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粮油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粮油作物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7
页码:
198-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的粮油作物情况,其中有水稻、油菜为主,红薯、小麦、大豆、花生次之。其它有大麦、燕麦、荞麦、马铃薯、玉米、高粱、粟、糁子和豌豆、蚕豆、绿豆、芝麻等,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历来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
作物经济
种植业
粮油作物
内容
洞口县粮油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红薯、小麦、大豆、花生次之。其它有大麦、燕麦、荞麦、马铃薯、玉米、高粱、粟、糁子和豌豆、蚕豆、绿豆、芝麻等。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历来占主要地位,一般占70%左右。发展趋势是水稻产量上升快,1952年总产91034吨,1983年304946吨,比1952年增长2.3倍。以后几年,水稻产量徘徊不前,1986年只有291969吨。早粮生产增长缓慢,1952年总产13610吨,1986年为20616吨,只增长51.4%。在粮食作物中,水稻比重最大。1952年至1981年的30年中,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7.25%,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6.21%。1982年至1986年的5年中,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9.6%,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3.1%。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多,产量稳步上升。1952年为48291亩,产量1715.1吨;1986年为93922亩,产量4980吨,比1952年分别增长94.49%和190%。全县以雪峰山脉为界,东南丘陵区为粮食主产区,其中有赧水、蓼水、平溪江、黄泥江两岸的溪谷平原以及自半江口至蜜蜂岩的毓兰、花鼓垅是洞口县的稻谷粮仓;小麦主产丘陵区,山门镇里仁村、木瓜乡木瓜村、树林乡中山村、竹市镇向阳村、田心村和金寨村等是小麦丰产区;红薯遍布全县,尤以杨林、金田、秀峰、管竹、石柱等乡最多,70年代前,农民口粮三分之一为红薯。油菜多产于江口区的江口镇和山门、竹市、洞口、桥头、石江等丘陵区。
第一节 水稻
一 改制
1952年前境内水田只种一季水稻。1953年开始试种两季水稻,五区岩塘乡清水村农民杨白儒在早稻田里间种晚稻0.6亩成功,两季产量225公斤,折亩产375公斤,比当地一季中稻亩产高一倍。1954年全县试种间作晚稻24亩,早、晚两季平均亩产350公斤,比一季中稻平均亩产高100公斤。其中五区里仁乡尹显和(湖南省1952年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种的0.34亩早稻,产量最高,收干谷109公斤,折亩产302公斤。1955年起改间作为连作,双季稻发展到1061亩,两季亩产328.5公斤,比单季稻亩产211.5公斤增产55%。以后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1956年达20511亩,1965年扩种到97490亩,1971年达30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5.2%。70年代中期除西北中山区和东南丘陵区的部分台地种一季早稻外,全县实现了双季稻化。1986年双季稻38.1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83%,两季亩产714.9公斤,比1955年增加1.11倍。
在推广双季稻的基础上,1956年开始逐步推行“稻稻绿肥”、“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菜”三熟制。70年代末东南丘陵区的三熟制已成为主要耕作制度。当时山门公社里仁大队边江生产队“稻稻麦”三熟制平均亩产达1250公斤。
