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畜禽饲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2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畜禽饲养
分类号: S815
页数: 5
页码: 213-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畜禽饲养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洞口县 畜牧业 畜禽饲养

内容

第一节 畜禽饲养
  一 家畜
  (一)猪
  养猪为洞口境内农户的传统副业,饲养量居畜类之冠,自古在湖南享有盛名。据《武冈州乡土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武冈州西北面(今洞口境内)每年除当地自食销售外,还有近万头肥猪销往广州、澳门、香港等地。民国34年(1945)日本入侵时大势掠夺,牲猪饲养量急剧下降,抗日胜利后逐步恢复,1949年户平饲养近1头。新中国建立后,农民分得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号召户户养猪,推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方针,发放贷款和预购定金扶植私人养猪。1952年建洞口县时,全县饲养牲猪11.69万头,户平1.23头。随后连年增长。1955年在竹市乡木瓜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集体养猪,以后陆续有所发展,到1957年,全县牲猪发展到16.74万头,户平1.64头,年末存栏10.04万头,其中集体存栏1949头。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组织全面“大跃进”,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大办“万头”、“千头”、“百头”集体养猪场,将社员私有私养牲猪收归集体饲养,因饲料供应不上,管理不善,死亡较多,且连续三年粮食减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牲猪生产跌落,1960年全县牲猪饲养量减至10。36万头,1961年再减至6.99万头,比1957年减少58.7%,其中集体养猪由1958年存栏8.07万头,下降到3764头,减少95.33%。1962年后,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同时对完成派购猪任务者给予粮食指标和布票奖酬,牲猪生产又有所回升,1964年全县养猪24.98万头,户平2.29头,比1961年增长2.57倍,其中集体养猪增长2.29倍。
  1965年后又强调队队办集体养猪场,到1968年已普及全县各大队、生产队,将社员私养母猪收归集体,限制私人饲养,对饲养好、收入多的户视为“资本主义”,私人养猪减少。1966~1968年,全县年平养猪22.09万头,户平1.87头,其中集体养猪年平1.52万头,均低于1964年的水平。1970年开始纠正限制社员家庭养猪的错误,并提出“两条腿”(集体、私人)走路的方针,对集体养猪场进行整顿。1977年政府投资32万元支持集体养猪场建设,其中20万元用于桥头公社(现毓兰镇)在新江大队建立机械化养猪场,但全县集体养猪发展不快,1970年~1979年集体养猪业在2~3万头之间徘徊;社员私人养猪发展较快。全县牲猪饲养数由1970年的24.20万头,上升到1979年的51.25万头,增长1.12倍。
  1979年后,实行私有私养,集体养猪逐步由减少到停止,并取消派购任务,调高牲猪价格,加之粮食丰收,改良牲猪品种,推广配合饲料,加强疫病防治,大大促进养猪事业的发展,并涌现养猪专业户340户。1986年全县饲养牲猪78.92万头,户平4.59头,人平1.16头,出栏31.37万头,养猪产值2916.11万元,占畜牧业产值66.1%。
  牲猪品种,县内历为黔邵花猪,属肉脂兼用型,适应性广,繁殖率高。1957年起陆续从宁乡县流沙河引进宁乡猪,从长沙县引进大围子猪,从衡阳三塘农场引进约克夏,这些良种猪与本地母猪杂交有一定优势,适应性广,长肉快,饲养3~4个月即可出栏,每头毛重在100公斤以上,促进了牲猪发展。1980年后注重引进瘦肉型品种,从杭州大观山种畜场引进长白猪,从岳阳君山农场引入大约克,从四川绵羊地区种畜场引入杜洛克及汉普夏(大型黑猪)共912头,其中公猪212头,用人工授精方法与黔邵花猪种杂交,产生二元杂交母猪7320头,竹市、洞口、山门、高沙、桥头、石江、黄桥等区镇的瘦肉型猪生产基点,以瘦肉型良种公猪与二元杂交母猪杂交,产生三元杂交猪商品代,以满足广大养猪户对瘦肉型牲猪苗的需要。1985年洞口县定为湖南省瘦肉型牲猪生产基地,年出口瘦肉型活大猪1.4万多头,居邵阳市第一位。
