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旱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旱粮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3
页码:
201-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粮油作物的旱粮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粮油作物
旱粮
内容
洞口境内的旱粮主要有薯类、麦类、玉米、高粱、糁子和粟等。早粮种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1952年全县旱粮播种面积21.04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7 %,总产13615.45吨,占粮食总产13%。60年代是旱粮生产全盛时期。1964年早粮播种面积368087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44%,产量16403.95吨,占粮食总产的15%。进入70年代 ,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早粮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播种17.22万亩 ,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6%,产量17.3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6%。1986年播种18.29万亩 ,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8.8%,产量20.6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6%。
一薯类主要是红薯,马铃薯、脚板薯少量种植。1959年从广东引进木薯,不几年停止种植。
红薯在洞口境内种植历史悠久,是早粮的主产。1952年红薯总产(折谷,下同)7654.05吨,占旱粮总产56.21%。1958年起推广温床育苗和蒸汽催芽露地育苗 ,以提早插薯季节,充分利用6月和8月两个涨薯高峰期,并增施磷钾肥,产量有所提高,当年种植12.2万亩,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总产15379.2吨,亩平126公斤。60年代保持6~8万亩,并先后引进邵阳白皮、广东白皮、湘杂9号、邵薯2号、江南薯、广西薯及浏阳红皮等良种。1965年种植8.75万亩 ,总产15122.2吨,亩平173公斤。70年代中期推行高垅平插和红薯藤过冬、红薯籽繁殖,因效果不佳而停止,其后,部分旱土改水田和改种经济作物,红薯种植面积减少,但由于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产量稳定在亩平160公斤上下 。1986年种植5.56万亩 ,占旱粮面积42.98%,总产8148.72吨,亩平147公斤,占早粮总产52.96%。
马铃薯,西北山区历有种植,60年代推广到全县,产量不高 ,一般亩产鲜薯500公斤左右,后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从隆回引进小沙江洋芋、关东白皮等良种,种植面积不多,单产有所提高,主要供应市场。
脚板薯历史悠久,但种植少,作菜食用。
二麦类洞口县境内麦类有小麦、大麦(谷、米麦)、燕麦之分,以小麦为主,大麦次之,燕麦大部分作牛、猪饲料。50年代初种植高杆劣种和采用古老的栽培技术,小麦产量很低,1952年播种面积5.92万亩,亩产只38公斤。1957年起引进中大2509、南大2419,并推行条播、合理密植,增加总穗数,1959年亩产提高到50公斤;60年代后期又引进山农205 、雅安早;70年代引进早、中熟矮杆品种,矮杆红、阿波、阿夫、友谊麦、扬麦1号等,得到推广。此间还引进墨西哥麦种,进行秋小麦栽培 ,因产量不高而停止 。1978年全县播种7.29万亩,总产7150.5吨,亩平98公斤。进入80年代,大力推广“稻稻麦”三熟制,主要品种为绵羊11号、绵羊81—5等,在栽培技术上,继续运用70年代以来的成功经验。1986年全县播种5.54万亩 ,亩产104公斤,比1952年增长2倍。
大麦,食性不及小麦 ,一般作饲料用。50~60年代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推广天津1号、矮杆齐、立夏黄、7570等品种;70年代后引进沪麦8号等品种。因产量不高 ,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全县只播种1886亩,亩产66公斤。
燕麦,营养成分高,但产量低,又难脱粒,种植少,大多在春耕时刈青作饲料,只留少许做种子。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