70年代中期曾在水田推广稻、棉高垅间作,因耕作、管理不便,技术措施跟不上,不能增产增收,自行停止。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在少部分水田中推广杂交玉米间作西瓜——杂交晚稻;早熟花生——杂交晚稻;杂交玉米间作早熟大豆——杂交晚稻。这种栽培制度增粮增收,农民乐意。
随着三熟制的扩大,耕地复种指数不断提高。1952年复种指数为132.5%,其中水田为101.4%;1959年为169.6%,其中水田为117.5%;1979年最高达202.7%,其中水田达177%。1980年以后,种植业进行了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复种指数略有下降,当年为190%,其中水田为171.8%。
二 品种
据《武冈州志》载:“……山林园隰所产百物,谷之属,则有稻,稻凡数十种”。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水稻品种主要有辰州麻、杆麻粘、银谷粘、水白麻、柳麻粘、毛香、观音早、六十早、贵阳粘、毛香糯、早禾糯、臭虱糯等。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指导农民选育良种。1958年竹市公社党委书记肖宝信率领技术干部王玉堂在该社向阳大队建立良种繁殖场——米丘林小组,采用穗选办法育出“竹市晚粳”,产量高,抗性好,受到中央和省、地好评。1959年冬南方十三省(市)农民育种专家会议在竹市召开,米丘林小组书面介绍了经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报导了米丘林小组的科研活动实况。县原种场以欧阳善成为主组成科研小组,培育出的洞育早糯、洞育晚糯、洞农晚糯、洞紫糯、洞选1号等品种和县农业局技术干部贺苑楚培育出的贺早糯、永革糯,均在全县推广,增产显著。洞口县培育、引进、推广水稻良种经历了三个阶段:
高杆改矮杆:50年代初早稻品种是高杆籼稻型的红脚早、南特号、雷火粘。其缺点是不耐肥,易倒伏,产量低,亩产只有150公斤到250公斤。1963年引进矮脚南特号,早稻品种矮杆化从此开端。1965年以后,相继引进团粒矮、南陆矮、矮陆才、广解九号等;1970年到1974年又引进矮南早一号、朝阳一号、革命一号、二九南一号、湘矮早四号、二九青、珍江矮十三号、广六矮四号等,在县内大面积种植;1976年引进湘矮早九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在全县广为种植,约占早稻面积的40%,另又引进红世早、竹系二六、竹莲矮、庆莲三号、原丰早等品种。中稻普遍种植珍珠矮、五矮早七七、成都矮等早熟中稻良种。这时,水稻已实现矮杆良种化。矮杆品种耐肥、杆壮、不倒伏、产量较高,亩产250~350公斤,比高杆要增产100多公斤。
晚籼改晚粳:1965年以前的晚稻品种都是籼稻型,如蕃子、红米冬粘、白米冬粘、“23—41”、松场261、老黄谷、露水白,这些品种不耐寒、不耐肥、易倒伏、空壳率高,产量低,亩产只有80公斤到150公斤。1965年起改种粳稻,品种有农垦五八、老来青、苏州青、晚洋尖、邵粳二号、“68——166”、“166——8”、农虎六号、扬武一号、湘糯一号、猪仔糯、八仔糯等,1974年前后,晚粳种植面积达70%,稳定了晚稻产量,亩产150公斤到300公斤,比晚籼高150公斤。
常规改杂交(三系杂交种):常规品种改用杂交种,为水稻高产开辟了新途径,使晚稻既能早熟(在寒露前齐籼)又能高产。1976年晚稻中有杂交稻3020亩,亩产284公斤,比常规稻亩产高144公斤;1980年扩种到11.88万亩,亩产293公斤,比常规稻亩产高30公斤;1986年全县杂交晚稻达32.38万亩,亩产363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100公斤。在此期间,杂交种相继在中、早稻中推广。
为满足三系杂交种子的供需,1975年开始组织力量赴南宁、湛江制种,后又连续三年去南宁、海南制种。同时在县培训技术力量,在社、队农科站、队制种。1977年由县种子公司在县内集中连片制种,1981年起固定在毓兰镇的毓兰、山阳、龙阳村和江口镇的畔上、江口村及县原种场制种,保证了县内杂交种子的供应。
三 育秧
