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S476.5
页数:
4
页码:
218-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畜牧业疫病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
洞口县
畜牧
疫病防治
内容
一 疫病
县内畜禽疫病种类繁多。新中国建立后,发生过的疫病有40种,其中新增9种(猪4种、牛2种、禽2种、兔1种)。分布广、危害大的27种,其中有畜禽共患病4种,猪病10种,牛病7种,禽病6种;属病毒性病9种,细菌性病12种,寄生虫病5种,支原体病1种。
畜禽共患病有炭疽病、狂犬病和布氏杆菌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为急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俗称“倒栏症”,并可感染及人。新中国建立前,此病发生,又缺医无药,就造成“十家牛栏九家空”。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为杜绝此病,组织民间兽医,一方面在全县进行疫病普查,一方面组织药源进行防疫、治疗。每年春秋两季对牛、猪进行注射无毒炭疽芽胞苗或炭疽Ⅱ号芽胞苗,防治炭疽病,效果显著。到1956年炭疽病已全部扑灭,自此,至今未发。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烈性病,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区境内曾多处发生,此后,在竹市、山门区等地也有出现。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发出通告消灭狂犬,禁止饲养家犬并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区、社领导组织力量围歼狂犬,使狂犬病得到控制,但尚未彻底消灭。截至1986年止,全县共出现狂犬181只,全部死亡,伤5453人,感染死亡82人。
布氏杆菌病,C0年代后期从外地传入,在洞口、石江区和秀峰乡有感染,扑灭及时,感染面不广。
猪病 县内常见有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白痢等。猪瘟,俗称“烂肠瘟”,病源长久,40年代前就有发生。新中国建立后,虽采取预防措施,仍未完全控制。1952~1986年中有1954年、1956~1957年、1966~1967年、1975~1976年、1982~1986年5个高峰期,其中,1957、1974、1975、1976、1983、1984、1985、1986年,每年因此病死亡猪在千头以上。猪丹毒,俗称“鬼打印”、“打火印”,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有发生;1952~1956年全县各乡镇均有发生,以后提高防疫密度,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80年代防疫密度达90%以上,该病基本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由1952年的2.54%和0.86%降至1986年的0.82%和0.07%。猪肺疫,每年均有发生,且日趋严重。50年代至70年代初,年发生100~400头,死亡40~100头。1972年发病突破500头,1973年高达2530头,发病率为饲养数的0.69%,死亡1320头,死亡率为52.1%,直到1986年,每年发病在千头以上,死亡200~1000头。仔猪白痢,每年全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发生于10日龄至1月龄仔猪,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率20%左右,死亡率在10%以内,1986年发病率达28.5%,死亡率为3.1%。仔猪副伤寒,1952年~1972年的的21年中,在石柱、毓兰、山门、管竹、桐山、水东等12个乡镇发生,发病率0.02~0.03%,死亡率0.01~0.06%。1973年从外地引进猪种带入病源,造成暴发,全县有14个乡镇270个村发生,病猪6350头,发病率1.73%,死亡825头,死亡率0.22%。此后加强防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下降,1986年发病率为0.66%,死亡率为0.13%。
牛病 主要有肝片吸虫病、流行性腹泻、间发流感、出血性败血病。牛瘟已得到控制,破伤风少见。肝片吸虫病和流行性腹泻多发生于山区8个乡镇,年发病率0.01~0.16%,死亡率0.005~0.033%。出血性败血病,呈散发性发生,病史已久。1952~1986年间有25年发生,全县39个乡镇发生,共发病牛909头,年均26头,死亡545头,致死率为60%。以后加强免疫注射,改善管理,及时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1986年发病牛19头,为0.034%,死亡10头为0.018%。流行性感冒,以3~5岁黄牛易感,多在夏末秋初,因气候骤变、过度劳役、饲养管理不善而诱发此病。50~70年代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0.03~0.18%和0.008~0.03%之间。80年代后,存在劳役过度、管理欠佳等问题,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1986年发病率达1.71%,死亡率为0.04%。破伤风,在县境内发病历史久,过去称“木马症”,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全县自1952年至1986年间有28年在26个乡镇先后发生病牛58头,死亡47头,致死率为81%。
