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67
页数: 2
页码: 252-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境内引水工程主要从溪河引水。
关键词: 水利 工程建设 引水工程

内容

境内引水工程主要从溪河引水。到1986年,全县有河坝、小引水渠和泉井5347处,年引用水量1亿立方米左右,灌田18万余亩。
  一 溪河引水
  全县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条,其中5公里以上的80条,注入资水水系的71条,县内流域面积1949.584平方公里;注入沅水水系的9条,县内流域面积249.8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前,河坝的修建,大抵有民办、义办和官办三种。民办由1~2人牵头,组织受益农民联合主办,这种形式居多;义办即由富户独资或会首倡修,《武冈州志》记载:“花园团邓鳌引泡洞水灌田,独资经营,以泽乡里”;官办河坝始于明代,清代以后,史不见传。历代所筑河坝均为临时性的木石坝、竹篓坝,容易被洪水毁坏。到1949年,县境内共有河坝1120处,常年引水4000万立方米,灌田近10万亩。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河坝投资省、占地少、效益大、不要移民等优点,一方面对原有河坝进行维修加固和改造,另一方面新建1000余座,其中中型引水河坝2座。到1986年全县共有大小河坝2420座,正常年提供有效水量9500万立方米左右,灌田近17万亩。
  (一)红岩拦河坝 位于花园乡杨柳溪、赧水一级支流蓼水河上游。1963年11月动工,次年5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积702平方公里,设计引用流量7.5立方米/秒。坝型为圬工溢流坝,坝高5.5米,轴长96米,总干渠1条37公里,干渠5条61.5公里,渡槽1处72米,倒虹吸8处1350米,引水灌库1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2座、小二型15座,灌塘4586口。年引用有效水量5000余万立方米,是蓼水灌区的主要水源,与梅田水库合灌田12.5万亩,并利用总干跌水开展综合利用,建有电站2处5台625千瓦。
  (二)山门拦河坝 位于山门镇小桥村与里仁村搭界的洞门口,属赧水二级支流黄泥江上游。1956年冬动工,为当时邵阳专署水利局的示范性重点工程,当年建成受益。控制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引用流量2.07立方米/秒,设计灌田1.4万亩,实灌1.5万亩。原为小阿基式木板滚水坝,高2.2米,轴长42.9米,到1969年,坝面木板破损,后重新设计改为支墩连拱坝,左右两岸各设引水闸1座,右岸建有小水电1处,装机55千瓦,灌溉山门、水东、管竹、横溪、竹市5个乡(镇)农田。
  二 岩溶地下水
  县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据〇〇九三四部队1978年4月至1979年8月系统完成全县1/20万的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和1982年至1984年的农业区划校核,地下水总储量3.65亿立方米/年。新中国建立前,流出地面的泉井2024处,利用1446处,占泉井的71.4%。新中国建立后,采取“围泉蓄水”和“机械提水”灌溉,把地下水充分利用起来,如管竹乡利用横溪乡的温塘泉水灌田3000余亩;石江镇歇凉界村,安装电灌提地下阴河水灌300亩农田和村办园艺场的150亩柑桔园。到1986年,全县引用泉水和岩溶地下水灌田较建国前增加近两倍,年引用水量800万立方米左右,灌田1.4万余亩。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