境内农民有“秧好半年禾”的经验,历来重视育秧工作。新中国建立前,只种中稻一熟,育秧沿袭古老的方式,采用清水浸种,温水催芽;时间是“清明浸种,谷雨下泥”;秧田管理以水浸为主,适当露秧。这种育秧方式,出苗率低,秧苗不壮,影响水稻产量。新中国建立后,对水稻浸种育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种子处理上,50年代初期起实行盐水或黄泥水选种,相继推行种子过晒、筛、车、选、消毒五关处理,使秧苗健壮。对早、中稻催芽,50年代初期推行煤灰催芽,后期推行地窖催芽;60年代推广全国农业劳模田启发的高温(60°C~63°C)破胸、适温(26°C~30°C)催芽方法,发芽率在90%以上,比老式方法发芽率高15~30%。在播种时间上,早稻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增加覆盖物,以防烂种烂秧,1965年以后,用薄膜、草子、青苔、腐烂猪牛粪、土灰等盖种达80%以上;晚稻于6月中、下旬播种,种子日浸夜露,破胸下泥。在秧田方式上,50年代初期,早、中稻推广合式秧田,后期推广湿润秧田,晚稻推广旱秧、水旱秧;70年代初期早稻推广通气秧田、隔层秧田和场地秧田。其间,推行蒸汽催芽、蒸气育秧,后因成本高,苗不壮而淘汰;晚稻推广湿润育秧;80年代初早稻推广地膜覆盖育秧。在秧田播种数量上,1953年开始提倡稀播育壮秧,早、中稻每亩播种100公斤左右,70年代初期开始,早稻每亩播种量降至60~70公斤;晚稻每亩播种50~60公斤,中期推广杂交稻,每亩播种7.5~10公斤,后期为节省杂交种,在秧厢上划行,实行粒摆,后因花工过多摆种麻烦而停止,仍保持杂交种每亩播种10公斤左右。在秧田管理上,推广湿润、通气秧田后,秧苗一叶以前湿润为主,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秧苗三叶后,厢面保持浅水层,并追施“断奶肥”,插秧前5~7天,追施“送嫁肥”;晚稻秧田采取日灌水夜露秧。推广上述育秧措施,节约谷种,培育出健壮秧苗,对大田增产起了重要作用。
四 移栽
50年代初期,农民习惯稀植,每亩只插6000~8000蔸,每蔸8~12根秧。1954年后,逐步改稀插为适当密插,推行划行插秧,扯索插排手,每亩1.5~2万蔸,12~15万基本苗。1958年“大跃进”中,曾提出越密越好,插10×10、10×13、7×10厘米,少数试验田插3×3厘米,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失收。60年代后,根据早矮晚粳植株不高特点,作到合理密植。每亩2~2.5万蔸,15~20万基本苗;中稻为20×23厘米、20×26厘米。70年代曾推行过宽行窄株(行距21~24厘米,株距9厘米)和宽窄行密植。较普遍推行划行和扯索插秧,带土移栽,部分地方搞磷肥沾秧根或裹蔸灰。晚稻杂交品种分蘖力强,根据不同的生育特性确定密度,一般每亩10~12万基本苗。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基本恢复插随手禾,但插秧密度和基本苗尚属合理。移栽时间,60~70年代,强调插完早稻过“五、一”,插完晚稻过“八、一”。70年代末期起根据苗情(叶龄)确定移栽时间,作到“叶足莫等时,时到莫等苗”,一般早熟品种五叶一心,中熟品种六叶一心,迟熟品种六叶一心或七叶一心时移栽。
五 肥水管理
“水是禾的命,又是禾的病”。50年代初期,水田灌溉设施都是小塘小坝,水利条件很差,有水满田灌,无水自开坼,从不轻易断水晒田。随着水利条件不断改善,品种不断改良,灌溉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50年代中期起,逐步推行“浅水湿润、间歇灌溉、适时晒田、干湿壮籽”的管理方法,并推行开围沟、腰沟、十字沟、井字沟。70年代推广“浅水活蔸,中耕露田,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管水方法,收到了分蘖快、发苗足、个体健壮、群体协调、活根绿叶、黄丝亮杆的效果,此法沿用至今。
1956年前境内水稻插后20天左右开始中耕,先后两次,“头道如磨墨,二道如赶贼”,有先施石灰再行脚踩的,也有看苗点“安蔸灰”的。人民公社化时,推行中耕器,因适应性差,不能达到除草、松泥的目的,后停止使用。1966年从浙江、江苏请来农民技术员,第一次中耕改用手抓。1973年至1976年推行化学除草剂,因该药对草有选择性,且成本高,技术性强,后停止使用。80年代后既手抓又脚踩,二者兼用。农家肥多作底肥,化肥由施面肥到作底肥,有的还采用叶面喷雾施肥,中耕时先撒施,或中耕后搞球肥深施,进入80年代化肥施用量大,一般耖田施底肥,中耕施面肥,看苗搞叶面喷雾追肥,三管齐下。
第二节 旱粮
