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旱 防洪(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抗旱 防洪(汛)
分类号: S423;TV877
页数: 2
页码: 258-2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水利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研究部署防旱防汛的各项准备,做出渡汛、抗旱方案,落实防旱防汛措施。
关键词: 水利 抗旱 防洪

内容

第二章 抗旱 防洪(汛)
  洞口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季多早,既要防汛防洪,又要防旱抗旱。1954年县成立防旱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县长或抓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任指挥长,副县长、人武部部长、水利水电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区、乡和骨干水利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研究部署防旱防汛的各项准备,做出渡汛、抗旱方案,落实防旱防汛措施。
  第一节 抗旱
  洞口县人民素有拦河筑坝、开塘挖渠、架枧引水、车水挑水抗旱的经验,但效益小,有旱必灾,有时损失相当惨重。民国10年(1921),干旱127天,称“辛酉年大早”,农业失收六成以上,农民挖蕨根、采葛、找野菜充饥。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到1986年的32年中,夏早17年,遇早率为53%;秋旱除1965年和1985年外,其余年分均有出现。有时夏秋连早,长达100余天。干旱出现,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奋起抗御。50年代初,抗早主要靠人力水车从山塘、河坝提水。1956年和1957年的百日大早,山塘干涸,溪江断流,全党全民动员,依靠农业合作化的集体力量,组织男女劳力,扎棚露宿,日以继夜,车水、挑水、提水、打井、开渠引水,出动人力水车5万余架,特别是石江、黄桥和平溪江、黄泥江等河两岸农民,为把河水引上天水田、台田,联合组织水车几架、十几架至几十架,连续提水几米、十几米至几十米,甚至翻过几座山几条坑。1956年马鞍石车蓼水河的水,联合60多架水车,提水70米以上,使当年旱灾损失减少。60年代,水利设施增多,农田灌溉以水库蓄水、河坝引水、抽水机、水轮泵提水为主,结合人力车水,使全县能抗旱90天以上的水田由1960年的11.7万亩增加到1969年的20.3万亩。干旱仍威胁少水田、天水田和旱土作物。70年代水利设施更为完善,形成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体系,抗早90天以上的稻田由1970年的21.5万亩增加到1979年的32.38万亩,到1986年全县农田基本实现了水利自流化。
  第二节 防洪(汛)
  县境西北雪峰山一带系暴雨中心区,每年夏季常发生局部山洪灾害。1950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防洪,在河流两岸修建防洪堤,平溪江沿岸就有青山、茅铺、七星、江洲、德洲等较大的防洪堤。现全县有大小防洪堤5120条共1320多公里。拦蓄水工程和防洪堤的建设,减轻了沿河两岸田园的山洪灾害。花园公社1970年冬至1975年冬修筑了4条防洪堤,总长1万余米,控制了沙皮江、杨柳溪、蓼水流经该社地段的洪水灾害,该社黄金大队修筑长400米的东风防洪堤,不仅保护了岸边水田,并在堤内开田39亩。但溪河泄洪能力小,不能抗拒特大洪水袭击,1979年和1984年的特大洪水,平溪河几处较大的防洪堤溃氾,有5000余亩农田遭水淹和沙压。
  水利工程多建在山溪峡谷,尤以雪峰山麓较多,出现暴雨洪水,则首当其冲。为使工程免遭洪水损坏,每年水利工程的新建、岁修和维修任务抢在汛前完成;并备足防汛器材(草袋、麻袋、钢材、木材、水泥、铁丝、照明灯具、油料及工具),落实抢险队伍。由于措施有力,保证了水利工程设施安全渡汛。1973年5月17日上午10时,大业水库4号副坝(高17米、长90米)外坡严重滑坡,滑动面顶长41米,后宽54米,坝脚外移10.5米。险情发生后,邵阳地委主要负责人和洞口、武冈两县县委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抢修,3万多劳力上阵,打桩压脚,运石13万多方,经过5昼夜抢修,保证了工程安全。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跌倒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