单色发泡旅游鞋获1986年市新产品证书。
墨晶石雕
墨晶石雕指以墨晶石为原料雕刻而成的各类工艺作品。洞口特产墨晶石,又叫紫石,古称“楚石”,石质细腻,以浓黑为贵,有“晶石”或“晶玉”之称。早在300多年前,境内艺人用以雕刻印章、墨砚和小件玩具,俗称“洞口墨晶石雕”。一件产品,要经过配料、造型、洗腊、细花等10多道工序。新中国建立后,产品不断刷新,生产的品种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器皿等8大类1300多种。有龙凤呈祥、松鹤延年、带子寿星等传统作品;有古色古香的香炉古鼎;有雄武壮健的狮、虎、奔马和活泼多趣的娇小动物;有以历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的人物摆设品,如《嫦娥奔月》等;还有以现代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创新品,如《丰收歌》、《雪峰民兵》、《海防前线》一类。有较大的室内陈设品,也有小件旅游纪念品。其中以仿古器皿和娇小动物最负盛名。
墨晶石雕造型生动,刀法洗练,纹理奇妙;产品庄重古朴、浑厚典雅。60年代以来,艺人们不断改革手工生产工艺和更新设备,采用乱刀、旋刀交叉雕刻鬃毛,用方块刀和烂刀雕刻绒毛,使作品活灵活现。陈于室内观赏,犹如置身旷野;随身携带嬉弄,似跃然手掌,因而被观赏者和珍藏者誉为“洞口一绝”。其出口作品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
木雕和竹雕
洞口木雕始于唐朝,历代相传,不断创新。旧时,多为寺庙、庵院、宗祠雕刻神佛像或建筑牌楼上浮雕装饰。以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形象逼真而驰名省内外。现洞口县工艺厂除雕刻神佛像外,还增加仕女、动物、器皿、染色木雕及人物等220多个品种。1977年两米多高的大型木雕《东方巨龙》,陈列在广州交易会上,招来外商争相订货。《天雨散花》、《美女扑蝶》、《大肚佛》、《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等作品,亦多次在广交会上与外商成交。创新的现代人物类,如《胜利龙鼓》、《特大喜讯到草原》、《新娘子》等作品,于1978年和1982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
县工艺厂生产的竹雕和翻簧竹刻作品:竹节雕、竹蔸雕、茶叶盒、挂屏等工艺作品,销往美国、日本、法国和南斯拉夫等18个国家。
洞口火柴
该产品由洞口县火柴厂生产,1980年在全省火柴质量评比会上名列第一名。
产品燃烧可靠,发火容易,平均引梗率99%以上,使用价值高。药头形状呈卵形,一般长度3.8mm以上;磷面效能好,在通常情况下擦划300支/面以上;抗潮率在97.5%(国家指标GB393—80规定:优质品不低于97%,一般品不低于96%);火柴自燃性在190°C左右(国家指标规定;GB393—80不低于160°C),安全性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