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5
页码:
205-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的经济作物情况。
关键词:
作物经济
种植业
经济作物
内容
县境经济作物,50年代前以茶叶,棉花,兰靛为大宗。1956年建立洞口县园艺场,逐渐以柑桔、茶叶为大宗,烟叶、西瓜、甘蔗、黄花、百合等亦有种植。柑桔、茶叶成为湖南省生产基地。1952年全县经济作物(以下简称经作)面积10.09万亩,占总耕地的15.8%,1986年经作面积16.59万亩,占总耕地的28.6%。1986年经济作物的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例由1952年的22%上升到24.6%。
第一节 柑桔
洞口境内,唐代就种有果小味甜的柑桔,但数量不多。1939年蓼溪乡曲塘(今大水乡)杨期简在当地马良山栽红桔400株,计14亩;1943年智胜乡长山塘(今岩山乡)傅新民从长沙益农农场引进无核蜜柑尾张、宫川10多株,1945年又从邵阳曼真农场引进尾张40多株及大红袍、金山橙、新会橙、春不老甜橙、酸橙、伏令夏橙、华盛顿脐橙、金柑、沙田柚、安江香柚、安江石榴柚、柠檬等24个品种64株,均定植于长山塘,面积2亩,建成柑桔园。余为零星栽植。1951年冬统计,全县有26个品种,面积220亩。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洞口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柑桔生产。1956年在县城郊区黄牛坳首办县园艺场(后改称县洞口园艺场),当年垦荒整形140亩,植蜜柑2000株。1958年桥头、山门、木瓜、秀峰、水东等公社园艺场相继兴建,合计种柑150亩。60年代,县又增办竹市、南泥两园艺场。到1972年,全县已有柑桔园地6100亩,产柑1214吨,产值87.89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4%。从此,柑桔生产进入盛期,以国营园艺场为主体,社、队场蓬勃发展,从东南丘陵区到西北中山区均有分布,溪等山区乡亦开始栽植。到1982年全县各级办场5213个,面积51410亩,其中县办场3个7475亩;社办场44个3832亩;大队办场489个16790亩;生产队办场4677个23313亩。主要分布在山门、竹市、洞口、石江等区。以县3个国营园艺场和山门镇、水东、岩山、横溪、洞口乡、毓兰镇及石桥、茶铺、木瓜、秀峰、江潭等乡镇为主产区。总产9488.3吨,产值518.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4%。产量、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位,次于沅江县。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展了一些家庭桔园。截至1986年止,全县柑桔园发展到55668亩,品种有柑桔属、金柑属、枳属3大类128个品种,其中早熟有兴津、宫川、立间等13个;中熟有尾张、南柑20号等101个;迟熟有迟田、长沙梅柑、脐橙等14个。年产柑桔17247.37吨,产值14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8%。
附 洞口园艺场
该场1956年春建立,当时称“洞口县园艺场”,60年代初先后增辖竹市、南泥两分场,三场统一核算。主产无核蜜柑,品质优良。1966年湖南省第一次从该场出口蜜柑25.96吨,深受外商好评。1968、1969年竹市、南泥两分场分设为县办园艺场,单独核算,洞口县园艺场更名为洞口县洞口园艺场,场址在县城南郊黄牛坳,由36个山头、29个山谷组成,总面积1.4平方公里。
洞口园艺场自兴办以来,对全县办好社、队场发展柑桔事业起着主导、示范作用,为社队场提供柑桔苗和传授栽培技术。1973年加拿大商人首次来场考察无核蜜柑,洽谈长期订货合同。因此场地处雪峰山脉脚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柑”,加拿大也以此名为订货商标,长期包销。