  (二)牛
  洞口境内农户历来饲养黄牛和水牛,均为役用。西北山区多黄牛,东南丘陵区多水牛。民国21年(1932)洞口境内山区户平养牛1.14头,丘陵区户平养牛1.04头。民国34年(1945)日军犯境,掠杀大批耕牛,仅洞口、高沙、桥头、石江几处就被掠杀3400多头,致使耕牛数量急剧减少,到1949年洞口境内存栏耕牛不足2万头。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鼓励农民养牛,宣传“牛是农家之宝”。县政府颁发保护耕牛布告,发放耕牛贷款,成立护牛组织,加强饲养管理,严禁滥宰滥杀;处理残牛,须经批准。1952年全县共有耕牛3.83万头,较1949年增长91.5%,每百亩水田有牛7.2头。
  耕牛历为户养。农业合作化后,牛折价入社,集体建栏,派专人饲养,划拨饲料地,留好饲料粮。进入秋季,储草备料,修补栏舍,准备过冬,严寒季节各级领导组织畜牧技术人员进行检查,保护耕牛安全过冬。1957年全县耕牛发展到4.55万头,比1952年增长18.8%,每百亩水田有耕牛9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耕牛归大队所有,公社任意平调,重用轻管轻繁殖,接着又是三年粮食减产,饲料不足,1962年耕牛下降到3.85万头,比1957年下降15.38%,每百亩水田只有8.3头。是年开始调整政策,耕牛所有权下放到生产队,建立饲养役用制度。60年代中期推行过公有私养,后又改为公有公养,奖励繁殖小牛,规定繁殖小牛成活到一周岁,水牛按四分之一、黄牛按二分之一折价奖给饲养者,调动了饲养繁殖耕牛的积极性,到1972年,一直保持年存栏4万头以上。横溪公社荷竹大队饲养的耕牛,膘肥体壮,产仔多,发展快,多次评为模范单位,出席县、省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生产队的耕牛折价给水田承包户,饲养更为重视,并出现养牛专业户17户,耕牛发展速度加快,到1986年全县有耕牛5.46万头,平均每百亩水田有牛11.88头。
  役用牛的品种也不断改良。境内原有湘西黄牛,体型矮小,行动灵活,但役用力差。1971年10月从黑龙江海拉尔引进三河种黄牛10头,其中母牛8头;1972年从陕北黄土高原引进役肉兼用型秦川黄牛7头,其中母牛5头,引进公牛与本地黄母牛杂交,优势较明显,尤以秦川牛突出,初生犊体重23.7公斤,比本地黄牛交配犊13.8公斤重9.9公斤。1974年又从河南南阳地区引进役用型南阳黄牛3头,其中公牛2头,体型长,骨架高,脚较小,跑路快,役拉力比秦川还强,在木瓜、石柱、醪田、黄桥等乡杂交繁殖。50年代前,境内水牛为滨湖水牛类型,驱体高大结实,役力强,1956年各地选留强壮公牛配种,发展良好,1964年又从滨湖购进水公牛16头,加强配种繁殖,但良种公牛分布面不广,滥交乱配严重,退化突出。1974年引进磨拉水公牛2头,与本地水母牛杂交,后代优势明显,但良种公牛太少,难以达到优化目的。引进37头黑白花奶牛,安排在龙江种畜场饲养,后中转至县耕牛改良站,均因草场不好,管理不善而逐步死亡或出卖。从1984年起由县耕牛品种改良站推行湖南省畜牧研究所的冷冻良种公牛精液人工配种法,在县内基本普及。
  (三)羊
  县内农户饲养山羊历有习惯,但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江口、山门、黄桥3个区。1952年全县存栏山羊560只,以后有所发展,全为地方品种。1957年存栏3271只,1960年达6203只,1961年至1962年下降到1000多只,1963年后又逐步回升,直至1982年保持在3500~5400只之间。1983年开始下降,1986年全县存栏826只,出现养羊专业户2户。
  1980年至1983年从陕西三源县引进改良奶山羊540只,集中在县龙江种畜场和部份农户饲养,因不适应环境,加上管理不善,相继死亡。
  (四)家兔 家犬