洞口境内的旱粮主要有薯类、麦类、玉米、高粱、糁子和粟等。早粮种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1952年全县旱粮播种面积21.04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7%,总产13615.45吨,占粮食总产13%。60年代是旱粮生产全盛时期。1964年早粮播种面积368087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44%,产量16403.95吨,占粮食总产的15%。进入70年代,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早粮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播种17.22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6%,产量17.3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6%。1986年播种18.29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8.8%,产量20.6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6%。
一 薯类
主要是红薯,马铃薯、脚板薯少量种植。1959年从广东引进木薯,不几年停止种植。
红薯在洞口境内种植历史悠久,是早粮的主产。1952年红薯总产(折谷,下同)7654.05吨,占旱粮总产56.21%。1958年起推广温床育苗和蒸汽催芽露地育苗,以提早插薯季节,充分利用6月和8月两个涨薯高峰期,并增施磷钾肥,产量有所提高,当年种植12.2万亩,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总产15379.2吨,亩平126公斤。60年代保持6~8万亩,并先后引进邵阳白皮、广东白皮、湘杂9号、邵薯2号、江南薯、广西薯及浏阳红皮等良种。1965年种植8.75万亩,总产15122.2吨,亩平173公斤。70年代中期推行高垅平插和红薯藤过冬、红薯籽繁殖,因效果不佳而停止,其后,部分旱土改水田和改种经济作物,红薯种植面积减少,但由于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产量稳定在亩平160公斤上下。1986年种植5.56万亩,占旱粮面积42.98%,总产8148.72吨,亩平147公斤,占早粮总产52.96%。
马铃薯,西北山区历有种植,60年代推广到全县,产量不高,一般亩产鲜薯500公斤左右,后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从隆回引进小沙江洋芋、关东白皮等良种,种植面积不多,单产有所提高,主要供应市场。
脚板薯历史悠久,但种植少,作菜食用。
二 麦类
洞口县境内麦类有小麦、大麦(谷、米麦)、燕麦之分,以小麦为主,大麦次之,燕麦大部分作牛、猪饲料。50年代初种植高杆劣种和采用古老的栽培技术,小麦产量很低,1952年播种面积5.92万亩,亩产只38公斤。1957年起引进中大2509、南大2419,并推行条播、合理密植,增加总穗数,1959年亩产提高到50公斤;60年代后期又引进山农205、雅安早;70年代引进早、中熟矮杆品种,矮杆红、阿波、阿夫、友谊麦、扬麦1号等,得到推广。此间还引进墨西哥麦种,进行秋小麦栽培,因产量不高而停止。1978年全县播种7.29万亩,总产7150.5吨,亩平98公斤。进入80年代,大力推广“稻稻麦”三熟制,主要品种为绵羊11号、绵羊81—5等,在栽培技术上,继续运用70年代以来的成功经验。1986年全县播种5.54万亩,亩产104公斤,比1952年增长2倍。
大麦,食性不及小麦,一般作饲料用。50~60年代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推广天津1号、矮杆齐、立夏黄、7570等品种;70年代后引进沪麦8号等品种。因产量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全县只播种1886亩,亩产66公斤。
燕麦,营养成分高,但产量低,又难脱粒,种植少,大多在春耕时刈青作饲料,只留少许做种子。
三 其它杂粮
主要有玉米、高粱、荞麦(春、秋两季)糁子,粟及陆稻(又叫早禾)等。
玉米,即玉蜀黍,亦称包谷,是山区农家的主要粮食之一。1952年全县种植2.18万亩,总产873.95吨,亩平40公斤。1959年后引进金皇后、73单交、京杂7号等良种,种植面积扩大,1960年种植面积最多,达6.93万亩。70年代前期,年种植在3万亩以上。70年代末期许多旱土改种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为2万亩,此后虽提倡杂交玉米——晚稻和旱土种小麦——杂交玉米,但因产量不高,种植面积继续减少,1986年只播种3787亩,总产236.19吨,只占秋收杂粮总产的19.69%。