到1986年底,全场设23个队,其中科研队1个;有工人467人,干部21人;柑桔园1880亩。当年产柑桔2898.5吨,总收入3035687元。购置移动式喷灌机18台,喷灌面积540余亩。全场固定资产1894221元。所产柑桔色泽鲜艳,皮薄多汁,甜酸适度,远销加拿大、苏联及港澳等地。该场农艺师唐谊杰同场内技术干部先后从宫川中选育出洞园74——101、74——102、174——401、75——301、75——501、75——702、75——703、73——696、75——70等柑桔品种。
竹市园艺场
该场位于秀峰乡筲箕坳,与该乡的永兴、秀峰、安南、平安村和竹市镇的车田村毗连。1954年由地区始建,原名“邵阳地区劳改农场”。后因隶属单位几次变更,易名为“邵阳地区商业局畜牧场”、“邵阳地区机关农场”。1964年移交给洞口县,由洞口县园艺场管理,定名为“洞口县园艺场竹市分场”。1969年单独核算后,定名为洞口县竹市园艺场。面积0.7平方公里。到1986年,全场设有6个队,有工人185人,干部10人,耕地800亩,柑桔园560亩,植无核蜜柑27791株,当年产柑桔700吨,总产值88.3518万元。全场固定资产41.4202万元。
南泥园艺场
该场位于南泥乡境内的大茅岗。1965年建场,定名为“洞口县南泥农场”,隶属洞口县园艺场管理。1968年单独核算后,改为“洞口县南泥园艺场”。1986年又征用西中乡福田、炉子、长乐3个村田地149.576亩(水田17.509亩,早土28.363亩,荒山103.704亩)。总面积959.576亩。下设8个队、1个苗圃,有工人168人,干部5人。柑桔产量650吨,总产值707113元,固定资产676107元。
第二节 茶叶
洞口县历为名茶产区。《武冈州志》载:武冈州所属13峒(按:均在洞口境内),峒峒产茶,质量甚佳,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到朝庭做贡品。清代末年治安乡的白家山、廖家垅一带(今管竹乡境内)成片种植家茶100余亩。40年代蓼源乡的马家、龙头、高坪(今花园乡)、卧龙(今石桥乡),蓼溪乡的温塘(今茶铺乡境内)有成片家种茶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发动群众一面培植野茶,一面垦复荒山秃岭新建茶园。1952年全县共有家茶4200余亩,年产茶35.45吨。1958年邵阳地区在茶铺乡境内开办茶铺茶场,垦复荒地3000余亩(后改名邵阳市茶铺茶场)。1964年,县在鼓楼乡烂草冲建办高峰茶场(“文革”中期撤销)。各社、队也相继办专业茶园或茶果混栽场。1972年全县发展到32400亩,产量273.85吨,最高的1976年为59970亩,产茶655.5吨,产值382.61万元。以洞口区最多,为11962亩,占总面积的17.1%。1982年茶叶面积减为55449亩,1986年为43003亩,但产量、质量和产值不断上升。1986年全县产茶2207吨,比1979年增产85.69%,产值11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比1979年增长113.6%。
第三节 棉花 蚕桑
棉花 历史上大部分农户种植,多系自用,少量纺纱上市。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亩产皮棉5公斤左右。1952年仍是农户自行种植,全县共2万余亩,产量仍然很低。1964年县办棉花学校,培训社、队干部和社会青年,传授栽培技术,并于1966年确定黄桥区为棉花生产基地,规划部分稻田种棉,全县种棉面积扩大到35864亩,亩产皮棉18公斤。1968年后减少稻田种棉和粮棉间作面积,到1979年止,每年种棉2万亩,亩产徘徊在11~19公斤之间。1980年停止稻田种棉和撤销黄桥区棉花生产基地,播种面积减少到5000亩左右,1986年全县只3569亩,亩产皮棉26公斤,总产93.59吨。
蚕桑 县内有组织的饲养家蚕,始于1957年春,是年,花园乡杨宝湾的夏青云、曾彩荷等6人自发组织养蚕。人民公社化后,改为花园养蚕场,直属公社领导,场址在岩背广公祠,附近70亩沙洲全部栽植湖桑。1958年春蚕高产,邵阳地区农业局在此举办全地区养蚕训练班,当年该场负责人尹素君出席全国劳模会。1959年,桑园扩大到122亩,植桑3500株,养春蚕18张,夏蚕9张,秋蚕2张,共产茧1131公斤,每张平均39公斤,最重的1张50公斤。