禽病 有鸡新城疫(亚洲鸡瘟)、禽霍乱、球虫病、仔鸡白痢、鸭瘟等。鸡新城疫全县39个乡镇均有发生,危害严重。1952年全县发病鸡25.02万羽,死亡24.79万羽,分别为总饲养数的21.7%和21.5%。1968年为发病最高年份,发病29.58万羽,死亡29.14万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总饲养数的26.82%和26.42%。此后加强防疫注射和治疗,1986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6.4%和16.1%。禽霍乱,在县内发生早,年代长,范围广,死亡率高。1952年全县各乡镇有500个村发生此病,以鸡为主,鸭、鹅次之,共发病17.99万羽,死亡17.16万羽,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总饲养数的15.6%和15.4%。1952~1986年,每年都有发生,其中除1960~1963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10%外,其余各年都在11%以上。仔鸡白痢,多发于春季,50年代流行面不广,数量不多,与当时饲养数量小、孵化季节迟有关,以后逐年增多。进入80年代,全县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2.5%上下。鸭瘟,致死率极高,1955年在花鼓乡首次发现,725只鸭发病,全部死亡,及时进行控制,没有蔓延;70年代,流传至毓兰、石桥、管竹,80年代又蔓延至高沙、马鞍、石背、金田、水东、青龙等乡镇。
二 防治
清、民时期,靠民间兽医用草药防治(一般疾病),一旦疫病流行,束手不策,畜禽死亡率高。新中国建立后,兽医机构逐步完善,技术力量加强,治疗水平提高,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使牛瘟、猪水泡病得到消灭,猪喘气病、家禽小鹅瘟和兔瘟基本控制。
机构 1952年县成立家禽保育站,配兽牧干部2人,5月组织民间兽医、去势员21人成立高沙、石江两个兽医诊所,并培训家畜防疫员,开展畜禽治疗和预防注射。1954年兽牧干部增加到5人,建兽医诊所8个,有兽医134人。1955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各区成立分会,入会者145人。1958年春,43个乡镇均建立畜牧兽医诊所,兽医增加到168人,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畜牧兽医体系,同年秋实现人民公社化,兽医诊所全部改为公社畜牧水产科,并培训亦农亦医防疫员342人,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全县划为42个社镇,原公社畜牧水产科所属人员分别划归各公社镇成立畜牧兽医站。70年代初,各大队的防疫员改称“赤脚兽医”。1971年各区食品站配有专职兽医。1986年全县有畜牧技术干部25人,乡镇畜牧兽医站39个,有专职兽医219人。各站建有站房,配有冰箱、保温箱等冷藏设备,部分站配有显微镜。有村兽医241人。全县形成防疫体系。
预防 1953年开始畜禽防疫注射,每年春、秋两季由县组织防疫人员逐地进行。注射用疫苗,50年代和60年代初由省、地畜牧兽医部门组织供应不收费,1963年起县畜牧兽医协会制作兔化弱毒疫苗,供防疫注射用,免费供应。防疫面达80%以上,发病率逐年下降。1976年起全县普遍推行“三包”(防疫注射、治疗、去势)防疫合作制度,饲养户每年按饲养牛、猪头数交纳“三包”费,肉猪每头0.8~1元,母猪、耕牛每头2~3元,兽医站如期进行防疫治疗,如因人为耽误预防和治疗造成牛、猪死亡,兽医站按规定理赔。畜牧业的发展,饲养量增多,发病率也有增加,达10~15%,但治疗水平提高,治愈率达80~90%。1977~1986年,全县年均预防注射牲猪87.6万头,耕牛3.5万头,家禽46.7万羽,分别为饲养量的95%、86%和42%。
检疫 1956年起在洞口、高沙、黄桥、石江、山门等5个集镇设畜禽检疫点,配有专职检疫员,以后又在集市墟场设临时检疫点,实行肉品检验和以牲猪为主的活畜禽检疫。1985年在花园、江口、石江3处设点开展交通检疫。1986年按照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实施细则》对畜禽上市、运输、销售,实行“三证”(免疫证、检疫证、消毒证)管理,截至当年止,全县配有专职检疫员74人,监督员5人,分别在全县25个农贸市场和3个交通检疫站进行检疫工作。
治疗 牛病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兼用化学药品;猪、家禽以化学药品治疗为主,兼用中草药。中草药由兽医自采自制。化学药品,1968年前从外地购入,1969年建立县兽药厂,当年生产氨基比林、磺氨噻唑等8个品种,1982年扩大到20个品种,均经省、地、县药检部门检验合格,成批生产,除满足本县畜禽治疗需要外,还销往河北、江西、贵州、广西等省和本省怀化、娄底、湘西等地。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