  洞口境内历来只少数农户饲养地方肉兔,食肉卖毛皮,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缓慢。50年代中期利用家兔制作兔化弱毒疫苗,稍有发展。1959年引进安哥拉毛兔,后又引进西德长毛兔,经济效益高,70年代后期起养兔风靡一时,社、队兴办集体养兔场,派人去外地学习饲养经验,到1977年全县有集体兔场34个,养长毛兔840只;1980年集体兔场发展到43个,个体户3000户,存笼12300只。1982年集体兔场下降到17个,养兔个体户达9249户,共存笼兔3.76万只,为全县最高峰。1983年后,因兔毛收购价格下跌,疫病流行,存笼免逐步减少,到1986年养兔户仅323户,存笼6053只。
  家犬,城乡饲养较为普遍。山区猎户喜养猎犬。由于犬是狂犬病的传播者,60年代县政府几次下令打狗,禁止喂养,养户减少,部分村基本绝种。80年代虽继续禁养,但喂养户增多,由看家防盗转为肉食。
  (五)马 驴 骡
  新中国建立前,饲养马者为富豪人家,洞口境内数量很少。饲养驴、骡用于拉车搞运输。1952年全县共31匹,以后虽有所增加,但发展很缓慢。1958年,政府号召加快机械化、半机械化,板车运输增加,马驴骡有所发展,从1959年至1972年保持在100~160匹之间。以后机动车辆增加,畜力车不相适应,马驴骡的饲养逐渐减少,1981年后无统计。
  二 家禽
  饲养:养禽以鸡为主,鸭次之,鹅更少。新中国成立前,富庶之户鸡鸭鹅成群,贫困户饲养很少,个别户以养群鸭(俗称棚鸭)为生。民国21年(1932)武冈县家禽出笼31.6万羽,洞口境内约占三分之一,户平4.39羽。新中国建立后,家禽饲养经历了发展——减少——发展的曲折过程。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田地,粮食丰收,生活水平提高,家禽饲养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出笼64万羽,户平6.74羽,人平1.82羽。1957年出笼112.3万羽,户平10.99羽,人平2.76羽,分别比1952年增长63.05%和51.64%。1958年冬人民公社化后,推行集体饲养,限制私人饲养,加之粮食连续减产,鸡鸭饲养量下降。1961年只出笼53.9万羽,比1957年减少58.4万羽,减少52%。整风整社后,虽然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但因基础差,部分社队限养、禁养严厉,对饲养好的户视为“资本主义”,家禽难以发展,全县年饲养量在50~70万羽之间徘徊,国家下达禽蛋收购任务难以完成,直到1978年出笼才达108万羽,接近1957年水平。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政策放宽,粮食增产,全价饲料、高蛋白饲料能满足供应,家禽迅速发展,并涌现养鸡专业户51户,养鸭专业户181户,1986年全县出笼家禽155.5万羽,户平9.05羽,人平2.28羽。
  品种:鸡以本地种为主,体型小,觅食力强,蛋肉兼用,母鸡年产蛋80~120个。1956年至1958年先后引进产蛋型和蛋肉兼用型来杭鸡、九斤黄、澳洲黑、洛岛红、芦花鸡;1975年引进白洛克;1984年引进星布罗;1985年引进罗斯鸡和美国的AA鸡。在县畜牧良种场繁殖推广。鸭多为本地麻鸭,体型小,喜合群游走,适应性广,成熟早,母鸭80~100日龄产蛋,年产量180~200枚。抗日战争前引进番鸭,俗称“洋鸭”,不喜走动,繁殖力差,与本地母鸭杂交产生子代,俗称“靠鸭”,不健走,反映迟钝,抗病力强,长肉快,无繁殖能力。1958年从北京引进北京鸭,毛色全白,易育肥,群集性强、易管理。1975年引进苏州麻鸭,觅食力强,80天左右出笼。苏州麻鸭与本地母鸭杂交,子代生长快,80日龄可达2.5公斤,比同期本地鸭增重66.7%,很受农户欢迎。1985年从衡东畜禽良种场引进康贝尔鸭、樱桃鸭,生长快,易育肥。鹅的饲养不普遍,多于沿河两岸,为肉用型,产蛋少,长肉快,2.5个月即可出笼上市。除本地种外,还饲养武冈铜鹅。
  家禽孵化:鸡、鹅历为母鸡、母鹅孵化后代。鸭少量的用鸡孵,成批则使用孵房。1978年起在县畜牧良种场采用火坑孵房孵鸡,一次可孵雏鸡数千只;80年代逐步采用电孵和机械孵化。
  三 其他
  蜜蜂 县境内民间历有养蜂习惯,均为零星家养,年养200群左右。新中国建立后,既鼓励私人养蜂,又有供销部门建立养蜂场,发展较快,1959年达1202群。1978年后供销部门的养蜂场停办,涌现了一批专业户,到1986年全县有养蜂专业户38户,加上个体家养共养蜂4680群,年产蜂蜜6.6吨。
  水貂 1958年县畜牧良种场引种饲养繁殖,1962年发展到520只,后因精简机构,又无饲养技术,停止饲养。
  鹿 1977年渣坪公社建养鹿场,养鹿30只,因饲养技术差,逐渐死亡,1981年全部消失。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