1961年体制改革,解散了蚕桑场。“文革”中桑树被砍掉。1975年花园公社燕岭大队群众又在河滩植湖桑12万株。刚开始采桑养蚕,又逢1976年截弯改直燕岭河道,毁桑开田,养蚕终止。但该社的龙头大队又在沙皮江的沙滩上植湖桑10万株,计104亩,当年养蚕8张,产茧450公斤。1977年桥头公社的横木、新江、凤溪及花园公社的燕岭相继植桑养蚕。1982年后山门镇的小桥村、横溪乡的双江村、岩山乡的郭家村、茶铺乡的板桥村亦开始植桑养蚕。到1986年底,全县植桑500余亩,养蚕186张,产茧4269.5公斤,产值9392.9元。
第四节 西瓜 甘蔗 烟叶
西瓜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沿河两岸有少量种植,均为地方品种。新中国建立后的50~60年代,仍然种植少量西瓜在县内销售。70年代后开始增多。1976年种植699亩,总产437.8吨,1980年上升到1634亩,总产1466.6吨,此后发展到稻田瓜粮连作(种一季西瓜再种一季晚稻),用地膜覆盖,出苗早,加上选用良种,6月分就有自产西瓜上市。1986年全县种植3293亩,亩产1061公斤,总产3494.21吨。
甘蔗 县内历有种植。1949年以前,洞口境内年栽植1000亩左右,年产1000多吨。50年代年平均栽植661亩,年产1133吨;60年代年平均栽植398亩,年平产量589吨;70年代年平栽植364亩,年平产量817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1980年至1986年,年平栽植669.2亩,年平产量1323.3吨,其中1986年1395亩,总产2102.96吨。
烟叶 境内各地均有种植。黄桥、石江、高沙等区种烟较多。50年代前为晒烟,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烤烟。1966年至1975年烟叶种植面积在400亩左右,1976年上升到800余亩,1983年达1809亩,其中烤烟1300亩,总产258.75吨。因收购价不稳定,种植面积时多时少,1986年只587亩,其中烤烟365亩,总产54.84吨。
第五节 蓝靛 苡米
蓝靛 是用靛叶制成的一种植物染料。明朝,洞口境内的黄泥江、蓼水和平溪江沿岸均种靛叶制作蓝靛,年产近2万担,销往云、贵、鄂等地。《武冈州乡土志》载:“……青靛输出,洞口、高沙年输出15995担;上等蓝靛,本境西北乡(指今山门区)输出1200多担……”。当地人开办染坊,用蓝靛染布染纱(青、蓝色),色泽鲜艳,久不褪色。还做为贡品上缴朝庭。《武冈州志》(贡赋志)记载:“土贡有……木炭、靛……等等。”新中国建立后,广用化学染料,靛叶种植逐渐减少,到1956年只有里仁乡和山门乡(今山门镇)有少量种植。1958年后绝迹。
苡米 《武冈州乡土志》记载:“薏苡仁俗名六谷米,常产西北山区,可做药品,性补”。治安乡的渔子溪(今桐山乡)、平镇乡的倒银坪(今渣坪乡)、智胜乡的双龙村(今岩山乡)山高坡陡,土质肥沃,所产苡米粒大匀净,色白质软,年产千担上下,畅销国内各地及出口东南亚国家。50年代至70年代有所发展,年产100吨左右。进入80年代,销路不畅,种植面积减少,年产不到10吨。
第六节 蔬菜
县内蔬菜,共有18科56种,其中十字花科最多,有各种白菜、包菜、芥菜、萝卜菜等;其次是胡芦科的黄瓜、南瓜等;豆科有各种豆角、鹅眉豆、豌豆、四季豆等;百合科有大蒜、韭菜、蕌头等;茄科有茄子、辣椒等。一年四季均有鲜菜食用和上市。50年代初至1967年,每年种植4~6万亩;1968年至1975年集中生产粮食,农户蔬菜地有所减少,专业菜地受到控制,年种植1.5~2万亩;1976年后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1986年为54180亩,其中城关、高沙、石江、黄桥、山门等5个集镇专用蔬菜地893亩,年上市量450万公斤,除满足县内需要还有外销。辣椒在蔬菜中占的比例大,每年在8000~10000亩以上,1986年为12292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2.68%,年产干辣椒761.78吨。除自食外,1980年以前,政府每年下达附有奖售的收购任务,供应市场和出口。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