高粱,适应性强,大都种在新垦荒地、空坪隙地边、田头地角。本地品种有矮子高粱、糯高粱、谷高粱、甜高粱等。7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晋杂5号、原杂10号等良种,在木瓜乡的红星(今渣林)、水东乡的庄联、石桥乡的茅岗岭试点示范。1976年全县种植5104亩,总产416.35吨。以后,水稻产量提高,田头地角和空坪隙地演变为种大豆,高粱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只有1226亩,总产132.53吨。
荞麦,境内各地均有种植,有甜荞、苦荞之分。1952年全县种秋荞1.85万亩(缺春荞统计),亩产40公斤。1957年种春荞6200亩、秋荞6.81万亩,平均亩产33.5公斤。60~70年代春秋两季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亩产35~40公斤。80年代主粮丰收,荞麦面积逐步减少。1986年全县种春荞148亩,秋荞2476亩,平均亩产51.5公斤。
糁子、粟和陆稻多产西北山区,耕作粗放,产量低,进入80年代很少种植。
第三节 油料
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
油菜 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品种历为白菜型的洞口甜油菜,1952年种植面积4.82万亩,亩产38公斤。此品种成熟早,出油率高,在湖南省享有盛名。60年代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川油2号、湘油2号、矮架早等品种;70年代又引进4030、黔油29、湘农汕2号、71—39、云油2号、辰油2号、慈油2号、甘油5号等优良品种,全部取代退化了的白菜型洞口甜油菜,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亩产突破40公斤,1981年发展到9.64万亩,亩产52公斤。1986年种植10.25万亩,亩产55公斤,总产5668.03吨,曾一度出现卖油难的局面。
大豆 洞口境内历有种植,分红豆、黄豆、黑豆等品种。民国时期,年种植面积一至两万亩,亩产50公斤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逐年增加。1952年全县种大豆18354亩,总产872吨,亩产47.5公斤。60年代,陆续引进矮脚早、湘豆3号、湘豆4号、邵东六月黄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实行科学种豆,亩产增加到80公斤以上。1973年全县种大豆30337亩,总产2487吨,平均亩产82公斤。80年代,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亩产超过90公斤。1986年种大豆53181亩,总产5191.93吨,平均亩产97.6公斤。
大豆产品原由政府收购,1957年改为换购(以大豆换稻谷或大米),每年换购10~50万公斤,1977年达到100万公斤。80年代初期起,随着产量的增多,除换购外,还有平价、议价收购。1986年换购57.5万公斤,平价收购94万公斤,议价收购43.5万公斤。
花生 洞口境内历有种植,主产区在黄桥、杨林、金田、秀峰、管竹、岩山、大水、洪茂、南泥、茶铺等乡镇。新中国建立前,以本地大籽花生、马根子花生为主,年种植面积不足一万亩,总产500吨。新中国建立以后,改进耕作技术,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1952年全县种植花生6414亩,总产776吨。60年代初,陆续引进扯籽、道州籽、粤油55、芙蓉、蜂腰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一万亩以上。从1978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提高花生出苗率。1980年全县种花生16522亩,总产1311吨。1983年和1984年进行一年两季试验获得成功,因技术要求严,需要成本多而未能推广。80年代中期,由于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多,花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6年全县种植花生8486亩,总产684.93吨。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